02.27 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去与世界交流??

孫雪涵


2012年中国“云南白药”出口美国被拒绝后算是一个警醒,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还有很多路要走。

云南白药遇到的第一个关隘即是处方透明,写明成分。而该药处方是保密的。既然是药,还要在当地做药理实验,有卫生监管部门审批,否则不能进入市场。

当时一看这种情况我方就自行撤单了。

这不是在刁难谁,它们市场的法制化一直这样运行。因此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是凭几个患者说有效就行了,它还有一系列的药理学实验程序和审批,这些程序是针对西药的,也针对中药。

看了香港电影“刮痧”了吗?刮痧在美国是犯法的。两种文化的认可,就需要很长历史时间。


落地的果子


中医药不可能走向世界,更加不可能与现代医学交流。

因为中医药的理论不科学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间土医都已经退出医疗行业,只有少数民间土医还在挣扎,其中包括中医药。

从中医的教材里就可以看到,中医药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而阴阳五行学在过去的两千多年来,没有促进中医药进步,所以中医药一直都是原始落后。

现在,国内能够生存的中医药,都是依靠西医。

中医药一直拒绝双盲试验,就没有科学检测证明,就不可能得到世界医学界认可。

中医药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格格不入,中医药就不可能与现代医学交流。

即便是国外民间土医,也因为各自的理论,也无法进行交流。

中医药不可能离开阴阳五行学,不可能抛弃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也不可能接受数理化理论,当然也就不可能现代化。

人类的进步就是淘汰落后的,创造先进的。

西医每时每刻都在创新,都在进步。

而中医药总是在古人古书和古方中寻找秘方,不被淘汰才怪了,谁想跟你交流?


红色土地640


中医本不应该记古人,而应该记科学家,药理学家,不通过三期临床就胡乱用药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中国的医药学历史,除了屠呦呦的乙醚提取青蒿素,还有就是华裔科学家陈克恢,你如今感冒用药里面有很多伪麻黄素,相信大家都用过。而这伪麻黄素,就是通过对麻黄素的改进获得的。

日本在唐朝也学习我们的中医中药,但是黑船开国之后,日本兴起了兰学。长井长治,就奔赴荷兰学习兰医(天然草药和西方外科手术融合),1871年去柏林学习有机化学。老师是奥格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如果你学过化学,那么就知道“霍夫曼消除反应”。1883年,这位日本人回到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发现了“麻黄碱”。他当时服务的是住友制药,算日本一大财阀体系。但是他研究的不深入,效果仅仅是扩瞳。

1923年,陈克恢和北京协和医院同事卡尔·F·施密特分离出了麻黄碱和左旋麻黄碱。他们发现麻黄碱可以替代肾上腺素的作用来治疗哮喘,并且还可以口服使用。后来这个成果辗转到了美国宾州大学,1926年被批准应用在临床。陈克恢后来一直在礼来,并一直致力于生物碱药物的发现。

麻黄碱在二战之前为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出口项目,后来出现了合成麻黄碱,中国出口才逐步下降。在中医早期方剂,比较普遍治疗感冒哮喘的就有麻黄汤。然后很多人不知的是,麻黄亦有副作用,而只有通过药理学和化学的方式提取或者合成,才能发挥必要的作用。而左旋麻黄碱副作用相对较小(手性)。

陈克恢舅父是中医,所以赴美其励志研究药理,学校论文就是对肉桂桂皮油的研究,除了最著名的左旋麻黄碱,后期的研究有蟾蜍毒素和常山碱,也有对氰化物中毒的处置方法,丙氧芬等等,我国多少说是中医学的,能够有他老人家的成就?有和现代医学结合研究生物医药的决心?

所以,你说中医如何走向世界?你得让一群老中医学习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但是你觉得他们学得会吗?即使学会了,他们也没有这个耐心。全世界生物碱大发现,在1850年到1920年左右,基本能够发现的植物里面几万种生物碱,都提取和发现完毕。后来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想要拓展一下,结果发现效率太低。

其实生物碱的发现就是现在生物制药的基础,也就是生物技术。中医药的问题就在于他停留在几百年前。如果让他现代化,他就要摆脱现在那种卖草药的舒适区,这可是很要命。


财经纸老虎


拿出科学的数据,双盲实验,三期临床,中药通过FDA。摒弃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荒唐理论,不要考验人类的智商。在全人类认可的前提下才能走出去和世界交流。臆想的,哪怕是经验的东西都是不能被人类文明接受。


传奇1750410


首先,中医是一直有走出去跟世界交流的。问题在于,西方社会或者说西方科学界对于中医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为中医体系从一开始就跟现代流行的科学体系不兼容,外国人很难理解我们的中医思想,因为我们的中医思想并非单单是医学哲学理论,还加入我们的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如果不接受这个,就没办法谈交流。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在现代科学教育下的人是没办法能理解中医的,甚至觉得那就是骗人的。还有提倡说用西医的方式来做中医,废医验药,我个人是觉得这个方式不对。这就像你跟牛说:傻子,草有什么好吃,牛肉才好吃,吃牛肉吧。牛肯定一脸懵逼。让中医脱离它来源的基础理论,那它就不存在了,还谈什么后面的事情。

中医药跟世界交流,首先是找出当下发现的那些有毒的中药的安全剂量范围,或者检验一个方剂的毒性反应,是按整个方剂的去研究,而不是单独研究某个单一的药材。更重要的中药材的道地问题,现在的中药材市场很乱,以次充好甚至李代桃僵都是有的,药方有用,药材无用也是枉然。

不用担心关起门来研究,只要有效果也安全,那就可以随时接受世界的挑战。那个时候世界的声音也许不是批评和质疑,而是OMG,不敢相信!


怀禅杂谈


其实已经走出去了,日本注册了75%的中医方剂,中医针灸在美国已经合法,韩医本质也是中医,可以说随着我们的这些老中医逐渐离去,中医基本上就彻底的走出去了。


混吃混喝混光阴


中医药走出国门,让世界接受,必须按世界规矩办,不可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中医药走向世界必须跟各国分别谈判,跟申请加入WTo差不多。

要让中药得到认可,不能用自我解释的方法,自我鉴定。

你要拿出全套药物鉴定的材料,药物化学成份,化学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临床试验,毒副作用……等等。

人家也不会贸然批准,也可能進行验证,说不定费用:还得你出。

中成药还好办点,必竞中成药还有固定成分。中药汤剂就不好办了,千人千方,浩如东海,怎么鉴定?

中医药走向世界,难度有点大,不如就在国内发展。

我们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我们有众多中医愛好者,不愁没有销路。


辛福先


自己发展好才能走出去,中医药发展宏图远大,但实际发展中遇到数不清的困难,政策上的,人为因素上的……,需要几个若干年不好预测。

在目前时期,古代和现代的思想、现实碰撞和路径都还在探讨、探索、争执中怎样古为今用、不失传统的,又可穿插现代医学,与营养学医学、西医、心理学等等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传承博大中医思想,秉承精深中医方法和古经方,这是我个人美好愿望。

在以上此基础上,革新并与时俱进学习西医等,以人为本,遵从自然,遵从科学,遵从经验(临床),普及中医辩症理论,人人用简单的中医养生方子、药食同源方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同时,遵从基因研究、细胞学、量子医学,把中医精神能与先进的科学的治疗技术融合在一起,中医就可走出国门了。

个人美好远景,望能实现!


慧泽惠


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去与世界交流的问题?在中医药治疗调理疾病的实践中,悟道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问题。传统中医药的治疗实践证明,中医药有内服,外敷膏药,刮痧拔罐,针灸等多种治疗疾病。结合现代医学的打针输液,激素内服控制等多种多样的医疗技术表明。医疗技术对于治疗疾病的广泛性,其目的就是一个治疗疾病解除痛苦。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内服药调理脏腑条达。外用药疏通经络气血运化条达,打针输液从血液循环杀菌消炎除病毒。有一个带本质性的辩证问题,经络气血阻滞瘀堵是致病因素。运化条达畅通经络气血,是宣发五脏六腑功能的重要环节。现代疾病的发病规律表明,经络气血阻滞瘀堵失调。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必须重视经络气血运化条达畅通,是治疗疾病行气血,活脾胃。疏肝养肾的治疗原则,是现代医学创新的辩证施治的重中之重。也有利于现代医学破除传统,阴阳五行学说的束缚,发展现代中西结合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用户6131822359598


中药在这次抗疫情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让不了解中药的人有了新的认识。中医药在日本和韩国还是被认可的。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国门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并医疗患病的人。个人有一下看法:

中医药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并不是要输出中医理论。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验证是验证不了的。外国人一般接受不了。要推广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循环渐进的开展工作。

我们可从民间交流做起。先让他们熟悉针灸治疗法。火罐治疗法。当取得疗效后,就建立起口碑。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下一步再推广中成药。可从国内老年人销量较大,效果良好得中成药做起。如:养心氏,血塞通,板蓝根等。

当中医药治疗效果被认可后。再从培养中医人才做起。对国外喜欢中医的人,并想当一名中医医生。可来中国学习。减免一切费用。

随着交流的深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可建立小型中医院。

总之,中医药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只要在国家层面上得到扶持,是能办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