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最前線│“我知道父親是不會怪罪我的”

2月25日深夜,正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病房裡搶救患者的大連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醫師崔文權突然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一種不祥的預感得到證實:父親走了。

誰也不知道這一夜崔文權是怎麼熬過來的,直到第二天早上9點,交接完班,他才回到駐地,躲到房間裡任淚水肆意奔湧。

大連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齊菲得知消息後,立即徵求崔文權意見,建議他回去和家父告別。

沉默良久,崔文權說:“現在即使趕回去,也得被隔離,還是見不上,更何況這裡有這麼多患者,還是留下吧。父親走了,我沒有送他最後一程,但我知道,父親是不會怪罪我的……”

崔文權出生在醫學世家,父親、母親、姐姐都是醫生,就在來武漢之前,父親已經病重。但看到武漢嚴重的疫情,崔文權更是憂心不安。2月8日下午,當他接到醫院黨委通知後,崔文權立即收拾行裝,當晚飛赴武漢。而父親病重的事,他隻字未提。

在到達武漢後,崔文權立即帶領大家練習穿脫防護服,逐個檢查佩戴的防護用品是否規範,詳細瞭解每一名隊員防護知識的學習情況,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為了更好地與患者交流,他還整理了武漢方言版“醫療詞彙”,組織隊員學習,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變得順暢起來。

在承擔繁重救治任務的同時,崔文權主動肩負起帶領團隊的責任,制定工作制度,協調解決防護物資,安排隊員的餐食配送、班車出行。一些隊員有焦慮情緒,他便耐心地溝通疏導。由於出發匆忙,隊內很多人沒有攜帶日常用品,他主動通過各種渠道聯繫當地志願者服務隊,解決隊員急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齊菲告訴記者,2017年,崔文權代表醫院到貴州省六盤水市進行醫療幫扶,期間不幸摔倒,頸椎受傷,他就戴著頸託堅持工作。在黔期間,崔文權推廣新技術60多項,帶動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骨科大幅提升,先後獲得“涼都好醫生”、“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優秀個人”等稱號。援黔結束後,他又三上六盤水,講學、傳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