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哲学问题和悖论可以研究研究?

司徒王朗


1、“我”希望人人为“我”,但是“我”又做不到“我”为人人。

2、“我”无意识地坚信每一个当下自己的分析、判断以及相应的行为绝对正确,但是,却因为“无知”、“侥幸”、“主观忽略”等有意识、无意识的思想的作用,让每个当下的自认为绝对正确的念头和相应的行为背后所必然存在的“代价”不因人的主观而隐隐地发挥着作用,于是,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如负面的蝴蝶效应般积累,到某个时间节点显化相应的“恶”果(最直白显见的烟酒),不难发现,“因”是自己制造,“果”又是自己承担,难道人生竟然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当然,也有好的“果”对应好的“因”。无不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凡影文思


1)芝诺悖论。

芝诺是24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提出过好几个逻辑悖论,这里说其中一个。希腊勇士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出发,乌龟跑出去一段距离之后,阿基里斯再去追。阿基里斯的速度比乌龟快,那么从直觉上来讲,我们知道阿基里斯一定能追上乌龟。

但是芝诺讲了一番逻辑。我们假设阿基里斯起跑的时候,乌龟已经走到了A点。那么等阿基里斯跑到A点的时候,乌龟肯定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到达了B点。再下一刻,等到阿基里斯跑到B点时候,乌龟又到了C点,以此类推。阿基里斯每次走到乌龟曾经到达的地方的时候,乌龟都往前走了一段距离……那这样说的话,阿基里斯应该永远都追不上乌龟!

接下来是答案:芝诺考虑的相当于是把无穷多个依次变小、乃至于趋近于无穷小的时间段相加,他以为这个相加的结果应该是无穷大,但事实上结果是有限的。就如同1/2+1/4+1/8+1/16+……

并不是等于无穷大,而是等于1。

2)火鸡悖论,这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来的,用来讽刺这种归纳方法的局限。话说,有一只有科学精神的火鸡观察到,每天上午十一点都有人来给它喂食。火鸡是个认真的研究者,它并没有草率地下结论,而是耐心地继续观察和记录,观察了一年,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记录。根据这些大量的观测记录,火鸡归纳出结论:每天上午十一点,就会有人来喂食。

这个理论会被感恩节那天的事实无情推翻。那天,不但不再有人来喂食,火鸡们还都被人抓出去宰了。

可见,再多的观测,再仔细的实验,再认真详实的记录,以及随后的归纳,从逻辑上来说,都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理论。



飞鸟读书


常有人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分析似乎更合理些。

我们可以换个问法,先有母还是先有子?答案就比较明显,一定是先有母,后有子。随着不断的进化。母体进化成了鸡,而子体进化成了蛋。

所以我认为鸡和蛋根本就没有先后之分,鸡和蛋应该是同时进化而来。鸡和蛋在时间上是统一的,对不是对立的。



淡然风琴


卦为什么可以算准?



梅花先生君子谋


一,“天人合一”与“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许多学者认为“天人合一”出自《易经》。既然天人合一,天即人、人即天,还用得着《易经》占卦求天保佑“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吗?

二,《论语》,《易经》,都是儒家经典,既然《易经》天人合一,天即人、人即天,则与《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不矛盾?

三,《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若是知者,就不言。可老子言了《道德经》五千言。老子是知者,还是言者?

四,《孟子》有“孟子不见诸候”,可《孟子》第一章就是孟子见粱惠王。孟子见还是不见诸候?


赵日金141


造物主视角

如果,你是造物主,如何创造你所了解的世界?

从微观说,用什么让人体工作?用什么让细菌传播?用什么让人站立?人体免疫?细胞繁殖?等等……

从宏观说,如何让天体系统运转?如何维持个个天体?如何让地球形成系统……

任何一个视角,都能让自己知道,自己是个文盲,知识缺失太多……

就算真成了上帝,能创造世界吗?

比如,人现在地球上,引力的原理和作用?引力来自那里?

随便研究透一个,前途无可限量……


道斯道


人的意识可以治疗疾病吗?举个例子:当你肚子胀或者哪里不舒服就静下来坐好闭眼通过长时间的深层次的呼吸,和有意识的引导比如集中注意力到不舒服的位置然后想着舒服了通了,长时间的坚持是否能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呢?




爱摆玄龙门阵


有很多啊!首先一个终极问题,生命是什么?有何意义?从哪来到哪去?


先森时年


当一个人疼痛到麻木的时候他还会感觉到痛吗?[what]


寻城鹿鸣


唯物辩证法里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成立!社会是多元的!什么事情都分为正反两个方面肯定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