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果朱祁钰狠下心来,将他哥哥杀了,他的下场是不是不会那么惨?

随豫而安2020


明代宗朱祁钰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朱祁钰下不了这样的狠心,如果朱祁钰杀掉大哥明英宗朱祁镇,必须要像李世民那样,还要斩草除根杀害朱祁镇的全部儿子,甚至要杀死朱祁镇的名义上的生母孙太后,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除了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心慈手软的朱祁钰绝对做不出来。

如果朱祁钰能像李世民这样心狠手辣,他的结局绝对会好很多,不会年仅29岁就被朱祁镇派太监蒋安活活勒死。反而可以有更多治国安邦的作为,成为中兴明朝的一代明君。

当然,按照朱祁钰心慈手软的性格,他很难学习李世民把大哥朱祁镇一家斩草除根。朱祁钰更好的榜样就是学习宋高宗赵构。

赵构为了登上皇帝的宝座,在手握百万勤王大军的情况下对父亲宋徽宗大哥宋钦宗以及母亲妻子女儿等见死不救。

在登上皇帝宝座以后,赵构更是坚决不让宋徽宗宋钦宗回国,哪怕对金朝屈辱投降牺牲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赵构做得非常绝情,哪怕大哥宋钦宗死后,对自己已经不构成威胁,赵构仍然不让宋钦宗的尸体回国。

而朱祁钰面临的情况比赵构好的多,朱祁钰用不着对瓦剌屈辱求和,他只要冷酷一点,拒绝与瓦剌谈判,更不要几次派使臣去要求瓦剌放朱祁镇回国即可。

可惜朱祁钰不仅做不到李世民那样心狠手辣,甚至像赵构那样冷漠无情都做不到,朱祁钰自投罗网几次派使臣去瓦剌,终于接回了朱祁镇这个威胁自己皇位的定时炸弹,更空前绝后地把哥哥尊为太上皇,可谓作茧自缚。



至于朱祁钰在朱祁镇回国以后把他软禁在南宫,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废朱祁镇的儿子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的行为,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臣民同情朱祁镇,使自己失去了人心,最终导致夺门之变的发生,朱祁钰也被朱祁镇派太监杀害。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朱祁钰不派使臣去接朱祁镇 ,让朱祁镇在瓦剌自生自灭,哪里来这么多麻烦,而且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


厚德载物49847


确实如此,如果朱祁钰真的把朱祁镇给杀了。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南宫复辟了,朱祁钰也不会被赶下皇位,也不会死的不明不白,更不会在死的不明不白之后还不允许被葬入帝陵。但朱祁钰能杀了朱祁镇?并不能。不是说朱祁钰没有能力杀朱祁镇,而是朱祁钰不能杀朱祁镇。如果能杀的话,朱祁钰早就把朱祁镇杀了,怎么还能留下这么个隐患。历史上瓦刺人看到朱祁钰继位后,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后,就知道朱祁镇没用了。所以瓦刺人就想着把朱祁镇还给明朝,一来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二来还能从明朝讹一笔钱财。但朱祁钰却拒不接受朱祁镇。他果断的拒绝了瓦刺人释放朱祁镇的意愿。其目的就是不愿意朱祁镇回来,想要能借助瓦刺人之手杀掉朱祁镇就更好了。

为什么朱祁钰不能亲自杀掉朱祁镇呢?因为这样的话会动摇朱祁钰的统治地位。要知道本身朱祁钰皇位得来的就名不正言不顺。他是在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后,孙太后和于谦等主战派大臣拥立下继位为帝的。也就是说朱祁钰这个皇帝就是一个替代品。虽然他成为了皇帝,但本质上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本身不服朱祁钰的人就大有人在,他又怎么敢做六亲不认的事情呢?而且朱祁镇还是他的哥哥,太上皇,先帝明宣宗亲认的大明皇帝。朱祁钰一个西贝货杀掉朱祁镇这个正派皇帝的话,那么整个朝野都会大哗。到时候群情激愤之下,朱祁钰的皇位还能不能坐稳就是一个难题了。

再有,朝堂之上依然终于朱祁镇的臣子还有很多。历史上朱祁钰拒绝了瓦刺送还朱祁镇时,受到了很多臣子的非议。后来朱祁钰本来派遣了李实、杨善出使瓦剌想要先打探一下虚实,但杨善却自作主张迎回了朱祁镇。朱祁钰无奈只能接受事实。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祁镇在朝臣门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否则杨善也不会阳奉阴违,违背朱祁钰的命令私自救回朱祁镇。经过这件事,朱祁钰对于朱祁镇更加的忌惮。但他也只能严密监视朱祁镇,却不敢杀掉朱祁镇。毕竟杀掉朱祁镇就意味着他自己可能丢失皇位。

更关键的是,有两个重要人物绝对不会允许朱祁钰杀掉朱祁镇。这两个重要人物就是推朱祁钰上位的孙太后和于谦。孙太后出于对大明江山考虑,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亲儿子朱祁镇,推朱祁钰上位。但她绝对不允许朱祁钰杀害他的儿子。而孙太后在朝廷上地位又非常超然,所以孙太后十分的举足轻重。朱祁钰不敢不尊重他的意见。而于谦虽然明确表示即使朱祁镇回来也不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并且绝对支持朱祁钰。但他也绝对不会允许朱祁钰杀掉朱祁镇。毕竟是他于谦一手废掉的朱祁镇,推上的朱祁钰。他对朱祁镇是有愧的。所以他绝对不允许朱祁钰杀掉朱祁镇。而于谦地位又非常之高。朱祁钰也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可以肯定朱祁钰杀不了朱祁镇。

最后,朱祁钰悲惨结局实际上怨不得别人。因为朱祁钰病重修养之际,很多臣子就担心朱祁钰一命呜呼。而朱祁钰之前所立的太子早夭,朱祁钰又没用其他后嗣。所以一旦朱祁钰去世,那么大明皇位归属就成了一个谜。朱祁钰一旦去世,那么朱祁镇就很有可能会复位。所以很多臣子在朱祁钰病重并且没有子嗣的情况决定抢先拥立朱祁镇复位,争取立一功。所以石亨、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徐有贞等人开始策划了拥立朱祁镇复位的行动。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所以说,朱祁钰悲惨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结果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当满朝文武赶到午门等候升朝之时,却等到了皇帝易位,太上皇朱祁镇复辟登基的消息,看着底下疑惧重重的百官, 明英宗朱祁镇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郕王身体已经好些了,已经可以喝些稀粥。”

一句话,便已经重新定义了君臣,惶恐的人们只顾得上朝拜新君,谁还来得及关心郕王朱祁钰真正的身体情况, 而就是这位身体渐渐好转的先皇,却在迁入西内不久,便神秘暴死离世,年仅三十岁。

在数本史书记录当中都有朱祁钰被杀的记录,甚至还精确到了人名。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一代帝王死于宦官之手,让人不禁唏嘘长叹,不少人曾说,朱祁钰还是手不够狠,当初他若是狠狠心,将哥哥除掉,哪有后来的身死阉人之手的厄运,那么朱祁钰起过杀兄念头吗?又为何下不了这个决心呢?

我想,朱祁钰内心或许涌现过这个念头的,但这个念头很快便被其否定了,因为不现实。

一、 兄弟手足

如果没有土木堡惨败,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两位兄弟或许会成为兄友弟恭的典范,明宣宗的孩子不多,而这两位年龄相仿的孩子,在父亲去世之后,才相遇在了一起,血缘亲情是两人最初交往的纽带,这种关系在古代也是一个最可靠的纽带。

而两人的关系,可以从朱祁镇出征瓦剌时就可以看出,当时留在朝中监国的,朱祁镇安排的就是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如果不是绝对信任,其不可能这么安排。

然而权力的诱惑是无情的,土木堡之变后,皇帝被俘,朝廷之势巨变,太子年幼之时,朱祁钰这位监国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本来终身无皇帝命的朱祁钰,尝到了那种唯我独尊的滋味之后,自此便再也难以割舍了。

自古以来为了君权父子反目、手足相残数不胜数,因此,朱祁钰也不可能大度到将皇位拱手相让,已经到手的,不可能再送回,但朱祁钰刚开始是应该没有想过杀死朱祁镇的。

因为,全天下都在盯着自己呢,本来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瓦剌人不放朱祁镇,兄弟两人老死不相见,省得尴尬,这样的结果最好,但那个不长眼的杨善竟然把哥哥给接回来了,太上皇这个块儿烫手芋头,可不好接。

两人年龄都不大,哥哥猝死的原因比较勉强,如果太上皇在自己治下时期驾崩了,自己这个弑兄的嫌疑,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的,而如今的太子还是朱祁镇的儿子,太后还是朱祁镇的亲娘,自己这个夹心饼,虽说是皇帝,真杀了朱祁镇,内朝恐怕会立时动荡。

即便自己稳住了内廷,那么朝臣们呢?有几个跟自己一条心?

二、 大臣们的拥护

景泰帝一朝,其实很多臣子还是对太上皇有感情的。

从使臣杨善的作为就能看出,朝廷臣子们的心意,作为一个执政十多年的皇帝,朝廷上下勋贵臣子们,哪个没有受到皇帝的提拔和恩泽,而且土木堡之役,虽说大家认为王振是首恶,但也是为了找一个战败的替罪羊罢了。

因为除了亲征,没有人否认明英宗的出征策略,在当时瓦剌连续犯边、边境危急的情况之下,出兵不仅是明英宗的想法,其实也是整个朝廷的意志,即便是失败了,明英宗也是为了大明朝而被俘的,从同情心、愧疚感上来讲,先前明英宗一朝的臣子们,从内心来讲,很难接受先帝被弑的结局。

臣子们不行,那能不能合法合理地保证自己的皇位呢?废掉朱见深,另立朱见济是一个道德上亏欠,但法理上能够让人接受的措施。

毕竟肥水没有流到外人田里。

三、 儿子暴死的背后黑手

当了三年皇太子的朱见深被叔叔给废了,朱祁钰以为这样就可以断了自己哥哥的念想,而自己也能自此高枕无忧了。

然而第二年,他这个计划就泡汤了,因为自己唯一的儿子,太子朱见济夭折了,史书上没有说这个小孩儿是如何挂的,但这么匆匆地暴死,让人很难不产生怀疑,到底是谁干的。

从后来朱祁钰被勒死,可以想象,在整个后宫之内,应该还有一股效忠太上皇朱祁镇、皇太后孙氏的力量,那就是宫宦。

自明宣宗时期,宦官便被刻意地进行文化素质培养,而忠君爱主则成为了必修课程,皇太后还在,太上皇意外失位,眼前这个皇帝,得位出于侥幸,竟然冒天下大不韪,废掉了先前约定好的皇太子,这种悖逆的行为,让一些同情太上皇的内宫宫宦们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这些行动或许有太上皇、皇太后的默许,从后面发生的“金刀案”来看,太上皇与宫内宦官之间,互动还真不少,而这些宦官中也不乏忠义的死士之辈。

而朱祁钰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感觉有点恐怖呀。

四、 自己或许还有机会

虽然死了儿子,但朱祁钰还是没有下定杀太上皇的心,因为朱祁镇被自己隔离在南宫,朱见深被自己废了,如今自己还是大明朝的掌权人,儿子没有了,还可以生,因此景泰帝虽然悲痛,但没有绝望。

他开始大规模召入秀女,想再生下一个皇位继承人,而非常诡异的是,即便景泰帝付出了所有精力,却依然没有一儿半女诞下,要知道,当时的他还正值生育力比较强的年纪,又有生育史,哪里出了问题?后世有人指出,当时负责召入秀女的内宫人员,召入了很多常年服食凉药的妓女,这些妩媚动人,却不孕不育的女人,才最终让景泰帝功亏一篑,有人故意不让他生。

纵情的景泰帝身体最终每况愈下,也为兄长朱祁镇复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可以看出,景泰帝虽然是皇帝,但在其执政期间,太上皇、皇太后、臣子、内宫的各个势力都掣肘着景泰帝的影响力,使得其最终根本不可能将那个弑兄的想法付诸现实。


青史如烟


如果朱祁钰真的把朱祁镇给杀了,他的结局只会更惨!惨在哪里?听我一一道来。

我常说,研究历史,要进入那个时代去研究,而不是站在我们现在的时代像个局外人似的去研究。

朱祁钰不能杀朱祁镇。因为他的皇帝位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朱祁镇活着。如果当初朱祁镇一被俘就被杀,那么,皇帝位置就是朱见深的。这是符合宗族嫡长子接位的制度,属于正常得位。虽然朱见深那时还小,但有孙太后跟于谦在,还是能保证朝廷安定的。

正是因为朱祁镇没有死,所以朱祁钰才有机会代理一下皇帝的位置。一来是让也先明白朝廷决不妥协的决心,二来留了朱祁镇回来再即位的可能。如果当时直接立朱见深,那么,朱祁镇回来也不能再做皇帝。宗族制不允许父亲从儿子手上接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是古人很在乎的另一件事情:称谓。如果朱祁镇没有死,朱见深即位了,那朱祁镇回来再登基,他怎么称呼朱见深?宗族牌位是不能倒过来放的!

也正是这个“身后事”,导致武则天死前要把权利交还给李家。朱祁钰也是一样。

朱祁钰最后的下场看起来很惨:明英宗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但如果他把朱祁镇杀了,而他自己没有后,皇帝位置最终还是朱见深的。到时候他可能就连牌位都不能安放进宗祠。

这对于古人来说,是比不能做皇帝还可怕的一件事情。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647785671062575"} --}

知行史话


朱祁镇回来后就注定他安全了。因为当时朱祁钰并不敢杀他,最少不敢正大光明的杀他。

首先看朱祁镇与朱祁钰的地位,二人虽然都是宣宗皇帝的儿子但二人出身差别很大,朱祁镇宣宗嫡长子,在讲究宗法的明朝朱祁镇的地位远高于庶出的朱祁钰。可以参考,朱棣时代虽然他十分疼惜朱高煦但最终不得不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还有万历皇帝为了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就因为不是长子,满朝大臣和万历顶了二三十年,可想长子,特别是嫡长子的地位有多高。

当时朱祁镇有儿子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如果朱祁钰杀朱祁镇那他也得杀了朱见深。朱祁镇是他的兄,朱见深是他的侄子,如果都被他给杀了,那一定会召来天下人的愤恨,被定义为桀纣一样的暴君。别忘了当时朱祁镇的生母,钱太后还在,只要朱祁钰敢杀朱祁镇父子,钱太后一定会支持朝臣推翻朱祁钰,那朱祁钰将更惨。

总之朱祁钰是不能杀朱祁镇的,朱祁钰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把朱祁镇供着,朱见深也别碰,养好自己的身体,重用贤臣,等个二十年,建立令天下人信服的功勋后,再来个明朝版的斧声烛影。当然在这二十年里,朱祁钰要非常英明,既要限制好朱祁镇、朱见深的政治势力,更要注意身边投机小人。这一切的确比较难。





沧海一粟7528


首先朱祁钰根本就没有理由去杀他哥哥,其次杀了他哥哥下场可能会更惨。

为何不能杀其兄?

朱祁钰能登上皇位,纯属意外,当初朱祁镇要是不听从奸宦王振的话御驾亲征,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土木堡之变,那朱祁钰根本就没有坐上皇位的机会,其实朱祁钰一开始对皇位也是拒绝的,但朱祁钰坐上皇位后,就舍不得放权了。当年,瓦剌首领也先觉得朱祁镇没啥可利用价值,便想将朱祁镇放回大明,借此求和。但朱祁钰却不大愿意,当时大臣们也是建议他迎回朱祁镇,他很是不高兴。后来还是出使瓦剌的杨善随机应变将朱祁镇接了回来,既然已经接了回来,朱祁钰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但却把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之中。那为何朱祁钰只将其软禁,而不杀他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名不正言不顺,作为曾经的皇帝,朱祁镇虽然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却不能以此为罪名,更何况朝中还有一批忠于他的大臣,擅杀朱祁镇必会招制更大的祸端。

如果杀了,下场会有多惨?

朱祁镇现在虽不上皇帝,但他曾经是皇帝,并且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说句不好听的朱祁钰现在坐的皇位是他哥哥的。因而,对于部分有野心的人来说,朱祁镇便是很有利用价值的,夺门之变便是最好的佐证。更何况还有一批仍忠心于朱祁镇的大臣,若杀朱祁镇,必会引起内部动荡,有人可能会趁机拥立其他人比如英宗的儿子为帝。不管此次内斗的结果如何,朱祁钰都要为此事负责,进而成为大明的罪人。对于古人来说,恶名是最可怕的。而就朱祁钰当年的易储风波来看,其实大臣们内心深处并不坚定支持他,这也是朱祁镇后来夺门之变能顺利成功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原因。况且朱祁钰若杀了朱祁镇,必是不正义的一方,估计大部分大臣都不会支持他,他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混沌聊史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在徐有贞曹吉祥等的拥护下,朱祁镇成功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在消息传来时,不知道朱祁钰是什么感觉。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此刻,他还是把朱祁镇当哥哥的,因为他始终都做不到斩草除根,因为那是他唯一的哥哥,从小一起长大的,即使内心深处,他一直忐忑不安,觉得他是他皇位莫大的威胁,即使现在自己已经病重再不下手可能就来不及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朱祁镇却已经不把他当弟弟了,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的经历,在南宫幽禁八年的生活,已经使他充满了恨意,对他已经毫无兄弟之情,把自己只看成了是抢夺了他皇位的仇人,所以在复位成功后,他迎来的是被废帝号,贬回郕王,迁到南宫直到一个月后被太监勒死的命运。

其实,他应该早做决断的,如果他之前狠下心来,把朱祁镇杀了,那么等他死后,大臣能做的无非有两个选择,让朱见深灵前继位,或者迎立外藩。而这两个选择任何一个都要好过让对他充满恨意的朱祁镇重新夺得皇位要好的多。

让朱见深灵前继位,等于朱见深的皇位是从他这继承下来的,要认他为先帝,而且朱见深那时还不到十岁,不能主政,于谦那时是百官之首,所有政事必定还是听于谦的,鉴于他和于谦的关系,于谦肯定不会做出什么对他不好的事来,再加上朱见深本性柔弱,也做不出狠绝的事来,这个可以从朱祁钰后来皇帝的身份就是在他手中恢复的可以看出。

又或者迎立外藩,站在中立的立场,不掺杂他们他们兄弟的恩怨,任何一位有见识的人都会觉得朱祁钰当初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是有功于大明王朝的人,何况又是从他手中继承皇位,估计只会感恩戴德吧,至少不会恨之入骨吧,也不会不利于他。

可惜的是,他没有做,结果被徐有贞曹吉祥这些人,钻了空子,结果自己悲剧了,明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中兴之主的,却连十三陵都没进去,相比之下觉得慈禧老佛爷真是太英明了,无论如何也要光绪帝死在自己前面,也许就是怕自己死后如果光绪帝还在,重新掌权之后会对自己反攻倒算吧。


随豫而安2020


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唯一未入皇陵的皇帝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为贤妃吴氏,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明朝统共有十六位皇帝,北京却只有明十三陵。除去葬在南京明孝陵的朱元璋,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朱允炆,就是朱祁钰,因为他是以亲王的礼仪下葬的,没有资格葬入皇陵。

朱祁钰和英宗朱祁镇是异母兄弟,他们之间的恩怨来简单了解一下

朱祁钰和英宗朱祁镇是异母兄弟。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孙皇后所生,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两人相差一岁。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英宗即位后,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瓦剌犯边,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决意亲征。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尽丧,英宗本人当了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京师,在于谦主持下,禀明皇太后,拥立郕王为帝,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可是一年后,朱祁镇被放回,被弟弟软禁在南宫内,不得出入。七年后,朱祁钰病重,徐有贞、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一个月后,朱祁钰去世。

朱祁镇和朱祁钰帝位之争,是人性、亲情在皇权面前变得扭曲残酷的必然

1、勉为其难的上位。

哥哥被瓦剌俘虏,太子年幼,只能由他这个弟弟做皇帝。本来朱祁钰是不想当皇帝的,在社稷为重的指导思想下,勉为其难坐上了皇位。面对土木堡惨败后,瓦剌军队兵临城下的危局,朱祁钰并没有怯懦,他决定誓死保卫北京城,并令于谦为总指挥,挽救了大明的命运。朱祁钰任用贤才、铲除奸佞,国家政局为之一新,帝国重新走回正轨。

2、心态变化,不愿意放手皇权,监禁朱祁镇七年,导致兄弟情断。

  哥哥朱祁镇回国,朱祁钰百般刁难,为朱祁镇准备的住所不是皇宫,而是南宫的几座破房子。原本能回家朱祁镇就感觉很满足了,他只想安心地活下去,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朱祁钰对哥哥十分不放心,对其严加监视。整整七年的监禁生活让朱祁镇明白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只要他一天不死,朱祁钰就一天不会安心,兄弟情义彻底断送。所以一旦有机会复辟,他没有一丝犹豫!!

3、废掉名正言顺的太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失去重臣支持

原本太子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在没有重臣强有力的支持的情况下,就强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成为新的太子,使朝廷上下人心浮动,政局自然不稳。这也是复辟集团得到很多文武官员的支持。但是他的儿子,一年后夭折了,这是他唯一的儿子,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太子人选,于是大臣们上疏要求复储,朱见深可是朱祁镇的儿子,一旦朱见深掌权,那么自己必定没有好下场,所以他不论大臣们如何谏言,就是不答应,朝堂局势已经开始不稳。

4、朱祁钰病重在床,给复辟集团创造了最好的时机

  每每遇到皇帝病重,夺权实力当然会蠢蠢欲动,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就给了复辟集团可趁之机,复辟集团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这些人中包括太常寺卿许彬,都督张輗、张軏,左都御史杨善等等重臣,也包括孙太后。

朱祁钰没有认清权利的无情和残酷,还要贪恋,他做不到杀兄,也做不到许多无情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才导致权利旁落,下场悲惨!!

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两人就因为权力斗争成为死敌人。从历史功绩看,朱祁钰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朱祁镇,他任用贤臣、解决危局、革弊兴利。而朱祁镇在复辟前后几乎无所作为,他宠信佞臣,复辟之后还杀掉于谦等有功之臣。对于那些扶植他上位的重臣,也是一种讽刺啊!!可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权利,每个朝代都在上演,至今都在世界各地的权力场上演。所以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天使飞翔11111


现代有位名人说过一句话:把一头猪,放在风口浪尖上,它也会飞起来。朱祁玉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来到了风口浪尖上,可惜他飞的不远,也不潇洒。所以说,朱祁玉是一个可怜的人,也是一个让后人唏嘘的皇帝。

朱祁玉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但是,他缺乏一个做皇帝应该貝有的性格。做皇帝最基本的条件是,刚毅果决,心有千机。可惜,朱祁玉却是一个忧柔雾寡断,心地说很毒,却又善良,说善良,又有丝毫的很毒的人。

在土木堡之变突如其来的发生后,被推上风口浪尖上,朱祁玉没有占一点主动权,他是被大臣们硬推上的。没有李纲的当机立断的手段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单凭朱祁玉自己的能力,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他当上皇帝后想废掉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人,大凡处在这个位置,都会有这个想法。一个聪明的皇帝,会想出一个或毒或善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都能走的通,毕竟,他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的皇帝。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有见风使舵的大臣来帮助他。

然而,朱祁玉却走了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路,行贿大臣,而且行贿的数目却只有区区百俩银子。忧柔寡断,缺乏韬略的个性坦露无遗。

太上皇朱祁镇回来了,被软禁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不参杂伦理道,朱祁镇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容不下一丝的善良。然而,朱祁镇没有把事情进一步做下来,所以,才倒致了后来的夺门之变,倒致了他可怜的下场。

那么,如果,朱祁玉狠心杀了朱祁镇,事情会怎么样呢?怎样才能保证他的生荣死哀呢?


一,杀掉朱祁镇的同时,杀掉朱见深,否则,他还是这个结局,甚至更糟。

二,立外藩为帝,同时清除亲近朱祁镇的大臣,速度要快。

很可惜,朱祁玉没有这种魄力,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不到。即便,他能下决心杀了朱祁镇,结果会更糟糕。


一叶小舟168521774


<strong>我是無月,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朱祁钰狠下心来,杀掉了他的哥哥朱祁镇,那么他的下场会更惨,他会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唾弃千年。

朱祁钰上位

朱祁钰上位就是个意外。

当初朱祁镇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不是没有人想过可能会打输,只是没有人想过朱祁镇会被瓦剌军抓去当了俘虏。

所以,当朱祁镇以俘虏身份出现在北京城下的时候,整个大明王朝都很尴尬。

当时很多人都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皇帝重要,还是天下重要。

最后,于谦力排众议,顶着锅把事情给办了,那就是让朱祁镇退位做太上皇,朱祁钰上位做皇帝。

作为一个臣子,提出这样的建议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因为这属于插手君王更替的事务,是为人臣子的大忌。

朱祁钰就这么上位了,其实朱祁钰从上位起就有点尴尬,以为他的位子不是前任皇帝让给他的,他是被下面的臣子推上去的。

朱祁镇归来

一年后,整个大明王朝又尴尬了。

朱祁镇回来了。

这个被臣子送到了太上皇宝座的前任皇帝又回来了。

朱祁钰更尴尬了,他这个位子是从哥哥的手里过渡来的,但是哥哥没有亲口答应过,所以,朱祁钰的位子有点不清不楚。

朱祁镇也很尴尬,他当然想做回皇帝,但是他知道他曾经犯下了什么错误,他也开不了口要回皇位,加上这时候也没多少人支持他。

大多数臣子其实都是在保持中立,谁也不支持,就抱着看戏的心态,冷眼旁观。

朱祁钰当然不会让出皇位,要是让出来,谁知道哥哥会怎么对付自己,即使为了保护自己,朱祁钰也要占着这个位子。

最后,朱祁钰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软禁朱祁镇,不让他出来。

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个好办法。

如果朱祁钰杀了朱祁镇

朱祁镇是太上皇,朱祁钰在情理上,都是不能打罚朱祁镇的,更不能杀他。

当年李世民与李渊交恶,也只是不理自己的老父亲,却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一句李渊的坏话,因为这样于情于理不合。

如果朱祁钰没忍住,杀了朱祁镇,那么他的皇帝位置是安稳了,但是他的名声也彻底毁了。

后世的人会说朱祁钰就是个狼子野心的人,甚至有人会说朱祁镇被俘就是朱祁钰搞的鬼。

看看朱棣的下场,这皇帝做的多么累。

所以说,朱祁钰不会杀朱祁镇,也不能杀朱祁镇。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