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破除“SCI崇拜”疫情尚未控制搶發論文缺乏科學精神——專訪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

上世紀60年代,《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在美國正式出版。之後又拓展到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領域併發行了網絡版Web of Science,成為世界上權威的科學文獻引文數據庫和檢索工具。

在國內,SCI論文相關指標已成為學術評價,以及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

根據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2019年1月發佈的最新數據,2017年SCI收錄中國科技論文36.12萬篇,數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2。

SCI收錄的期刊質量其實參差不齊,但在考核導向下,國內學者格外青睞一些錄用率高的SCI期刊。公開信息顯示,埃及一家出版公司有11種SCI期刊錄用率很高,僅2015年就發表了10179篇中國學者的論文,佔其發文總量的44%。

當SCI出版商採取作者或機構付費、讀者免費的開放存取出版模式後,國內學者開始熱衷於“付費”發表。一項2016年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委託的研究測算,僅2015年,國內學者就支付了7217萬美元的論文發表費,位居世界第一。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指出,高校科研工作出現了過度追求SCI論文相關指標,甚至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

如何破除“SCI崇拜”的科研風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委會理事長、《中國科技論文》榮譽主編、清華大學教授李志民。

破除“SCI崇拜”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专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資料圖

SCI的缺陷及不良影響

《21世紀》:為什麼說SCI用於學術評價是有缺陷的?

李志民:SCI是美國創辦的科學引文索引,就如同圖書館內的圖書分類卡片。客觀地講,SCI本身並不具有功利性,對於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等需要發表論文的學科是一個很有效的平臺和檢索工具,而且歷史悠久。

問題是我們不分科研類別都用SCI來評價,用於提升職稱,甚至研究生畢業的要求,我們的功利性政策導向出了問題。目前,由於相關部門普遍採用簡單化的管理方式,有人戲稱SCI就是學術界的GDP,形成了一套教條的SCI崇拜的量化評價體系,它已經嚴重扭曲了中國科技的健康發展。

由於SCI收錄的期刊主要是以發表論文為主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基礎學科的成果,對很多工程應用學科並不適用。即便在基礎研究領域,不同學科之間也是冷熱不均,如生命科學、化學、材料學等容易發SCI論文的學科就應者雲集,而物理、數學等學科就舉步維艱,SCI崇拜也跟生化材料等學科的大咖忽悠有關。

此外,論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較複雜,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較高價值的論文的引用率並不高,比如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很多數學的公理因為是常識而不會出現很高的引用率。也有不少論文雖然在發表後獲得了極高的引用率,後來卻發現沒有什麼價值,甚至是錯誤的。

還有,很多論文可能啟發或指導了工程技術人員解決了實際問題,但他們不一定去寫論文,就不會產生引用。比如,互聯網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許發表論文,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信息獲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礎上取得的,但這些研究論文很難上得了“高被引排名”。

此外,由於SCI導向,造成大量論文在國外發表。有學者估計,“不誇張地說,中國學者英文論文的研究經費成本和發表費相當於每年給美國送去一艘航母。”發表要交版面費還不算完,查閱要買他們的數據庫,要訂閱他們的期刊,全國高校圖書館每年花在這方面的費用估計會超過十個億。

《21世紀》:SCI的異化現象可能會引發哪些學術不良現象?

李志民:為了迎合這種量化指標性的評價模式,有的學者靠熱點、拼湊、抄襲等,短短几年發表數十篇甚至百餘篇SCI論文,卻對解決實際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為了發表SCI論文,有些人鋌而走險,採用編造實驗數據、拼改圖片、偽造同行評議人郵件地址等手段,論文發表後被揭露再被撤稿,這兩年發生的多起國際期刊大量撤稿,嚴重影響中國學者的國際形象。

不少高校為了提高在大學排行榜名次,對學校員工發表的SCI論文實行獎勵制度,而且把期刊分為不同級別種類設立不同的獎勵金額。有的高校為了SCI的光環,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直接“明碼標價”,要求3-6年內要發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則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將SCI指標納入到高校建設指標中。

最近,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科技部專門針對那些本應集中精力用於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員發文,要求他們不能把精力放在論文發表甚至搶發論文上。說明SCI導向已經把有些科研人員搞得主次不分了,論文只是針對疫情某些問題的醫學或醫療過程的總結,在病毒起源不確定,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情況下,就搶先發論文的專家至少是缺乏科學精神。

破除“SCI崇拜”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专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科技部專門針對那些本應集中精力用於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員發文,要求他們不能把精力放在論文發表甚至搶發論文上。甘俊 制

SCI異化的社會影響

《21世紀》:兩部門《若干意見》提出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評價的直接依據。目前,國家自然科學獎申請時已不再要求提供SCI他引次數,即將開始的“雙一流”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是否也會弱化SCI論文相關指標?

李志民:2012年ESI指標被納入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體系,2015年之後的“雙一流”建設的抓手和基礎是學科建設,這與ESI學科排名的功能高度契合,導致高校以及科研人員對這個指標空前重視。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科睿唯安公司基於SCI(科學引文索引)和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文獻記錄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對22個學科領域,給出居世界前1%、1‰等數據區域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的排名等。

重視ESI沒有錯,但簡單以ESI作為唯一或者核心評價的尺子就錯了。比如東部某省規定,如果ESI前1‰就是省級雙一流,2‰就不是了。這種唯ESI導向會嚴重扭曲、誤導科研發展。

過度迎合ESI也會導致大學學科佈局畸形發展。ESI體系中的學科有容易發論文和不易發論文的區別,很多高校為了提高名次,掀起開辦醫學院、農學院、材料學院的熱潮,不過是為了占上容易發論文的ESI學科的“一畝三分地”而已。在ESI的22個學科中,人文學科僅有兩個,即經濟學與商學、社會科學總論,導致那些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大學在各項排名中迅速跌落,不被重視,資源逐步縮減。

對於ESI,我們立場鮮明地反對的是“唯”這個字,但並不等於不用,而是科學合理地利用。如果與ESI能準確對應的學科,就值得參考,關鍵是我國的學科分類與ESI有很大不同,目前我們的學科評估是13個大類,100多個一級學科,與ESI對不上的學科多。

《21世紀》:近年來,大學排行榜極受社會重視,應該怎樣引導大學排行榜理性、科學使用SCI指標?

李志民:大學之所以稱之為大學是因為有學生,但很多大學排行榜中,人才培養所佔的權重少則5%,多則20%,這就意味著至少80%以上的權重跟人才培養沒有關係,反而以論文為基礎的科研指標占了大頭。許多大學不得不採取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給各個部門下達SCI數量的硬指標,有的學校甚至把行政人員、醫護人員都納入考核範圍,完成論文任務的高額獎勵,完不成的末位淘汰。

對大學的評價或排名不能只關注少數幾個學科領域的科研名次和學術論文的多少,要關注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並逐步影響和發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學標準。所謂高影響因子期刊、高水平論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數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學科領域,僅僅反映基礎研究領域的少數幾個學科進展情況,與我們國家的學科設置差別較大。用別人現有的評價指標並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學的科研整體水平,更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也不會成為別人心目中的一流大學。

不同類型的高校,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和職責,評價的尺子就應該不同。應實施差異化的評價排名,打破主要用科研貢獻,實際上是用論文相關數量“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單一評價排名,實事求是地排出不同類型大學的社會功能和貢獻。

論文知識產權流失海外

《21世紀》:我國每年發表幾十萬篇SCI論文,如此海量的論文發表在國外,對國內學術生態有何影響?

李志民:截至2019年,SCI期刊庫收錄了全世界1.1萬多種期刊,但只有213種是中國大陸主辦的科技期刊,客觀上造成大量的優秀學術成果都湧向國外學術期刊,並使得國內學術期刊嚴重“營養不良”。

由於國際出版集團的霸王條款規定,論文版權歸他們所有,SCI崇拜導致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大量流失。國家資助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國內同行中交流,論文資源絕大部分掌握在國外幾家出版集團手上,很多論文首先用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而後再由圖書館等機構花高額費用批量買回供國內學者檢索閱讀。

還需要注意,SCI論文一般用英文寫成,存在很多需要應用這些研究成果的人員看不懂的問題。為改變這種現象,國家應該規定,凡國家財政科研經費資助的科研項目所研發出來的成果,如果需要發表論文,應規定用本國官方語言來先發表,方便資助者檢查驗收其工作成效,方便與國內學術同行的交流,便於工程技術人員查閱,也能提高國民科學素養。

《21世紀》:SCI崇拜給學術評價帶來了不良影響,問題是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性評價指標?

李志民: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評價指標,只有不斷進化發展,與時俱進的評價模式。實行分類評價,完善學術同行評價,並實行代表作和標誌性成果評價,這是前年就有的中央精神,關鍵是要真正落實。同時,要鼓勵科研人員用中文發表論文,中國人都不以中文發表論文,談何民族復興?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中國如此龐大的科研人員群體和以人情關係構建的社會基礎,僅僅沿用國外通行的同行評價機制,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中央前年就提出了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我們要徹底扭轉SCI崇拜的功利化導向,今後政府部門還要大力減少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等“三評”事項。“三評”減少了,數量指標的重要性就會少下來,學校和學者的壓力也就小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評價工作效率和開放程度。

要針對不同的科研活動和評價對象,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基礎研究以同行評價為主,重點評價科研誠信與學風、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非保密項目要大力加強國際同行評價。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開發應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成果評價的機制,強調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技術轉移推廣、科學普及等科技產出在評價中的作用,由用戶、市場和專家等相關第三方參與評價。

【相關閱讀】兩部委發文打破論文“SCI至上” 新評價標準亟待建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