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內蒙古日報記者 徐永升 通訊員 畢科新

  2月26日早上7點,天空逐漸明亮起來,阿旗運輸公司2路公交車司機李繼革,在測量完體溫後,把消毒液稀釋後,進行整車消毒。戴好口罩走進公交駕駛室,開始一天的運營。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李繼革駕駛的2路公交,從市場監督局出發後,沿天元大街一路向東,行駛7.2公里後抵達塔山冷庫。23個站點,半個小時的行駛,途徑多家行政事業單位、多個學校、百貨大樓等地,乘客卻並不多。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就算車裡只有一位乘客,跑完一趟也得消毒。”李繼革說,疫情當前,乘客雖少,但安全不能馬虎,投幣口、扶手、拉環等客車的高頻接觸部位,他會特別注意多噴灑幾遍消毒水,並每趟進行一次消毒,張貼消毒標識,保證不少一個環節。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請佩戴好口罩,掃描‘二維碼’後上車,客車後兩排是隔離觀察區域,請大家儘量分散開。”乘客上車後,李繼革趕忙提醒,行車中乘客不準隨意摘下口罩,不戴口罩的乘客不允許上車,上車要掃描二維碼登記信息、實名認證,做到司乘信息真實、可追溯。

  到達終點站,乘客下車後,李繼革馬上開窗通風。“防控到位,乘客坐著也放心,自己開著放心。”李繼革說完,就開始為公交車進行再次消毒,準備下一趟運營。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記者又來到阿旗汽車站候車大廳,這裡建立了安全臺賬,對客運車輛和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登記;設立了監測點和隔離室,通過智能紅外測溫設備,對進出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每天開站前和閉站後對車站進行全方位集中消毒,並根據站內人流量進行不定期消殺;客運班線進站發車,在始末站點分別集中消毒,客座率控制在50%以下,司乘人員和乘客分散就坐,全程佩戴口罩,乘客通過移動支付方式實名購票,掃碼登記、體溫複測,車輛後部預留隔離觀察區域。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目前,阿旗已開通客運班線18條、22輛車參加營運,其中市內縣際客運班線15條、17輛車運營,城鄉公汽班線3條、5輛車運營。已恢復城鎮公交2號線8輛車的營運,營運時間為7:50—17:30,為群眾出行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客運班線恢復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