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抓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 更好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印发,为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一号文件对气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快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近期,中国气象局党组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就如何做好气象服务“三农”工作接受了中国气象报记者专访。

记者: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对气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气象部门在“三农”工作中承担怎样的职能?

刘雅鸣:在农业生产中,不论是“看天吃饭”还是“知天而作”,天气气候条件始终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影响因素之一。

也正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从2005年开始,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气象为农服务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直通式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智慧气象为农服务、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先后被纳入其中。

一直以来,为农服务都是各级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从60多年前单一的《全国农业气象旬报》,到如今农用天气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等级气象预报等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从原来的服务大宗粮棉油作物,到如今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创建特色农业气象中心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式、手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类型多样的服务产品、便捷实用的服务手段深受各地农业生产部门和广大农民欢迎。

中央对气象服务“三农”工作连续16年提出要求,既是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重度重视和充分认可,是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战略定位的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气象部门将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三农”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工作重点上,坚持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根本要求,发挥趋利避害并举的双重作用,加快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在工作目标上,形成气象有力保障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生产、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智慧气象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并列为现代信息技术,这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雅鸣: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这是党中央对气象部门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出的要求,也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其作为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一条主线来推进,同样也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并将地面观测自动化、智能网格预报、气象信息化等成果广泛应用于“三农”服务。譬如与农业气象核心技术融合,初步建设了智慧农业气象大数据、业务服务核心平台等。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气象部门发布81项5公里分辨率的农业气象基础产品,“直通式”服务覆盖近百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注册用户达55万,较2018年增长28%。从整体来看,2019年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超过27.3万余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提高到87.3%。由此可见,智慧气象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代表的智慧气象成果,充分发挥广覆盖、快响应的优势,稳稳扛起权威发声、广泛传播的责任担当,成为解决农村疫情防控宣教“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渠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智慧气象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并列为现代信息技术,这是对气象部门多年来发展智慧气象服务的认可,更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已有基础上,气象部门还将推进智慧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应用、业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与“三区三园”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加强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网格预报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的现代化水平。

记者:在服务“三农”、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积极探索、下功夫?

刘雅鸣: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气象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 中国气象局党组先后出台落地一系列气象为农服务重大举措,推动气象服务“三农”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气象为农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度高、组织体系健全、业务发展全面、科技内涵丰富、服务效益明显的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气象支撑农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气象保障农民增收的成效越来越突出,气象助力农村发展的举措越来越有力,气象工作在服务“三农”发展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农村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为92.1分,较上年提高0.7分。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不仅为气象为农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基础。

围绕“三农”工作需求,狠抓中央一号文件落实,是中国气象局多年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重心所在。当前,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今年农业生产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夏粮丰收至关重要,气象为农服务应该积极作为。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对今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助力质量兴农、平安乡村建设、乡村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等方面出发,重点提升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和贫困地区综合气象服务“四大能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那么,发展智慧气象为农服务必然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着力点,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将广泛惠及“三农”工作。譬如强化高标准粮田建设气象服务,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定量化评估和影响预报能力,优化冬小麦、水稻、大豆、油菜等全国大宗粮油作物系列化、无缝隙的农业气象客观数值业务产品,建立省级大宗作物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体系等。另外,气象部门还将拓展新业务领域,发展完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服务和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

在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方面,气象部门将开展三项“全覆盖”行动,即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气象灾害风险防控全覆盖,推动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更加科学、标准、规范。

在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与精准脱贫方面,我们也明确了具体举措。例如,研发农村地区气候承载力指标、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乡镇规划设计和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以乡村植被修复、水库增蓄水等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优先打造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系列生态气象品牌等。

记者: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气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刘雅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气象保障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重点在贫困地区,难点在深度贫困地区。然而贫困地区常处在高原、山区、荒漠等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区域,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因灾积贫的情况时有发生,气候环境恶劣也往往是当地贫困的根源之一。

近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脱贫所需和气象所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助力精准脱贫,致力防灾减灾,倾力服务“三农”,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的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已进入脱贫摘帽公示阶段,自2013年以来,一批批派驻到突泉的气象扶贫干部将他乡当故乡,以气象科技之力打开脱贫致富的新天地。为突泉脱贫倾注的智力和心血得到实实在在的回响,“防灾减灾护产业、气象资源助脱贫、扶志扶智谋长远、扶贫扶心念党恩”的突泉扶贫模式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气象局不断强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综合气象服务能力建设,2000多名气象干部职工奋战在扶贫一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自动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提升至98%,67%的县完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能力建设,“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80%左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14.5万个贫困村1千米分辨率太阳能资源评估,完成农业气象区划 1902 项,农业、生态、水源等需求纳入西北、中部和西南等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保障范围。通过科学评估遴选出108个“气候好产品”,多个区县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获得“中国国家气候标志”。

当然,要实现可持续减贫需要我们持续发力。总的来说,气象部门将继续发挥趋利避害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从贫困地区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出发,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实现贫困地区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全力提升贫困地区人工增雨(雪)和防雹、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森林草原防灭火、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等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效益,积极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批优质气候产品和一批气候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示范点,将当地的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此外,还将继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县拓展扶贫产品销售途径。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各级气象部门将努力交出高质量答卷。

记者:经过以上一系列努力,您期待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取得怎样的效果?还需要做好哪些组织保障工作?

刘雅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助力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能够为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气象部门应有的贡献,也能够让广大农民朋友通过收悉和应用气象信息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愿景离不开好落实。对于气象部门来说,也需要在组织领导、部门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气象部门均对这些方面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单位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在横向联合和上下联动方面下功夫,持续强化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融入式发展,强化对市县两级的产品支持、技术指导和平台支撑,因地制宜做好服务。 (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若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