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第一書記變“護師”,成為村民主心骨

第一書記變“護師”,成為村民主心骨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白雪 見習記者施文鬱 疫情來熱洶洶,但是大連莊河市大鄭鎮的村民們心裡卻非常有底,因為,鎮子裡來了一位女“書記”。出身護士專業的孟曉堂,在被遼寧省委組織部選派到大鄭鎮擔任“第一書記”之後,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抗擊疫情的行動中,成了村民們的主心骨。

在到大鄭鎮工作之前,孟曉堂是遼寧省金秋醫院的主管護師。疫情發生時,她立刻中斷了休假,連夜自己駕車300多公里,趕回了工作崗位。

作為大連唯一確診病例發生的農村地區,許多人都勸孟曉堂,不如回家彈性辦公。但是孟曉嘗覺得,自己的專業正好能幫助村民,這個特殊時期正是她發揮作用的時候。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之外,她主動宣傳防控措施,積極普及防疫常識,為機關和卡點值守人員培訓測溫儀使用方法,為全鎮機關幹部培訓正確的預防手段和消毒液配置方法,規範的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她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疫情防控中的大事來做。為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她創新建立卡點封閉管理“七步”舉措和10字工作法,在全鎮進行推廣,取得顯著成效。孟曉堂還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鎮裡籌集100件防護服,解決了一線防疫人員防護服短缺的問題,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在抗疫一線工作中,工作人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看到她這位專業人士,就有了主心骨。

疫情期間,正趕上當地天降暴雪,大鄭鎮黨委、政府決定為卡點值守人員送餐。孟曉堂得知後,二話不說,開著私家車,逆雪前行,為卡點值守人員送飯。兩天下來跑遍全鎮223個屯,行駛150餘公里,為288人送去盒飯800餘份,熱奶茶300餘桶,將陣陣暖流,送到了風雪中的抗疫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