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芯片不和高通一样全球开卖,而只是用在自己的华为手机上?

亲亲子斤


因为出售自己的芯片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华为与高通不同,华为主攻硬件,它做芯片,是为了让自己的生产不被外国的芯片公司控制。这一个决策是正确的,iPhone就是因为和高通闹翻了,才耽搁了5G机的生产进程,而我们国家的华为则坐山观虎斗,甚至领导了5G的潮流。

高通则不同,它就是一卖芯片的,所以在企业定位上,也决定了售卖芯片是华为的可选题,而不是一个必选题。

此外华为卖芯片,会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卖芯片,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生产力,但现在华为的芯片还是需要台积电代工的,所以华为卖芯片,在供应上面就非常有难度了,很有可能“大出血”,此外在定价方面也同样有问题,现在高通、英特尔芯片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大部分,华为卖芯片,消费者主要集中于国内,所以华为还得充分考虑国内商家的可承受能力,投资大、回报少,卖芯片吃力不讨好。

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华为不出售芯片,它做的是硬件,而非像高通那样赚专利费,而且目前售卖芯片的条件还不太完善,容易导致入不敷出。但只是目前而已,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也会有自己的芯片的!


唠叨聊科技


华为不销售麒麟芯片,是为了保持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

放眼全球来看,主要有五家芯片供货商,高通,苹果,三星,华为以及联发科。苹果的芯片全部用于自家手机,不外售;三星与苹果采取同样的策略,自家内部使用;剩下三家,高通的芯片无论在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以及适应性都是排第一的。

高通的主要业务就是芯片,以及通过大量的专利授权来获取高额利润;而华为则不同,华为是靠硬件起家的,主营业务不在芯片上。之所以自研芯片,主要是为了摆脱对高通的依赖,虽说现在麒麟芯片整体与高通还有点滴差距,但华为在某些方面做了特殊优化,已初步显露其卓越性能了。

所以为了保持自家手机的独特性,避免其他厂商在市场和定价方面干扰华为的节奏,现阶段麒麟芯片主要是装配在华为的旗舰机上,不做外售,作为华为手机的一个重要卖点,攻占市场。

另外,芯片的研发成本是巨高的,如果要外售的话如何定价是一个问题,定价高了很难大量出售,定价低了又没什么意义,所以干脆自家内部使用。

最后,虽说麒麟芯片性能卓越,耀我国威,但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成本过高,产能不足,无法量产等。就连华为自家的高端机也不是全部装配麒麟芯片的,还需要部分采购高通芯片才能满足需求。退一步讲,就是产量上来了,能否被市场接受也是另一个问题。

以上,麒麟芯片不对外出售,是因为现阶段不能对外出售,同时也不具备对外出售的条件。


stormzhang


2018年,华为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闻,时不时的吸引一下大众的眼球。

华为的麒麟芯片不对外出售的可能原因很多,下面逐一聊聊。

个人观点,权当探讨,不喜勿喷!


1.历史原因+产品布局

  • 华为1987年成立。

  • 1991年华为开始玩集成电路,华为首颗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ASIC诞生了。
  • 1993年,华为有了第一颗自己使用EDA设计的芯片。
  • 2004年,成立海思做消费电子芯片。

海思是个起点,其实也是华为搞芯片的起点。一代效果不大好,但好歹有了起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有起步,设计研发就有推进和进展,再加上国家政策加持,华为的步伐越来越大。

但芯片只是华为众多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哪怕到了现在,华为和子品牌荣耀到了现在已经成了全球主流手机品牌之后,也掩盖不住一个事实。

华为是一家做通信的科技公司,其业务范畴涉及非常广泛:手机、终端云移动、宽带、IP、光网络、网络能源、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等诸多领域。

截止到2018年11月份,华为服务于全球400多家电信运营商,有150多张电信网络的运维经验,有近三十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并且拥有深度理解电信网络的顶级专家。

换句话讲,手机和芯片就是人家一小部分的业务范畴,而这部分的研发重点又倾向于设计研发、知识产权部分,对应硬件生产显然没那么大的需求。毕竟先占领专利、知识产权,再收专利费用才是王道的玩法儿。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华为的麒麟芯片会先只用于自家产品包含了一部分的历史+产品布局原因。


2. 自建工厂和代工的成本

一旦自建工厂,需要引入大量生产线,包括生产设变、检测设备、运输设备,大规模建厂、毕竟设备得地方放、货得有地方放,这些投入是非常大的。设备成本、人员成本、土地成本、管理成本、税务成本等等一系列的成本前期投入会比较大,而这些成本如果放到研发上去,多出些专利,显然更科学更王道一些。

而代工厂,以台积电为例子,人家有现成的设备,非常好的行业口碑,相对来讲,质量还不错的技术人员,及海量的人工。

对比来讲,肯定是自己研发+专利+使用代工模式,更适合华为一些。

但代工厂人家也是要收费,产出也是有限的,算计一下,先供应自家手机的投入还比较能承受。这一点上,苹果和华为估计观点是一致的。

产能有限这点从荣耀低端手机会采用高通芯片可以略窥一二。

大家都是商人,投入产品比还是要算计明白的!


3.华为策略

华为是一家有前瞻性、全球性的公司,从其对全球研发的投入就可以了解一二。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华为起步略晚。而电子行业大家都用,前期成本会非常高,随着产能上去,价格会逐渐下来,但目前来讲,大部分麒麟芯片的成本还是略高于高通,而性能又略低于高通同等级的芯片。

既然这样,不如学学处于同样境地的国外友商如何做。三星,自己生产芯片自己用;苹果也是。

那华为也自己生产芯片自己用吧!


4.价格定位+友商关系

即使华为的产能上去,但是芯片价格+专利费用又该如何来权衡呢?

包税包专利的价格收高了吧,友商不买账;同样价格,为毛要买价格高的?价格低了,自己实在是不赚钱还可能亏!!!

既然如此,不如再加大研发力度,等价格真正降下来,产能真正上去的时候,再搞芯片出售业务!


综上,在价格不占优势+友商态度不明的情况下,自产自销,努力搞研发,拿专利,做领域突破才是王道!


如果觉得纳兰说得有点意思,请关注!谢谢!

作者简介:纳兰说数码,工科毕业,爱玩爱搞机,也深爱写作。关注我,咱们一起聊点有趣的数码产品或者超酷有用的APP。专业建站,专业APP/网站/小程序制作,专业SEO。


纳兰说数码


华为的麒麟芯片随着华为手机的大卖已经水涨船高,成为了华为手机的一种标志,华为手机的性能一大半要归功于海思麒麟芯片,那么海思芯片已经这样成功了,为什么不像高通一样全球开卖呢?
首先,高通作为一家通用的芯片厂商,他的主业就是做技术授权,做芯片设计研发,并没有生产手机。换句话说,高通就是为芯片而生,这跟台湾的联发科一样,主页是卖芯片,把芯片做到极致是自己的目标。而华为是做硬件起家,海思半导体只是业务中的一环,不把重心放在手机和其他硬件上,而去卖手机有点本末倒置了,毕竟海思是为华为荣耀手机服务,公开发售就违背了初衷。



我们可以看到同时做手机和芯片的苹果和三星也是差不多,三星销售芯片也只是极少数的上代处理器,新品是不会往外供应的,苹果就更不用说了,绝不外传的A系列。

其次,海思的芯片在与高通芯片的直接对话中,并没有绝对的优势,高通在通信领域的根基比华为还深,技术沉淀更久,现在的魔改kryo架构都第四代了,而华为还在采用公版架构。高通的传统强项GPU和基带华为也没有完成超越,人家的优势还在,所以即使全球发售,海思芯片的竞争力也不大,比当年的联发科强不了多少,这样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目前华为和高通在通信领域和芯片领域的交叉授权较多,但高通还是处于优势,在进行授权时或许就有相关的协议,芯片只能自供自足,要不然三星的猎户座也不会是这个德行了。换句话说,高通干预了芯片市场,想一家独大。


最后,华为本身也不想卖,华为一心想把华为做成一个高端的品牌,海思处理器就是华为的一个卖点,一个加分项。同时公开发售还要为其他手机厂商提供适配解决方案,无疑会削弱海思麒麟的真正实力。销售麒麟芯片就等于变相的减少了自家手机销量,对于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是华为不愿意做的,还不至于为了卖芯片赚点小钱而影响自己的长远计划。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老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先森数码


你好,我是一名数码销售和维修人员,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2013年,海思麒麟910问世,28nm制程,主频1.6GHz,GPU部分为Mali-450 MP。支持LTE 4G网络,在TD LTE网络下最高可带来112Mbps下行速度。并在2014年应用到华为的Mate2、华为P6S、华为MediaPad M1等设备上。虽然当时这款soc以及后来陆续推出的麒麟920/930/9409/950在性能上一直和同期的高通soc在性能上有较大差距,但是海思不断努力,终于在麒麟960这颗soc开始,大幅缩短了于世界顶级soc的性能差距,并且从麒麟970开始加入神经元npu,使得麒麟970的AI性能有了巨大提升,已经推出的麒麟980,在综合性能上已经和高通的同级别soc已经互有胜负了,而未来,我们都非常期待海思能够在性能上对高通进行全面的超越!

说了那么多,好像有点偏题,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海思芯片的初期,推出的soc性能确实不强,别说其他手机厂商,就是华为自己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来使用的,当然,华为挺过来了,成功了,而现在,华为随着自己手机出货量的大幅增长,自家海思soc的的出货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华为同时也在不断的进口高通soc,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边继续成为高通的重要客户,一般继续加大麒麟的研发力度,这里面有基于战略利益的考量,也可能有还是产能的因素,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华为终端的出货量在不断增加,而骁龙soc的进货量却增幅不大,也就是说,华为在逐步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在可见的未来,华为肯定会停止使用高通骁龙soc,而全部采用自己的麒麟soc。不仅如此,华为在彻底摆脱国外芯片之后,肯定会对其他手机生产制造商提供soc出货,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个会在什么时候呢?我个人觉得应该在3年左右。让我们都期待哪一天到来吧,到时候我们都骄傲的说我的手机是麒麟芯片,谁用骁龙那种垃圾啊!

你可以关注我,有任何关于手机和电脑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我会免费给您解答的。


低调的大吃大喝


华为的麒麟芯片主要最近两年才把性能给提升上去,加上华为自身的手机销量每年上亿,但是自我供给就已经是非常大的产量了,如果从竞争的角度考虑像小米,OV这几家公司也不太可能直接从华为拿货,所以从多个角度考虑华为的麒麟芯片直接在全球开卖的可能性上不是很大,如果国内手机厂家使用了华为的麒麟芯片直接和华为对标首先在气势上输了一节,从各个角度上看直接使用麒麟的可能性极小。

华为麒麟芯片要整体开卖基本上不会在手机领域,因为短兵相接这种事情在商场是大忌,华为芯片如果想在全球通用,可以考虑在别的领域使用,像之前的数字电视芯片,华为在这块全球芯片卖的还非常火,像海思芯片在国内卖的也是非常不错,高通这种企业更像是一种芯片方案公司,只是提供具备的方案,自己企业不会主动和自己的客户进行竞争,这点属于商场大忌,华为麒麟芯片压根不考虑外卖就是这方面的考虑,高通现在就是专心做芯片的研发, 制造出来了直接推送给需要的手机厂家,所以对于客户来说也不用考虑是不是有高通牌子的手机。

所以即使华为芯片做的再强,别的国产手机还会继续使用高通的芯片,从竞争关系上来讲不允许这么去做,再加上华为只是自我供给这个量已经足够大了,也就没有必要考虑是不是要卖芯片给国产的手机,因为别人压根不会去采用你的芯片,现在国产芯片这块还是落后有点多,芯片的难点主要在于两块其中一点是芯片的设计,一个就是芯片的制造工艺。这两点对于国内半导体而言都是薄弱的环节,华为现在是给国内科技领域带来个好头,但直接的结果是遭到了美国全面打压,这也是国内科技企业在当前阶段需要面临的问题,大家已经习惯于欧美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想赢得尊重需要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排头兵往往受到的影响最大。

华为这些年在芯片上的投入已经超过千亿,这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玩的起的游戏,而且麒麟芯片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有提升的,起码给国内企业一个希望,只要持续的投入总会慢慢有收获,刚开始的麒麟在性能上距离高通的骁龙系列差的太远了,但是不足中华为坚持自主的研发,很快通过市场的检验拿到了正确的数据,很快在后边的芯片设计上弥补上来了,所以敢于在一些核心领域投入才能还会有真的产出,也是对华为公司数十年如一日投入的一个回报,现在华为在各种芯片类型接连出现突破,至于能不能在全球开卖已经是另外层次的事情了。

现在对于华为公司来讲已经不是能不能公开售卖麒麟的时候,关键还是能挺过美国封锁,能让自己活下来,再讲后面的发展,现在面临着芯片被卡脖子,操作系统取消授权的危险,在双重的压力之下华为是不是能坚挺到最后,挺过去就是一马平川,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第一, 华为不是没卖过芯片,但是将近十年,基本上都是差评。当初华为打造海思芯片,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那时候市场已经有了高通、苹果等,哪里能够比。被群嘲,被打压。那时候,海思芯片连山寨机都不用。后来才慢慢挺过来的,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后面出的麒麟960才跟上市场,所以华为转换了自己的定位,才走出一条活路。

第二, 是价格,华为芯片是卖多少才合适?要是厂商把芯片配置到中低端手机上,而华为的高端机也用的高配芯片,那这个亏损怎么算?同样的,也会损害华为芯片品牌的形象。

第三, 麒麟芯片是华为的卖点之一。麒麟810和980芯片目前评价都很不错,属于华为核心竞争力。


饭后科技茶点


感谢您的阅读!

华为说:我傲娇!我不卖!你拿我怎么样呢?其实,华为真的不傲娇,因为傲娇的不是华为,还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种场景:华为将麒麟处理器卖给了小米,而小米以它的性价比,你觉得有多少人会买华为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不敢将麒麟处理器卖给小米等竞者了。



当然,不仅仅这一件事,来自友商的影响,还有其他原因。我们可以分析下。

第一:保持市场竞争力。

如果说,华为的发展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那么,麒麟处理器应该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一环,我们知道华为手机本身的优势,除了本身的创新之外,就是它的性能优势,显然麒麟处理器,就是它的性能之一了。

而麒麟处理器,可以保证华为本身的竞争力,也能保证华为在手机竞争中获得胜利。

第二:技术和业务。

华为高管说过,麒麟处理器是华为的技术,并不是业务。这个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华为不像高通一样买处理器,而是卖手机,作为其技术领域的内容,它自然不会将这项技术卖给其他手机行业,这是它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环。

所以,如果是业务,华为义无反顾;但是是技术,华为不会将其进行贩卖!

第三:产量

我们虽然看到了华为手机的销量不俗,但是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点,华为麒麟处理器它的产量到底是否充足呢?虽然华为处理器的产量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充足,它也有自己的劣势,就是在处理器方面它的产量产能,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足。

总结:

所以说,华为处理器只能在自己的手机上使用,不仅仅因为它竞争优势,也在于它的产能产量。


LeoGo科技


现在的华为海思麒麟实力确实不俗,像高通、三星也要敬畏三分。在一些技术参数上,麒麟已经处于全球前沿。既然如此,海思麒麟为什么不对外销售呢,毕竟也是有先例的。比如三星猎户座芯片,三星手机自用的同时也会外销。我国的魅族不是一直是三星猎户座的拥趸吗?

华为麒麟芯片不外销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海思麒麟芯片是华为的一项独特核心竞争优势

华为的高端手机在宣传时,有两个地方总是会反复提及,一是芯片,二是相机。很多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华为高端手机也是也是看中这两个点。如果麒麟芯片外销,其他手机也会拿来做宣传,成为他们的卖点。到时,华为的消费者避免会流失。

其实,很多消费者为什么一直喜欢苹果手机?也是看中了他的独特优势——苹果A系列芯片和ISO操作系统。华为也是在学苹果,努力强化自己的独特优势。

华为麒麟芯片出货量有限

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是一家芯片研发企业,自己并没有生产车间。因此,其研发出来的麒麟芯片,不论是高端的9系列,还是中端的7系列、6系列都是有台积电这家晶圆代工巨头生产。但台积电的产能是有限的,他除了给华为代工,还要给高通、联发科、苹果的多家企业代工。华为能够获得的产能是相对有限的,为此华为中端手机都还在采用高通芯片。

如果华为麒麟芯片外销会受到高通、联发科等同行竞争的压力

现在很多芯片研发企业的利益错综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就拿高通和华为来说,专利相互授权,相互交专利费。一旦华为麒麟有了外销,高通肯定会改变策略,到时华为未必能够有好处。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小编不过是抛砖引玉,欢迎补充。


财经知识局


华为的麒麟芯片作为自研芯片,近些年来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尤其是自去年麒麟980的问世,一举超越芯片巨头高通公司的骁龙845芯片,更是让麒麟芯片名声大躁。那么麒麟芯片这么强为什么不外售呢?小编认为有如下三点原因,且看小编如下分析:

第一 作为产品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麒麟芯片是华为自研芯片,要知道芯片的研发成本是极高的,每一次流片的价格都是动则百万的!尽管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非常高,但是华为作为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其研发芯片的实力还是不能与专门开发芯片的高通等公司媲美的。如果对外开售必将会受到来自芯片研发公司的挤兑迎来芯片价格大战,这样得不偿失!而且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也曾向外回应,华为不会将麒麟芯片对外出售,是为了实现华为硬件上的差异化。来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合竞争实力。

第二 产能问题

众所周知麒麟芯片主要是由台积电代工,而台积电的客户并不仅有华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几乎所有的芯片公司都在台积电代工。而仅仅一个苹果公司就几乎包揽了台积电的所有的产能。因此,台积电能给华为的产能不多了,说白了麒麟芯片的产能能满足华为自己使用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对外出售。

第三 专利技术交叉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手机市场所出售的手机几乎都是使用的高通旗下的芯片,作为一个出货量最大的芯片公司,高通所在芯片领域所掌握的专利技术是十分雄厚的,对外出售麒麟芯片一时并不会对高通造成太大的影响,只会吞噬一部分的高通市场。而且一但麒麟芯片对外出售,就难免会与高通芯片发生技术交叉问题,从而引发专利技术争端,这样就极有可能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得不偿失,还不如将这一部分转移到对芯片的研发上。


以上就是小编认为华为不会对外出售海思麒麟芯片的原因,另外小编个人感觉华为对外出售芯片只是时机未到,对外出售是早晚的事,等到麒麟芯片真正到了十分成熟的时候(如专利技术累计等方面能够全方位完全的碾压骁龙芯片的时候),自然开放对外出售,至少对国内厂商是开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