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國內數控系統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在什麼地方?

界外三界


很高興為您解答心中的疑惑!

我們就這次疫情來說中國速度、中國科技已經趕超國外水平,就拿這次口罩跟防護服來說,中國疫情發生以來,口罩跟防護服一直是醫務工作者跟我們大家急需的醫療防護用品,供不應求,但是我們國家的數控自動化設備企業第一時間響應,“世界需要的,中國就可以滿足;中國需要的,全世界也滿足不了”。唯有自力更生,才可尋得柳暗花明。為響應國家號召,滿足百姓需求,新松公司快速響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醫用口罩智能生產線的技術攻關,以科技手段緩解時下口罩供應的巨大壓力!

是創新,也是傳承

新鬆口罩自動化設備

  • 這就是國際與國內的差距,國內還有很多這樣的好企業已經遠超國際品牌!

個人意見,及供參考。


一九八七智能機器人


國內數控在高端機上為什麼競爭不過國際品牌機?

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發展歷史比較晚。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才對數控機床的產業化開始佈局。2015年提出“中國智造2025”戰略,才開始重視工業母機-機床的發展。而國際大品牌發那科、西門子早在19世紀50年代就開始著手這方面的研發。

二、數控專利比較低端。國內專利方面涉及機床夾具、可傾迴轉工作臺、數控加工中心、測量滑枕、往復擺動、數控刀架、車銑負荷、臥式銑鏜床、五軸聯動機床、銑削力、現場機床控制程序、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等等。而國外在高轉速主軸、數控系統、傳動驅動系統、編碼控制、運動計算等方面已經沉澱幾十年。

三、研發團隊起步比較晚。中國在加入WTO之後,才逐步實現製造業大國,成為世界代加工工廠,需要大量的數控機床,當發現大多數高端機床被人“卡脖子”的時候,才意識到我們需要研發自己的數控機床,結果只有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如日本發那科公司(FANUC)在數控系統科研、設計、製造、銷售實力上是最強的企業,據2005年9月統計總人數4549人,科研設計人員佔1500人。

四、國內高端數控機床太多依賴進口。數控機床關鍵部件比如滑塊、絲桿、軸承、主軸、電機、驅動模塊等等,都是進口,國內的質量就是一大難題。雖然國內數控機床也有很多後起之秀,也佔領了不少市場份額,但是同質化比較嚴重,核心零件都是一樣的,沒有優勢性,競爭不過國外高端機的性能。


雙環數控


國內數控系統有廣州數控,華中數控等。但是國內數控系統發展還是比較緩慢。最近又聽說瀋陽機床廠i5系列數控系統也投入了生產。瀋陽的i5數控系統,我感覺還需要發展。聊一下國際系統國際系統的有德國的西門子數控,日本的法蘭克數控,還有三菱數控系統,西班牙的發個系統,還有海德漢數控系統。國外的西門子數控系統在國內比較受青睞,日本的發那科系統,比較受工人師傅們的親睞。但國內的數控系統還需要很長的路程去走,還要默默無聞地去工作,去挑戰,去創新。數控系統代表了一個產品,那產品呢就要追求質量。好的質量用戶就非常喜歡,如果國產的數控系統能達到一個好的質量的話,那我們就發展的很快了。嗯,誰不想買物美價廉的產品是吧?

我那數控系統,發展的現狀和方向如何呢?我們大家應該探討一下,在這裡可以展開討論,歡迎大家在我的留言下方進行留言,點贊轉發加關注收藏。






北喬風919


我大學學的是數控技術,國內的數控系統有華中數控系統,廣州數控系統,北京凱恩帝數控系統,國內的系統現故障率比較多,邏輯運用沒有國外的成熟,國外的機床比較成熟,在大型工廠一般用的都是日本發那科,三菱系統,德國西門子系統,美國的AB系統等等,他們有比較長的工業沉澱,實力比較雄厚!


空間探索


核心技術,核心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