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履職盡責做表率,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 劉利平

大學西路街道興安南路社區民小西巷疫情防控站,一共管理著3個住宅小區,共有住戶339戶,居民857人。在這個防控崗上,市屬4名黨員志願者共同參與疫情防控的管控工作,劉利平就是其中一員。

接到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關於要求黨員立刻向居住地社區進行報到,參與社區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後,她第一時間就趕到社區居委會進行報到,領取網格員巡查的袖章,原地待命隨時上崗。

1月31日早上,佩戴黨徽亮明身份,劉利平接收了第一項任務:在小區巷口對小區進出人員車輛進行登記、測量體溫。當天室外溫度零下16度,天氣還是比較寒冷。她一早準時到崗,沒有房屋沒有帳篷,在無人進出時,她就原地跺腳或者小跑來維持自身的熱量。頻繁的拖帶手套進行登記,她的手已經粗糙僵硬了,口罩的水汽,一次次打溼雙眼。她說:“那時我深切感同身受到一線抗擊疫情的醫務人員是如何不易,心中堅定做一個後方的“逆行者”。工作中的身體辛苦她不在乎,最初開展工作,最難的是一些居民不理解,認為值崗人員是在吹毛求疵,層層設卡,為難他們的出入。她講“清晰記得有一次,明顯不是本小區住戶,而是來走親訪友的客人,上前進行勸回,向他介紹了當前的疫情形勢,這個時候去別人家拜訪,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一定居家隔離,一起堅持一下。並且答應他,禮物放在登記點,讓他的朋友下來拿取,以其他方式問候拜年。剛開始這位群眾意見很大,可看到我凍得來回跺腳原地踱步時,才表示理解,並且返回”。這只是她日常執勤中一個小例子,每天需要一遍一遍宣傳防疫知識,叮囑“不要外出,居家隔離”“必須出門要戴好口罩、戴手套”“回家認真洗手”......勸阻不帶口罩居民返回,隨時進行測量體溫。此間,她也不斷學習最新防控文件和知識,再把自己領會的傳達給居民,經過她細緻耐心的工作、解釋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慢慢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對小區外來回呼人員,她主動承擔起每天監督測量體溫的工作,並對他們的日常需求提供服務。從開始的不配合不理解轉變為感謝與微笑。此外,她還對居民依次入戶摸底,挨家挨戶進行登記並製作了《疫情防控工作黨員包戶臺賬》記錄表。在排查過程中首先亮明黨員自願者身份,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來到社區為大家服務。經過一家家的摸底,很快完成了記錄表,為發放出入卡奠定了基礎。在工作中不斷感受到居民們友善的目光。

她和愛人都是黨員,兩人雖在不同的疫情防控崗位,但都是疫情防控網格員,隔著3條街道,共同衝鋒陷陣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甘當疫情防控的“守門人”。她說“能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並受到居民認可,讓我感受到這項工作的價值與意義。我將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目的恪守己任,成為社區防疫線上的又一道“保障網”。”(興安南社區)

履職盡責做表率,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    劉利平


履職盡責做表率,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    劉利平


履職盡責做表率,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    劉利平


履職盡責做表率,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呼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    劉利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