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靠“五老”来养老

最近一直关注央视新闻频道关于养老的话题调查。前几天和一位年长的朋友夫妇一起吃饭聊起过。他们俩都退休了,有一个女儿,海外留学归国,现在一家知名外企做高管,拿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薪,靠自身努力,在上海购置了两套房产。最让他们纠结的是女儿的人生选择,老大不小了,依然没有成家的苗头,而他们除了背后嘀咕嘀咕,好像也只能顺其自然。适逢手头有一篇关于陈立夫先生的文字。借用过来表达自己的认知或者说一种价值追求吧。

1900年出生的陈立夫先生,走过一世纪风云路,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他活到了2001年,101岁。成为少有的高寿政治家。他认为健康长寿要具备四老要素:老健、老伴、老友、老本。

一、老健: 他说老而不健不幸福。老健的养生之道在于“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符合古人说的“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自然现象。诸如散步,自我按摩,洗澡等能促进新陈代谢,血液流畅,关节灵活;养心在静,首要是“不发脾气,不寻烦恼。”《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养生至理名言。总之一句话,动静结合不失常度必利老健。

二、老伴: 夫妇若要“白头到老”,应“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如此“和顺”相处,肝气通达,脾胃健运,心情舒畅,互敬互爱,必能增寿健身。

三、老友: 立夫先生赠大家八个字:“以诚相见,以礼相待。”朋友之间倘若能够如此,必能广交益友,不会寂寞。一定要处理好名利互让,更不嫉妒羡慕。

四、老本: 立夫先生说:“经济独立,无须求人,素有储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又说曾祖父手书格言“寿本乎仁,乐生天智,勤能补拙,剑以养廉”,此言极是。

不过我还要帮他附加一个,那就是还要有一个老窝,狗尾续貂,算做第五吧。

五、老窝: 年老了,记忆会衰退,有时会依赖一种下意识的惯性。所以需要属于自己独立的住所。不要和子女待在一起,且不说别的,少不合老老不合少本就是铁定的事实。

有此“五老”,养老当有所依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