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假设你加V后该如何写作?

韩新文


其实我下载今日头条已经两年了,最开始只是看看新闻,刷刷娱乐圈,把它当成生活中一种与外面世界交互的一种软件,一个平台。后来关注了一个vlog领域创作者,他其实也做的挺优秀的,坚持每天更新两条视频,发布的内容其实也挺简单的,都是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开心的事,工作中的事。就这样,我就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也下载了西瓜视频,他每天晚上直播,虽然他唱歌不是很好听,但是,他带来的欢乐也是被人所接受,我也时不时给他刷礼物。今年因为这次疫情在家呆时间太长了,就自己也试着拍视频,写文章,虽然拍的不好,写的文章也不咋的,但是平台也在鼓励我,不断创作出更优质的视频,今天打开后台,发现产生收益了,虽然只是很少很少的钱,但是这也充分证明我前期所做的工作是值得赞赏的。以后就坚持下去吧。最近也在做做认证,希望早日通过原创。假如我通过了,加v了,我会把我关注的创作者当标杆,创作好的作品,积极参加平台的各种活动,把罪真实的自己展示给大家。最后告诉大家,当你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不要气馁,付出总有回报。加油!为明天!



小月爸爱生活


我就是申请加V的人。对我来说,对写通讯,小品,论文,是一种嗜好。一时不写点什么心里空虚得很。我对写文章的体会是:生活加灵感。只要自己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写作素材,那就认真地选择看有没有写作价值去看问题,再认真写。离开了生活是写不出半点东西,还要贵在持之以恒,既使写了几年时间,没有一点收获,千万不能灰心丧气,而是总结经验教训,咬紧牙关,经得起讽刺和打击继续写下去。实不相瞒,我花了三年的休息时间,边带孙辈边写巜內痕》一书,长达近六十万字,打算今年上半年完成修改,可不知把稿送到什么地方去审核。我还准备打它改写为电视剧。


谭文禄


我刚刚开始在头条写作,加V之路还很漫长。因为写作的原初目标是表达,所以加V虽也期待,但要顺其自然。

那么,如果能加V,那么我该如何写作?

一要多读。我呢,因为专业是中文,职业是教师,读了很多书。但提笔写文后,才感觉读得远远不够。写的时候常有搜索枯肠、“理屈词穷”之感。所以,现在减少了写作量,加大了读书量。信息时代加大了我的读书焦虑感,而化解之法就是多读。

二要练字。网友们会奇怪,难道我要手写文章吗?投稿也不用手写稿吧?是这样的,我师范毕业教语文,可是字实在一般,之所以没练出一笔好字,源于我急脾气急性子,而写文章和练字一样,慢工出细活。虽说文思泉涌一气呵成的时候也有,但写完总需细心打磨才出精品。加V了当然要出精品,我希望自己能从容写作,做个精益求精的“写匠”。

三要溜达。也就是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写作的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写作也不单纯是知识的搬运工,必须要有外界信息的触发,必须要有新鲜生活的滋养。我想多点时间去感受各色生活,让笔底文章焕发生活本真而美好的烟霞。

苏轼在文章中说过,画竹要经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过程。我希望我的写作也能这样——通过细心体察生活收获“眼中之竹”;通过感悟深思酝酿形成“胸中之竹”;通过精心打磨书写成就“笔下之竹”。

一句话,加V后,继续好好写呗!

【注】所用图片选自网友文章《林徽因最美的样子——伏案写作》








言吾文乐吾生


假如我加V,我会保持初心,一如既往地写作和拍摄。

因为我做自媒体,本来就是为了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感悟,并不是为了换取什么荣耀;我做VLOg,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周围发生的事件,更多地沉浸在拍摄剪辑的乐趣中,以及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的快乐中,而非被加V赚钱等外在的这些利益所驱动。我做自媒体,不为别的,为的是收心,因为前半生的张狂,后半生要为之买单,今年是转折的开始,我要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了,一改以前的习惯,重新开始自己。

所以,即使加V,我还是我,即使一直不加v,我也要记录,所以,该拍还拍,该写还写,我会一如既往的前行!





王大侠叭啦趴啦


一个微头条和一个博客的写法,都有它的共性,要有文采,进行校对,检查排版,句子语法有无错误。

它的写作开头方法是先讲故事,再做论述,引入书名,介绍知识点,最后总结,讲故事,要有意识的设置悬念,俗称“下钩子”,勾着读者往下读,悬念感要强,第1句话展示出去后,要能挑起让人点开的好奇,开头要有故事的情节感。

因为微头条要发三张图片,展示出来的文字是头三行,其余的折叠,这三行就是标题加+第1句,如果第1句引不起来点开读的欲望,就没有人愿读。

微头条要有一个主题,字数保持在250~800字。

如果提到事实,要保持真实性。

选一些有趣的新事物,说一些“有趣的新事物”,至关重要,无论你博客还是微头条的一个观点,随笔,评论,还是包罗万象的杂烩,都需要在里面写点其他人没有听过的东西,永远不要让读者感到沉闷。

读书类的微头条的格式:

主题十故事十书里的观点十总结点,这种格式是比较受欢迎的,此处的主题也叫题目,讲故事要带点悬念,让读者有兴趣点开故事。讲的差不多了,要提出观点,然后引出书名,把书里的有关内容讲一讲。

或者直接运用书的原话,也可以最后总结点题,经常练习微头条内容,在合适的时候就成为文章的素材。

发尾头条时带上话题井,读书井,或者读书笔记井。

打上英式符号“井”,会自动跳出话题,检索页面输入“读书”就出来了,一定要注意“井”号要切换键盘英式



Uncleyuan


加V后我会把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平台好好的经营起来,就像自己的小片花园。

我喜欢写诗歌,以前的诗歌作品都是投到《中国诗歌网》上,这半年也陆陆续续投了将近二十篇,如果有了自己的小原地,我希望把我的诗歌发到这里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分享,一起进步。我相信在这里肯定会遇到很多优秀的老师,能够给我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写诗歌有时候真的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但是有时候由于自己在灯影之下,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而局外人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希望借这个平台能够短时间内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我不知道这个平台可不可以连载小说,我曾经用了一年时间,在上班的罅隙里,用手机敲出了十多万字的小说。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在早上送完儿子上学,上班的时间又尚早,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车里写,算是自己的一部回忆录吧。题材是九十年代末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一群从内地过来淘金的年轻人的生活恋爱故事。当然写到最后慢慢地就失去了原先的激情,所以现在还有一个结尾迟迟没有封顶,希望借这个平台来督促自己继续写下去。


星河历史观


大家好,我是音乐领域的创作者(玩音乐的体育老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01

激情期:依靠热爱,开始写作

我相信每一位我们敬仰的作者在写作前都会跟我们一样,放眼眺望遥远的胜利,既满怀期待,又心存恐慌,同时我们在蓄势待发,幻想着空气中弥漫着毋庸置疑的胜利的味道。

九月底我开始重拾被荒废了的写作,懵懵懂懂的写下了第一篇影评《他不是死了,他只是没那么喜欢你》。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文章结构,也不懂什么逻辑自洽,仅凭着热爱写完。

自从一口气写完第一篇文章,此后的日子便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候的我感觉有无数的话语倾诉,像一个在沙漠中旅途许久的流浪者,抓住机会便努力的吸取水分,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期待明天和未来。

短短几天,我写下许多文字,题材也多样化,散文、小说、故事、读后感、影评等等,这一切全凭着“我手写我心”支撑自己,一有空闲就开始写,秉承者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坚持着。

紧接着十月初,我加入了头条官方训练营,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了伙伴的陪伴,便满腔热血地继续着自己的文学之路。

当时的我一直认为,我在为我热爱的梦想而努力,我也这样劝说自己。我也一直认为,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02

迷茫期:用力过猛,丢失方向

半个月后,我渐渐开始感觉力不从心,自己也开始怀疑:明明是个小透明,却把自己弄的跟有人催稿似的值得吗?我几乎拼尽全力,独孤一掷的努力,每天恨不得长在书桌上,拼命摘抄、阅读、写文、修改,头痛欲绝也继续着。

再加上头条的作业、原创标的申请、自己又找不到写作的方向,这一切袭来的问题似乎跟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

于是,激情褪去后,剩下的就是一地鸡毛,两天后便缴械投降。

同时我也陷入了迷茫,我明明每天都很努力,为什么没有收获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我。

后来看了知乎一篇文章才知道:太用力的人有时候跑不远。

因为自己的急于求成,一股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写作上,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内心预期,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结果得不到回报便心生怨恨。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方向错误的事实,就像是在大海中的船,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任何方向的风都变成逆风。

这种挥霍着自己良好愿望的滋味不好受,所以,我选择暂时放松自己。而这时候却收到了一个安慰我的好消息:头条加了黄V,我成了优质创作者。

于是,深思后的我不再逼迫自己,也快速确认了自己的方向:音乐

03

怀疑期:“三心”袭来,利欲熏心

叶圣陶在《文心》中这样说: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心理。

确定方向后,我写了一段时间的回答,本来一切按部就班顺利进行,但随着第一次的原创标审核失败后,我又陷入了自我怀疑。

我开始不确定我写的东西有没有意义,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因为明知道自己写的很烂,却不知道该不该坚持。

最头疼的是,我仿佛知道问题的所在,但仿佛又不知道。

直到一次听一位老师关于写作灵感课程说,写作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三个心:功利心,比较心和得失心。

我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太过于看重得失,虽然身体在写文,但总有种不纯粹的感觉。因为心里有了欲望,微妙的虚荣心在作祟,每次发了头条都会看着那些小小的数字,一遍又一遍,手机开了又关上。

眼看着小伙伴一个个过了原创和青云,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我不禁开始焦急,甚至想去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我又不甘心就这样人云亦云,

于是就这样僵持着、怀疑着、原地踏着步……写作最初带给我的快乐几乎全都被这“三心”带走了,我又开始变得不自信甚至一度想要放弃。

04

释然期:找回初心,一苇以航

庆幸的是我及时醒悟了过来,用了两天时间稳了稳心态,这两天我踏出房门用孩子的眼光看了看这个世界。这时才发现,原来已经入了冬这么久,空气都有一丝凛冽,楼下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了满地,只剩下来不及落下的随着微风飘摇着,远远看去一片金黄,一刹那恍惚比落英缤纷还要动人。

原来,最近的我一直都没有用心生活,只知道一味地冲冲冲、读读读、写写写……读进去的也尽是味同嚼蜡的食粮,写出来的也都是些索然无味的文字。

我开始再次暗暗问自己的真实目标是什么,是要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荣誉?还是要心灵的慰藉和更好的自己?微风拂面,记得午后还带着点微热,我闭上眼睛,一遍又一遍,轻轻把心里最深处的声音唤醒。

我告诉自己:真正坚持到最后靠的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重新回到案间,深吸一口气,这一次不计较成败,书写心中真实的想法。慢慢地我又找回了当初的感觉,写作的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神奇的是,心态的放松给我带来了“双喜临门”,我先是收到了无戒平台的签约邀请,紧接着第二天原创标也通过。

但欣喜过后我迅速保持了清醒,因为这一次我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太多。

05

关于写作,我有话说

说了许多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其实在写作中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大概总结了4点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与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

不做妄想者,先下笔

“暂时忘记或忽略那些你难以释怀的困难,在你进行写作期间,不要考虑可能遇到的失败。”

写作的困难对于我们来说有的时候更多的是认识上的问题。我身边有许多小伙伴都想写作,每当他们向我询问,而我鼓励他们写的时候,他们总会说,“我写不好”“不知道怎么写”“我不是这块料”之类的话语,先在自己的内心便泄了气。

其实我想说:与其怀疑自己可不可以,与其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囚禁在脑子里,不如先下笔写下第一个字。

不要让内心的自卑与害羞阻碍了才思的涌动,不要管什么词藻优不优美,也不要管什么结构严不严谨。先下笔,就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清晨练笔+按时写作

决心写作后,就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每天的练习必不可少。在《成为作家》中就给出了有意识写作和无意识写作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清晨练笔+按时写作。

清晨练笔就是:每天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起床后不要说话,不要阅读,立即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利用自己的无意识。

按时写作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写作,每天思考完今日的行程后,留出一个时间给写作。,定下时间后,到了约定的时间必须写作。目的就是利用我们的主动意识。

这两个练习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会发现自己脑海中的场景越来越具现化,行文也越来越流畅。

一步到位,流畅写作

在写文章之前要确定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节奏,让它们为你的写作做出贡献,有利于构思你的故事和情节,

在写作过程中尽可能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顿,也不要在乎错别字,在保证情节和逻辑不紊乱的情况下,轻松而又迅速的完成。

写完后不要着急检查,而是放到一边,搁置两到三天,让自己忘记自己写的东西,然后第三天再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批评式的阅读。

最后,便是进入修改阶段。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便是流畅写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灵感和思想并驾齐驱,整篇文章看起来行云流水。

读者结合,才是王道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写着写着写不出东西,俗称,卡文。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阅读,用输入带动输出。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只有读书与写作相结合,才会有文章的触发,才能有积累的词汇,才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

至于读书不限于读什么,读自己喜欢的就好,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一味追求时尚、也不要拿来炫耀,只有真正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和身心的愉悦,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写作,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写在最后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

如果此时此刻你问我什么支撑着我写作?我会说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加V到通过原创再到签约作者经历了各种心态的我已经有了一颗强心脏,也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

写作之路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林清玄先生说过:“这个过程要不断地去写,要让我们的手,眼睛,心连成一线,要让我们想到什么就可以很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写了一千万字,两千万字才发生的。”

这样常年的积累,才能把心中的想法很准确地变成文字。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或者动机不纯的话,这个过程会显得孤独又漫长,本来要放弃的我很庆幸没有放弃这段旅途。虽然偶尔还是会彷徨,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陪文字流浪,沿着梦的方向,一直走到天亮。

文学路漫漫,大家一起加油。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最后祝大家2020事事顺心!


玩音乐的体育老师


1、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

正如:“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因此,要注意细心观察的习惯,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3、注重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生活的直接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因此,要培养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同时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学习习惯。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认识。




小楷kay


这个有关系嘛???

你的写作要看自己的水平实力和爱好,和加不加V没有太大的关系!

你自己写的不行,加了V你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鸡犬升天,你还是你,只是头像有了一点点变化而已。

加V只是有可能加深别人对自己身份的了解与认可,可能会增加你文章的推荐量,并不会影响你的写作质量!

无论加不加V,沉吟在写作的海洋,你都应该步步进取,都应该潜心躬行,都应该把提升自己的能力作为首位!

为什么红人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呢!自己去反思一下吧!




Andy的视界


加不加V对我来说不重要。

只要我写的东西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让大家喜欢我,我就是快乐的。仅此而已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有幸成为VIP会员,那当然好。

说老实话,若不是发评论,而是正而八经写作,那是要做功课,不可以敷衍了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深入人心,才有意义,让大家从我的文章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棒棒哒。

但话又说回来,写文章是脑力劳动,也不省事。需要时间,需要灵感,需要动脑,不简单。

所以,目前没什么想法。

随遇而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