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鴨蛋銷售難 愁壞“鴨司令”嵊州城關供銷社線上線下為鴨農排憂解難

“謝謝,謝謝!我家的鴨蛋全靠你們幫忙了,不然每天那麼多鴨蛋,都不知道能銷到哪裡去。”看到嵊州市城關供銷社工作人員又一次上門拿鴨蛋,嵊州市華霞家禽養殖基地的竺棋霞激動地說。

嵊州市華霞家禽養殖基地位於石璜鎮九里崗水庫附近,經營已有4年多時間,目前有1.3萬多隻鴨子,每年春節,他們家的鴨蛋原本應是“走俏貨”,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商家和運貨師傅無法上門,養殖戶要賣,顧客想買,都成了難事。“鴨蛋這類生鮮食品,最好是當天產當天上市,氣溫回暖的話,鴨蛋存放時間長就容易變質。”竺棋霞說,這必將對養殖場造成不小的損失。

眼看著鴨蛋生意快真成了“鴨蛋”,轉機出現了。石璜農合聯秘書長俞毅軍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將情況反映給了市級農合聯,市供銷社隨即協調城關供銷社利用市區供銷超市網點、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進行線上銷售,幫助竺棋霞破解銷售困局。

在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前提下,城關供銷社工作人員陪同生鮮超市老闆前往養殖基地走訪,現場察看鴨場養殖規模,瞭解每天產蛋數量等情況,拍攝照片,並制訂了專門的銷售方案。

線下,以實體店作為代銷點。在城關供銷社城東供銷超市、演頭生鮮超市等門店進行配送銷售。城關供銷社工作人員還將鴨農與生鮮超市負責人順利“牽線”,超市方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需求數在線報給基地,基地方第二天一早就能準時送達約定的門店,確保了鴨蛋的新鮮上市。

線上,工作人員變身基地代購員。城關供銷社工作人員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轉發等方式幫忙“吆喝”售賣,還在部分小區發展了“代購員”。如在城東富民街、城西小砩等居民小區內,住戶的需求信息彙總到小區“代購員”後,網上接單轉賬,不出一天,新鮮的鴨蛋就能配送到家門口,也避免了人與人的直接見面接觸。

連日來,城關供銷社已為市華霞養殖基地銷售鮮鴨蛋近900公斤,一方面切實為鴨農排憂解難,讓困境中的鴨蛋生意化“鴨蛋”為圓滿,另一方面也為“宅家”的城鄉居民採購提供了便利,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為民服務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