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無論是多麼強大的國家,都不可能保持長久地國泰民安。即使沒有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會出現來自內部的敵人。這就如同人類的身體一樣,強健的體魄可以抵禦外來疾病的入侵,但是內臟器官的疾患,卻會制約身體的健康成長,並使人飽受折磨。

”——漢尼拔 引自李維的《羅馬史》

古羅馬共和國可以說是世界史上如雷貫耳的存在,它從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建立,逐漸成長為地中海沿岸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古羅馬共和國通過三次和迦太基人的布匿戰爭,以及四次馬其頓戰爭奪取了整個地中海的霸權,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羅馬共和國的存在一直到公元前27年,屋大維成為奧古斯都,羅馬共和國成為了羅馬帝國,從此進入了影響世界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時期。

研究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興衰其實對現在也是有極大的借鑑意義,本期我們就簡單聊聊羅馬共和國時期著名的格古拉改革以及他的背景。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迦太基名將漢尼拔雕塑

一、羅馬盛世下的危機

羅馬人和迦太基的戰爭持續了近百年,在延續百年的戰爭中,羅馬人劫掠了無數的財富,其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伴隨著迦太基城的陷落,似乎羅馬共和國迎來了最終的盛世,但這盛世的背後卻蘊藏著巨大的危機。

1、連年戰爭對自耕農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作為農耕民族的羅馬人,他們勤勞而又進取。對於羅馬人來說務農是一種高尚的職業,在共和國初期,即使是元老院的貴族階層也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為榮的。

得勝歸來的羅馬軍團的士兵,放下武器之後就會立馬拿起鋤頭來種地。較大規模的自耕農群體形成了羅馬共和國的社會的中產階級,這是羅馬軍隊士兵們的主要來源。維持在一定規模的中產階級是維持羅馬的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羅馬軍團中的士兵百夫長形象,其裝備必須自備

但連年的對外戰爭,使得本應該種植糧食的羅馬精壯勞力長時間在軍隊中服役,從而無法進行農業生產。

另外迦太基將領漢尼拔領兵在羅馬共和國腹地的多次作戰也讓羅馬國內成為戰場,甚至有多名執政官戰死。在馬略改革之前,羅馬軍團的士兵是沒有薪金的,他們必須是義務參加戰爭,卻沒有任何的收入,不僅如此,他們也必須要自己花錢購置裝備。

因此他們必須在經歷短暫的戰鬥後就回到自己的農田中進行生產。否則就會貧困潦倒,甚至遭遇餓死的窘境。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羅馬軍團早期士兵不僅是戰士,更是農民,擁有戰馬說明這個士兵十分富有

不僅如此,戰後大量財富、奴隸的湧入,以及耕地的大面積擴張使得意大利中部地區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自耕農為主體的羅馬中產階級遭遇了巨大的打擊。西西里島大量廉價小麥的瘋狂的湧入羅馬市場,使羅馬當地農業在經濟上遭遇了巨大的損失。

同時貴族們購買廉價奴隸在莊園裡進行無休止的勞動,不僅是產量,而且質量也遠遠高於本土自耕農。糧食市場的瘋狂壓價,使得大量的自耕農破產,有的人不僅流落街頭,甚至賣身為奴,處境悽慘。

2、貧富差距拉大,造成了尖銳的社會矛盾

由於羅馬免除了全社會的直接稅,這就使得羅馬人的財富得到了富餘,尤其是收入較高的羅馬新型貴族--騎士階層。騎士階層的祖上並不是貴族,但是他們是羅馬共和國長期對外擴張中的受益者。在戰爭中立下了戰功從而獲得了許多的奴隸和地位,雖然他們在政治上前途並不遠大,但是他們卻可以選擇經商並且變得十分的富裕。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羅馬的元老院階層都是貴族,他們十分富裕

無論是放高利貸還是軍需品的採購都使得騎士階層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他們使用財富大量的購買自耕農的土地,營建了大片的貴族農場,使用大量的敵國戰俘作為奴隸從事農業生產,使得他們的農業生產效率遠遠高於自耕農。

在大規模農場的擠兌下,大量的自耕農因為自己生產的農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在經營不善或者無法還清借款的情況下,被迫抵押了自己的耕地。成為了無業遊民湧入了財富聚集地--羅馬。根據後世的歷史學家統計,這些失去土地的自耕農佔到當時羅馬人口的百分之七。

這些參加過軍隊,好勇鬥狠的無業遊民由於長期得不到工作和收入,就開始聚集起來,進行搶劫、偷盜、強姦的犯罪活動。他們甚至組成了最早的黑幫組織,這嚴重的影響了羅馬城的治安和政府的執政威信。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美劇《羅馬》劇照,退役後的百夫長科爾涅利烏斯成為了黑幫頭目

在這時普通公民和貴族階層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貧苦的或者是低收入的公民對擁有巨大財富的貴族十分不滿。此時的平民鬥爭的焦點已經不是爭奪平等的政治權利,而是對賺取了大量財富卻為富不仁,任由羅馬貧民自生自滅的貴族們感到憤怒。

他們開始聚集起來繼續索要平等的政治權利,期間發生了無數次平民針對貴族的暴動,尖銳的社會階級矛盾已經無法緩和,貴族和平民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反映平民反抗元老院貴族的石雕作品

二、提比略·格拉古改革

就在這時羅馬貴族中一個年輕的新貴族,提比略·格拉古決定進行改革。提比略·格拉古參加過第三次布匿戰爭中對於迦太基城的圍城戰。格拉古家族也是新興的騎士階層,同時因為和科爾涅利烏斯-西比阿的親戚關係,從而得到了來自科爾涅利烏斯家族的政治庇護。作為一個博愛的,寬容的,同時又憂國憂民的年輕貴族,他看到了當下羅馬共和國所面臨的危機,並且開始準備去解決這個問題。

公元前134年夏,29歲的提比略·格拉古當選為了保民官。

保民官是古羅馬時期一種特殊的制度,羅馬人大致分為貴族和平民兩個階層,貴族階層可以擔任行省總督、軍團指揮官、元老、執政官等多個貴族職位,但是這些職位都代表了貴族的利益,平民的利益無人照看,到了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保民官開始出現,後來發展成羅馬最有權勢的職位之一。

保民官最初為2人,後來增加到10人。保民官人身不受侵犯,享有一種特殊權利——否決權。保民官其權力之大甚至可以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

提比略·格拉古在當選保民官後,致力於解決羅馬共和國內面臨的各種問題,首先就是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在他的任期的第二年,他在平民中發表了一次演講,他以自己關心平民百姓的視角和獨特的抑揚頓挫的聲音,深深的打動了當場的羅馬人的內心。他也因此獲得了來自普通民眾的愛戴。

“漫遊在意大利的野獸,個個都還有洞穴藏身;但是為意大利奮身作戰不惜一死的人,卻除了空氣陽光而外一無所有。他們無家無室,攜妻挈子到處流浪。那些身為統帥的人,鼓動士兵為保衛祖宗的墳墓和祭祠而戰,這句話不過是說謊。因為在士兵中,沒有一個人有世代相傳的祭壇,在如此眾多的羅馬人中,沒有一個人有祖先的塋穴。他們在作戰時出生入死,都只為了保全別人的豪華享樂。他們雖然被稱為世界的主人,但是沒有一寸自己的土地。”——提比略·格拉古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反應提比略·格拉古之死的油畫作品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解決當時的羅馬的社會問題。提比略·格拉古在當年的12月10日就出臺了保護平民利益的《農地法》。這項法案以國有土地為對象做出瞭如下的改革:

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他所能夠租賃的國有土地上限為125公頃全家租用的國有土地不能夠多餘250公頃。即使是從事畜牧業,每個家庭的牲畜總數也不可以超過600頭。還有一點就是規定了國有土地可以繼承但是不能買賣給他人。

這樣的條款遏制了大地主,大貴族兼併土地的勢頭,使得自耕農有了喘息之機。由於提比略·格拉古的岳父是威名赫赫的在元老院最具有實力的克勞狄烏斯-西比阿,因此元老院內的貴族並沒有公開的反對這項議案。

提比略·格拉古是一個較為清醒的改革派,他明白改革的過程中不可以過度的損害元老院貴族的利益。因此他的改革思路是效仿雅典的改革模式,在儘量不影響其他的階級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儘量的避免國內的階級鬥爭。可即使如此,他的改革也受到了元老院內極端的保守勢力的非議和責難。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格拉古兄弟二人雕像,他們本身就是貴族階層

為了進一步的推行政治改革,他決定利用平民大會來捍衛新法律的出臺。然而就在此時一場針對提比略·格拉古的刺殺行動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

在平民大會準備期間,元老院的走狗們散佈謠言,他們汙衊提比略·格拉古想要戴上王冠。一群反對提庇利烏斯的暴徒手拿著武器氣勢洶洶的前往集會地點。

支持提比略·格拉古的群眾被驚嚇的四處逃散,沒有了眾人保護的提比略·格拉古被暴徒所殺害,事後,反對派不顧提比留的弟弟蓋烏斯·格拉古領回死難者遺體的要求,竟在夜間把提比略與其餘死難者的屍體投入臺伯河。

同時,在波庇裡烏斯(132年執政官)的主持下大肆迫害改革派,許多人甚至被關在放進毒蛇的籠子裡折磨致死。這一事件的悲慘結果激發了民眾的憤怒,人們紛紛緬懷這位偉大的年輕人。迫於來自民眾的壓力,提比略·格拉古生前的《土地法》並沒有被廢除,繼續造福著羅馬人民。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蓋烏斯正在向神廟旁民眾演講,卻不知危險正在臨近

三、蓋烏斯改革

提比略·格拉古死後,他的兄弟蓋烏斯繼承了哥哥的遺志,繼續針對羅馬社會尖銳的社會矛盾進行改革 。

公元前124年,哥哥提比略·格拉古死後十年,三十歲的弟弟蓋烏斯-格拉古也登上了政治舞臺,他在這一年當選為了羅馬的執政官。蓋烏斯和提庇利烏斯一樣,是一位堅定的改革者,他在任期間吸取了哥哥被刺殺的教訓,更加隱蔽的推出新的法律。

首先就是對於自己哥哥的改革成果的確認和落實,《小麥法》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法案規定國家收購一定量的小麥然後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窮人。

他隨後又推出了《公共事業法》。用來來加強意大利地區和整個環地中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可以改善民眾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創造了許多的就業崗位。這幾乎和二戰時期美國羅斯福新政很相似了。

為了改善羅馬的司法體系他推出了《陪審員改革法》。改革了審判制度,削弱元老院的審判權力。

為了提高行省的稅收效率,他推出了《行省法》。

以史為鑑:古羅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悲劇,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深得民心的法案,精湛的演說,高超的拉選票的技巧,使蓋烏斯成為羅馬社會最具影響力的政治鼓動家。在羅馬時期,當時的政治家在發言時都會習慣性的面對元老院,背對民眾。但是根據當時著名的文人普魯塔克的記載,蓋烏斯-格拉古在演說時背對元老院而面對民眾大會。從他開始,此後的羅馬政治家發表演說,都是面向市民大會而不是元老院。

元老院對他恨之入骨,於是想出了特別狠的一招,當蓋烏斯提出一項符合民意的方案,元老院都會提出另一項更有好處的激進方案加以反制。比如蓋烏斯說每個公民發十塊錢,而元老院會馬上說給每個公民發100塊錢,根本不管政策能否落實。

在老百姓眼中,自然100塊錢更有吸引力,於是成為了”保守派“的蓋烏斯被民眾迅速拋棄,他的第三次競選保民官以完敗收場。

隨後元老們開始了大肆的報復,元老院通過武力開始鎮壓改革派,元老院軍隊開始大肆屠殺支持蓋屋斯的民眾,雖然蓋烏斯在朋友的幫助下短暫逃離,但根本無法逃離追捕。

普魯塔克記載說:當他和一個奴隸一起逃命時,旁觀者把他們看成賽跑運動員給他們加油,希望他們能夠逃生,可沒有人向他們伸出援手。這就是民眾。

為了不讓敵人生擒,蓋烏斯命令那位與他一起逃命的奴隸殺死自己,於是蓋烏斯·格拉古,追隨哥哥提比略·格拉古改革,也複製了哥哥的命運。元老派割下這位改革派領袖的頭顱,將屍體扔到臺伯河。

而且所有蓋烏斯·格拉古的同黨都被株連,不經審判就判處死刑的人數高達3000多人,這些人的財產被拍賣,遺屬如果穿喪服寄託哀思,就要以“反國家罪”被處死。蓋烏斯時代的所有法律都被廢除。

四、結語:

格拉古兄弟都是出身於羅馬的名門貴族,但是他們卻超越了自己的階級視野,看到了羅馬社會隱藏著的危機,同時他們對於貧苦的羅馬平民抱有著極大的同情,為了他們的幸福甚至不惜和自己的階層決裂。

格古拉兄弟的改革雖然失敗了,但是在政治上,這次改革也嚴重打擊了元老貴族派,揭開了內戰時代的序幕。

雖然格古拉兄弟改革是代表了廣大平民階層的利益,其改革的政策也非常具有正義性,也得到了平民的擁護。但是格拉古兄弟前赴後繼的改革最終失敗,導致改革派全軍覆沒,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那就是改革不僅需要正義,更加重要的是要得到一個階級的徹底擁護,同時必須得到強有力的軍方保障,否則改革也將難以成功。

圖/網絡

《羅馬格拉古的土地改革》

《蓋烏斯·格拉古前赴後繼——羅馬如晝之三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