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有没有一些小时候,或者从前,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

看起来挺有趣的灵魂


小时候大概十岁左右,大年初一妈带着我去拜年,邻居家的院子很长大门口蹲着狗,看见生人使劲挣着铁链子咆哮。邻居阿姨把我们迎进屋里唠嗑,大人紧着聊,我就寻思出去玩会。合计那狗应该没有我跑的快,从门口飞速往院门口奔。结果被大狗果断扑倒,崭新的红条绒上衣撕开个大口子,屁股上棉裤厚没咬透,浑身上下咱们那边土话叫沾糖梨膏了,滚的都是干土,连吓带冻哭的差点没气。好在大人出来的及时从狗瓜下救出了我。身上倒没觉得咋疼,就是心疼那新做的衣服,在好几年都没敢去那邻居家。


用户我是小猪


“三毛钱不醉,两毛钱醉了……”“酒憨子”挑着卖豆腐的空担子,一边自言自语地咕哝着,一边歪歪扭扭地走出村子。我们一群小学生追在身后,看着这个老头丑态百出的样子,嘻嘻哈哈地学着他走路的样子,觉得有趣极了。不一会儿,就看见“酒憨子”的步子越来越乱,越来越乱,我们看到后,就一起兴奋地喊着“倒,倒,倒……”,一般喊不到第四下,“酒憨子”就踉踉跄跄地倒在了路旁,这时我们便一起轰然叫好……

这个熟悉的场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还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学生。现在想起来还异常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这个带有泥土气息的故事我永远难忘!

他家是我们村下面的前店子村,常常来我们村卖豆腐,卖不完,就穿过我们村去别的村再卖,卖完了,就再穿过我们村回家。他好喝酒,一挑子豆腐不管卖完卖不完,每天在回家的时候,都会来我村的代销店里,喝上几毛钱的散酒。酒量不大,十回得有九回喝醉,因此我们村子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酒憨子”。

我们学校紧靠着村里的代销店,因此,我和同学们去代销店里买铅笔、本子或糖块时,经常会踫见他。

这天放了学,我们几个馋嘴的小学生去代销店,想着买点糖块、柿饼子之类的东西解解馋,恰巧遇见“酒憨子”卖完了豆腐,把担子放在代销店外面,进了代销店。我们不先卖东西了,就站在柜台前等着看热闹。

他先是地从腰包里,“悉悉索索”地掏出一沓子破旧的毛票子,右手的手指伸向嘴里,沾了点唾沫,急切地清点着毛票子,从中迅速地找出三毛钱的票子,“啪”的一声把钱拍在柜台上,很响亮地喊道:“小孙,来三毛钱的散酒。”

售货员小孙看他这样子,一边用酒端子给他从酒坛里舀出三毛钱的酒来,一边打趣他:“哟,老李,今天都卖完了,挣了不少钱吧!”“酒憨子”姓李。

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用贪婪的眼神,看着小孙把酒盛进一个白碗里,就好像有人要和他抢酒喝一样,他飞快地从小孙手中夺过白碗,一口气喝干了,咂巴咂巴嘴,然后从柜台盛盐的地方拿出一粒盐类,放进嘴里,“喀蹦喀蹦”嚼着,权当做了下酒菜。

小孙和他开玩笑:“老李,我这盐你也要付钱的。”

“酒憨子”这时脸红红的,他瞪一眼小孙,又拿出两毛钱来,“啪”地又拍在柜台上,这次声音更响了,也不说话。

“你这是买盐的钱吧?”小孙接着跟他开玩笑。

“你,你家的盐是金豆子啊,别胡扯了。”

小孙默契地又给打上两毛钱的酒,倒进碗里。这时,“酒憨子”不再猴急猴急地喝了,他看看四周买东西的人,礼貌地让着众人喝。他竟然还让着我们几个小学生喝,我们都笑了。

“你快喝吧,不然,酒气都跑没了。”有一个人打趣道。

他慢慢地端起,把这两毛钱的酒悠然喝下,瞅瞅众人。众人都笑说:“醉了醉了。”

他摇摇头说道:“没醉没醉,醉还早呢,就,就是有,有点,头,头晕。”众人哄堂大笑。他低下头,努力地瞅着我们几个小学生。他那眼都红得吓人。我们几个小伙伴有些害怕,就“哄”地散了。

他彳亍着,走出代销店,踉跄着步子,行走着一股醉意,倒是还没有忘记他的豆腐挑子。他挑着担子,自言自语的不停地咕哝着:“三毛钱不醉,两毛钱醉了……”

“酒憨子”醉倒在路旁后,不停地呕吐起来,不一会儿,便枕着呕吐物,打着呼噜睡了。这时天也渐渐黑了,没有了什么好玩的了,我们就一哄而散回家了。

也不知道“酒憨子”在路边是何时醒来,何时回家的。可是在第二天清晨,“热豆腐,焦干的热豆腐……”那熟悉的叫卖声,依然很准时地把我从梦中叫醒了。


填满故事的人生


小的时候我喜欢顶着毛毛细雨走在小路上,因为我喜欢这种感觉,下雨的时候,泥土的气息会扑面而来,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还会穿着水鞋去踩水洼,有时候还会溅得一身泥,可能这些动作都不是女孩子该有的,也许是因为小的时候我总喜欢男孩子在一起,让我变得也像男孩子一样,就像我妈妈说的,小疯丫头,我们还会玩很多游戏,总之小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我还会爬上高高的树,有一次我没有估计好树的承受能力,当我爬到树梢上的时候,树突然弯了下来,因为那是校园里的树,我怕我把树弄折了老师会批评我,我就直接跳了下去,可是我离地面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个子还小,所以就直接摔了下去,幸好只是皮外伤,不过鼻子出血了,还沾了满脸的泥,那场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会爬上高高的篮球架子,在上面打滴溜玩,幸好没有掉下来过,如果掉下来,肯定会伤得不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实在是太可怕了,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慢慢的成熟起来,慢慢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冲动,那样天不怕地不怕,当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童真……


才女故事


小时候到菜地去陪妈妈除草,突然想尿尿了,于是跑到丛林深处蹲下来尿尿 。四处寂静,回头一看,一条大型菜花🐍就杵在我屁股后面淡定的瞪着它的大眼睛看着我尿尿,幼小的心脏砰砰直跳,心想我是该跑呢还是假装淡定,它是在想要怎么肆机咬我吗,还是出于人道主义要等我尿完再咬我呀,挣扎了许久,终于尿完了,想着还是赶紧跑吧。呲溜一下拔起裤子就拼命跑,好在没跟过来。去菜地都有阴影了。



🍊🎉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七十年代, 我 读初一的时候,班主任吕蕴生老师感冒了三天,许多同学都去看望了他。

同学调皮鬼程时铜神秘地对我说:“我从家里偷了四个鸡蛋,一包花生米给吕蕴生老师,但他没有要。”

我一听心里有了数,心想:我是班干部和吕蕴生老师关系很好,要是我能送上四个鸡蛋给他吃,他一定能収下?但我家里三只下蛋的母鸡得瘟疫死了,家里又很穷,没有什么可送的?怎么办?急得我不敢去看望吕老师。

村里好小伙伴程根子知道了对我说:“我们去白水湖摸田螺卖,卖来了钱再去买东西给吕老师行嘛?”。我一听如梦初醒,好办法,哪买什么东西送给吕老师呢?我们想了好久。

“买红糖!红糖能止咳”我高兴的叫了起来。

星期天,我邀请了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们打着赤脚背着竹篓去新培的白水湖摸田螺,田螺在齐腰深的水里,我们一会儿摸田螺一会儿抓泥巴打泥仗,又是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白水湖的田螺又多又大,全是野生的。我们一遍玩一遍摸田螺,中午吃了自带的熟红薯,下午继续摸田螺,大家非常开心。下午二点左右竹篓装满了田螺、赶紧去供销社收购部卖田螺。

我摸到了22斤半,卖到6角7分钱,高兴的跳了起来。就请同学程菊华出面,找到其爸爸供销社程会计走后门弄来了一张红糖票,花6角2分钱买了一斤红糖。5分钱买了一端酱油,多的一分钱买了一颗糖果,算是慰劳自已。

第二天我拿了这斤红糖,在自家菜园地扯了一把四季葱头,藏在书包里去看望病中的吕蕴生老师。

“吕老师,这包红糖和四季葱给您吃。”我望着咳嗽中的吕蕴生老师,小心地将红糖和四季葱头放在他桌上,盼望着他能收下。

“啊!你来看我,为什么还送红糖?”吕蕴生老师戴着厚片眼镜,非常惊讶地问道。

“吕老师,红糖是端午节我姐姐送给我吃的,四季葱头是我家菜地里的。红糖、四季葱头,生姜加胡椒煎水吃能治感冒,这是生理课程一咸老师教的,您就收下吧!”我红着脸解释着说。

“哦!你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中草药治病、很好。红糖是紧俏品,你父亲死得早,家里很困难,红糖拿给你母亲去吃吧!下次再拿东西来,我要在全班点名批评你哦!”吕蕴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没有办法,红着脸将红糖拿了回来。说来也巧小伙伴程根子那天摸田螺着凉了、得了感冒,用我的红糖、四季葱头、生姜加胡椒煎水喝,蒙着棉被出了一身大汗,果真治好了感冒。



一滴水4446638295335


有的。

是我小时候放牛羊的事。儿时,我特别的喜欢放羊。就放一只羊,特别的是我的羊妈担心我放不住还用绳子像套牛一样套住了的。放学一回来吃过饭我就牵着羊出门了。屋里刨洋芋、洗红苕、打猪草、扫地等等好多的活都不用做,就只放一只羊。你想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倒霉的事来得我猝不及防,我放的羊得病死了。羊是我上学去后死的。我放学回来时,羊早被砍成了几大块挂在堂屋门前的柱子上。

“羊今天得疾病死的,我们请人给剖啦!”

妈对我说道。我的泪水突地涌起,我飞快跑进我二楼的木板楼屋,关上门嚎啕大哭起来。

我没有吃花羖羊的肉,妈端来我连看都不看一眼。

不久,我们家有了牛。甭想我多高兴呀。牛牵回来的当天,妈对我说。

“这以后就是你的活路啦!”

那一天正是星期天,我牵着我的小黄牯牛,在门前堰塘包和兵哥平哥还有最护着我的朱轩哥一起放的。记得那天我把自己会唱的歌都唱了一遍,虽然好些句子也记不清,但是望着我的小黄牯,我是唱得个摇头晃脑的。我的歌喉简直不能恭维,说出来你可能会笑。我考起师范时,家里请教我的一班老师吃饭,老师们说我这一年努力了,成绩都上来了,就是不能唱歌,我妈回答,我们家叶子连唤狗子都不会,哪唱得来歌!引得老师们哈哈大笑。


石头吧


上初一的那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家乡也实行了分田到户。

记得那天是星期六,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下田干活。作为家中的老么,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我好好读书。就算是油瓶子倒了,也是哥哥和姐姐的事,根本就轮不到我。

春耕在江南,原本并不忙碌。那一年是第一次包产到户,饿怕了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忙起了春耕,育起了早稻秧苗。当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没有研制成功,水稻在中国的产量并不高。村民们只能通过栽双季稻的办法来提高收成。

因为在村里请不到人帮忙,又要及时将秧苗栽到田里。在城里工作的父亲,虽是种田的能手,也只得硬着头皮将我们姐弟三人赶下了田去栽秧。

父亲将长长的细尼龙绳绑在两个木桩上,将木桩钉在田间的两头,用尼龙绳拉出了一条笔直的标线。

经过的村民看了直摇头,他们从未见过栽秧还要拉标线。

父亲只是笑笑,并不解释,带头脱了解放鞋,卷起裤脚,下田给我们姐弟做起了示范。

我被夹在父亲和那条标线之间,父亲手把手教会了我握秧把,分秧苗,用右手的两指插秧苗,怎样往后退步走,才不至于在田里踩出较大的坑。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父亲对我的要求,比哥哥姐姐都要严格的多。父亲栽的秧苗横平竖直,深浅适中,行距和间距就像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我可是第一次下田栽秧,那样的标准对我来说过于严苛。栽偏了的,我必须拔起来重栽。飘起来的,必须重新栽好。

一开始父亲并不要求我有多快的速度,只是在我栽完一把秧苗后,刚想直起腰歇一会儿,就悄无声息地将一把理好的秧苗扔到我脚边。我无数次想过,爬到田埂上赖着再也不下来。父亲总是一次次的鼓励着我。

日上三竿的时候,那块田里已经栽好了一大半秧苗。经过的村民,总会停下脚步,驻足观望,个个口中啧啧称奇。

田里栽的秧苗,无论横着看,竖着看,还是斜着看,都是一条条笔直的绿线。就像是整齐划一的军人站在那里,雄赳赳,气昂昂。

若干年后,我踏上了工作岗位,才渐渐的明白了,父亲为何对我的要求格外严格。

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虽然我换过很多工作岗位,但每一次,都会有同事抢着进我的班组,和我搭档。


宁远智慧


朋友们,真不好意思说出口,这事只要一想准脸红[害羞],嘿嘿嘿我的初…恋…[偷笑]

那是春未时节的一个夜晚,天旷星稀,月光如水,无处不在散发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我家院里窗口前有一棵花开正盛的桃树,树下摆着紧紧挨在一起的两摞砖,届时她坐一摞,我坐一摞,这是我黄昏时就弄好了的。

我俩住在一条胡同,又是发小又是同学,天时地利人和全占。在地里挖野菜的时候,还悄悄地说过一些甜蜜开心的话儿。今天我俩挎着菜篮回家的路上,踩着夕阳投来的枝叶碎影,把话互相说到心窝里的时候,还大胆兴奋地相互吻了一下脸蛋,并且约定晚上她到我家来,商讨恋爱进程乃至婚嫁等事项。

心上人啊,心上人!你若是真的在我心上,一定会感觉得到,我等你等的心急如焚的那颗心是多么炽热,也一定会感觉得到等你等的焦躁不安的那颗心跳得多么慌乱……

她怎么还不来呀?难道她变卦了?她父母不同意?还是……我跑去她家看个究竟吧。第一次我扒着她家大门缝来个木匠单吊线,正在一目茫然之际,忽听拖拖塔塔大人的脚步声,吓的我象被人发现的贼,一溜烟跑回家,把要跳出来的那颗心,两手紧紧捂住胸口好半天,才略减激烈。不过,从门缝冲出来的那声“谁呀”,还依然如雷贯耳的吓人。不知过了多久,我又鼓足勇气去第二次踩探,半路上就听到她家院子里的对话。先是她爸爸的声音,“黑灯瞎火的你去哪儿?”

“嘤嘤嘤嘤嘤嘤……”心上人的声音,听不清。

“你姐姐讲不懂?你把他叫咱家来不行吗?”妈妈的声音。

“唉,”心上人的声音,并且马上传来她急急跑起的脚步声。谢天谢地,终于盼出来我的宝贝心肝人儿!

她草草几句说出来让我苦等的原因:她爸爸说姑娘夜间是不可出屋的,巨口獠牙的妖怪都是光棍,专门夜里出来寻觅姑娘,抓到黑乎乎的山洞里去做媳妇,终年不见天日。她听到一半就吓得浑身发抖,一头扎进被子里不敢动弹,好不容易才缓过。

花前月下的砖摞上已经完美的坐着了一对爱人,满满得嗅着桃花飘溢的芬芳,如醉如痴的诉说着从心核里流出来的,都是真情真意的真心话呀。

奇怪的是,我们的谈话没有按照恋爱婚姻的正常顺序进行,而是象文章倒序,从老了以后是跟着儿子还是女儿。围绕这一话题,又引出来不少支岔,弄得争辩不休。最后落实到紧要处,如果按我们的意愿,结婚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都隐隐的感到双方父母都是不支持的。于是,我们惆怅了一会儿,很快有了主意:盖房子,谁也不用我们自己来。砖头瓦块有的是,随便捡捡就够用。地基也有了切实可行的选择,就在我家猪圈旁,还可以同猪圈共用一墙,省工又省料。虽然在设计盖成方的还是圆的上发生了一番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一块石头落了地,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们做出决定,明天开工。

次日天未明,我的母亲便催我起床,姥姥病危,要带我一起去。这是我住姥姥家时间最长的一次,大概有六七天。姥姥还没有完全痊愈,我和母亲就返回了家。

我没进家门,就跑去看心上人。在墙外听不到里边往日的动静,跑到门口,上锁。到了傍晚还没开锁。等爸爸下活回来跟妈妈说起她家,才知道原来她家搬迁去外地了。我顿时觉得万箭穿心一般,急忙躲到柴棚捂嘴呜呜地哭起来……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那时她五岁,我六岁。

人生如水也如风,眨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有人说她家去了北京;又过了一些年,又有人说在上海见过她。

咳,不论她在哪儿,岁月会把人千百般变化,不再有一丝一毫童年的模样和心态。纵然巧有邂逅,也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了。可是回头望去背影时,又觉得那人也许是她。



我要用剑写字


那是70年代,村里有个叫傻蛋的,他精神有问题,买了个很远很远的山里姑娘素珍做媳妇。素珍刚来时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很好看。每次我们玩跳绳,跳房子,她就过来跟我们一起玩。她也和我们一样正是贪玩的年龄,有时玩得高兴,就忘了做饭。傻蛋回来看饭还没做好,就会打她。有时地里活多啦,嫌弃她干得慢,也会打她。每次看到她眼睛哭得通红,我们都为帮不上她难过。

过了几年,素珍生了两个女孩,家里添了两张嘴,本来就穷,素珍看管孩子也不能下地干活,所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偷偷从家里带点吃的给素珍和孩子,让她当着我们面吃完,不准给傻蛋留。傻蛋吃不饱就打她,几乎天天打得她遍体鳞伤,村里人都看不下去,可是傻蛋是精神病,谁管也没用。常常是村干部前脚刚走,傻蛋就又开始打素珍。

再这样下去素珍非得被打死。就在我们这样担心的时候,村里来了工作组,工作组有个老王,大家都说他人好,为老百姓办事。那天轮到我家管工作组的饭,老王正在我家吃饭时,傻蛋又满村追着打素珍。老王就出去拦住了傻蛋,让素珍跟他到我们家吃饭。他问素珍知不知道怎么回娘家,愿不愿意离婚,说如果愿意,他给她做主,路费他可以给她解决。素珍说没领过结婚证,老王说,那就更好办啦。然后就给素珍出主意。

过了几天,素珍跑啦。据说一大早素珍去县城给孩子看病,结果就没回来,后来一直也没回来。傻蛋到处疯了样找,傻蛋娘也纳闷,素珍身上没钱,能去哪呢。

后来听说素珍回到娘家,嫁了个退伍军人,生活得很幸福。


一道浮萍开


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里可写的故事真的不少,所有的故事都带有泥土的气息。

村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几个要好的在一起玩,但是在外出玩耍时碰上另一帮会问问要不要一起,有时候真的是二三十个大大小小人的在没有水的河野疯玩。因为村子很大,有一次碰上了一个男同学,平时没有一点交流,可就这一次的玩耍我真的会记一辈子。

因为这个同学长得比较瘦小,又比较黑,很多人给他起个外号叫小老鼠。他家里的是养牛的,我从小味觉嗅觉比较灵敏,总闻着身上总有一股牛腥味,而且我们村在县城边上,八十年代末就没有养牛耕地的了,就他家自己养牛卖钱。所以总显得他有些特殊,但他心态很好,总不以为然。

那是一个黄昏,满天橘红色的晚霞照着整个村子,喜欢晚霞的我特别享受这一刻,我在一个废弃的氨水池边坐着享受着,小伙伴们在玩游戏,忽然听见他们放肆的大笑,农村孩子就是这样,想笑就很夸张的笑。我很好奇转身去看,正看到小老鼠在眉飞色舞的连说带比划。我仔细一听原来是在讲他的叔叔。他说:“你们知道我叔叔又多厉害吗?武侠电视里演的轻功他全会,他可以站在草尖走路,还可以像小龙女一样在一根绳子上睡觉,他一跺脚能直接跳上我家的房顶。厉不厉害?”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都不认识他叔叔看他说的那么认真所以深信不疑,并且很羡慕他有这样的叔叔。他看到我们的表情应该很满足,可是他还想更满足一下自己,他接着说:“这还他是他最厉害的,他最厉害的是用干牛粪泡茶喝,先放一点茶叶,再放一块干牛粪,用开水一冲,那滋味,甭提多香了!”他说的跟真的一样,导致我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的鼻子,牛粪那么臭还能泡茶喝?小伙伴质疑他,第一次听说牛粪能泡茶的。他解释说:“你们别不信,湿的是臭的,可是等晒干了就是奇香无比,你们闻过干牛粪吗?不懂别乱说!”这下没有人质疑了,大家更羡慕他了,因为他有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的东西。

太阳西下,我们各自回家,他大摇大摆的走着,看着他的背影我还一直疑惑。回家在饭桌上忍不住问我爸爸,爸爸嘴里含着馒头,笑的都呛着了,随后才说:“他叔叔那么胖还轻功呢,走路都抬不起脚来,睡绳子绳子能压断!他还说啥没?”我又把牛粪泡茶一事说了,这次我爸放开了笑笑够了才说“就这,你还回来问我,哪有人吃牛粪的,他吹牛你也信!”好吧,小孩子基本都是天真烂漫的。

事情过去了快三十年了,不知道其他小伙伴们还记得吗,也不知道“小老鼠”还记得吗?他是只跟我们一帮人说过呢还是跟更多的人说过。我们都已为人父母,过各自的生活,他家里还养牛呢,不过今年村里要拆迁,要不是因为疫情估计可能扒了房子吧,也可能等楼房盖好再扒,总不能让人没了生计。不过可没有人愿意住在一开窗户就是牛粪味的楼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