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们有没有对小时候的某一个电视剧念念不忘?

江湖人称小胖


因为随着年纪的变大,记忆也会变得模糊,就是记得不是很清楚,毕竟小时候距离我们有点远了,毕竟我们小时候记性可能不是很好,这个记得不太清楚也是有可能,就像让你现在回想起小时候发生过得事情,你可能也不会太记得。这个正常,有时候你不想记起的时候,它偏偏让你记起。大概就是越死劲的想起,就越不让你想起,你不纠结它的时候,就让你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肯定很多人记得很清楚,都是模糊的那种,毕竟小时候的事情有点久远了。


handsome多


有一种想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小时候越是没有看全的电视剧,越是念念不忘,以至于长大后的很多年里,都一直惦记着。

例如《少年包青天三》,记得当时首播的时候,正好是周末,一晚上看了七八集,终于看到第一个案子破了。之后因为上课及晚自习,中间几乎没怎么看,到了周末,再看,已经快大结局了。记得当时最后一个案子特别震撼,记得包拯解密的时候的场景。还记得里面有个女子,为了帮助公孙策跟耶鲁文采去了辽国,她还说过“归心似箭”。

7年后电视上再播少包三,竟然看得入了迷。也知道了原来去辽国的那个姑娘叫小风筝,她才貌双全,聪明又专情,和公孙策的恋情深深的打动了我。

十来岁的时候,看94版射雕,记得里面的蓉儿穿着一身绿衣,记得蓉儿给靖哥哥疗伤和蓉儿中铁砂掌的场景,也记得演蓉儿的叫朱茵。但是就是记不清她的样子。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蓉儿的喜欢。10年后,再看94射雕,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感觉,还有,对它一直不变的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得不到的总是好的,有遗憾的总是会惦记。只知道,很多年后,机缘巧合之下再看少包三和射雕,原来喜欢的女孩子,再看一遍还是喜欢,并深深爱上饰演她们的演员。

真的很奇妙



寻月当当


印象最深的,就是《霍元甲》;

至今记忆犹新,经久不忘

一、万人空巷,家喻户晓

在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八十年代,《霍元甲》是于83年自香港引进国内的第一部武侠电视剧,当时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武打片风暴。

看这个电视剧,就是当下老百姓最大的精神需求。

记得,那时灯泡还是黄色的瓦斯灯,谁家里面有电视,都是富人的象征,因此傲娇,因为我家里,就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大屁股)。

一到晚上七点半,我家的小院,那挤得是人山人海。周边街坊邻居,个个带上娃儿,抱着长条凳,拿出蒲扇来占位,迫不及待地等着看电视了。

我爸把电视机抱到桌子上,先手拧频道调好台,再支好天线(要摇不同方向,减少屏幕雪花点),随之电视就开始响起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个个听的是热血澎湃、神魂颠倒,好不快活。

那时候我才7岁,也在歪着脑袋看,一直很奇怪,这个小盒子,怎么会有人在里面跳,还能讲出话呢?

这些看电视的人,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感觉那时候的人好朴实,傻呵呵的!

二、崇拜明星、开山鼻祖

那个时候,真的啥都没有

电视就三个台,第一是农耕频道,第二是新闻联播,这个霍元甲,就是精神支柱。

黄元申演的霍大侠,一身白衣,发型飘逸,堪称是那时,我们崇拜的英雄化身。

梁小龙演的陈真,一袭黑色中山装,腿法厉害,刚正有个性,爱打抱不平。

米雪出演的赵倩男,相貌俊俏,一对扎花辫子,成为当时女人争先模仿的时髦发型。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明星崇拜了,但这是发自原始的真性情,想想,觉得很有意思。

三、迷踪拳术,威震中华

霍元甲独创的迷踪拳,看的是如痴如醉,不管是日本浪人,还是强盗黑帮,都被打的踉跄狼狈,心服口服。

电视剧自上映后,身边到处是跃跃欲试、踢腿打拳的情景,大人们眉飞色舞的谈论切磋,孩子们也模仿着打闹,武术洗脑太成功了,感觉中国功夫太厉害了!

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驱逐列强殖民,

还可光耀中华士气,民族精神永不倒!

四、特定时代,永记心间

这个片子,拍摄的年代和场景,刻画的非常真实和到位

坏人的阴险奸诈,腐朽的国破家亡,国人的麻木不仁,列强的践踏强割,让人揪心、感叹民族虚弱,又非常振奋人心,激发炎黄子孙,共御强敌,保家卫国。

龙海生的反面角色,演的更是淋漓尽致,看了,已恨的把牙齿咬得格格响。

和现在的武打神剧比起来,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至今是记忆犹新,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我印象中,最难为的电视剧《黄元甲》

欢迎各位网友,一起来说说你的难忘记忆吧!


刻舟求柬


你好 我是大帅!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小时候的电视剧,说实话,能记起来的不多,能想起来的也只是某一个印象特别深的镜头,但对于讲的什么故事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小龙人爬雪山找妈妈的镜头,其实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小龙人找妈妈,后来我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部剧的名字叫做《小龙人》,是1992年的六一儿童节上映的,讲述的是在北京的四合院,宝宝、奇奇和贝贝帮助小龙人找妈妈的故事,是不是有点暴露年龄了。

这部剧可以说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剧了,虽然只记得其中一个镜头了。

另外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部动画片,也是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模糊的印象当中只记得有一个小孩子在魔方里面探险,看的时候自己还不敢看,但还非常想看,你们能理解这种感觉吧,后来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部动画片叫《魔方大厦》。

这部动画片是描述主人公来克因魔方打乱后拼不回去,将魔方怒而掷地,魔方却突然变大,好奇的来克便进入到魔方世界里的一个故事,据说因为剧情原因,原26集的电视剧只播放了前十集。

以上两个是我印象最深的小时候看过的电视了,应该在当时也是影响非常大的,第二个动画片应该是大多数80后 90后的童年噩梦了吧!


大帅观影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一些恐怖的电视剧。特别是林正英的《僵尸道长》,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没有智能手机。当时我家里刚好有一台电视,每天晚饭后,邻居小伙伴都会到我家来看电视,那个时候电视上刚好在播《僵尸道长》,一开始觉得特别恐怖,半夜的时候都不敢起来上厕所。直到长大以后才觉得没有那么害怕了。可惜啊!英叔英年早逝,再也看不到他拍的作品了。他是我们八零后、九零后的童年回忆!我的童年没有现在的小鲜肉,只有英叔陪伴着我成长。英叔,希望你在天堂可以拍出更多的作品!!!




我要赢一壶酒


我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电视剧就是86版《西游记》,我记不清是92年还是93年,那时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的电视机,每天中午放学后,就守着电视机等着看西游记。而且画面不是特别清晰,有很多的雪花。然后我就学着大人使劲的摇天线,只想看清楚一点。为此,我没少挨打。

在电视剧中最让我难忘的一段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那一段,孙悟空把妖怪变化的一家三口打死后,唐僧却以为是伤害无辜的性命,要把他赶走!不知为什么,我在看到孙悟空被赶走这一段眼泪不知不觉就溜了下来。当时我妈看见了,问我怎么哭了?我说孙悟空好可怜,他师傅不要他了。

现在长大了,我依然喜欢看《西游记》,因为那里面有我童年的记忆。看到三打白骨精那一段,我还是会不自觉的流泪。还是觉得孙悟空很可怜、很委屈。


蓝大蘭


下雨了下大了,小猫小狗打架了。这句歌词你们知道是哪个电视剧里的吗?别百度,我觉得知道的人不多,而且会暴露年龄。这句歌词我20多年都没忘,感觉小时候的某一个时间点的一些事情真的可以记一辈子,可是再长大了以后得很多事情反而都忘记了


抒一封旧情书799


作为一个广东人,就要聊聊小时候甚至是现在还一直在播的电视剧,也可以说是电视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可以这么说,作为一个广东人,没有几个是没看过《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小时候,家里人边吃饭,边打开珠江台看剧,家里人不时讨论一下剧情。《外来媳妇本地郎》成为了家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童年的回忆。

《外来媳妇本地郎》讲的是西关康家的日常生活,既有乐趣,也有烦恼。小时候看着这部剧还觉得他们就是真的一家人,是的啊,这么多年的共同合作和生活,他们已经是一家人了啊,也就是这种亲和力,让我感到真实,对此念念不忘。




最爱吃板栗123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铁道游击队》,哈哈。

记得当时同龄的同学都看林志颖的《放羊的星星》,《青蛙王子》还有什么偶像剧来着,记不太清楚了,我就只看《铁道游击队》,看的次数就像我爸看《亮剑》一样,不下十遍。

后来同学们讨论剧情的时候,我都和她们插不上嘴,她们讨论的人我一个不认识。

当时太迷恋刘洪了,觉得他无所不能,他们吃两条线(趴火车)的时候帅呆了,他带领一帮子人吃两条线,打鬼子,让小鬼子都愁得慌。

他们都是一群没有文化的人,但却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后来领导派了一个有文化的政委,叫李正。我现在还记得台词:“李正,老子天天在这站岗,立正~”

还有刘洪第一次给芳林嫂一颗手榴弹,让她保护自己。芳林嫂被一个小鬼子追赶的时候,拿出手榴弹就砸小鬼子的脑袋,砸的倒是挺准,就是不懂得拉那个环,结果没炸,当时觉得芳林嫂真是太可爱了,刘洪才开始耐心的教她,真的很友爱。

反正这部剧我永远也不会忘,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剧。


一只葵籽


念念不忘的简直太多了!

尤其是快乐星球。我小时候实在是太喜欢快乐星球了(仅限第一部第二部)

第一部的小主角是丁凯乐,第二部是艾克艾雪,我还记得是因为谐音是“爱科学”。

快乐星球有老顽童爷爷,有聪明的多面体,可爱的冰柠檬和莲蓉包。坐在电脑前,按一下就可以到达快乐星球。

多面体简直就是我的童年男神,总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慈祥和蔼的老顽童爷爷的记忆面包,我也一直想要拥有,这样就不用担心考试了。

前一阵子,看到新闻说,乐乐的演员牛东文都已经结婚了,才惊觉我们已经长大了。但乐乐依然是我记忆中那个善良的男孩儿。多面体一直是学霸,现在好像在清华大学读研,他也会依然是我的童年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