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不管你信不信,每個成功人士都有一段自學英語的經歷。

好比馬雲,他是一個永遠寫不爛的話題,隔三差五就會被深挖細數一番。

1分的數學名滿天,

16歲當導遊不圖錢,

3年的高考上師範,

最滿意的工資是91元,

3000億身價悔創阿里,

西湖論劍最不愛錢……

論影響力,他才是當今中國名副其實的頂流。

可鮮少有人像狂熱追星一樣把馬雲當偶像,甚至比起從馬雲身上學習點什麼,看客們寧願調侃他的外貌和財富觀,或者在福布斯公佈馬雲身家的時候砸砸嘴,震驚三秒,然後回到自己的生活。

你是不是也認為,馬雲的人生對你不具參考價值?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以前我也這麼想,畢竟我覺得吧,吃到肉的人才不會告訴你肉是哪裡來的。

直到讀到馬雲傳記《阿里巴巴,馬雲和他的102年夢想》,瞭解到馬雲自學英語的真實經歷,忍不住尖叫,這也可以嗎???

後來,我半信半疑地照貓畫虎,僅僅半年時間,英語水平突飛猛進,不僅能和外國人談天說地侃大山,甚至能一口氣讀完馬雲傳記的英文原版。再後來,小外甥升小學需要考英語,我教給他這個方法,僅僅只用三個月突擊,他就成功以英語最高分考進家人理想中的私立小學。

我總結了馬雲的英語學習法,秘訣只在六個字:講實用,不要臉。

01 厚顏無恥攔老外:動用一切學習資源

馬雲傳記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裡面有一段馬雲的原話,自述他在十五六歲時候的厚顏無恥與膽大包天:

"Every morning from five o'clock I would read English in front of the hotel. A lot of foreign visitors came from the USA, from Europe. I'd give them a free tour of West Lake, and they taught me English every morning, no matter if it snowed or rained."

"每天早上五點我就會在一家賓館前大聲讀英語,那家賓館住著許多來自美國、歐洲的外國旅客。我給他們當免費導遊,作為交換,他們每天早上教我英語。我一直這麼做,風雨無阻。"

他的信念是,只要有機會讓他說英語,他不會在意別人怎麼想。

放在今天,誰敢做這件事呢?大部分人甚至不敢攔下自己的外教或者外國同學。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當時的馬雲,每天天沒亮就起床,然後騎著自行車去他所說的那個賓館,中間有40分鐘路程。

也許刻苦已經過時了,我們不該利用馬雲的這段往事宣揚努力。但是學習是一系列行為,

學習的決心和學習方法一樣重要。無論是日復一日蹬四十分鐘單車去找老外,還是用免費服務為條件交換練習英語的機會,究其動力都是他一定要學好英語的決心。

當然,年少的馬雲戰略上有決心,戰術上也很聰明。

在其他同齡人還傻傻背單詞的時候,他直接真刀真槍上陣歷練了,沒錢請外教?沒錢上補習班?沒錢出國?家裡沒人能陪練?都不是事,街上外國人這麼多,攔到一個是一個。

他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被這樣厚顏無恥當街攔下的。

"It was on that free evening, flicking matches in the park, that I was approached by a young man wanting to try his newly acquired English skills on me. He introduced himself; we swapped pleasantries and agreed to meet in the park again."

這段話採訪自David Morley。大意是當時David正在公園裡和小夥伴踢足球,一個小男孩偷偷摸摸靠近他,告訴David他想和David練習一下自己新學的英語。他們簡單自我介紹,又隨便禮貌聊了一會兒,最後約好下次到這個公園再見。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這個小男孩當然是馬雲。他和David建立了深厚的友誼,David還把馬雲介紹給家人認識,David的爸爸Ken Morley說:他真的很想練習他的英語。

後來,Ken Morley成為了馬雲上大學的資助人,還在馬雲結婚的時候,奉上18000美元作為婚房預備金。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句話,也適用於英語學習。

02 寫作文多留一行,方便改錯重寫

又要說回Morley父子。自從馬雲見過Ken Morley,Ken就很願意幫助這個小男孩。他們彼此成為了筆友,Ken甚至告訴馬雲,每次來信,都在每行字下面多留一行,這樣他就可以在空行裡為馬雲糾正語病,之後再把信寄回給他。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這對於馬雲的幫助顯而易見。馬雲學英語是半路出家自成一派,只求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不在意行文是否通順或用詞是否優美。Ken直接幫助馬雲從"會"的層面進步到"地道"。

這個方法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幫你改錯的老師,但同時也要謹記,動筆多寫更重要。

03 以用為學,藐視語法

馬雲在學習英語上,是一個堅定的實用主義者。

這裡的實用,不等於功利。

馬雲說:"我當年學英語,我沒有想到後來英文幫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問題功利性很強的話,肯定會遇到麻煩的。"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背單詞和做對選擇填空都不是真正的"實用導向",它們是應試功利導向的。真正能把英語學好的人,都是以用為學的人。

"英語不是課本,不是試卷,是能力,是世界。"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羅少茜說。

前段時間,馬雲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期間的論文在網上小火了一把,他在文中提到學英語不能忽視聽說讀寫實際能力的提高,而只以考試通過率論英雄。

馬雲還強調了,學英語的學生都應當具備使用工具書讀懂外刊和原著的能力。這意思可不是先背完了所有單詞、學完了所有語法再開始讀,而是一上來就大量接觸英語閱讀材料。

馬雲甚至不贊成花過多力氣專門學語法,他在做英語老師的時候也很少會講語法,語法的習得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只有當我們見得多、用得多,方能明白怎樣用才對。


隱去3000億身價,重回講臺,馬雲談英語學習:講實用,不要臉

回溯馬雲的英語學習之路,他都是直奔主題,想提高口語就練口語,想提高聽力就練聽力,想提高閱讀就去讀原著。

13歲那年,他下定決心要成為"杭州英語第一人",於是立馬從存錢罐拿出6毛錢鉅款買了一個有收音功能的喇叭,每天聽英語廣播,除了聽BBC、美國之音,馬雲竟然還聽完了英文版《湯姆索亞歷險記》……

經年累月培養起來的聽認能力,也是他後來能給外國人當導遊的前提。

馬雲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表現出了成績一般的孩子不會有的狂熱,他真正開始自學英語的年紀也不過12歲,所以他的經驗完全值得中小學生借鑑。

"實用至上"是心法,"厚顏無恥"是口訣,"多聽多讀多寫"就是招式。

想像馬雲一樣憑藉英語傲視群雄,就學會在學英語的時候"實際"一點,放下單詞書,去街上攔下一個老外,和他說:"I want to practice my English with you!"


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帶你輕鬆學英語,快樂聊教育,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