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們都是怎麼考的、考了多久才考上公務員的?

愛你的谷小米


一年半,基本上後半年已經武功大成了。隨便怎麼考都是筆試第一,看的是面試了。第一次面試緊張(一個省級財務處的工作飛了),第二次沒經驗(買的書跟實際差別太大,本市的海事局又錯過了)第三次直接報了個華圖最便宜的面試課程(考上了福州某區國土局),到手收入3200房租1200。餓不死活得下去。只能這麼說。

感覺就是隻要自己準備好了,隨便什麼機會都可以抓住的。實在眼瞎,抓的次數多了也會有經驗。

再說公務員也不是什麼非常好的活,沒必要去搶了。

ps最後,福州那工作已辭職。


寸土zz


我是一個普通的老師,我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公務員,女兒2014年底也就是大四上半學期考了國考,女兒是從準備升大四的那個暑假開始學習的,開始想考研究生,後來我跟她分析,她是一個三本學生,如果想考好學校的研究生並不容易,而且,研究生最後的目的也是為了工作,聽了我的建議,孩子把精力用在考公務員上,行測從開始的四十幾分慢慢上漲,經過五個多月的時間,看了教材,做了模塊,做了100多套題,成績基本穩定在70左右,申論沒法估算分,只能看範文,看半月談,研究申論真題及答案,學習答題方法,也是從開始的無法下筆,到最後能快速答題。孩子在學校學習,我每天打電話問下當天學了什麼,感覺怎樣,女兒是先看書再做題,先把題的類型掌握了,才做考卷的。到了考試也是孩子自己定了考場周邊旅館,一個人去考試的,雖然對她學習的感覺不錯,但沒想到孩子能一次考上,網上公佈2015年1月10號出成績,其實9號晚上就能查分,一直到深夜才查出來,130.9分,行測65.9,申論65,國考只知道自己進入面試,卻不知道自己是第幾,那一年系統把學生考號與身份證號都公佈了,所以一查就知道是第一,第二122,第三119.7,第二天早上再看,系統重新設置了,別人的成績就查不出來了,之後馬上報了面試班,十天十晚,等孩子學習回來,我才發現,面試真的很難,四個問題,20分鐘,要自如的有邏輯的,語言清晰流暢,分析到位,孩子說一句低一下頭,緊張,思路不清,後來在網上買了面試題庫,天天在家不斷的練習,像考場一樣,我坐在前面當考官,抽題回答,回答完以後,再對照答案,分析自己回答的不足,經過一個多月的練習,孩子的表現大有長進,答題不再卡殼,思路也逐漸清晰,回答問題很輕鬆。三月份面試,孩子信心十足進入考場,面試學生一起進去,答完一個出一個,我在考場外心急如焚,一直到中午孩子沒出來,中午有一個小時的吃飯與考官休息時間,直到下午兩點考生又陸陸續續往外出,孩子第三個走出考場,疲憊不堪,我把孩子帶到賓館休息,也睡不著,孩子說所有的考官與考生一起抽籤決定考場,考生在四樓等候,考場在一樓,考一個走一個,晚上八點在考場外公佈成績,我們六點就去等候了,到處都是考生與家長的身影,八點張貼成績單的人一出來,就被緊緊包圍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成績,接下來考上的高興的跳,考不上的哭,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女兒以面試第一筆是第一的成績進入體檢,幾天後體檢很順利,之後就是政審,領通知,大四的後半學期已知道自己有了工作,相當輕鬆,有事了做做,沒事了旅遊。兒子也是大四上半學期開始準備,有了女兒的學習經驗,兒子的學習比較順利,該買的書,教材,卷子不用找就知道買什麼,兒子跟女兒唯一的不同是兒子喜歡先做題,做題過程中不會的再看書,所以只用了一個多星期就開始做卷子了,行測從五十幾滿滿做到七十分以上,國考之後,我覺得孩子的大作文跑題了,我平時總是教育孩子大作文要緊扣主題,從前面的題幹中回答問題,結果那一年的題偏偏不是這樣,前面題幹說的是城市水系,地下管道之類的,最後的作文是學習水的品質,孩子寫了城市與水文化。到成績出來申論只有48分,差兩分沒進面試,之後又準備省考,因為行測有了一定基礎,準備省考過程中把精力主要用在了申論上,兒子每天學習到深夜,每天上午一套行測,下午一套行測,做了三百多分試卷,大四下半學期四月份省考結束,一直到六月五號出成績,孩子考了職位第一,之後住面試班,在家訓練面試,一切都順利,最後也是筆試第一,面試第一。2017年七月畢業,九月上班。考公務員,不要總想著別人有關係,不要總想著裸考也行,現在很公平,只要自己有實力,有能力,有決心去考就行,說別人有關係都是給考不上找藉口


雪裡殷紅


今年24歲,剛剛畢業一年,省考準備上岸了,目前在等政審,經歷了兩次國考和兩次省考,所以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自己啦~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吧。

大四的時候準備考公務員,那時候是聽從家裡的意見,畢竟女孩子嘛,爸媽覺得考個公務員比較穩定,所以認認真真備考了八個月,國考進面差1分,那時候剛好又收到了銀行的錄取通知,所以就在猶豫是不是先進銀行工作,這是我的第一次國考經歷,覺得自己很努力備考了,但是沒進面,那時候安慰自己,大概是運氣不好,報的崗位大神太多了。

第二次參加了省考,是大四的最後一個學期,剛好是在準備畢業設計,寫論文什麼的,所以基本沒怎麼看書刷題,結果就可想而知啦~

第三次是去年12月,我又報了國考,那時候其實已經入職銀行快半年了,一個職場新人,什麼都要學,很難分出精力繼續備考,所以第三次又是划水了。

第四次就是今年四月份的省考了,其實我本來都不準備考啦,因為在銀行上班的這段時間我覺得也還行,在縣城離家近,還是挺舒服的,但是家裡人一直在唸叨呀~所以還是報了,說實話,這次真的是為了應付爸媽,所以報了個名就沒理了,繼續忙著工作的事,考試那天直接就去考了,完完全全的裸考~可能考公務員這種事情確實是需要運氣的吧,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了面,後面一切就這樣順其自然的進行下去了,去面試,去體檢…到現在等政審,這兩個月像是做了一場夢。

現在的我還在上班,但是下個月就打算辭職了,想對那些正在考公務員的朋友說,努力是需要的,運氣也是要有的,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態吧,在備考的路上我們的心態會漸漸地發生一些變化,大概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就很希望收穫一個好的結果,這是正常的,但是考試嘛,還是儘量放輕鬆,說不定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喲~


愛生活的阿丟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高中同學現在有七八個公務員吧,我呢,去年畢業,今年僥倖上岸~

首先,心態一定要放好,一方面別老是想著公務員考試有多少多少貓膩,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從筆試到面試真的已經非常公平了,筆試不用說,面試現在基本都是從各地選派考官,面試當天通過雙盲選的方式進行面試。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道消息,一個廳級幹部在他兒子進面之後把照片給了七八十個可能去當考官的幹部看過,最後他兒子在面試的時候一個都沒有遇到,一個廳級幹部都只能做到這種程度,所以,公務員考試在公平性上肯定是沒問題的。另一方面就是備考心態了,戒驕戒躁,備考過程中不管是取得一定的成績還是感覺完全沒效果,都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



其次,就是備考的問題了,行測買一本參考書,各個機構的大同小異,都可以用,把書過一遍之後就是刷題了,題海戰術對行測來說非常有效,這個誰用誰知道,做題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弱勢板塊,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習,另外行測在平時做題的時候就要專門練習自己的做題速度,很重要!這裡特別提一下很多人都比較怕的數學題,就是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其實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有百分之八十分題是非常基礎的,只要認真看書,多做題,這一塊是不會丟很多分的,這一塊的分也誰都丟不起。

申論也一樣,把書過一遍,瞭解申論常考的各種題型,一些答題套路和答題方法要記住,然後就是隨時看一些時事政治和社評之類的新聞,做好筆記隨時翻看積累素材,大作文最好能一週寫一篇。

考前一個月一定要按考試時間安排做模擬題,要填塗答題卡的,提前適應好考試節奏。聽過很多人說過要是在高三畢業那會能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話,筆試肯定是完全沒任何問題,這足以說明筆試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的,自己一定要有信心。




最後,面試的話,說實話我在面試上花的精力要比筆試的多好多,這裡就不說了,如果大家有面試方面的問題的話,歡迎私我~


公職小助手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家裡三代以內沒有一個吃國家飯的,政府裡的事都不懂,上大學時同學喊我考公,我以為只有省會才招人,但感覺家裡窮買不起房,而且認為只有黨員才能考,所以沒報名[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就是這麼傻[捂臉][捂臉][捂臉]。畢業兩年後,今年省考公告出了以後,我同事表哥(在編警察)把公告轉給他,但他不想考,我們關係較好,他又把公告轉發我,我看到後發現我們老家鄉鎮招人,正好符合條件,就報名了。

因為公司領導人很好,所以我有時間練題,找了個免費App刷了二十來套題,又買了幾本申論寫作的書。每天抽空就做行測模塊練習,晚上寫兩篇申論大作文,週末做行測套題。一個月後參加考試,對了培訓機構的答案,感覺沒希望了,就去玩去了,結果筆試成績出來,入小圍了,然後才認真起來,因為在職考公,不能報面試地面班,就報了個網上班,零基礎跟著老師練。練了不到半月就去考試,平時回答的時候停頓太長太多,所以很慌,結果上場瞭如有神助,一氣呵成,順利進入體檢,然後沒有意外的入職了。

個人感覺上岸多數是運氣,因為報的鄉鎮三不限,正好我們的崗位大神少,另外行測文科比重大,我正好擅長文科,除此之外,申論考的中等稍微偏上,因為考卷是我做的第一套完整的申論試題,上考場前一道申論小題都沒練過。個人因為下班無聊,每天能刷幾個小時新聞,所以連新華社,人民日報置頂的評論之類的也看,所以還是佔點小優勢的。面試時我進考場就對全部考官微笑,答題前,答題後都微笑,無形中緩解了壓力,所以在論述題要點缺失明顯的情況下成績仍是中偏上。

個人感覺考公要麼平時積累,要麼考前苦學,而且要考就趁早,年齡是個寶,學歷少不了。此外,我感覺公考超級公平,想用手段非常非常難,比高考更難,所以只管努力吧,上岸會離你越來越近[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手機用戶52385246535


這個我一定要說一說了,因為父母都是公務員,所以他們對我一直以來灌輸的理念就是考公務員。做生意你根本不是那塊料,到公司給別人打工,不可能,你別想,你的唯一出路就是考公務員。就是再這樣的環境下,我2004年畢業以後,就在一個事業單位當助理 。上班以後就覺得,當助理的日子簡直是太苦了,活是助理幹,錢是人家拿,助理天天加班拿死工資,他們動動手指頭,每個月都拿那麼高工資太不公平了。就毅然決然的準備開始考公務員之路,2006年的時候新疆每年有三場公務員考試,第一場通常都是國家公務員考試,我也沒報希望,就純純的是去感受了一把。大概瞭解了一下考試內容,就開始複習了,每天晚上做題到四五點,一年啊。第二場考試是兵團公務員考試,沒過。直到最後一次地方考試,筆試面試體檢一路就過來了。那一年過的真的是,太辛苦了。有些人說考公務員靠關係,那我真的是想說你絕對沒有考過或者說進過面試。首先你得過了筆試才有機會走後門吧,但是面試的時候除了你的報考單位還有各個地方抽調的面試官,八九個人,你得有多大的能量得認識多少人,把關係打通?再來說體檢,人家不會告訴你去哪個地方體檢的,早上集合完就帶走了,你自己去哪你跟本不知道,那我想問得有多大的能量把全市的醫院關係打通?你要真的打通了,把你前面的人頂了,人家翻過頭來是可以申請複查的,考生一個盯一個,根本不會給你機會。所以啊,只要實力夠強,放心去考。


77洋洋得意


本人目前在職公務員,歷程和一般人不一樣。


——曲線救國

本人目前在某直轄市,第一次嘗試公考,是在大四的時候,考試是在年底,實際上這也不是公考,是選派大學生,也就是俗稱的村官,到基層工作的,為什麼要考這個呢,算是“曲線救國”吧,因為我們當時這邊是選派大學生兩年工作之後只要通過考核就可以轉為公務員。以當時學渣的我,直接考公競爭太大,估計成功的希望渺茫。因此,趁著大四課少,開始複習。

——首戰失利

考試大綱弄清楚之後,我們這邊是考的行測以及申論,當時還是比較努力,拒絕了一切娛樂活動,行測主要就是刷題,其實觀察歷年真題,你會發現同一類型的題目其實規律差不多,你所需要的就是判斷屬於哪一類型,然後記住解題規律。申論方面,其實以學生思維寫作申論是絕對不行的,你必須先把自己作為一名公務員來思考問題,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當然,這個觀點不能不是主旋律,你要明白出題者的意圖,答題技巧不多說,另外還需要寫字好看,這樣能加分不少。但是,申論普遍分數比較低。

然而,經過三個月複習之後,我,,,,沒考上。

——再戰告捷

大四畢業開始工作,當時第一份工作是銷售,對,就是那種忙的沒有時間的銷售,而且待遇不好,公司氛圍也不好,於是萌生了再次考選派大學生的想法,查詢了當地人社網站的考試計劃,發現報名時間馬上開始,備考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感覺壓力很大,但是還是想去試試,於是又買來複習資料,那個時候確實過得很苦,好在上班時間比較自由,銷售崗位是可以到處跑的,於是,我每天帶著複習資料,快速完成當日工作內容的基礎上(當然,心思不在工作上)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例如花園,小區內部,麥當勞這些開始看書,主要還是做題,行測的重要意義在於是拉開檔次的科目,多練為主,申論你所需的複習就是看範文,個人經驗。

最後考試的時候,也算正常發揮,行測80申論67,驚險過關。

——面試過關

當時村官考試開始試行面試淘汰制,但是淘汰比例比較低,1比1.5,而且面試為無領導小組討論。這個和一般的結構化面試不一樣,是出具一個話題,7人小組進行討論,這個面試主要考察你在團隊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裡講一個技巧,首先,你必須要表現自己,如果你說不上幾句話,考官肯定不會給你打高分;其次,講重要的話,一個話題,肯定每個人有分歧,如果你不是觀點的持有者,你應該做的就是一個話題的導向者,當別人在爭執的時候,你應該扮演和事老,講分歧引向和諧,保留分歧,達成共同方向,避免越吵越遠;再次,適當進行評論,大多數考官喜歡一個牽頭者,你可以多用評論,對話題某一部分進行總結,加深自己在考官心目中的印象。


麥克新思維


我是在畢業後工作9年、31歲時考上的公務員。

我本在一個大型國有企業工作,由於先生工作調動到另一個城市,孩子當時才兩歲,為了照顧家庭和孩子,本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原則,我選擇了考那個城市的公務員。

一、筆試的技巧:認真消化官方出售的資料,行測多做題,申論掌握成文結構和立論角度。

報名後就開始備考。首先是筆試,我在人社局買了資料,開始認真的複習。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行測是可以通過練習掌握規律的。因此,我在做完了書上的練習後,又在網上找了一些練習題來做。至於申論,我文字本身還可以,主要在學習資料上了解申論的答題技巧。一是文章的結構;二是立論的角度和論述的方法,運用辯證思維會取得較好效果。

那段備考的時間,是非常辛苦的。因為兩地分居,我每週五下午要坐車趕到老公和孩子所在的城市,週日下午又回到單位所在城市。因為只有週末才能見到孩子,當不到三歲的孩子過來粘住自己時,心裡雖然很不捨,還是抱起他說“你是不是希望每天都見到媽媽?媽媽現在正在努力考試,考到這裡來,就可以每天和寶寶在一起了。現在寶寶去客廳和爸爸玩吧,讓媽媽認真學習。”孩子聽了就懂事地出去了,然後我一個人認認真真的複習。經過從報名到考試大約一個來月的緊張備考,我筆試成績名列所報崗位的第一名,並且比第二名高出15分之多。

二、面試的備考技巧:掌握面試理論,進行實戰演習。

雖然面試的題無法猜中,但是題型和答題方式都是有章可循的。十多年前我考的時候,社會上的公考面試培訓機構還不多,我們主要靠在網上找題來看和做。起初,可以先將答案寫在紙上,以便反覆修改,不斷完善答題思路。積累一段時間後,就要提高難度,只在紙上寫答題要點,答題內容通過打腹稿來準備。到最後的階段,一定要模擬實戰。我當時在網上搜索本地公考QQ群,加入後同批考公的十多個人,約著一起組織面試模擬,效果相當不錯。原來素不相識的人,也因為這個經歷,成了朋友,到現在仍然聯繫,群也一直在。

面試的時候,其實我壓力也蠻大的。雖然我筆試成績較二、三名高出很多,但是從公佈的信息來看,第二名是事業編,我擔心她可能有關係;第三名則是與我同學校同專業的研究生,而我只是本科生。因此我很有壓力,擔心面試被淘汰掉。到現在我仍然清楚地記得,結束時已經中午一點多了,老公一直在場外等我,完了後我倆也沒心情吃飯,就在場外乾等,過了不久,終於看到工作人員出來張貼成績,謝天謝地,面試仍然是第一名。兩人這才高高興興地去吃中午飯。

通過這次考公的親身經歷, 我覺得公務員考試和高考一樣,是相當公平的,不失為象我一樣草根出身沒有門路的朋友們就業的好途徑。


我欲因之夢廖廓


講講自己的考公之路,我是畢業後第三年考上的,省考考取的公務員。



在學校的時候,準備公務員考試,以應屆生的身份考了一次國考海關,結果一塌糊塗,120多分,沒進面試,不過感覺還好,因為第一次考沒經驗。

畢業後接著報名了省考,不過是省直監獄職位,這次進了面試,結果面試不怎麼行,比別人低了一分多,遺憾被刷。這次是在家複習了一個多月,制定計劃,老老實實的像上學一樣,上午學什麼下午學什麼,晚上看看新聞。 既然沒考上,接著我就出去找工作了,覺得總是待家裡沒意思。



在工作之餘,也參加了很多次事業單位、國企考試,一般都是周邊市、區的,結果都沒結果,有進面試的也有遠點的考上不願意去。



在社會上漂了兩年,工作也換了又換,錢沒掙到,也覺得找不到方向和目標,心裡空落落還是念念不忘公務員考試,然後就參加了四月份的多省聯考。那個時候工作還沒有辭掉,一般都是夜晚和週末學習,有時候覺得很累,下班吃完飯不玩手機、不玩電腦、很少出去溜達……原本是沒抱著希望可以考上的,覺得不愧於心就好,不過加上點幸運,竟然考上了。回頭想想兩三年了,考來考去,准考證都十幾張。



既然確定了目標,堅持下去就好,體會努力的過程,結果追求不愧於心。


公務員簡志


說說我自己,女,80後,父母農民,師範院校畢業,大學畢業時懷著幼時的夢想,當了七年的高中語文老師。但現實是骨感的,高中老師真的太累了,是那種身累心更累,家庭根本顧不上,做夢都是在上課的狀態。雖然教學成績不錯,但沒什麼背景,也不會和領導套近乎,兩三年沒評上職稱,而學校其實也並不是一塊淨土。後來,邊工作邊備考,準備了大概一個月,報考了15年春天的聯考,差2分沒進面試,當年9月又參加市裡的事業編考試,筆試面試第一,進入一個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度過了輕鬆的3年。因為單位事情少,時間空餘,有了更多陪孩子的時間,當老師期間得的胃病也養好了。18年因為事業編改革,又催動了自己公考的想法,參加了18年年底公檢法考試,筆試第二,面試第一,現在正準備體檢。其實我想說的是,只要自己認為值得,就可以去折騰折騰,當然要想好一切可能的結果。其實到了我這個年齡,進入公務員隊伍已經太晚了,可能也不會有什麼發展。但是我覺得,相比之前的工作,相比當老師,我會輕鬆一些,相比後來的事業編,我的收入會多一些。本身我對生活也沒有太高的要求,有錢有閒最好,或者兩者折中也不錯。最後說一句,對於大學剛畢業的人來說,如果沒有更好的工作,其實進入體制內真的是一個挺好的選擇,尤其是女孩子,所以努力吧!趁著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