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很多人觉得明星挣钱太容易,凭什么拍戏片酬要那高,更有人上升到爱过高度,说什么戏子误国,但真的管得一潭死水就是好事吗?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只能追求港台的明星,只能欣赏港台的盗版,只到杨钰莹成为第一个包装时代的明星,大陆才开始文艺复兴,那么杨钰莹之前的大陆娱乐市场是可取的吗?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杨钰莹


任何制度都有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关键在在天价片酬背后是否是演员的真实实力,还是一堆小鲜肉,以及向社会传播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若没有制度化的片酬要求,就会乱象丛生,正如某冰一样拿着天价片酬进行着负能量的传播是对社会最大的伤害。同时,片酬若不制度化,会扰乱影视投资方的投资计划,严重影响娱乐影视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从这些层面来说片酬制度化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明星片酬制度化可能并非是好事,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想。

假设他们的片酬就1万2万的,那还不如普通工作呢。当然了,这个片酬就实在是低了,往高点10万20万。这个价格显然还是少,至少我们身边大把人可以达到年入50—60万的。

可能大家不明白,明星接拍任何影视剧、综艺这个是有时间关系的。按平均来算,明星接拍一部影视剧或者综艺,这个时间控制在4-8个月,也就是说差不多这一年就20万,显然还是不如普通人。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范冰冰

我们再往高点想想,100万呢?其实还是不行。

我接触过这类工作(可能冰山一角),一个明星月消费平均在20-30万上下。这里面包括助理工资(很多明星助理是公司安排的,不满意可自己请)、以及一些服装、人脉关系应酬,包括在外的一切消费(比如在外住宾馆,不过有活动时候,大多是一些主办方给承包了)。这些东西它不是经济公司全包的,这些钱杂七杂八算下来很多的。

考虑身边的人要发工资,以及自己的一些活动资金,按一年100万,明星根本就是做慈善。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杨幂

可能有人说助理一类,应酬这些尽量减少,或者助理不需要。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助理一定要一个,明星不可能事事亲为,而且有关合同这类东西他们很显然不太清楚。助理说白了就是一个公关。而应酬,什么工作都少不了,这玩意花钱贼厉害。

所以100万还是不够。

再往大了想1000万,这个就很明显明星赚了,可并非就真赚了700-800万。之前我有看过一份资金流水单,明星有一个什么应急的资金(大致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应急资金大多是公司安排的有50万上下,不到非不得已不能用。

干什么用?捐款、慈善。

明星出席活动、应酬很多,而很多慈善机构各种名号都会找上他们,找到了需要捐钱的时候,这个钱就是这个意思了。明星会以公司名义捐钱,但是大多数是自己捐,名声嘛。这个钱很容易就捐了,很多很多的慈善机构找他们的,包括当地的某些有关部门。一个月很大可能能碰上3-5次,捐多捐少全凭个愿。就我所知道的,基本没影响力他们不会捐,但是一捐就是几万到几十万。这个很多是没有报道的,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一个有钱人在身边,什么机构都会来找你的。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周星驰

大致算下来,1000万的片酬能到手的还是有几百万的,这里面扣除了税、工资。而几百万,看似很高,但其实还是正常范围。他们是等于一年就是靠这个钱来生活(包括一切)。

很多网友可能说综艺来钱快、时间短,这其实没错。但综艺对演员来说,负面影响更大。综艺只适合明星、不适合演员。而想要高片酬,还得是大咖大流量,小咖位的其实没有高达上千万的,几十万到几百万还是有的,但是综艺比演戏更耗精力特别的赶。

我自己理过,上1千万的片酬演员、明星是赚了,但想想熬夜、通宵的干,还是拿的稳。其实比一般企业相差不大。而高达5000万以上的,对不起,我看是毒瘤,这个是需要控制。可老实讲,片酬高低是市场决定,人为的干涉起不到根本作用。

之前国家出手来了个“限薪令”,演员片酬不得高于制作费的40%,可也只是针对影视剧的整体制作费管理,根本原因没有解决。1000万的制作费能拿多少?1亿的制作费又能拿多少?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讨,是要一潭死水还是文艺繁荣?

限薪令

实话实说,明星片酬的高与低,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无关。

明星们一天挣一亿也好,一天挣一百也罢,都与平民百姓没有关系,也根本不会影响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如菜市场里的猪肉价格,不会因为明星们的片酬高而高,也不会因为明星们的片酬低而低。

所有行业所有人都是祖国的重要组成分,国家要容得下卖茶叶的收入比造导弹的高,每个人每个行业的追求不同,只要严格要求各行各业坚守法律与道德底线,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人有所居,老有所养既是天下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