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走好最後一公里

你永遠無法猜到意外和驚喜哪個先到。在四面楚歌的境況下,我們大微山領導果斷下令全面封城,除公職人員外,居民以小區、村莊和社區為單位,大都安居家中,陶醉在“無菌化”的“世外桃源”,靜候佳音。

生活永遠比劇本更精彩,前天的平地一聲雷,打開了魅力新濟寧的大門,不禁令鼠目寸光的我大開眼界了。

昨天,在疫情中守身如玉的大微山,最終晚節未保,20多天的辛苦付出,功虧一簣,令人痛心疾首。就好像我拿著一手好牌,下一張就贏了,卻突然被自家人來了個王炸。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

我悶悶不樂了一晚上,想煽煽情,結果把自己扇醒了。我感慨這逗比的世界中,二B的人還真不少,這完全與智商無關。回到心理學,我該同情這些“作惡”的人,他有多痛苦,多恨自己,對這個世界就有多猙獰。

這件事,打破了我們的完美自戀,算是為我們每一位珍惜生命的人敲響警鐘,即使是0增長,也未必是0感染。面對疫情,一念大意,將前功盡棄,能在家待著的還是繼續待著,不想在家裡待著的也得憋著。

實在太無聊,不如看看這部美國紀錄片《浩劫求生——毒氣攻擊》,良心推薦。前8分鐘是生化毒氣,之後就是有關病毒和瘟疫的呈現,內容硬核,像是我國現狀疫情的升級版。我在嗶哩嗶哩看的,智慧如你,一定可以找到。

走好最後一公里


影片講到,一個病毒攜帶者的出現,足以引起世界為之顫抖。病毒的傳染總是以指數級上升,每個被傳染的人都會把病毒傳給至少4個人。而那些人也會再傳染至少4個人,最終導致席捲全球的大流感。

病毒通常以三種方式傳播:


第一條途徑是接觸傳播,這意味著病毒會留在物體表面並傳染給另一個人。

病毒在衣服或紙巾上能存活長達12小時。

在金屬或塑料上,甚至要到48小時後觸摸物品才不會被感染。


病毒的第二種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

更要避免與人交談。和別人談話只要5秒鐘,你就會從他們的吐息中接觸到3000個飛沫粒子。

一個噴嚏,更是以時速200公里,把10萬顆飛沫粒子推入空中。


第三種傳播方式——空氣傳播。出門戴口罩能保護你避開病毒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細小病毒孢子會在噴嚏或呼吸飛沫蒸發時形成,它們的重量極輕,可以長久留在空氣中。空氣流動時,它們也會隨之流動。


走好最後一公里


影片模擬真實的災難環境,科學驗證,有理有據,即實用又好看。無聊的時候,不妨打開看看,說不定在關鍵時候可以派上用場。

事已至此,抱怨是最差的能量,我不做高高掛起的燈籠。咱是對社會是有大愛的人,因為我很在乎我自己。聽說,很多地方被解禁後,出現了放縱式外出,和擁擠性聚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群體的無知。無知是病,得治啊!

感謝疫情期間,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安穩蹲家裡的同胞們。讓們攜手走好最後一公里,有你們的努力,我們終會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