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父母對你失望過嗎?為什麼?

年少不知衣衫薄YL


父母從沒有說過,是不是對我失望過。

可我總覺得父母可能是對我失望吧。

我也覺得是自己做的過分了,為了自己的那一點私心,放棄了與父母近距離相處的機會。

畢業去向選擇的時候,我單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不回家鄉,遠走他鄉。因為我是一個情商不高的人,應付不了人情世故的複雜關係,而所學的專業卻又很人情世故。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我們的任課老師就不止一個的重複這個職業的好處和壞處。於是自私的我那個時候就怕了。於是在畢業的時候我選擇離開故鄉,離開父母,離開所有自己認識的人。憑著自己的一腔孤勇闖世界去了。想想當時的自己是不是也有仗劍走天涯的豪邁。

因為這個事情,父母的擔憂又多了好多年,直到我結婚之後,他們才放下了對我的牽掛。

但是卻從來也沒有訴說過他們的不滿和失望。

但是多年的別離,骨子裡的疏離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感受。首先語言上的差別讓我們一出現就是一個外人的身份,孩子永遠也不會融入這個家庭的氛圍,因為他的前面橫亙著他突破不了的方言土語。

看著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充滿的錯愕的神情。對於自己親手種下的果子,也是無比的無奈,總感覺這樣的親情被打了折扣。

我是失望的,不知道父母是不是也是失望的。


我心依舊52162804


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憑著點小聰明,和討長輩喜歡的長相,受到老師的呵護,第一批入隊,入團。還能當個班幹部。考高中父母以為我是人中翹楚,一定能上重點。可成績下來上普高還得自費。父母失望透了,那年一直不敢和親戚說我考哪了。我壓力也很大。但高中三年的認真學習和父母的不離不棄。大學考的也可以,父母也重新認識到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也對我重新燃氣了希望。感謝他們沒有對我拋棄。一直鼓勵[可憐][可憐]



凝峰


小時候都是母親管教我,母親是個極聰明的人,做事又快又好,又溫暖賢良。但是她也很忙,所以極看不上我,做事慢,腦子也不夠聰明。我是成長在媽媽的責罵和嫌棄之中的……

還好,一切都已過去,我很愛我的女兒,我儘量不讓她體會我成長的痛

還好,我也能體諒我的媽媽,我仍然愛她



老母親帶娃


父母對我失望過。是在我青春期時。想起往事就心酸。

那時的我,看不到前途,心裡苦悶,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與擔憂。

那時家裡窮,姊妹們又多,交學費都是交了老大老二的,沒了老三老四的,而下面還有弟弟妹妹。於是雖然姊妹們的學業都挺好,可最終還是一個個無奈的扛起了鋤頭,當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輪到我也不例外。雖然在迎屆班裡我成績數一數二,可卻拼不過有著四十幾人的重讀班。

我想去重讀,但我心裡特別清楚,我沒有那個條件去讀。因為緊挨著我的那個姐姐,學習優異,為了能去重讀和父母吵架鬧彆扭,父母不依,姐姐不饒,鬧來鬧去姐姐只重了一學期。

和我只差一歲的姐姐和我一個級,只不過她在重讀班,我在迎屆班。可惜姐姐讀了一半還是因為沒錢而輟學。姐姐的離開讓她們班的優等生長出了一口氣,也讓老師們惋惜。

在那種局面下我和姐姐的命運一樣,只能回家務農。

可是我人回來了,心卻像丟了魂一樣,整天憂愁苦悶的,心裡實在不甘。

卻也只能羨慕那些考出去的和沒考上重讀的

那時的我想不通,同樣都是種地的農民,為啥別人能重讀我們不能?我為啥就遇到了這樣的父母?

姐姐和父母一直鬧,而我也不理父母。家裡一天到晚不是吵架就是冷戰。

父母剛開始對我們還有耐心,後來看到我們不理不睬就開始大吼大叫,動輒棍棒加身。

我憤怒,我委屈。對父母失望透定。和父母幹活時決不在一起,每當上地幹活她們在東我在西。後來我決定離家去打工。

一直到動身前我都沒和父母說過一句話,也沒給他們說過我要去的地方,並且把名字也改了讓她們找不到我。

後來聽到遇到的人說,父母到處打聽我的下落,逢人就哭。

遠離了父母以後,我慢慢理解了父母的不易。父母每天辛辛苦苦,早出晚歸,忙完地裡忙家裡,精疲力盡,卻天天還要面對我們的無視和冷漠。聽到父母到處找我,連一向強勢的母親竟然都痛哭流涕,我心如刀絞。

我沒想到我的離家會給父母帶去焦慮和傷痛。在我的認知裡,家裡那麼多子妹,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少一個還免得父母操心。

我沒想到老實巴交的父母會找我,會為我哭。

那時我一下體會到:什麼叫父母的心在兒女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

想到長時間以來我對父母的無視與怨恨,無奈與冷漠,她們是什麼感受?!

看到自己的親身骨肉每天對她們冷冰冰拒人於千里之外,她們的心是不是在顫抖?

記得有一次,憤怒的母親死命拽著冷若冰霜的我,狠勁往她身上靠,嘴裡喊著“我咋了?你不到我跟前來?我身上有屎嗎?”而當時的我只是漠視前方,冷笑地看著沉默的父親和氣急的母親。

在離家打工的日子裡,我不願想起父母,對父母耿耿於懷。

直到聽到父母到處找我,併為我痛哭,我才知道父母是愛我的,關心我的。想到長時間以來對父母的態度,讓她們多傷心?看到自己的子女,對父母比對陌生人還要冷漠,她們是有多失望與心寒?

那一刻,我覺得我的父母是多麼可憐,而我又是多麼可恨!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而我卻瞧不起生我養我的人,讓她們傷心,難過、失望,甚至後悔生下了我們。

我悔恨的恨不得馬上見到父母,向父母認錯,以彌補我這麼長時間對父母的冷漠,以及帶給父母的傷害與失望,再這樣下去父母真白養我了。

那一段時間,我想了很多,也愧疚了很久。

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

我要好好孝敬父母,不再讓父母為我操勞傷神,失望傷心。




綠色的房間


早上好,我是生活像個小淘氣,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腦子裡思索了很久很久,都沒有發覺父母什麼時候對我失望過。從小到大,父母雖有責怪,雖打罵,雖有恨鐵不成鋼,但是一旦遇到困難,父母都是無條件付出。記得07年自己創業失敗,在家裡啃老了半年,父母也耐心開導,使自己走出困境,從來對自己都沒失望過,雖然現在做著一份平凡的工作,父母也很是為我高興。

即使世界對自己都唾棄了,我覺得大多數父母都不會丟下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失望的。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生活像個小淘氣


父母生我時已經二十七歲了,在六十年代初,那是晚育的不能再晚了,家裡六個大人(爺爺奶奶兩個叔叔和父母)就我一個孩子,雖然我是個女孩,爺爺奶奶並沒有重男輕女,對我很是愛護,包括兩個叔叔對我都好。從我記事起,母親就不喜歡我,可能覺得我是個女孩,不能讓她母憑子貴吧,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就罵我打我,爺爺奶奶知道了又罵母親。父親的工作很忙(村支書),又是個孝子,不管回來的多晚,都要給爺爺奶奶打聲招呼,或者聊會天才去母親房裡,母親要對父親訴說,父親累了,矇頭不啃聲,母親的怨氣無出發洩,我就是她的出氣筒。小學剛畢業,母親就不讓我繼續上學了,讓我去勞動,為了能上學,四十天的假期,二十五天在地裡勞動(那一年我十二歲),以後的初中高中的每個假期都和大人一樣勞動,作業都是晚上完成。後來,父親去世了,母親整天哭鬧,根本不知道我還不到十八歲。長大了,結婚生子了,終於離開了母親,可是母親與弟媳不和,母親受氣,沒辦法,母親又與我住在一起了,老公一不在家,對我就各種報怨。母親對我很失望,沒有別人家的女兒有本事,沒有給母親增光添彩。母親,對不起,我只能給你吃飽穿暖,有病治病,養你到百年。


龔秀蘭2


小時候學習不好,調皮搗蛋,父母對我不抱希望,所以也就無所謂失望

初中時學習看到希望,父母對我抱有期望,結果中考沒有考上好高中,父母對我失望了

高中時成績還行,高考時考上本科,那時我是父母的驕傲,直到大學畢業

工作後,由於薪水上升太慢,從父母的言談之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失望了

直到如今,他們對我仍然是失望的!因為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職場中遨遊


父母一直對我是支持的,從上大學開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決定,自己去完成,不管做的好不好家人一直在支持,剛畢業就籤工作去了新疆的和田地區醫院工作,很遠,當時也沒有考慮家人和以後,就這樣父母也是支持的,做後因為老爸心臟不好,為了離家近些方便照顧 ,選擇回家,一路走來辛酸苦辣自己受了,也感謝父母的支持。


中醫張大夫


有!記憶憂新!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學查字典,嫌煩,學不會,父親來信,給母親勿勿念過,得指令讓我回信,結果我東一個墨疙瘩,西一個叉,把信寫完,勿勿寄出,父親的來信說,我辛辛苦苦在外操勞,你不好好學習,東一處墨,西一處叉的對付,不會的字查字典,不是正學著嘛!對得起……雖說那時剛讀三年級,好賴話是能聽出來的,臉像被父親搧了一巴掌似的,一天都不說話,從那以後,學習園地裡,週會的位置,總有我的範文掛在那裡!還有圖畫,第一篇就是那篇開著黃花的,長刺的黃瓜,長大後,我非常注意自律,凡事,不做則罷,要做就做最好!





桂蘭雨滋


父親應該像大山一樣堅實可靠,母親應該像溪水那樣溫柔。但我的父親重男輕女,生下我們三個女兒後,不僅放棄了我們的教育,也放棄了溝通,更放棄了他自己,房子地基打好了也不要了,之前做生意的想法、買好的工具都不要了,沒有了目標和上進心。現在退休了整天打麻將抽菸喝酒,得過且過。現在過年回去,除了給錢給物,基本沒啥聊的,也不知道說啥好。

母親在我小時候更是動則打罵各種嫌棄,現在卻各種這痛那痛的藉口要錢,動不動就去找她父母商量怎麼對付我們,怎麼樣能從我們身上弄到更多錢,回去她那裡,一給到錢她,就去她父母家了,飯都不願做一下。自己婚內出軌做了別人20多年的小三,離婚後20多年不工作,沒收入,就靠那個男人每月千把塊錢過日子。

他們從我們一生下來就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