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父多子,為什麼感覺老人對其中一個兒子付出的心血越多,那個兒子越不孝?

6711095903096


這個問題對於農村生活長大的人應該是深有感觸。

以前農村家庭裡的兄弟姐妹多,大部分都是一大家子。

可是作為父母的,總會比較偏愛某一個孩子。

而且往往都是最小的那一個。

也有一小部分,比如說家裡都是女孩子(男孩子),而唯一一個男孩子(女孩),那麼極有可能就偏向於那個唯一的男孩(女孩)。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物以稀為貴。

但是往往被偏愛的那個孩子總是最逆反最不孝。

究其因,其實還是寵溺作怪。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過分寵溺保護,他們通常都經不起挫折。

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搬出去就根本養不活。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過於的對某一個孩子溺愛,旁邊的孩子心理不平衡,也不管不顧。

這就造成這個孩子更有恃無恐:反正是你們允許的,那證明我想怎麼樣都可以。

自我感覺特別有優勢,那麼就更加肆無忌憚折騰。

父母的關注度就越多,保護得就越好,他就越自私。

等到長大後,這種心理和性格已經定型。

在他的心裡,自己怎樣犯錯父母都會原諒。

再加上平時的放縱,那麼長大後更理所當然覺得父母就應該要保護著自己,什麼都應該讓給自己。

有這種心理,怎麼可能孝順呢?


安寧的文字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十家有八家是這樣的,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有的稱老人的心思老人就倍加疼愛,可是這樣的心理和付出也往往慣壞了這樣的孩子,最終導致他們不知道對錯,不懂得人情世故,對自己的父母那更是為所欲為了。話說到了這我想到了我家的故事,我爺爺奶奶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爸爸是老大,為人處事就比較實在,我三叔是屬於憨厚的那種,我大叔和我老叔就是屬於機靈的那一種,特別討老人喜歡,所以我奶奶每次和我爺爺吵架的時候就說分家,她要我老叔和我大叔,剩下我爸爸和我三叔兩個憨厚老實的給我爺,可是最後呢,我爺爺奶奶需要照顧的時候還是我爸爸和我三叔管的多,每次輪到我大叔照顧老人的時候他就找各種理由不管,完事就是我爸爸他倆替他伺候老人,這不就是這個道理嗎,老人越看好誰,等他老了就越指不上他


若夢聆聽


多個子女的家庭,對待子女必須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作為家長,要隨時隨刻教育引導孩子團結互助,互相監督,互相進步,共同成長。只有這樣,家庭才興旺和睦。如果家長對其中一個孩子是非不分,一味縱容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個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是一個自私自利,唯我至尊,好吃懶做的人。你還指望他養老送終?做夢吧!


糧農二代


老話說:偏疼不上色!

一味偏袒,會導致自私心理。被袒護一方一旦失寵,直接導致做為家長的父母心理失衡。原本滿心歡喜的指望,變成心灰氣冷的指責。

撒了一地的種子,好不容易長出苗。除了澆水,您得遍施肥才行……





葉舞芭蕾時


多個子女,有偏愛有冷落,這是多子女家庭固有的。

這會對不被關懷的子女覺得不公平,覺得失落,也影響他們的自信,一直到學校社會才會改變。

一旦得到父母的一點陽光,他們會馬上心情燦爛,竭盡所能為家出力,孝順父母,也許是覺得父母終於承認自己的能力,有被承認的成就感。

再說一直被偏愛的子女,一直就享受優先姐妹兄弟的資源和愛護,習慣於責任由別人承擔,成果領先享有,這種不公起初他是知道的,只是父母的縱容溺愛會讓他習慣,哪天不讓著他,他反而會怨恨,這就是溺愛偏心造成的惡果,這樣他會孝順嗎?他早已習慣兄弟姐妹替他承擔,一切天經地義,哪有感恩之心呢?

多子女是以前的現象,現在轉變為獨生子女,這種現象已成普遍,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啃老,在家就是公主少爺,一點不知體貼父母,也不會主動承擔,往往是大人看不過叨叨兩句,反而捅了馬蜂窩了,惹來一頓怒懟。不做飯,不洗衣,家務從不去做,結了婚,回家老兩口伺候小兩口,時間長了,經濟上的不滿足,相互關係矛盾出現,要他們孝順體貼,這種可能我看不到。

總的一句,被過度呵護關愛,反而不知感恩,一切認為理所當然。

多子女起碼還有其他子女可以依靠,獨生子女父母以後有依靠嗎?能指望嗎?

現實如此,你我奈何?國家一直提倡的誠信,我覺得也包括子女對父母誠信吧!


138see


[微笑]

原因很簡單:

有些“疼愛”的兒女,

並沒有承擔過什麼責任!

對於他(她)來說,

父母最多的就是給予[大金牙]

與年齡無關,與閱歷相關[贊]

一旦父母年邁多病,

不能再給他(她)想得到的利益時,

首先他們感覺的是“不適應”,

而不是思考應該承擔的責任[泣不成聲]

這方面與父母教育缺失有關…

反過來,

對於父母“用的多”的兒女,

因為過早體驗了江湖的艱難困苦,

對於父母就多些體諒與照顧[贊]

原因也簡單,

體驗過痛苦,

所以有更多的同理心!

人人都是世間過客,

多點理解,

多點善良,

孝敬父母不能等[祈禱]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方舟啟航


這就是從小慣養的結果。一般能得到父母偏愛的都是家裡最小。由於年令小,家務活有哥哥做,從小就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由於年令小,好吃的好穿的都給了他,從小就養成了自私,不顧他人的習慣。由於年令小,父母年令大了,有脾氣也發不起,一般吃喝穿用先滿足他,雖然偏了他,但他不領情,按他養成的習慣生活,而不孝順父母。


用戶4137194420541


十個手指有長又有短,做為父母不會說喜歡他、不喜歡他,沒有那家父母會這樣做、兄弟姐妹可能有好、有壞,但孝敬父母可能都一樣,花錢時有多、有少,這是個人家庭的能力,如果父母實在喜歡一個只有一個原因、這個孩子是父母抱養的,所以對這個孩子特別疼愛,這不足為其。


用戶5800446048519


正常事件,因為從小受父親恩惠自少形成貪念,多多益善當父母年邁無那麼多付出時,自然矛盾多起來,父子關係鬧彊。


母黃牛


偏疼的果子不上色。

因為前期得到的夠多了。後期相應的付出,也許各種能力問題,他也做不到回報啊!

也許偏疼的果子也想好好的回報。可這個不是靠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