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的特殊时期,裁员、降薪哪个更容易被接受?

太阳心——sun


对于员工来讲哪个都不容易被接受,这也是因人而异如果这份工作很适合他还是降薪比较容易接受,比失去工作强,如果这份工作干的跟不顺心很不适合自己降薪还是辞职都无所谓了。


掩饰了谎言


企业要自保肯定是倾向于裁员,但既然是特殊时期,我们的企业最好能够跟员工一起共度时坚,这个时候用降薪的方法,显然是更好一些。

我一个北京的朋友已经降薪在家待岗了,降的幅度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从两三万直接降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但这也比没有强啊,能活下去,也说明公司是准备和员工一起来共度国难的,谁也没有抛弃谁。

但是作为企业来说,考虑的角度又有所不同。有的企业真的是降薪也很难支撑下去啊!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有限,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有零现金流入还要支撑三五个月的情况出现。那这个时候他想活下去就必须要裁员,而且裁员之后相当于给了员工自由,他们可以寻找别的生活下去的办法。虽然在这个时期找到这种办法并不是很容易,但是也绝非不可能,毕竟现在是网络时代了。

其实经过这次疫情之后,不管是全薪的、降薪的、还是被裁员的,都会更加看重第二职业的开辟啊,都会想办法去发展一点副业了。只靠一个收入源实在是挺可怕的,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需要比平常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够保持生活平稳。

不过我们中国人最擅长在不利的情况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希望这次也一样。大家一定能够开动脑筋,想出缓解自己生存压力的办法。一起加油吧!


猎旗飘


大家好!我是琼州海峡小肥鲨。
疫情的特殊时期,裁员和降薪哪个更容易接受?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公司还是员工更容易接受?
1、从公司角度来看,一般来说,要看打算扛多久?如果没指望下个财务年就能脱困的话,选择裁员是最划算的,成本最低,私企比较容易喜欢这种方案;如果集体降薪,这一般发生在国企。编制很难动,只能逼人走,在这时,外面的私企就会借机会挖走国企人才,这方案只会令国企雪上加霜,但国企大部都会先用降薪方案。个人认为,一家公司或企业看未来发展的话,在非常时期,裁员应该是比较好解决方案。
2、从员工的角度来看,首先看你在公司里是什么样角色的员工,如果属于公司几年以上,业务突出的骨干员工,裁员对他没影响,他希望的是裁员,压缩成本,维持住公司,退一万步真能裁到他,也可拿了一笔不少的裁员赔偿金,加上他自身有业务能力或客户资源,出来后还可轻松地找到下一家公司或自己创业的可能。如果属于普普通通的保守型的员工,他希望是降薪,起码能保住饭碗,暂时衣食无忧。


所以,裁员和降薪都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或发生的,真发生了,两种方式不可能得到统一,个有个的小算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7246b146635435a9a8a1877ae1b6580\

琼海小肥鲨


“小良观点”:如果从个人角度考虑,裁员更容易保证个人利益。降薪往往会导致个人利益受损。如果从企业角度,降薪肯定是节省成本更好的选择。这里想强调的是,不管裁员还是降薪,都有严格的法定流程要走。我们先说法,再谈情。分析下各自的法定流程,再讨论下个人接受度的问题,就能理清楚这个问题了。

一、裁员的法定流程,一夜裁员不可能

相信大家肯定在电视上看到过,公司遇到危机,一夜过后,第二天都裁员了。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裁员时,公司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1.我国劳动法律,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采取的是严格的法定主义

用人单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才可以不经劳动者同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并非只要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赔替代金、经济补偿金等就可以解除。

2.在国内进行经济性裁员,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二、降薪的法定流程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也意味着,在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
1、双方协商一致;
2、采取书面形式。
二者缺一不可,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当按原约定继续履行。

我们从法律条文中可以总结出来:

降职降薪的程序如下:

1、跟员工沟通降职降薪的原因

2、拿出事实证据

3、发出书面通知,双方达成一致

4、正式降职降薪

在降薪的这个过程中,员工可以仔细审视自己的情况,公司也要符合相关的法定流程。如果一旦疏忽了哪个环节,最终在劳动仲裁上,吃亏的往往是公司。

三、疫情期间,作为一个劳动者,我们该如何从情理上看待裁员和降薪

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们该如何看待疫情期间的裁员和降薪呢?

首先,小良认为,员工和企业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并不对立,如果企业自己本身都无法正常运转,那是肯定无法保证员工的福利待遇的,这点是根本。所以,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劳动者,都应该积极的去从正面解决问题,共渡难关,而不是相互算计。有时候,真的是需要奉献精神,注意,这里的奉献包括老板。

其次,有些企业主,也许会借着这次疫情的苗头,趁机清退平日不好清退的老员工。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大可不必被舆情所左右,要看破企业这种做法的本质,一个人的去留一般是不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如果企业在针对某个人,那么,请拿好法律赋予你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有些员工,也许会借着疫情去非法要挟企业。比如,本来也计划离职,现在这种情况企业要求降薪,抓住企业可能违法的降薪流程。要求企业补发补偿金等。小良觉得,大可以不必,钻法律的控制,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趁着国难,收拾自己呆了好多年,并且现在欲生欲死的企业,真的不合适。你的良心会痛的!


欢迎关注,@良之才

良之才


希望企业老板能够挺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98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我们都挺过来了,相信这次疫情我们也能挺过去。最近我也注意到政府也给了企业很多优惠补贴,作为一名制造业员工,我也愿意与老板共进退,尽快恢复生产。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度过这次难关,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佛山宝哥


说实在的,正常员工都无法接受降薪。但是在目前这种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员工相比于被裁员,还是会倾向于降薪。

疫情究竟什么时候会结束,谁也不知道。但是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需要钱的。如果被裁员了,虽然可能拿到一些补偿,但是再找一份工作可能会比较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降薪至少还能保住饭碗。

不过肯定也会有一些员工倾向于被裁员,尤其是那些基础薪资比较高,工作年限比较长的员工,一次性拿到的补偿可能会有十几万几十万的。这些人本身工作能力在线,不愁找不到工作。即便短时间内找不到,由于家底丰厚,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

而最乐于被裁员的,自然要数那些刚好自己想创业,又有在疫情环境下非常好的创业项目的人。原本主动离职,啥也拿不到,现在被裁员,多了一笔创业本钱。

话说我们公司前不久有一位主动离职的员工,也没找好下家,就是不想干了。这种员工不知道是真性情,还是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中,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尤其不想在这样一个时刻去裁员。但不管怎样,人家去意已决,对于每一位主动离职的员工,都值得祝福。


我是一朵筋斗云


特殊时期,降薪和裁员哪一个更容易被接受。我来回答。

从题目上看,您想问的应该是从员工角度怎么才容易被接受。

这次疫情,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想必大家都清楚,服务类行业首当其冲,因为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人。比如餐饮、娱乐、教育等。企业无法复工,而每天仍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运行支出,压力可想而知。复工第一天就有一家传媒公司新闻传出裁员。这时候,企业也希望有“同甘苦、共患难”的人出现,裁员是为了自保,不裁员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失去工作。而降薪呢,也是一种自保手段。

今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企业这段时间的无法复工,或者复工后的无人光顾,都将产生巨大的损失。但相比较而言,人才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对于员工来说,降薪和裁员分两种方式来说。

一、您所在的行业,处于被影响的行业前列。

1、降薪,您如果被裁员后,待疫情过去,工作是否会好找?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预测。与其一无所有,是不是有一点儿会更好呢?待到疫情结束,各行业全面恢复,企业有你们在,会更快的恢复活力,企业有钱了,降薪也许就是短暂的了。能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无法预判,但这时候,你可以尝试着选择机会,至少在最艰难的时期,你仍然有一部分收入可以缓解一下经济的压力。

2、裁员,既然被影响严重,企业的正常运转肯定出了问题,这时一些企业会选择裁掉一些非重要岗位或者边缘产业链,以求保住主营业务以及关键人才。这时候,也许公司会出现赔偿金无法按时兑付的现象,那么如果是被裁员,您觉得是不是降薪好一些呢?

二、您所在的行业,处于被影响的行业末端。

1、降薪,也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被接受的程度会低一些。既然被影响较低,那么说明还是有很多出色的企业在正常运转,只不过您所在的企业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要考虑一下是否该换一份工作了。

2、裁员,这种情况裁员,更加说明了企业的运转不利,且你又出现在了被裁员的名单中,那么还犹豫什么?立即行动,开始您的新工作的蜜月吧。

也许上述观点表达的有不对之处,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但2020年,是一个非常之年,我相信我们会尽快的渡过难关,将眼前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降薪和裁员都是短暂的。只要你努力,就不会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2020,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加油!


京漂一枚


如果个人感觉上的话,降薪可能更容易被接受,这个跟房租是一个道理,起码租客还在,如果租客说不租了,压金给你,不是就等于裁员的时候,给一笔钱给你,让你自己找出路,找下一个租客是一个道理吗?


但疫情期间,如果要想到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可能不会太容易,自己熟悉的行业都在裁员了,那估计其他公司好不到哪去,而一时间转行,低时间价值的工作估计你也不太愿意干。那怎么办呢,高不成低不就。


还有,降薪起码还有点生活来源,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过去。所以如果能在疫情期间继续可以在家办公,那时件幸福的事情。像我们这种业务团队,靠的是平时面对面的聊天才有可能会有单,现在谁敢出来见面,楼道里见了面还贴着墙走呢。更别说面对面了,谁敢出来见面那都是真爱啊。

所以,有得选的话,选降薪吧。


老葱的识险视角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业状态,但是税费却任然在产生,无形中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如果说企业减薪和裁员的做法太不地道,不过企业这种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真的需要二选一,那自然是裁员比较人道一点。



山竹资讯


虽然都不好接受,但是必须要选择的话。个人认为相对来说还是降薪吧!

因为如果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还是可以赌把气,降薪?老子不伺候了!

但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就不可以任性,纵有再大的怨气委屈也得乖乖的。

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因为要是辞职了,就意味着你要有一段找工作的时间,没有任何收入,而家里的房贷,孩子花销,自己缴纳社保,各种生活开销一点都不会少。然后就算很顺利的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将面临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也不用我多说了,稍微一不留神就是半年左右没有多少收入。所以相对来说还是降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