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線見聞|粵北二院,她們與病患直接接觸的30天

“感謝醫護人員細緻的照顧,耐心的鼓勵。”2月25日上午,韶關又一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現已痊癒,從粵北第二人民醫院出院。

截至目前,韶關已有7名新冠肺炎患者從粵北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粵北二院)治癒出院。

作為一家以傳染病防治為特色的專科醫院,粵北二院高度關注疫情,1月中旬,醫院針對疫情組建起了由一支醫生團隊和兩支護理團隊構成的疫病抗擊隊伍,隨時待命。

從1月20日接診韶關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粵北二院多位醫護人員已經堅守一線30多天。這一個月來,她們經歷了什麼?2月25日,南方+記者採訪了粵北二院護理團隊的兩位護士,聽她們講述了一個月來在醫院的日常。

“疫”线见闻|粤北二院,她们与病患直接接触的30天

吃完年夜飯,她又匆匆趕回病房值班

呼吸困難、悶熱、操作不便......在粵北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從事護理工作的陳維告訴記者,現在天氣逐漸熱起來之後,穿上防護服的悶熱感更加明顯了。

在1月20日韶關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送來粵北第二人民醫院後,作為剛從粵北醫院ICU進修回院的一名護理工作人員,陳維在醫院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返回醫院進入戰鬥狀態。

現年36歲的陳維,從2003年9月始在粵北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從事護理工作。十多年的工作期間,這也是她第一次穿上如此緊密的防護服進入病房。

“疫”线见闻|粤北二院,她们与病患直接接触的30天

“長時間佩戴護目鏡會導致鼻樑疼痛,N95口罩勒住耳朵的地方也會疼痛。”陳維告訴記者,值夜班時,病人都睡著了後,值班醫護人員的注意力就會更多地聚焦在自己身上,穿著防護服的不舒適感便會慢慢放大。

由於長期處在感染的高風險環境中,醫院為醫護人員準備了臨時宿舍。“我們也是作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不能回家,只能在醫院限定的範圍裡活動。”陳維說。

為管理好宿舍區的日常生活,醫院安排了陳維擔任宿舍管理員。作為宿舍管理員,陳維每天的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大家領取並分發食物。同時收集大家的訴求,並反映給醫院相關的部門。“院領導很是看重醫護人員的飲食,每天都會給我們提供雞蛋、牛奶。”陳維說。

“疫”线见闻|粤北二院,她们与病患直接接触的30天

在年三十當天,醫院給在隔離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們準備了年夜飯,粵北二院的領導們陪同他們度過了除夕。“當晚,我自己值夜班,因此,吃完年夜飯就匆匆趕回隔離病房值班了。”

在回憶起第一次進入病房時,陳維說自己完全不害怕,只是覺得在做日常的工作而已,只要把防護做好就可以了。

“作為醫護人員,這是我的使命。我將積極履行護理職責,用行動踐行護理使命,關鍵時刻逆行而上做表率,一定竭盡全力,竭盡所能完成此次抗擊疫情任務!不辜負醫院和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術。”談起為何報名參加隔離病房的工作時陳維說。在醫院建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黨支部時陳維第一時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臨時團支部書記,她帶領青年團員奮戰一線

“在新型冠狀病毒隔離病房中,穿著防護服行動起來很不方便,特別是需要給病人打針、抽血的時候。”由於長期處在感染的高風險環境中,王紅霞一呼一吸都不再輕鬆。

“疫”线见闻|粤北二院,她们与病患直接接触的30天

現年26歲的王紅霞,2013年4月就進入了粵北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從事護理工作。今年1月20日韶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送到粵北二院,在護理人員不足時,她挺身而出,於1月23日進入新型冠狀病毒隔離病房工作。

隨著工作的開展,醫院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臨時黨支部,經院領導討論,團支部緊跟著黨支部的腳步,成立臨時團支部,作為粵北二院的團員骨幹,王紅霞擔任了臨時團支部書記,帶領青年團員奮戰一線,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給病人做護理不僅是生理上的,平時還需要照顧病人心理上的情緒,有些病人會對病情感到恐懼,王紅霞也會主動和病人溝通,慢慢地開導。

其實不只是病人,在隔離病房的工作久了,第一批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會有心理壓力。這時候,王紅霞和護士長就會主動去安撫同事的情緒。

“作為傳染病醫院的護士,醫院平時對於防護這一塊也會有培訓,學到就要用到,人生也很少會碰上這種疫情,也就當成是一段特別的經歷了。用所學的專業技術,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再苦再累都值得。”王紅霞說。

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鄒外利 彭裕強

【作者】 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