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农村,人们又将草鱼称为“强盗草鱼”,农民为什么会这样称呼草鱼?

湘村小之草


我觉得头条们的回答有点不靠普。所谓“强盗草鱼”那只是过去的草鱼,因为只有四大家鱼,没有凶猛类鱼。现在的大口鲶,连下塘的人都咬,难道不比你草鱼强盗过去几里路。



三渔集团07465558


在农村,人们将草鱼称之为"强盗草鱼",主要是因为你鱼主人不投草料的时候,草鱼就会因为肚子里饿,去塘边掏泥寻觅草根,或者是在水中跳跃着去吊食水塘边其它的植物去了。


草鱼有一个特性,虽然说草鱼以鲜草饲料为主,有时候养殖们为了让鱼快速成长,增加收益,给鱼塘里投放泡发了的菜饼枯,或者是油糠,但是你必须要注意了,特别是草鱼小,六月份天气炎热,塘中缺氧的时候,你每次必须要放少一点儿,投放菜饼肥与油糠时,宜少不宜多,宜散不宜投放一处,必须要在塘中撒播均匀了,以免大一点的鱼抢食,吃得太多而胀死了是吧!

草鱼吃草料时有一个特性,猪牛羊喜欢吃的草料它们都喜欢吃,如果猪牛羊平时不喜欢吃的草料,你千万别投进塘中去,它们照样的不会喜欢吃的,这样子一来,你所投放的草料只会污染塘水,造成塘鱼中毒死亡。


草鱼们虽然说叫"强盗",但是它们也可以说叫做"有鱼不吃虾",有嫩嫩的草料天天投放进去,投多了它们就只食嫩叶,不吃草杆的,害你天天拿着漏斗去为它们收拾草杆了,如果你草料每天投放少了的话,它们在水里争抢着吃,有时候为了一根嫩草,每条鱼都扯上了,大家都一齐而上,你吃一片叶它吃一片叶的,一撕就散了,都是只图自己的肚子饱满的。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在农村大家都称之为草鱼为"强盗草鱼",主要原因是因为草鱼吃饲料与青草料太过于喜欢了,吃的时候都经常张开着“血盆大口"不停地吞食,都只图自己的肚子饱,却不顾其它同族鱼类的饥饿了,就算是自己当个饱死鬼也心甘情愿的。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草鱼是四大家鱼中之一,也是渔农养殖最多的鱼类之一。渔农在养殖草鱼时总是喜欢和鲢鱼和鳙鱼一起饲养,那么既然草鱼可以和这么多鱼一起饲养,为什么还会有“强盗草鱼”的称呼呢?

草鱼主要以鲜草为食,有时候就很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很多事物的名字和它本身的特点有关系,比如草鱼喜欢吃鲜草所以叫做草鱼。因为草鱼喜欢吃鲜草,所以养殖草鱼时并不能像养殖其它鱼类一样只要投放鱼饲料就可以,养草鱼要每天投放鲜嫩的草料。之所以说草鱼是强盗草鱼就是因为草鱼特别喜欢吃鲜嫩的草料,并且是吃起来根本不知道饱,所以很多新手在养殖草鱼时看到刚投放的鲜草一小会的功夫就被草鱼吃干净时会继续投放,草鱼才看到源源不断的鲜草后会一直不停的吃,即使是吃了很多依然会继续抢食,所以很多新手在养殖草鱼时会出现草鱼暴食后消化不良撑死的情况。正是因为草鱼有着很强的抢食能力以及吃起来不知道饥饱的特点,所以草鱼被人们称为强盗草鱼。

正是因为草鱼食用鲜草的量足够大,所以渔农便根据草鱼的特点来一桶饲养鲢鱼和鳙鱼。因为草鱼的食量很大,所以排泄物也很多,这些排泄物就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鲢鱼和鳙鱼主要以吃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所以将草鱼和鲢鱼、鳙鱼养殖在一起,草鱼的“强盗草鱼”特点为鲢鱼和鳙鱼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草鱼有很强的 抢食能力,所以在养殖草鱼时一定要根据草鱼的生长情况来投放鲜草,在草鱼还很小的时候根据草鱼嘴巴小的特点来投放小一点的草料,随着草鱼的不断生长 慢慢的改变草料的大小。在对草鱼投放草料时,要尽量的将草料撒开,切忌不能将草料全部集中在一起投放,容易造成一些草鱼吃太多撑到,而一些草鱼因为抢不到草料而饿着不长。草鱼的消化功能比较弱,所以在投放草料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草料来投放,切忌使用存放过久和霉变的草料,容易造成草鱼感染疾病。


悠悠乡村路


不请自来!

看到这个问题,我以一个跟鱼打交道几十年的经验来分享一下!

农村人为什么喜欢把草鱼,称为强盗鱼呢!本人认为,这是根据草鱼的生活习性来分析的!

大家都知道,草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它的主要食谱为各种青草和绿叶蔬菜,食物缺乏时,也食蚯蚓,钓鱼的各种饵料,碎米,玉米粒,小麦,豆腐渣等。

而养殖草鱼最大的优点就是,草料能够重复利用,草鱼的粪便,同时也成了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为主的鲢鳙与白鲢的饲料,而白鲢和鲢鳙又有水体清道夫之称,它们把草鱼的粪便当作饲料,同时又清洁了水体,所以养草鱼就必须同时养殖白鲢和鲢鳙。这样就使草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就等同于一饲喂三鱼的做法,只要草料充足,草鱼还不受水域面积影响,可以适当增加养殖密度,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所以,草鱼才受到所有养殖户的喜爱。
言归正传,那么为什么农民都把草鱼,称为强盗鱼呢?

养过草鱼的人都知道,草鱼吃食时,总是冲过去猛的咬上一口,转身就走,边走边吃,一路争抢,等吃完了立刻回去再抢,犹如强盗抢劫一样!

十斤重以下的草鱼,吃草的方式是身体横着浮游在水面上的,达到十斤以上的大草鱼,由于它们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也从中学到了在吃食时,怎样预防不测,所以它们都是潜伏在食物的水底,确定四周没有危险后,立即从水底身体呈直立状的朝着食物冲上来,猛的咬上一口,然后又退回水底亨用,它们可不会像几斤重的小草鱼那样,把整个身体暴露在水面!


由于草鱼吃食太猛,而且是越大越猛,所以才被农民们,戏称为“强盗”鱼的!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在农村,人们又将草鱼称为“强盗草鱼”,农民为什么会这样称呼草鱼?

草鱼属于食草型鱼类,多数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中存活,是一种淡水鱼,性情活泼,身体移动速度快,以群居觅食为主。因为其生长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低,饲料供给广,与、鲢、青、鳙并称为中国四大家鱼之一。现在草鱼很少有野生的,在农村基本都是人工养殖,因为草鱼食量惊人,靠人工饲料来喂养成本会增加很多,在给草鱼喂料中,养殖户们都会在野外拾取水草和杂交性的野草来喂养,如果不够还得再鱼塘种植青草来供养草鱼。那么为什么在农村草鱼被称为“强盗草鱼”呢?


“强盗草鱼”从字面理解为草鱼就是强盗,豪取强夺的意思。由于草鱼是一种食草鱼类,食物来源就是草,草鱼有一个进食特点那就是不吃硬草,喜欢吃一些鲜嫩的小草,所以在野外采集食物时,尽量在早晨5点钟左右出门采集嫩草。由于草鱼的食量惊人,吃起来就不会结束,所以在鱼塘中的水草和丝藻、轮藻就会成为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在经过长时间饲养的情况下,所有的水草等植物就会被吃光,草的生长速度根本跟不上草鱼的进食速度。所以就会出现“强盗草鱼”一说。在鱼塘水草和采集的杂草供不上的时候,农民就会选择在鱼塘种植鱼草,主要有象草、黑麦草、苏丹草等,这些草的特点就是生长快,产量高,能及时供应草鱼,而且这些草还会循环生长,收割完这一茬下一茬就会慢慢长出来。

相信通过上面的解释大家可以理解为何草鱼被称为“强盗草鱼”了吧,因为草鱼的进食能力强,移动速度快掠夺食物的速度也快,所有在鱼塘里生长的植物都会称为它的食物,所以才会被称为“强盗草鱼”。

布衣小农人


草鱼可是农夫最爱吃的一种鱼类了,其肉质很紧,并且骨头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在我们这里,有时候办酒席了,就是购买草鱼,把它沾着面粉,油炸一下非常的好吃。作为“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在国内大部分地方都有养殖,并且其在市场上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鱼类。至于题主所说的有人把草鱼称之为“强盗草鱼”,这个农夫真的是孤陋寡闻了。虽然家中曾经也承包过村里的鱼塘,搞过几年水产养殖,但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草鱼还有着“强盗草鱼”的称号。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农夫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强盗”,其指的是一种用暴力行为强制性地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的行为。而草鱼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温顺,给人的感觉它就是一种吃草为生的鱼类。而有人把草鱼称之为“强盗草鱼”,农夫认为主要是和它的食性有关。

首先,草鱼的食量很大。有数据证实了,草鱼没增重一斤,就要吃掉近90斤的水草或者是40斤的早草。而且草鱼不仅喜欢吃草,还喜欢吃农作物、虫子。像各种陆上的野草和水生生物都是草鱼喜欢食用的。另外像夏天的时候水边附近的绿蚱蜢和青虫,这些也是草鱼的最爱。

其次,草鱼食物很杂。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在鱼苗阶段主要是以浮游的小动物为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当它们的体长长到10厘米以上,就主要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食了,尤其是喜欢吃禾本科植物,像浮萍,水草、早草就是草鱼常吃的食物。

另外像玉米粒也是草鱼喜欢吃的食物,像草鱼吃这么多的食物,并且食量还这么大,虽然它们并不会吃小鱼小虾,但是草鱼一般都是和其他的鱼类混养的。而且养殖草鱼基本都是投喂饲料了,这样的话,胃口好、食量大的草鱼就会把其他鱼类的食物吃掉了,所以被称之为“强盗草鱼”。以上是农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来哦!你们爱吃草鱼吗?


农夫也疯狂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粮油蔬菜肉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类等海鲜也是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有些地方临近海域,对于鱼类的需求量会更大。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被人们用到的莫过于鲤鱼和草鱼了,鲤鱼的身上有不少诗情画意和人们美好的寄托,如农人口中常说的“鲤鱼跃龙门”,而草鱼在人民心中却没有鲤鱼这边幸运,草鱼被冠上了“强盗草鱼”的称呼,那么究竟是为何呢?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对此问题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草鱼的生长特性所致。

草鱼属于鲤科,体态呈现圆筒形状,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其体较长,腹部无棱,吻较短, 长度比眼的直径短或者低,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草鱼在5厘米时就开始吃草,以水草和陆生草为主要食物来源,所以被为草鱼。体重250克以上的草鱼,每天的食草量可高达到180克,实在是不少吃呀。由于惊人的生长速度,草鱼的食量较大,需要不断的获取食物,如果和其他鱼类混养在一起就会产生争夺食物的现象。

二,渔民附加的情感色彩。

渔民养鱼和农民种植土地一样枯燥劳累,在常年的养殖过程当中,为了丰富业余文化,渔民们会在日常劳作中观察鱼的生活习性不同,然后赋予一些拟人化的情感色彩。如鲢鱼因行动敏捷,活泼而善跳跃,被捕时,常常会跳出网外,被渔民戏称为“急躁白鲢”,青鱼行动迟缓,吃食斯文挑剔,被渔民戏称为“秀才青鱼”,鳙鱼行动迟缓,捕捞时不跳跃,被渔民戏称为“好人花鲢”。草鱼行动迅速,食量大,抢食凶,被渔民戏称为“强盗草鱼”,同时,又因为草鱼能迅速清除水体里各种草类也被称为“拓荒者”。其实鱼还是那个鱼,只不过被人根据特性不同拟人化的打上了标签而已。

三,草鱼是美味的食材。

草鱼是日常餐桌必备,由于肉质鲜嫩,大刺多小刺少,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在祛风化痰镇咳方面有一定功效,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农家人最常吃的做法是红烧和水煮,无论哪种口味都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草鱼的喜爱和美味的追求。

总之,无论人在鱼身上附加了多少色彩,但是鱼类确实是日常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食材。鱼类富含高蛋白,常吃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摄入。

条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们留言评论区恭候。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