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过后,体制内工作会更抢手吗?社会各阶层会加速流动吗?

超哥往前走


有人说体制内就是没本事的人混吃等死的地方,第一,先考上在说这话;第二,你们做生意的良好生态是体制内的人在维护;第三,体制内的人做事要么是民意的集中体现,要么是国家公益服务,必须有人来做,而且有的人做的很好!


应德哥哥


不会有任何改变。

我表弟与弟媳都是体制内公务员,这次疫情,俩口子都忙于抗疫,大年初二起,就没回过家。他们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放假回家天天一人呆着。其坚绝表示,毕业后绝不进体制内。

过去我家夫妻俩,也都是公务员(我公安、妻药监)。后来我离开体制,自由经商,妻还在单位。

这次疫情,妻所在单位由工商、药监、质监合并为市场监管局,属抗疫一线单位。从除夕夜到今天,单位大半职工都没得到一天休息。为防止频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被传染,我每天开车接送。

妻体质差,我又恐这特殊时间,她外出检查时,饮食不干净,所以每天中午做好便当,联系她在何地,及时给她送去。

幸好我离开了体制,才能在这特殊时期,有时间、有精力为妻子做好后勤工作。若我还在体制内,这些是无法办到的。

看待任何事情,都需全面。公职人员职业相对稳定,但在这种危机时刻,奋战一线的也多为公职人员。(志愿者占比较少)

现在想进入体制的人,绝大多数都要凭自己能力考入。有资格能进来者,都不是傻子,会对自己未来发展进行选择。结合自身实际,去蔽追利,不一定非进体制。

至于根本达不到报考体制岗位条件者,就别瞎起哄了。

发几张截图,表明所述不假。

图一为家庭群聊天记录,图二、图三是我发的朋友圈消息。


城镇户籍打工者


不是说笑,茉莉真的很想去体制内和国企了。

一个原因就是稳定。

结合实际案例说一下

第一,实际案例

茉莉的朋友小赵,在一个杂志社工作,然后就是在这个疫情期间,本来当地政府规定了第一次延迟上班的时间是2月3日,他们公司也照着做了,后来因为情况比较严重,当地又延迟了一次,复工时间是2月10日,但是这次他们老板就呱呱叫不同意了,说一定要大家回来上班,要不公司就垮掉了。当时大家都胆战心惊的回到公司,结果看看整个大楼,就他们公司一户,就连保安都十分不满,因为莫名其妙就增加了工作量,还得看着这一户人。

后来因为这么巧,第二天他们大楼被他们区政府抽中要检查,所以大厦就说你们还是不如回家吧,我们也想安全,看着你们我们还觉得不安全。

回家后,老板还骂骂咧咧,结果后来老板转念一想,说大家共度时艰,这个月就不发工资了。

反正你们也没有上班。

然后平常这个老板也是够有刻薄的,所以他们几个同事都已经在不同程度的投递简历去了。

第二,不稳定让导致流动

茉莉日常就已经听过小赵各种吐槽他们公司,实话说,他们是一个民营企业,按照老板的说法是,工资多少全靠同事们自己打拼出来。这个是事实,但是日常的各种克扣,各种压榨,特别是最让人讨厌的就是经常要全体同事无偿加班。

茉莉觉得加班是有机会的,但是好歹也要让同事休息一下,不能连轴转,不给加班工资,补休半天也好。但是他们领导不是的,就是把人用完为止。

关键是茉莉好几次去他们公司,因为他们有点像创业公司那种,开放式办公,所以你可以坐在公共服务区域。然后他们老板也不知道茉莉在等小赵,经常就言语上侮辱很多同事。

反正就是不喜欢这个同事了,就叫她滚,大概意思是这样。

第三,目前选择

所以茉莉以前说了多不喜欢国企,体制内,说人际关系复杂。但是现在想想,例如像小赵这样,有了上顿没了下顿,你说这个1月的工资,是2月底发的,2月不发工资,小赵如果没有一点点储备的话,后面的生活怎么过去。

所以茉莉觉得,人际关系复杂又如何,好歹保证了吃饭情况,好歹保证了房贷情况,你就忍一下呗,各位大哥大姐。


Molly小秘书


疫情期间,最累、最辛苦的,恰恰是体制内。医生护士这些事业单位的就不用说了,他们时刻奋战在最危险的抗疫一线,公务员大部分也被派去做支援工作。

我本人前阵子在社区做了五天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当时去支援服务的除了我是国企的以外,其余都是公务员——他们来自镇政府、缉毒办、海关等单位。

千千万万的公职人员,在我们大部分人还能跟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时候,他们是实打实的奋战在抗疫的一线。有的甚至会面临比较高的感染风险。因为薪酬福利不透明、养老保险不平衡等原因,很多人对体制内的人员会有所偏见,但国难当头,中国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有效的成果,跟体制内千千万万工作者的努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疫情过后,体制内工作不会比平时更抢手,不同性质单位间人员流动会有变化,但体制内、外变化不会太大。

一、体质内工作,在国内一直都很抢手,跟疫情并无太大关系

体质内工作为什么抢手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1. 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企业里收入情况是跟公司的营运状态密切相关的,企业效益决定了员工薪酬的高低。但体制内不一样,很多都是行政拨付,也很多是非盈利的单位,所以工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存在企业那种受制于市场的风险。
  2. 失业风险低。企业即便是国企,因为市场化的加剧,也存在裁员风险,民企、外企更不用多说。但是体制内的单位就不一样了,目前阶段来说,只要遵纪守法、好好工作,被辞退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3. 薪酬福利好。体制内的收入情况,分地区,要看当地的财政实力。但是,不管那个地方,体制内的收入基本都是处于所在地中等偏上的水平。也就是说,体制内想很高的工资也不大可能,但相比于当地其他大部分的职业,还是有优势的。
  4. 有面子。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从小被父母洗脑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我反正是被我父母洗了多年脑。在我个人成长的经历里,老家的亲朋好友,跟他们说企业里的好,他们是没啥反应的,但如果是做了公务员,他们就觉得,你很不错,工作体面。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体制内的单位一直很受欢迎。其实这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一边对体制内抱有偏见,一边又巴不得自己孩子都能进入体制内。

总体上,体制内工作在国内是很受欢迎的,跟疫情关系并不大,一直怀揣进入体制内工作想法的人,不会因为疫情而退缩;嫌体制内条条框框多,没有赚大钱机会的人,自然也不会考虑进入体制内。

二、不同性质单位间人员流动会有变化,但体制内外变化不会太大

这就涉及到体制内单位的编制问题了,在一个时间段内,编制数量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大增大减。

比如公务员,一个地区一年也就两次考试的机会,一次国考、一次省考。好的地区和岗位,录取和报考的比例会去到几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试问有多少人能成为这个幸运儿?只是极少数。

事业单位对人员的需求,相对会多一些,比如医疗、学校,但总体也是相对稳定的,很难大增大减,也同样需要通过考试(考试的难度一般也不会太低)。

综上,体制内外的人员流动,我认为不会在疫情过后有大的变化,主要就是因为编制的问题。即使想进,一是要有岗位空缺、有编制,二是要考的上——不管是公务员,教师还是医生护士,要进去,首先要能够通过考试。

不过体制外的单位间,人员可能会存在一定幅度的流动。目前餐厅(除了少部分)、旅游行业等都处于歇业状态,等疫情过去,会有消费上的反弹,对员工的需求量预计也会增加。还有一些线下,经过疫情的打击,可能业务会更多的向线上倾斜,也带来员工数量的增加。


总之,体制内工作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一直很高,跟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关,跟疫情关系则并不大。但因为编制和考试选拔程序等原因,能进入体制内的人员,在一定时间段内并不会有大的增加。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单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能走的长远。


欢迎关注@闻知,持续讲述职场里的那些事儿~

闻知


我觉得并不是抢不抢手的问题,现在也很抢手,但很多人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何况现在大多数人,都快3月份了让他上班都不愿意,体制内的苦他们更加受不了了,我妻子就在体制内,她从年三十到现在都没休息过。

先说体制内的工作,基层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

体制内工作的确是稳定,但除非你有关系,升到管理岗,否则在基层,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甚至比在私企更累。

先说这次疫情,从年三十上到现在一天没休息过,很多人会说,这是你的工作,你应该做的,有什么好抱怨,你觉得累可以辞职,我不怕累!

对于这些人,我觉得他也只是嘴上说说,真要让他去,他肯定不愿意。不信你可以让他们报名现在的志愿者,你看看有几个人愿意去的?先不谈待遇,这些志愿者的工作就是目前基层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除了每天去各小区量体温做宣传之外,甚至还要负责运送医疗物资。

他们最大的借口,就是你们体制内拿那么多钱,当然愿意干那么多事,给我那么多钱,我也愿意干。其实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话题,是先给你钱你才肯出力,还是你出力了才能获得这么多钱呢?

体制内的人也是先出了力,才能拿到目前的工资待遇,而不是先给他们那么多钱,他们才付出努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公务员每年都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呢?考了为什么没考上呢?别人考上的难道付出的努力没你多?

要想工作稳定,平时就该努力提升自己,别人体制内的工作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人是靠关系进去的,的确我不否认有这些人,但你敢说所有人都是靠关系进去的?就没有靠实力进去的?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的世界观也太黑暗了。

我身边很多都是靠能力考进去的,他们并没有你所说的关系。那你是不是说他们运气比你好呢?其实你还是不肯承认,别人比你努力,付出比你多。

指责体制内工作轻松,只不过是你并不了解体制内的工作,每个月的审计报表,就能让你做到怀疑人生,何况基层还需要下户去了解情况,登记居民信息,应付各种检查,加班是常有的事,和外面传的朝九晚五根本不一样。

体制内的想出来,体制外的想进去,这本来就是一个围城,哪个地方都会存在。既然你向往体制内,那就凭你的本事考进来,而不是在网上说一些酸话,钱多不多,真正进入体制内的人才会了解,反正我们说不多,你们肯定会说我们不愿意露富,那也没必要辩驳什么。

还是那句话,你羡慕体制内就凭本事考进来,每年都有考试,并没有人限制你来考试,除非你连一个正规大学毕业证都没有。没有本事进来就没必要抨击体制内的人,他们工作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你也没权利说别人轻松拿钱多!


职场新人王小明


我是吹梦西洲,品尝人间滋味,不负韶华。很高兴为您分享我所知道的:


疫情过后,体制内工作会更抢手吗?我觉得不会

我们一般说的体制内,多指的是公务员,事业编。例如政府机关、教师等。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也都在改制,搞企业化,自负盈亏。我们只说政府机关和教师:

我目前在一家食品企业供职,县质监局几乎三天两头来企业检查。有次他们一车四人来企业后厨检查。期间,我跟一个女同志聊天,我问她:领导,你们经常来,挺辛苦啊,不休息休息吗?

她回答:我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就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我们局长,一天都没休息……

当时是正月二十几。因为疫情的原因,他们质监局,算是个关键部门,几乎每天都跑来跑去忙着检查。看着她脸上疲惫的神情,有些凌乱的头发,真是还有些心疼。

我的父亲是乡镇基层工作者,自从疫情开始,几乎每日都要执勤。有时候还是后半夜,五十多的人了,马上六十,感觉这段期间又沧桑了不少。

新闻里通告某某基层工作人员牺牲在岗位上,我的朋友有的还不信。但我相信,因为体质内的基层工作者,尤其是乡镇一线,太辛苦了,真有可能累死!工资低、活儿多、要求高。我觉得父亲就是在靠他那个时代人养成的信念在支撑。

爱人是教师,起初她因为要提交众多的表格,统计各种学生的信息,一直在抱怨。但她毕竟一直在家,时间相对自由。我觉得跟企业里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来比,跟乡镇基层的任务比,他们教师的工作已经够好了。

另外,我有的朋友在郑州的某小国企内上班,他们是3月2号开工,真是羡慕!

所以,总结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体制内的工作,还是会跟之前一样状态。例如好的国企、教师、好的机关(烟草、税务、电力)还是一样抢手。某些没有油水,活儿多事儿多的例如乡镇基层,这样的体质内,不会抢手。

社会各阶层会加速流动吗?有可能

不知道题主所说的加速流动是指的哪方面。如果是阶层之间流动,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此次疫情毕竟很严重,而且何时结束,尚未明确。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支撑不住,社会中的一些中层,如果有高杠杆,很可能也支撑不住。虽然国家出台各种政策,但市场价值规律还是起主要作用,大的方向不会变。

我个人觉得一部分中层,可能会落低层次。至于其他,不知道。


我是吹梦西洲,期待与您一道品尝人间滋味。


吹梦西洲


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体制内的工作,包括哪些,优势劣势,然后再看阶层划分流动的核心。

体制内的工作包括哪些

体制内的工作可以分为几类:国企、事业编、参照编、公务员。

现在的国企其实和体制外几乎一样了。营利能力好的国企比公务员滋润,但盈利能力差员工仍然很悲催,裁员优化方面只是会比私企民企更加遵守劳动法。

再说说事业编。目前国家正在整理的正是事业编类。国家倾向于把事业编分类改革,广电报社这样的变成企业,当然是国企;学校医院这样的算是真正的事业编,国家全额拨款;剩下的,归到行政。转成公务员的不用纠结,铁饭碗更铁了(起码几十年内还铁),但转成企业的很多人前景不好说。比如职称变职级后工资降低,财政弱的地方回补养老保险有困难。

参照编和公务员是一样的。如果单说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数量不大。但是我们国家养着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团体,公益团体等。只有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是真正的公务员,其他都算成参照。

最后说的公务员、就是单指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现在都要参加公务员国考,通过才可以,而且考核变得更加透明、规范。所以能进去的也都是凭实力,难度不亚于你去考研或者考MBA,而且竞争激烈。

体制内的优势,劣势

体制内的优势毋庸置疑-稳定,遵守劳动法,福利有保障。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很多在民企和私企的员工都焦虑不堪,因为复工之后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裁员降薪,直接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比如频繁可以看到的企业倒闭,裁员新闻,西贝,二手车平台,等等还有一些根本不知名的企业。

但是体制内不管是国企,事业编,还是公务员,都没有任何薪资的影响,也不存在因为疫情导致失业。

这是让很多体制外的人艳羡不已。

但不是说进去就完全稳定(针对国企,改企的事业编等),很多人抱着稳定安逸的心态,没有危机意识,会容易发展成温水青蛙的结局。

我表哥在报社工作,属于国企,十几年前属于黄金行业,大家也是击破脑袋进去。但是因为国企很多有政府补贴,没有自我发展的元动力,也没有改革能力。单位一直亏损严重,没有市场,印出来的报纸也仅仅是给国家政府部门去看。

表哥从十几年前的几千元工资,到现在仍然还是几千元,在一线城市,很多当初的同学已经成了企业高管或者创业开办了公司。对比之下,这种稳定,是你想要的吗?

社会阶层的分类,疫情加速阶层流动是不可能的

下面这张图是之前在某论坛贴出来的中国社会阶层划分模型,所以可以看看自己在哪个阶层。

一场疫情,能加速阶层流动的话题是可笑的,阶层虽然在现代社会没有固化,但是可以看出阶层的跨越是非常艰难的。

比如普通的农民,可能通过大半辈子的努力,在外地打工赚钱,能有机会在打工地买房定居的人都少之又少。

从农民,血汗工厂工人到知识分子的阶层跨越,可以通过教育实现,但那也是漫长的十几年的学习,参加高考,完成学业,会实现这一小步的跨越。

再看体制内的阶层跨越,那基本是半辈子的事,而且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机遇,伯乐等等复杂因素。

如何实现阶层跨越呢?

政治经济资本、自身素质是阶层划分的决定性因素。前者是先天的因素,自身素质大多是后天的因素。因此,要实现阶层跨越,提升自身素质才是根本。

自身素质包括心力、智商、情商、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社会阅历和见解等。

对于孩子来说,要实现阶层跨越,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以上回答供参考,欢迎留言评论@黛晓米!

黛晓米


【沐沐观点】我可以很确定的说,一定会的!体制内的工作一直都很抢手,尤其经过这次疫情之后,很多人认识到了拥有“稳定收入”或者“一份副业”的重要性,而两者最好的结合点就是体制内的工作。


一、同时拥有“稳定收入”和“一份副业”的完美解决方案


以前公司前台有一个小姑娘,每月副业做微商,收入1、2万。前台工资才2、3千,你说她为什么要做?原因很简单,工作轻松,有保底收入,按时上下班,节假日有福利发放,还有最重要的,五险一金社保有人交。


这段时间疫情,很多人开始做自媒体,或者在各大平台写作。但是自媒体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学习,才能看到成效的。前几个月,可能连一包烟钱都赚不到。


这个时候体制内的工作就是最适合的。想好好在体制内发展的,就努力向上走。只想有份稳定收入的,那么找个相对清闲的岗位,闲暇时做点副业。


一定要保证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再去开展副业,这是基本的责任心。最好是选择契合主业工作的副业,比如写作之类的。写作能力在体制里一定是可以给你主业工作赋能的,而现在写作变现的渠道也很多。


二、体制内收入不低,前途不差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自己的,国企工作,12年毕业时月薪2400元,到手工资1800元。现在每月到手工资一万+,奖金福利另算;我发小,研究生毕业,考上公务员,16年实习期工资6、7千,转正之后会更高。


1、说体制内工资低,没前途的,我觉得就是那些不努力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平台给你了,怎么玩看你自己。体制内薪酬体系不同层级之间差距很大。进入一个体系,先要吃透体系内的薪酬体系、晋升渠道等游戏规则。


2、这是最好的时代


体制内关系重要吗?肯定重要。但你的关系只能靠父母给吗?肯定不是。我们自己通过努力,关系可以自己培养。这个时代还混不好的,要么就是天天抱怨的,要么就是自身没目标混日子的。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不要用旧思想去思考新时代的体制内环境。


可以去考证、升学历、评职称、看书、研究制度,和优秀的前辈们交流。这些都做完了,你再去抱怨不迟。很多人本末倒置,什么都没做到,就一群人天天抱怨,互相慰藉,这个圈子能帮你成功,才是怪事!


三、总结


疫情过后,体制内工作一定会更抢手的,因为疫情让人们明白了两件事情:一是稳定收入很重要,二是有一份副业很重要。二者兼得的最好办法就是进入体系内工作。况且,体制内收入没那么低,前途也没那么差,只要努力,无论是专攻主业,还是辅以副业,都是很好的选择。


我是沐沐君,世界500强企业10年工作经验,获得过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目前属于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热爱跑步和写作。喜欢用朴实通用的语言分享职场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沐沐君,共同交流,一起进步。

沐沐君


一次疫情,也许会改变一些人的就业想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并不会出现扎堆往体制内挤的现象。

其实,即便没有疫情,体制内的工作也一直都是非常抢手的,2019年国考的时候,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局一个普通科员的岗位,招考比例是1:4040。

对于不少人来说,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性是他们非常羡慕的,而这次的疫情更是将这个优势凸显出来了。

不少的私企在这次疫情中遭受重创,要么降薪,要么裁员,有些甚至直接倒闭了,很多私企员工即使休假在家呆着也都是提心吊胆的,担心突然收到消息说工作没了。

而对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来说,就完全没有这个忧虑。有国家这个坚强的后盾做保障,工资准时足额发放,工作更不用担心。

所以疫情以后,肯定会有一些人会考虑是不是要考入体制。


但是,同样在这次疫情中,冲锋在第一线的也大多都是体制内的人员,那些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那些逐户排查登记量体温的社区人员、那些在各个路口设卡执勤的公安民警,还有许许多多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都没有休息,家里的老人孩子都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辛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疫情以后,肯定也会有不少人放弃考入体制内。


而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更不会因为这次疫情而有明显变化。

这次疫情的打击,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大部分人在这次疫情中只会受到损失,也就是会从上层阶级往下层掉。

而对于下层阶级的人来说,本身因为能力和背景的不足,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就会更大,更不会有人能够从这次疫情中获得足够的利益而上升到上层阶级去。

所以所谓的流动根本谈不上!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 年前的时候刚过了某在京事业单位的笔试和面试,本来计划是年后进行背景调查,但是因为疫情被延期了,被调时间另行通知,另外国考也进入面试环节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延期,如果不是疫情的话,估计现在已经做完背景调查了,国考面试估计也差不多了。

  • 通过这次疫情,对于我个人更偏向于体制内。同样是遭受疫情,体制内人员更多的是体力上劳动力的增加,但是肯定不会因为疫情而影响员工的收入,甚至是停岗停薪,而且单位相对人性化,会更多的考虑员工人身的安全性。
  • 但是体制外的话,公司内是讲究盈利的,这是一家公司发展的根本。疫情出现的时候作为领导者考虑的是,自己公司的机会点在哪里,如果让员工有效的在家办公,并且管理好员工。并不会过多的考虑员工自身的个人利益,甚至说根本就不会考虑;
  • 当然做为在公司的员工也担心公司倒闭,自己又要重新去找工作,但是大家目前都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招聘岗位基本是减半,或者是不招,形势很严峻,重新换一份新的工作,谈何容易?!
  • 当然相信疫情过后应该会有一些流动和变化,毕竟一般年后会是社招的一个小高潮,因为年前刚刚发过年终奖,很多都蠢蠢欲试,准备跳槽,但是受疫情影响,这一波小高潮应该会有一定的延后。

欢迎关注@留在北京,90后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