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非必要,勿聚集

專家訪談

□ 本報記者 李振

近日,全國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病例顯現下降,復工復產有序進行,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一些省份陸續下調應急響應級別。這些積極信號的出現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鬆口氣,工作生活中各種防控措施能否放鬆一些?日前,記者專訪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孫桐。

孫桐表示,目前來看,全國疫情形勢確實出現了積極向好的態勢,2月24日我省也首次實現了確診病例全天0新增,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對這些成果要倍加珍惜。

“但出現向好態勢不意味著拐點出現。”孫桐表示,疫情尚未結束,防護意識不能鬆懈,防護措施不能減弱。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遠非“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之時,對疫情防控還不能掉以輕心,仍要嚴防疫情反彈風險。如今,疫情防控已堅持了一月有餘,正是容易出現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的時候,一旦此時在意識上有所鬆懈,措施上有所放鬆,很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不參與任何不必要的聚集。”孫桐表示。近期一些地方出現了餐館排隊就餐、聚眾喝茶等非必要場合的聚集情況,給當前疫情防控敲響了警鐘——眼下還遠非放鬆警惕的時候。專家呼籲,隨著復工復產的陸續推進,工作生產場所的人員聚集在所難免,一定要保持嚴格防控,比如採取分區作業措施,降低人員密度,分散就餐,密閉場所作業必須佩戴口罩,縮短工作時間等。另外,儘管生活秩序陸續恢復,景區開放、商場營業,公共交通恢復,但仍然要避免扎堆,儘可能減少出遊、逛街等非必要聚集。“非必要,勿聚集,疫情不結束,我們就要堅持不串門、不聚餐、少外出、少聚集,盡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一些前期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需要繼續保持。孫桐表示,疫情期間前往公共場所,還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注意手衛生,儘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物品,接觸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櫃檯等物品後,要及時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觸摸口鼻眼。做好居家和工作場所的清潔消毒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