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目前拥有广州三元里、大学城2个校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专任教师1373人,其中正高职称384人,副高职称458人,国医大师2人、有双聘院士 5 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1 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名、国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千人计划”项目专家 1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3 人、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教指委专家 6 名、省级教学名师 5 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4 名、广东省名中医45 名。

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30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学

省攀峰重点学科:中医学

省优势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护理

国家特色专业: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护理学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图书馆(含二级学院)拥有纸质藏书153万余册,在线阅读电子图书158万册,通过文献传递的电子图书150万册;包括SCI、中国知网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电子资源库49个,其中自建中医药特色资源库4个。古籍馆藏有普本中医古籍2,082部计10,356册,善本195部计1,426册。

南京中医药大学

目前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国医大师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和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全国名中医4人

10余个二级学院,33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学(培育)、中医内科学(培育)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学、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江苏省中医药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截止2018年12月114余万册纸质中外文图书、期刊(其中古籍图书3千余种,4万余册),122万册电子图书,57种(83个子库)中外期刊、专利、学位论文等综合性数据库。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位于浦东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教职员工近1300人,拥有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

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和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市地方高校之首;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教委重点5学科5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药学、医学技术、科学技术史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药用植物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工程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学、推拿学、古汉语与医古文、内经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复杂科学、中医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文献学、中医痹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护理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中药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系统实验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

中药学;B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培育-护理学、药学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I类高峰-中药学、I类高峰-中医学、I类高峰-中西医结合、I类高原-科学技术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ESI全球前1%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第一批)、中药学(第三批)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哪所强

截至2013年,馆藏图书100万余册。设有专用古籍书库2个,面积逾170平方米。其中收藏古籍36663册件,包括特藏善本1110部6196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