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杨俊玲 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杨俊玲 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近五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获得国家、省、市、吉林大学课题1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1篇。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得知吉林省要组织援助武汉医疗队,杨俊玲教授和她的同伴们,义无反顾地向组织请战。全科室,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纷纷在请战书上摁下指印,那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在医院誓师大会上,杨俊玲教授表示:“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难时刻,必须身先士卒,不忘初心、勇敢担当起历史使命,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赴国难,义无反顾征武汉

大年初二,是中国传统回娘家的日子。7点钟,杨俊玲教授匆匆看望从敬老院接回来的母亲,她没敢跟母亲说实话,也没能与母亲吃上春节团圆饭,就告别年迈多病的老母亲,毅然出门。


“家人还是很支持我的,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顾虑,主要是年龄体力不占优势,家人放心不下。走之前,爱人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做好防护。帮我准备了一些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面对家人,杨俊玲教授说,在前线的队员们心中都有三个“对不起”,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们不能好好陪伴你们;老公,对不起!瞒着你出征还把家丢给你;孩子,对不起!妈妈虽然舍不得你,但我要履行生命的意义。三句“对不起”背后的是义无反顾,是勇敢坚毅。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总有这样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


阖家团圆的夜晚,杨俊玲教授和她的战友们来不及道别,来不及拥抱,就毅然踏上征程,只为抓住每一寸“生”的光亮。没有硝烟的战场,这群“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步履铿锵。


用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白衣天使来了!”无论何时,这句话都具有最感人、最有希望的力量。


吉林省援助武汉医疗队进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是武汉刚刚开放的收治病患的定点医院之一。一下飞机,全体医疗队员立即进入一线,和北京援助武汉医疗队一起全面接管病区。此时,武汉当地坚守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早已承受了超负荷的压力。而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也在焦急等待救治。作为吉林省援助武汉医疗队的专家组组长,杨俊玲教授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沟通、对接、培训、会诊、制定诊疗方案……除了救治病患,她把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做为一项重要任务。她亲自堪查疗区,严格防范标准,严密疏导医护人员,严谨规范诊疗措施和流程,严守防护措施,严防医护人员和病人交叉感染。

众志成城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杨俊玲先进事迹

这次武汉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比SARS凶猛,新冠病毒对所有人都易感,尤其是对体质较弱、自身又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感染后会病情较重,医护人员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之一,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毎次进疗区,杨俊玲教授和队员们都必须穿防护服,防护服外面还要穿隔离衣,带护目镜、面罩和口罩,还有两层手套,两层帽子。


刚刚进入工作状态没多久,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两天内完成一个危重病区的升级改造。将院区9楼儿科病房改成ICU重症监护室病房,专门负责收治极其危重的肺炎患者。这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时间紧,责任重,目前医院正在跟时间赛跑,加班加点地进行改造建设。杨俊玲和医疗队也在紧急筹备医疗物资,时刻准备接受更加艰巨的任务。


有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抗击SARS的“老兵”。杨俊玲教授,17年前“非典”第一线有她的身影;禽流感疫情现场有她的足迹,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房有她的诊断……作为一名呼吸与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她几乎参与了全国发生的所有重大疫情的抗击,具备丰富的公共安全诊疗经验。她说,有能力和信心接受任务,“尽最大的努力,抗击疫情,护佑生命。”


杨俊玲教授表示,一个突发的传染病到来的时候,政府的防控,尤其是对传染源的发现和传染源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来看采取的措施是正确而且有效的。现在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们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一样,无有效治疗药物,诊断和治疗面临一定困难。所以我们重点是防控病毒的传播。目前最有效的防控还是对病毒的携带者和感染者进行严格有效的隔离和治疗。


“重任在肩,我们绝不辜负期望。有我们守护,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杨俊玲教授的双眼布满血丝,眼神沉稳、坚毅。纵然疫情还在蔓延,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恐惧,但这些逆行的、坚守的、勇毅的身影,给我们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这一股股无比硬核的爱国力量,胜过万语千言。


来源丨东亚融媒体报道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