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2014年張天一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在讀研究生,考研成績專業第一,出版了兩本書,北大“演講十佳”,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經歷……

這份光鮮的簡歷,應該可以幫助他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24歲的他卻“騎起自行車”,和3個合夥人東拼西湊了10萬元,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裡,開起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在這家只有14個座位、“比路邊攤好一點”的牛肉米粉店,北大法學碩士張天一有個諢號“阿香婆”:創業之初,店裡的牛肉都由他炒制,幾乎每天,他都要忙到半夜,衣服上沾滿了牛肉味,右手變得越來越強壯。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伏牛堂開業之初,因為地下一層地址不好,門庭冷落,張天一與合夥人憑藉90後對互聯網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為他們的目標顧客,因為張天一是地道的湖南人,而米粉又是湖南著名的小吃之一,所以第一批顧客自然而然就是湖南人。

張天一的一篇自述《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在朋友圈被瘋轉,他和伏牛堂成為熱門。6月25日,第二家伏牛堂開業,面積足足有180多平方米。兩天後,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前一天,也正是伏牛堂開業第85天,張天一他們共賣出14362碗牛肉粉,最多一天賣出600碗,日銷售額最高達兩萬元。11月中旬,張天一定下的“年底賣出10萬碗粉”達成,比他的計劃提前一個半月。自從2016年推出速煮系列後,銷售額更是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資本嗅覺靈敏,紛至沓來。自2014年5月,伏牛堂已經獲得險峰華興、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資本與真格基金的投資,單單靠這麼一道小吃就獲得了多輪融資,現在估值達到5個億。

伏牛堂現已改名為霸蠻,畢竟伏牛堂聽上去雖然高大上而且文藝範十足,但是和湖南米粉的聯繫實在讓人想不出,而霸蠻是取自湖南的方言,類似於執著不服輸的意思,用此作為名字自然能引起對湖南米粉的共鳴。

“一個概念一旦符合認知,切中社會情緒,所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其實就是對更符合認知概念的一次覆盤,一種升級。”

創始人張天一是個90後,他參加任何活動,總喜歡穿著印有‘霸蠻’字樣的體恤衫,而且體恤衫也在店中售賣,並且銷量不錯,可見,這件體恤衫也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心理上的共鳴。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走進“碩士粉”“霸蠻粉”,店裡的餐單非常簡單,巴掌大的一張紙,有6種牛肉粉,3種甜品,3種小吃還有3種飲品,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搭配成套餐,其中的招牌套餐,包含一碗黃牛肉粉,一盤湖南臭豆腐,一杯薏米水,一共43元。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店裡還有3種自取的小菜,臘八豆,剁辣椒和酸豆角,而且還清晰的寫明瞭適合搭配哪種米粉。

網友說:學霸認真黃牛肉粉,真的是很大一碗,有十幾塊小塊的牛肉,還搭配了小油菜,湯汁鹹淡特別合適,米粉勁道又不硬,恰到好處的順滑,就是牛肉略老。

臭豆腐,蘸料比較鹹,外焦裡嫩很好吃呢。

薏米水,冰冰爽爽的特別適合夏天喝,解暑去溼,就是放的糖多了點。

張天一說:“餐飲零售化的核心,就是破除餐飲的邊界,讓產品在更大的時空範圍裡流通。”

霸蠻的商業模式是餐飲+零售。

霸蠻有堂食,也有外賣,而且有速食包裝,拆開包裝,兌熱水,即可食用。而且,據霸蠻公開的銷售數據,其銷售額80%來自線上。

霸蠻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華聯BHG、華潤OLE、等十幾個線上線下平臺,都進行了佈局和銷售。另外,霸蠻牛肉粉依託社群運營能力,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自有商城上也斬獲頗豐。

從餐飲店轉型為快消‘高端速食方便食品’,有餐飲店的堂食作為體驗中心,支撐了其高端、健康,而非低價、不健康的方便食品,把品牌認知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售,可以說是拉寬了賽道。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張天一深耕堂食,慢開店,穩紮穩打,用空間換時間;但在品牌和產品標準化上,做健康速食,快速規模化,用時間換空間。

未來伏牛堂的發展是會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可能是服裝企業,可能是自媒體,也可能是大... ...,這是未知的,但是它應該是最早的“餐廳入口”模式。

參與投資的真格資本創始人徐小平認為,張天一和伏牛堂讓他想到了星巴克。一杯咖啡可以開遍62個國家,擁有1.8萬多間門店,一碗米粉是不是也有可能?

不是沒有可能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