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保米面油供应,保蔬菜、鸡鸭鱼肉蛋……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拎稳了,还需求药品、奶粉,这些特殊需求怎么办?自2月19日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开通“对口驰援 抗击疫情——武汉及16市网友建言征集平台”以来,湖北多地网友留言,表示家里还有老人、孩子、病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照料,买药、买奶粉等特殊需求也亟需解决。

买药、买奶粉……居民这些特殊需求得解决

一位来自孝感汉川的网友在“建言征集平台”留言,说自己的父亲患有静脉血栓,周围药店关门,在网上购买的药物也因封城无法送过来,已经停药2周多,希望能解决无法购药的问题。另一位同在汉川的网友“枫叶”通过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微信公号留言表示,自己的母亲患抑郁症,急需药物,已经断药2周了。

荆州、荆门、十堰等多地网友反映,因为居家隔离已较长时间,孩子用的奶粉、尿不湿等物品都没了,希望能够帮助解决。

获知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动湖北多地媒体发起追踪报道。

20日,《孝感日报》通过微信公号公布了婴幼儿、乳品配送清单,清单上标明了供应商、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经营品类。

24日《荆州日报》就药品、奶粉、烟酒、宠物口粮等需求作了统一回答:一般药品和婴幼儿生活用品将由社区工作者进行免费代购,对于急救药和孕妇购药等特殊需求,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会特殊对待、优先保障、即定即买即送。居民也可通过网络、电话直接向药店下单,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代居民取药。

不过,有部分网友反映家里宠物没口粮了、酒喝完了、烟抽完了,《荆州日报》呼吁大家,疫情防控期间,首要任务是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请广大的居民朋友们理解和体谅!

独居老人、病人、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得照料

“现在是疫情关键时期,向他们致敬,他们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爱心,感谢张林村委书记陈书记,还有出租车司机,虽然戴着口罩,不认识彼此,但是我知道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2月25日,一位来自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张林村的村民在“建言征集平台”致谢自己的村书记和南漳出租车志愿者车队。他说,家里80多岁的爷爷患有高血压,2月25日晨头晕不舒服,情急之下联系了村委的陈书记,陈书记亲自开车把爷爷送去了医院,解了燃眉之急。从医院回家时,又是南漳出租车志愿者车队把老人家顺利地送回来。

特殊时期,病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如何保障?对于网友在“建言征集平台”反映的情况,湖北媒体积极响应采访,各地社区工作者、基层党员、志愿者、公安齐上阵,各显神通。

据《随州日报》2月24日报道,73岁独居老人不会微信付款,社区工作者了解到情况后,马上把老人女儿拉进买菜群,不仅让独居老人吃上新鲜蔬菜,还送去了口罩。据介绍,随州由社区(村)、物业或志愿者收集居民需求后迅速对接各电商平台或商超配送,确保在配送过程中不留盲区,不漏一户。

不仅在随州,湖北各地都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保障大家“零接触”购物。据《黄冈日报》《黄石日报》报道,各小区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帮助老人等特殊群体实现网上代购和定点配送。对于不会用微信的老人,把子女拉进业主群里随时联系。

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基层党员成了群众的“快递员”,该镇推行“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定点超市”模式,实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兑单”流程。《十堰日报》报道显示,村民每天在便民服务微信交流群里发布所需生活物资,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由党员电话询问或上门登记,最后汇总分类、统一购买,并将价格公示上墙,接受镇纪委监督。

基层民警也不闲着,据《十堰日报》2月25日报道,十堰房县一名患有肾病综合症的男子药用完了,十堰房县公安局城关、军店、化龙堰、门古寺4个派出所、8名民警深夜接力80公里,送去了“救命药”。

@广大网友,特别是武汉及16市网友及援鄂医疗队,您有哪些问题、建议,可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建言征集平台”给相应地区市委书记留言。

1、人民网《领导留言板》APP、小程序、PC端、WAP站、微信公众号等。

2、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官网(www.hubpd.com)及“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微信公众号。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关注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建议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扫描下载人民网《领导留言板》APP提建议

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保障?湖北各地基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微信扫描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小程序提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