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重要陣地。分佈在我縣各社區的1133名網格員,組織動員居民、全覆蓋精準摸排,在疫情防控基層一線織起一張嚴密的“防護網”,網格員張鳳雲就是這張大網中的一個節點。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張鳳雲是潼川鎮大十字社區的網格員,這兩天,她的工作又增添了一項對網格內127戶門店從業人員的信息登記排查。“包括你在內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方式,實際居住地址,你全部要完善好,我明天下午過來拿。沒戴口罩的不能要他們進去哦,沒戴口罩的一定不能讓他們進去,你自己也注意安全。”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潼川鎮大十字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商家眾多,隨著我縣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城區的人流車流較前幾天增大了不少,疫情防控壓力也隨之增大,要守住社區疫情防控防線,就要靠張鳳雲在內的眾多網格員的一雙雙“鐵腳板”。“口罩戴起,你哪們不戴口罩呢?莫坐近了,坐遠點,保持距離,這兩天再親熱都要保持距離。孃孃,你好久沒過來,哪們今天過來了呢?口罩戴好哦!”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疫情發生後,社區居民都宅在了家中,而身著藍色馬甲、戴著口罩的網格員卻遊走在社區的樓宇間、巷道里、街面上。一張網格員的微信步數排行榜,每天近兩萬步的步數真實反映了他們的工作狀態。每天爬萬步樓梯,說話說得嗓子冒煙是張鳳雲近期工作的常態。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張鳳雲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社區網格員就是大量地做好宣傳工作,摸排外地回鄉人員居住信息,核實居居住戶的信息,每天對小區進行消毒作業,建好返鄉人員的臺帳,隨時監測他們的身體狀況。”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張鳳雲負責的網格內有住戶517戶,常住人口1200多人,而且多是七層樓的老舊小區。從大年初三開始,每天從早8點到晚8點,她上門挨家挨戶排查、核實信息,宣傳防控政策知識,定時回訪並協助監測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30天來,張鳳雲沒有休息過一天,她也成為了居民天天見面的“親人”。

疫情發生以來,張鳳雲樓上樓下不知跑了多少遍,社區的摸排工作也已經進行了三遍。1月28日,張鳳雲在走訪某小區時,發現一位老人說話支支吾吾,於是拉著老太向她解釋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老太說出了事實。原來,老太的侄女從武漢回鄉,以為會對侄女不利,所以對工作人員隱瞞了這個情況。

細緻入微的宣傳和排查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信任,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個別瞞報的住戶主動上報實情,一些過去拒不合作的住戶也主動配合,居家隔離的人員每天主動報告體溫。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張鳳雲說:“我作為一名網格員,也是一名黨員,理應在這個時候衝在最前面,把居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將防控工作做得更紮實。防控工作做紮實了,老百姓才更有安全感。”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為方便居民諮詢、及時瞭解居家困難,張鳳雲又建起了“社區便民群”微信群,在群裡發佈了各類疫情防控的宣傳公告、注意事項。把網格居民凝聚在指尖上,贏得了更多居民的支持。熱心居民紛紛加入志願者行列,參與社區消毒和外地車車輛排查,幫助值守網絡內的各個防疫檢測點。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1月30日,張鳳雲接到志願者報告,在網格內排查出一輛湖北車牌的小車,車上沒有任何車主的聯繫方式,她立即上報了社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併到派出所請民警協助,聯繫車主後對車輛備案登記,為車主量體溫,未發現異常。她細心地為車輛貼上“某某某已備案”的字樣,避免車輛被重複排查,這一做法既跟蹤了信息,又方便了群眾,得到了車主的高度評價。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多從群眾安全的角度考慮,把疫情防控工作都做細做實。”不僅是張鳳雲,社區的每一位幹部和網格員都是這樣做的。大十字社區有4636戶住戶、1200個商家和單位,社區率先勸導商戶歇業讓喧囂的城市平靜下來,率先實行出入證管理讓熱鬧的小區安靜下來,率先實行門店從業人員登記讓輸入渠道管控了起來。一項項防控措施的落實,讓大十字社區的疫情“防護網”更加嚴密。(記者:任衛)

網格員張鳳雲:與疫情比腳力,用腳步丈量黨員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