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直击黄冈丨湖南疾控派出的“流调”专家在黄冈都干些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6日讯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抗疫的看家法宝。看似毫不相干的病例,通过细致分析可能发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发现传染源。2月26日下午,罗垲炜和张斯钰向特派记者聊起了他们在黄冈的“流调”工作。

打开手机免提为基层“流调”人员现场演示电话调查

2月11日,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罗垲炜和同事张斯钰赶赴湖北省黄冈市。

2月12日一早,罗垲炜和张斯钰前往黄冈市疾控中心。几天下来,他们对黄冈全市的疫情、重点防控方向和存在的不足有了全盘了解。

直击黄冈丨湖南疾控派出的“流调”专家在黄冈都干些啥?

(2月21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街道,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张思钰给社区干部答疑解惑。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辜鹏博 摄)

2月16日一早,他们便赶到黄州区疾控中心,组织“流调”队伍集中学习,数十名专业人员和区里各个社区、乡镇的百余名调查员接受了培训。这些人很快担负起全区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重任。

培训课教些什么呢?都是“干货”!

罗垲炜和张斯钰向告诉基层的“流调”人员,为了尽量提高调查效率,首先要考虑电话调查与“外围”调查相结合,其次再根据前期调查情况进行面访调查。

通过电话,询问患者本人明确的发病日期,调查可疑的暴露机会,排查密切接触者,做到“不漏一天,不漏一人”。当然,要摸清这些信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需要赢得患者的配合,熟练掌握核心问题,且有清晰思路;而“外围”调查则需要联系知情人、调用相关记录或者实地查看等。

罗垲炜说,为了让基层“流调”人员领会、掌握“流调”技巧,培训时,他们直接打开手机扬声器,现场演示了一场场电话调查。

“我们的使命是全力以赴地减少新冠肺炎的增量”

医护人员是战“疫”主力军之一,同时也直面感染风险。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除了教学之外,罗垲炜和张斯钰还得到医院开展调查。“我们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医院预检分诊制度落实情况,反复查看发热门诊布局和环境设施,发现可疑风险点和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罗垲炜告诉记者。

直击黄冈丨湖南疾控派出的“流调”专家在黄冈都干些啥?

(2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罗垲炜和同事张思钰在当地展开调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辜鹏博 摄)

调查之后,罗垲炜和张斯钰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利用专业所长对黄冈的疫情走向等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疾控部门能够更加科学地为当地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到达黄冈的第二天,他们便对现有的分析报告进行了调整,以便及时发现疫情发展新趋势。同时,他们还提出3条建议,包括立即对“流调”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力度,加强院内感染防范工作。这些建议得到了黄冈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采纳和高度评价。

2月16日,罗垲炜和张斯钰与黄冈当地疾控专家一道,前往黄州区的医院调查预检分诊情况,以及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工作情况。当晚,他们加班撰写出了情况报告。“我们在报告中指出了黄州区的医院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列出了问题清单,最后还给出了若干条应立行立改的工作建议,比如,医院要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调整发热门诊布局等。”罗垲炜说。

此外,罗垲炜和张斯钰还撰写了《黄州区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等多份报告,给当地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线医疗人员是竭尽全力降低新冠肺炎的存量,而我们疾控人员是在全力以赴地减少新冠肺炎的增量。”罗垲炜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