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福建泉州有一个古镇,叫安海镇,安海镇有着久远的文化积淀。安海有一个“石井书院”反映着安海悠久的文化意蕴,在泉州南边,一直流传着“海边邹鲁”的幽深话题,朱松和朱熹父子两曾在安海和泉州传播过理学,是理学南传的重要代表人物,如果说,“石井书院”代表着安海古镇的文化底蕴,那么,连接安海镇与水头镇的“安平桥”则是表现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耐人寻味的种种故事……。

安海的许多人都知道,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有两位僧人最先倡导造建一座桥梁,一位是祖派,首倡建桥;一位是智渊,率先呼应。在以前的那个年代,常常听说人宗教是麻痹人的鸦片,可是,后来知道了更多关于宗教的道理,明白信仰其实是不少人所需要的,而宗教就满足人的信仰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只是,信仰往往是处于处在远方而难以实现的一种遥远的理想,而不少僧人并不仅仅在追求遥远的信仰,而是做一些脚踏实地的善事。而祖派和智渊便是把建造“安平桥”等成他们执掌去完成的善事,也是满足他们的理想的一种追求。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安平桥

当然,靠祖派和智渊两位僧人的力量要建成“安平桥”显然是不够的,可喜的是,当两位僧人倡导和开始着手筹款建“安平桥”时,一位有影响有实力的人物站了出来,他这就是安平的富商黄护。

黄护是当时闽商中的重要代表,当两位僧人倡导建桥时,他积极响应。黄护首次捐赠就拿出了一万串铜钱(古时千文为一串),后来一直在支持“安平桥”的建设,据说,在他临终时,他还尽力以他的家资来支持建桥。黄护捐出的钱财和表现出来的诚心使他在建桥的碑文上和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富而为仁,铺路造桥,对这样慷概的商家,人们一直是念念不忘的,“安平桥”周围的古镇、乡村,代代流传着关于黄护热心捐款建桥的故事。

时光荏苒,祖派、黄护都先后辞世,建桥工程延续了十多年。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奉调来泉州主政的郡守赵令拎,到任后巡视安平,见“安平桥”在建,他毅然决定由他亲自主持“安平桥”的修建。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安平桥又称“五里桥”

当南宋朝廷的昏庸帝王和腐败的官僚在热衷于“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西湖歌舞酒乐中时,这位姓赵的宗室贵胄,却没有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也没有热衷于建造堂丽官邸,而是把他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建造“安平桥”上面。赵令拎勤政为民,造益大众,真是难得。这位郡守还是一位很有诗才的官员,他在主持建造“安平桥”时曾写下了很有意思的诗:

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

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

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

“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完整石结构梁式长桥,状如长虹,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原本此桥的分水道有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是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闻名天下。后来,经修缮后,桥全长为2070米,桥面宽3米至3.6米,桥面以巨型石板铺架,两侧设有石护栏。桥板又阔又厚,最长者可达十余米,每节用板石七、八条,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安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望高楼

重走“安平桥”,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惊叹我国古代石桥工程建造者的伟大,赞叹传统石雕艺术的壮美。“安平桥”板石之大,在当时条件下,看来只能是借助水运,或许是从泉州府附近的石窟运来,或许是从咫尺相望的金门岛开山采石海运而来。桥墩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根据承载桥身和分水功能的具体需要,分别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至今“安平桥”尚存331座桥墩。桥的护栏柱头雕有维妙维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亭”供人歇息: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还各设路亭一座。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水心亭、石将军

其中,“泗水亭”最引人注目,因其在桥的中间,所以它俗称“中亭”,“中亭”前面的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两边立有两尊石雕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威风凛凛。此将军像算得上是为宋代高水准的石雕艺术,看着这尊雕像,让人想起汉武帝时霍去病墓地的“卧牛”等著名石雕。“泗水亭”中,仍保存着历代重修碑记14方。“中亭”两翼之中筑有对称方形的四座石塔,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安详慈善。靠水头的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靠安海的东端桥头建有一座阁式仿木结构五层六角楼白塔。

重走“安平桥”,感受闽商的开拓精神

天下无桥长此桥

重走“安平桥”,我们依稀能想起历代官宦留下的印记:南安县尉陈大方所立的篆书碑题“安平桥”,“字径二尺,配搭匀整,气象崚嶒”;赵令拎在《安平桥记》云:“斯桥之作,因众志之和……”。同时,也常联想起宋元明清的文人雅士对桥的称叹:“平沙水退鱼鳞露,远浦天晴雁阵高”,“波底天涵空碧映,湖头风簸雪花飘”,“彩舶来宾百贝呈,大江南北渡千航”,“南风一片孤帆入,泉布人夸欲斗量……”。

据传,被明代泉州人称为“学问最通”的陈紫峰,有一次邀文人好友畅游“安平桥”,正遇聚雨,长桥胜景让紫峰君即兴赋联:

“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

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这很形象地描绘了“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胜景。

重走“安平桥”,还会想起一些现代名人的足迹:一九二0年,廖仲恺接受孙中山的命令,到闽南召陈炯明回粤讨桂系军阀,经泉州、巡安海,经过“五里桥”,曾作“黄金缕”词一首:“五里长桥横断浦。不度返乡,只度离乡去。剩得山花怜少妇,上来椎髻围如故。冉冉斜阳原上暮,罂粟凄迷,道是黄金缕。彩旆红旗招展处,几人涕泪悲禾黍。”

一九二六年,厦门大学考古学教授陈万里、顾颉刚等从厦门乘船经安海到泉州考古访问时,曾于十二月二十四日游“安平桥”,陈万里于《闽南游记》曾有记载,还因为风大未能漫游至水头而引以为憾。

一九二七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与北大教授马叙伦南下考古和游览,到养正学校讲演,安海名人陈清机陪同两位文化名人游览五里桥。

一九三八年,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游览“安平桥”,他留连忘返地在水心亭澄渟院住留了一个月,之后才往泉州城内的承天寺,也许,“世间有佛宗斯佛”的诗句留住了这位佛学名师。

一九四八年,著名漫画家、音乐家、散文家丰子恺偕其女丰一吟来游访安海,追寻其师弘一法师的足迹,举办画展,住进了十年前弘一法师曾住过的“安平桥”水心亭澄渟院。

解放后,文化名人郭沫若特来游览“安平桥”,留下律诗一首: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踪全消;

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謨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

复台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重走“安平桥”,常常让人感慨:“安平桥”的建设当然是离不开僧人的倡导,巨商的慷慨,以及明智官宦的有所作为,但是,更离不开当时泉州港、安平镇经济的繁荣发展。南宋时北方被金人抢占,汴州丢失了,难逃至杭州的赵宋王朝统治者却沉浸于昏庸迷醉的灯红酒绿之中,因偏安于江南而悠然自得,而在南方的沿海,如泉州港、安海湾等,闽商们却在尽心尽力做生意,他们努力发展经济,以海洋文化的开拓精神经营着企业。

当时。不少安海人漂洋过海,到外地做生意,安海的对外通商十分发达,石井镇商贸很是繁盛。而“安平桥”的建设即是当时海商发达、商贾繁盛的必然结果,同时,“安平桥”的建设也是当时安海商贸发达的标志。

或许可以说,在政治上十分软弱的南宋时期,安海算是幸运的,文化上,“石井书院”造就了“闽学开宗”的宏大气象;经济上,“安平桥”促进了泉州港经济的大繁荣。当杭州昏庸高官还在沉溺于“西湖歌舞”而昏昏欲睡时,泉州、安海的下层官员,却能和民众同心协力,实实在在地建造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桥,他们积德民间,青史留名。

现在,“安平桥”下的海涛已远远退去,桥上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也不像以前了,但是,“安平桥”的历史,却深刻地印记在泉州、安海人的记忆深处,也许,还铸就了安海人务实开拓的心灵之桥。“安平桥”象征着闽南人勇敢地向海外开拓的精神,象征着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文化心理品格。“安平桥”在历史和现代的延续中,在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在开拓与创新的方方面面,启迪安海人勇敢地走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