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逗你玩儿小破儿孩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曹操的定鼎之战,确立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袁绍就此退出政治舞台。冀青幽并四州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这里有两点要确认,许攸不是曹操战胜最大功臣,可以说,即便没有许攸,曹操也可以击败袁绍。只过不是多费一些时间而已,再就是袁绍并不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昏庸。能够控制冀青幽并四州的军阀岂是昏庸之辈。不是说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就此覆灭,而是经过曹操一系列征伐才得以彻底平定北方。

官渡之战获胜最大功劳是曹操而不是郭嘉,郭嘉是谋士。他的提供策略和方案,而曹操是主帅,是最终下决断的人,就具体战役而言,最大功臣是荀彧。郭靖的作用是在哪呢?《三国演义》里借郭嘉之口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对部下“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在《三国志》里说袁绍:"有姿貌威容”,又评曰“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就是说郭嘉给曹操树立 信心,总之袁绍不是一个好领导、我们说曹操赢在哪里,不如反问一下,袁绍到底输哪里?

曹操首先在白马坡与延津口两度击败袁绍,但并对战略大局没有影响,对于袁绍而言,他没有提高警惕对曹操加以重视是他的失误,而后两军相持于官渡, 曹操采纳许攸意见火烧军粮,大将淳于琼被杀,还引发连锁反应,袁军大将张郃、高览降曹,袁绍就此大败。军事上的失败还好说,关键在于袁绍心眼太小,不是成大事之辈,心志不坚强、自己在心理上溃败了。对比曹操败于吕布、张绣把他儿子都杀了,以及后来的赤壁之战。曹操心胸之宽广韧性之坚强,这才是做大事的,官渡之败曹操真的是有些侥幸,但袁绍的意志已经垮了,再加上袁绍后方冀州叛乱,忙着平定,河北又大旱,和儿子袁谭逃回河北后,袁绍不到一年便呕血而死。又没有留下谁继位内讧又起,曹操这才一举平定北方。

至于说郭嘉他给曹操提出的建议是战略性的,他给曹操的最需要方向性指针,而许攸给曹操提出的不过是一个计策,这种计策是因为他来自敌方才得到的消息,谈不上多高明。官渡之战历经白马之战,延津之战,和决胜战——奇袭乌巢三部分组成,三大战役袁绍只要战胜一个就是全胜,可惜袁绍一个都没赢,也不得不说够悲催的。

袁绍是失败是战略上错误,指挥上失利,再加上用人不当。还有就是内部失和。谋士将军意见相左正常,但导致互相诋毁拆台就显得袁绍领导不力。乃至识人不明出现叛徒。而曹操最大的优点就是善断,能够从诸多意见中选择出最好的方案,说曹操喜爱郭嘉在于郭嘉有大局观。郭嘉也是唯一能够了解他的心意。所以在郭嘉死的时候,曹操才说:“惟奉孝为能知孤意”。“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谋士郭嘉,就以“十胜十败”论为曹操鼓励信心,从后世看来,郭嘉的这十个方面对比,就很好的解释了官渡之战为何是以少胜多的结局。这十方面分别为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此十个方面如果放在官渡之战中对号入座,郭嘉的理论就是极为准确的预言。



  •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这句话是讲袁绍注重形式主义,当然,这在古代是个通病,古人的礼仪讲究十分严苛,不按礼仪行事甚至会触犯法律,尤其是为人臣子不遵礼仪者,是不成体统的表现。袁绍是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熏陶出遵礼寻制的管理思想,所以袁绍在整场战争中的灵活性较差。反观阉宦之后的曹操,大小就是偷鸡摸狗之辈,长大反而成为一个灵活多变的管理者,他的团队更具有活力,实行的是扁平化管理。例如张颌投降一事,当时的曹营主帅为曹洪,可以先收降张颌,待曹操从乌巢回来后再行禀报,这种收降如果放在袁绍阵营,未得袁公同意,谁也不敢为之。



  •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八月,前往洛阳接回落难得汉献帝,迎入自己辖区许昌,这就树立了天下正统的政治地位。至建安四年,袁绍已经拥有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地,曹操便借天子的名义“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在政治上给其扣上不忠不义的罪名。袁绍吃了一个哑巴亏,后悔当年没有听取沮授建议迎接献帝,于是在壮大之后,开始向曹操集团发难,亦有夺回汉献帝之意。虽然袁绍以陈琳的“讨贼檄文”骂曹为贼,但不可否认的是袁绍此举更为心虚,仿佛是贼喊捉贼。此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强曹弱,应该休养生息,建立诸侯关系,以骚扰曹操为主,拖垮曹操集团。但现在看来,曹操在汉献帝的政治影响下发展迅速,例如吕布、刘备两个政治集团,皆在“朝廷”赐封下你攻我伐,袁术更是被定为天下共讨之对象,曹操皆成为坐收渔利的幕后玩家。如果战事再拖下去,曹操只会更加强大,袁绍否决此计是有理由的,因为曹操始终以汉帝为基础,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 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纪律严明是一个军队的隐形战斗力,袁绍的军队纪律涣散,最为明显的体现在文丑兵败延津一线。自曹操采纳荀攸声东击西之计,解了白马之围,袁绍主力吸引至延津一线,袁绍令文丑率领五千精骑追击曹操的五百诱饵。曹操自知不敌,令士卒将随身干粮钱财扔于途中,引起文丑追兵的哄抢,埋伏道旁的曹操及时杀出博得一胜,此役文丑战死,曹操则顺利逃回官渡。由此可见,所谓“河北四庭柱”之文丑,袁绍帐下名将,治军都这个德行,哪还谈得上军队纪律呢?曹操治军则极为严厉,削发代首的典故就是他树立军队纪律最好的佐证。再纵观文武官员,田丰因阻谏伐曹而被下狱,刘备绕往许昌一带,联合黄巾军残余刘辟搞破坏,被曹军全歼,回营之后居然未受任何处分,袁绍还同意他出走荆襄邀请刘表为援,管理相当混乱。



  •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用人唯亲其实有些牵强,汉末本身就是士族门阀政治,联姻大族是各大诸侯通用手段,况且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在战乱与割据中,用人唯亲要比用人唯贤更安全,曹操鼎力北方之后也是以诸曹、夏侯为各战区统帅,这与袁绍分兵袁谭、袁熙为青、幽刺史没什么差别。但袁绍用人有些摸不清头绪,沮授在官渡之战前后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但无一被采纳,如白马之围袁绍选定颜良前往,沮授认为颜良有勇无谋,建议换将,袁绍不采纳,结果颜良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破灭;随后袁绍将十万大军开往延津,沮授建议保存实力,分兵一半向阳武推进,袁绍还是不采纳,致使十万大军有去无回;至阳武后,沮授认为曹操粮草不足,建议打持久战,袁绍不听,执意推进至官渡寻求决战;淳于琼押粮至乌巢,沮授建议增兵驻守粮仓周围加以警戒,袁绍还是不采纳,致使曹操的五千轻骑可以快速突袭至乌巢大仓。再包括对峙阶段,许攸建议分兵袭击兵力不足的许昌,袁绍也是不同意;乌巢被困,张颌建议先救淳于琼,袁绍执意攻打曹操官渡大营,结果是两头皆以失败告终。曹操则用人不疑,关键时候皆听取荀攸之计,对峙时期还写信向许昌的荀彧问计,这才是用人之道。



  •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袁绍的多谋少决早就被郭嘉看出,当初在袁绍阵营中不得重用,于是他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评价到:“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而后就投奔了曹操,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就备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就派人前往袁绍处,请其趁许昌空虚时抄曹操后路,袁绍却以小儿患病为由,失去此良机。再往前看,迎接献帝时,贾诩向李傕提出过“奉国家以征天下”;沮授向袁绍提出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三个建议中,沮授所提算是最为赤裸裸的,而袁绍居然没有同意。曹操得到汉献帝后,不仅获得了董昭、钟繇等原汉室臣僚,而且赢得了大批士人的归心。经荀彧推荐,荀攸从荆州、郭嘉从袁绍处投到曹操麾下,避乱江南的杜袭、赵俨也于次年返归许昌,“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这样的人才基础使曹操能“任天下之智力”,是为霸业之基础。袁绍的多谋少决往往就成为全盘皆输的关键。



  •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袁绍的身份比较好贵,家境显赫,他也确实因此得到了众多士族门阀的支持。但这种上层建筑带来的人才基础是虚无缥缈的,依附的人才溜须拍马者多,甚至还形成勾心斗角,争宠献媚的势力团体。审配与许攸之不睦,是造成许攸出走的关键,他所掌握的军事机密,又成为官渡之战的转折。郭图一味迎合袁绍,乌巢有失,则诟陷张颌,又造成张颌投降。当袁绍死后,他的人才基础动摇,开始各寻出路,如审配等人,起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袁氏兄弟相争,最终还是曹操渔翁得利。曹操则比较务实,不喜欢虚荣,是人才就真心对待,如许攸投奔时,曹操欣喜若狂,赤脚相迎,完全没有一个主公的样子,做臣下的,当然也愿意死心塌地的效忠,且直言不讳。



  •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此处将袁绍说为妇人之仁,我个人觉得有些牵强,雄霸一方的诸侯,没有哪位是善茬,包括以仁义自居的刘备。袁绍确实宠溺儿子,这一点前文讲过,他以小儿患病措施偷袭许昌的良机。但疼爱儿子并不能说为妇人之仁,救治路上的饥民也是爱民的体现。曹操也曾为曹冲之死痛哭流涕,每逢佳节还要祭奠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对于国家内政的治理,曹操确实展现出“治世之能臣”的特点,一些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郭嘉将此看作是大仁,而将袁绍施舍穷人看做妇人之仁,带有吹捧曹操,贬低袁绍之意。



  •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这一点说明了袁绍内部集团的派系争斗较为严重。在官渡之战中,袁绍阵营里出现了主持久战与主速战两派,沮授的持久战并未得到袁绍认可,故而主张速战的审配、郭图趁机向沮授发难。他们向袁绍提出建议,认为沮授监统内外兵众,威震三军,倘若他的势力逐渐加强,恐怕难以控制,并提出臣下必须服从主公才能昌盛,而主公若是服从臣下,就会本末倒置走向灭亡。还以黄石公《三略》为理论依据,声称统兵在外的将领不宜参知内政。就这样,袁绍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后乌巢被围,张颌力主救援淳于琼,而郭图力主攻打曹营,最终淳于琼战死,曹营也未攻下,郭图为了逃避责任,嫁祸张颌没有力战,致使张颌、高览皆向曹洪投降。



  •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最后,郭嘉提出了曹操文武兼备,袁绍不知是非、不懂兵法,文武皆不如曹操。此处就是郭嘉为曹操歌功颂德,加油打气,但事实也是如此。曹操用他的文治武功证明了郭嘉之言,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亲率骑兵声东击西,自己做诱饵,成就了白马之围中的关羽,也阻碍了袁军从白马据点渡河,搓其锋芒;在延津,曹操再利用袁军纪律涣散的弱点,至文丑阵亡,再次折损袁军大将;到了官渡对峙,袁绍以塔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则制作抛石机将袁军塔楼一一摧毁,袁军欲挖地道通入曹营,曹操则在曹营周围先行挖出战壕,切断地道,临场应变能力极强。随着许攸献策、刘备出走、张颌投降,官渡之战发生转折,曹操则一鼓作气击溃袁军,并将七万俘虏坑杀殆尽。在取得官渡胜利以后,曹操在袁绍处搜查出众多曹营官员通敌密信,他的处理方式是烧毁所有信件,并未追查,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智慧。



综上,一场战役的成与败,往往在于指挥者的个人品性,也少不了运气的加成。郭嘉的理论总结是战前鼓励,“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这个言论也符合战争的走向。袁绍在整场战争中过于自信,以至于谋士建议多数流产。临场发挥上,曹操的应变能力也明显胜过袁本初,从理论到实践,曹操皆是完胜。


棍哥观史


导语: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袁绍当时拥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是当时地盘最大、装备最精良、士兵最多、文臣武将不计其数的的大军阀,同时威望也是最高的,也是最有希望统一国家的人,而最后却败给了弱小的曹操,也直接导致曹操的实力飞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袁绍会败给曹操呢?曹操又为什么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的袁绍呢?

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心所向

曹操与袁绍相比,可以说从硬件上,曹操确实处于劣势,名望不如袁绍,士卒兵将也不如袁绍,但是曹操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软件方面甩袁绍几条街。这也就是曹操获胜的根本原因。

1. 天时

在汉献帝逃亡之时,郭图劝袁绍迎接皇帝在邺县建都,袁绍认为献帝无用,就不同意,正好碰上曹操迎接皇帝在许昌建都,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很懊悔。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曹操被迫应战,不过曹操是以汉献帝的名义,前往官渡平定叛乱,而袁绍有叛乱的嫌疑,虽然当时诸侯割据,可是在很多军民心中还是认为自己是汉朝的臣民。可以说曹操此次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名正言顺,出师有名,而袁绍属于反贼,这在社会舆论上,曹操占尽先机。

2. 地利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曹袁双方分立黄河两岸,曹操在白马延津获得胜利,但是曹操明白延津白马不可守,于是退守官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曹操充分运用了地利因素,拉长了袁绍的补给线,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3. 人和

袁曹之间的争霸,虽是割据兼并战争,但是实现了地区的统一,其实也在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长期的军阀混战,造成人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极大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袁绍的连年征战,造成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父老曰:“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三国演义》

二、曹操知人善任,善纳忠言,袁绍反之

曹操此人能够抓住人才,求贤若渴,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1、曹操在黎阳与袁绍相持之时,本来想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2、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3、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而反观袁绍,刚愎自用,好断无谋,手下本来有许多有本领、有能耐的勇将,比如张郃就是一个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但他不用张郃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能不误事。不听谋臣的劝谏,在战争未结束时听信谗言,杀田丰,赶走许攸、张郃高览,导致众叛亲离。田丰死之前说“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三国志》陈寿评注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总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袁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虽有一定的运气,存在偶然性,但是曹操的胜利也是必然的,毕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管外界条件怎么样,人的因素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正所谓: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袁绍的失败也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战争的失利都怪在别人头上,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失败也是注定的。


懵懂的少年老成的心


导语:

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直接延长了天下一统的时间。因为袁绍当时坐拥青州、幽州、并州以及冀州,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

可是弱小的曹操击败了袁绍,导致曹操还需要花费七八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袁绍当时的盛况,这直接导致东汉王朝末期长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

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三倍还要多,战将谋士都比曹操多,财富就更别提了,冀州一州就足以超过曹操所在地盘的经济总量。那么袁绍为什么还是败给了曹操?曹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以直接导致他的胜利?

01曹操军队纪律比袁绍好。

军队纪律真的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吗?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谬论,甚至有人认为军队纪律差的部队,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打胜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纪律是一支部队的灵魂,只有上行下效,领导的命令百分之百的服从,这支军队才有灵魂。曹操的军队就做到了这一点。

  1. 当初曹操行军期间,表示不能侵犯百姓良田,违令者斩。结果士兵们的确没有敢打扰百姓的,倒是曹操的马受了惊带着曹操践踏了百姓的良田。
  2. 按理说领导做了这种事情,只要领导不表态,大家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是曹操不答应,非要自杀谢罪,当然是被手下人给拦下来了。他表示按照军法自己是要斩首的,但是他身负重命,大家离不开他,所以他割掉了自己的头发作为斩首的替代品。
  3. 从此以后曹操的军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践踏百姓良田的情况,这就是曹操军队的纪律。上行下效的方法绝对是最好的法令。

而袁绍军队的纪律就差太多了,除了自己地盘上的百姓,其他地方的百姓他压根就不管。所以军队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导致袁绍失去了不少民心。

此外,在曹操烧了袁绍乌巢的粮草以后,官渡之战基本就可以提前宣告结束了。因为袁绍军中没有粮食可以吃了。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適足以为吾奉也”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三国志》

这个时候袁绍大军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人吃人局面,这是相当可怕的。袁绍作为军队的领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军中出现惨剧。据说三国期间,只有曹操的军队从未发生过人吃人的惨剧。

02曹操手握天子,袁绍出师无名。

曹操在强大之前,本来是不打算跟袁绍硬碰硬的,这次官渡之战,其实是袁绍主动找上门来,曹操是在无奈之下,才率军出征的。

因为曹操明白,以他的实力,现在根本就不足以跟袁绍相抗衡。不过曹操现在手里有一个法宝,那就是汉献帝刘协。

天子之东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

刘协这个人本身是没什么用处的,但是刘协的身份在当时还是非常管用的。因为当时还是汉朝,天下诸侯尽管各自为政,名义上还是听从汉朝调遣的。地方上的老百姓包括士兵们,也都认为自己是汉朝的臣民。

所以说这就给了曹操一个先天优势,袁绍大军来袭,这是要篡夺汉室江山,本身就不占据任何道理。

  • 而曹操是以汉献帝的名义,前往官渡平定叛乱,所以曹操全军上下,都把自己当成了是朝廷的正规军,前去剿灭地方叛乱的诸侯罢了。
  • 虽然有点级别的谋士们都知道其中内幕,向袁绍递去了橄榄枝,但是他们是偷偷做了这件事,这并不影响曹操军中的整体气势。
  • 袁绍军中恰恰相反,因为他们没有天子可以效忠,跟随的只是一个天子册封的大将军袁绍,而他们要讨伐的对象居然就是天子。

这些人到底会怎么想呢?就算思想工作做再多,他们也摆脱不了反贼的嫌疑,所以袁绍军队的军心是完全无法和曹操大军相比的。

曹操挟天子的目的虽然是令诸侯,其实在无形之中,天子也成为了曹操的保护伞和吸引人才的法宝,一举多得之下,曹操何乐而不为呢?

03袁绍三个儿子各怀鬼胎,曹操军队在郭嘉的努力下,万众一心。

袁绍军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各自为政的军队管理。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分别被他安排在了三个州郡做领导。

  1. 其中长子袁谭是青州太守,次子袁熙是幽州太守,小儿子袁尚是袁绍最喜欢的,留在了身边,主管理冀州。此外他还有一个外甥高干被分到了并州做太守。
  2. 这么一来他的所有家产就被一分为四了。这还没有一统天下,袁绍就想到了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的事情,实在是有些为难袁绍了。
  3. 所以在袁绍统一所有军队去对付曹操的时候,其实这些人马并不齐心,他们每支军队的领导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尤其是袁绍的长子袁谭,按道理应该是他来接任袁绍大位,可是小弟袁尚却更加被父亲看中。所以袁谭和袁尚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反观曹操这边,曹操的儿子也不少,可是曹操并没有实行什么分封制,他的几个儿子都跟在他身边受到教育,并没有成为地方诸侯或者封疆大吏。

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绍让侯不受。顷之。击破瓒于易京,并其众。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幹为并州。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三国志》

所以说曹操的所有军队,全都只听从曹操一个人调遣,而且郭嘉十胜十负之说振奋军心,如此万众一心的军队,怎么可能打不赢袁绍那四分五裂的军队呢?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实力只有三分之一的曹操,却可以战胜比他强大三倍的袁绍。其实曹操面对的不是一个强大三倍的对手,而是一个被削弱成四份的弱小对手罢了。

总结:是天下一统重要,还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获胜重要?

  • 在很多人眼里,刘备似乎并不被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刘备和孙权不去抵抗曹操,天下早就迎来了大一统的局面,毕竟曹操当时的实力可以碾压他们俩。

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当初董卓执政的时候,天下是处于一统状态的,是曹操和袁绍发动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才导致了天下大乱。

  • 后来他们又说,谯周劝说刘禅投降司马昭,是为了蜀汉百姓着想,也是为了天下一统的局面着想,功不可没。因为蜀汉的实力不足以和司马昭抗衡。

那么反观官渡之战的曹操,岂不就是当时的蜀汉?如果他当时投降了袁绍,那天下不就要提前好多年大一统吗?那么曹操是不是阻挡天下大一统的罪人呢?曹操是不是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的罪人呢?当然不是。

每个诸侯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没有谁说天生就要被主宰。他们有各自的志向,尽管前赴后继地倒下了,可是志向这东西是不容易被屈服的。


江湖小晓生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  官渡大战之时,袁绍所控制的人口几乎是曹操的10倍,投入作战的兵力也相当于曹操的10倍。袁绍手下还有田丰、沮授等满腹谋略的能臣为他出谋献计,颜良、文丑等勇冠三军的猛将为他领兵作战。然而他却被地狭兵少的曹操击败。个人认为,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其一,袁绍狂傲自大,求胜心切。在与曹操决战之前,袁绍曾多次与公孙瓒交战,使得百姓疲惫不堪,仓库积蓄不足。袁绍理应在这个时候停下战争脚步,休整军队,发展生产,安抚百姓。而他却轻信郭图、审配之言,以四州之地,藐视地狭兵寡的曹操,拒绝采纳沮授休养生息的建议,贸然出兵,最终大败。  其二,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袁绍刚决定亲征曹操的时候,沮授就曾建议他先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出兵。袁绍不听,执意要攻打曹操,促成了官渡惨败的发生。后来,曹操离开官渡大营,攻打刘备,许攸建议他袭击曹操大营,袁绍以龟儿子有病为由拒绝,错失了难得一遇的战机。建安五年正月,谋士田丰建议袁绍采用持久战,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和众多的士兵,外接英雄,内修农战,挑选精兵,不断袭击敌人,使曹方不得安宁。袁绍弃良谋而不用,还以扰乱军心之罪将田丰关押,使全军将士寒心。当曹操攻打乌巢之时,袁绍不采用张郃支援乌巢的建议,而执意派重兵攻打曹操的官渡大营,导致“一举两失”。种种迹象表明,袁绍的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是导致他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袁绍志大才疏,心胸狭窄,缺乏帅才。袁绍虽有一统天下之志,却无领兵作战之才。在官渡与曹操数次交战,袁绍屡战屡败。同时,他缺乏帅才,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才。他弃田丰、沮授、许攸的妙计不用,却听信郭图的谗言;他不合理运用张郃、高览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却让本不能独当一面的颜良救援白马。当他大败而归之时,不仅不痛改前非,重新起用田丰,反倒因忌恨心发作将其杀害。在官渡大战中,袁绍军中的名士是死的死、降的降,如今唯一的名谋田丰也含冤而死,使得他军中再无能人,他也因此难有咸鱼翻身之日。


宁静致远liu


官渡之战中,夜袭乌巢、火烧粮草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一棋,也是曹操战胜袁绍的基本原因。

在官渡,曹操约三万兵力,袁绍约十五万兵力。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曹操若选择正面对战几乎是无取胜可能的。

《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不竭如江河,无穷如天地。就是说,凡是打仗,都要用大部队跟敌人正面厮杀着,同时搞一支奇兵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善于使出奇兵,自己方面的潜力才会像江河、天地一样无穷无尽。而火烧乌巢的粮草就是出奇制胜。

都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在行军打仗中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粮草的话,军心浮动,人心不稳,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甚至有可能哗变。曹操这边就是如此,所带来的粮只够吃数日,天天急得他天天写信催促远在许昌的荀彧征粮、送粮过来。手下武将、士卒对于决战能否取胜也是半信半疑、底气不足。在此情况下,曹操的决心、信心也有所动摇,想退兵回许昌。只有荀彧在许昌写信鼓励他:老大,顶住啊,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哎,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没办法,硬着头皮在官渡撑着,等待战机。战机,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时机,在哪里呢?

与曹操这边的焦虑不同,袁绍春风得意。不仅在兵力上碾压对手,且粮草充足,都屯在离官渡不远的乌巢。乌巢,不是鸟巢,举办不了奥运会,但它是曹操苦苦寻觅的战机。

战机很快来了。不知何事,袁绍责罚了许攸。许攸心生不满,连夜投奔曹操。曹操也很给力,一听老熟人来了,连鞋都没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许攸见曹操这么重旧情义,感动得热泪盈眶,把袁绍的粮草屯于乌巢,且只有五千人把守的事一股脑全部告诉了他,提议火烧乌巢,动摇袁绍军心,继而夺取胜利。

曹操行事雷厉风行,当即亲率人马夜袭、火烧乌巢,顺便搬回不少粮草,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局势彻底被逆转!火烧乌巢无异于釜底抽薪,是出奇制胜的大招,曹操方面军心大震,乘胜追击,袁绍则全军溃退,彻底失败。

至于楼主问题中所提到的郭嘉,他在官渡之战中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他的十胜十败论,只是起鼓励作用,于事无补。

许攸投奔献策、曹操火烧乌巢是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的基本原因。



追逐孔方兄


官渡之战中郭嘉起的作用可大了,他一直在曹操身边给他加油鼓劲,拍着手说:


主公您最强,主公您最棒,主公是宇宙无敌大魔王。


曹操和袁绍之间必有一战,因为都在北方,都把能拿的地盘拿的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吞并对方了。


建安四年,曹操就对袁绍的地盘进行了两次袭扰,试探对方的虚实。

一次是在建安四年三月,袁绍和公孙瓒正在打得胶着时,曹操来了,打出的口号是,我是来帮助我的好朋友袁绍的:



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会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托言助绍,实图袭邺。


曹操就是想拿下人家袁绍的都城,听说袁绍的儿媳妇甄宓长得国色天香,曹丞相馋人家的身子了。


但是袁绍胜了,很快回军,曹操只好撤退。



到了这年八月,曹丞相又试探了一番。


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


这次袭扰,曹操占了个小便宜,把齐,北海,东安三郡拿到了自己名下。然后他就回到许都修养去了。


这期间他干了几件事,破衣带诏一案,杀了国丈董承等人,暂时肃清了内部。


把在小沛的刘备再次打散,让刘备不能在背后给自己捣乱,这算肃清了外部敌人,接下来他将面对自己一生最大的一块硬骨头,自己的老朋友袁绍。


这时候曹操的兵力是两万,袁绍十万。


这就是一场拿鸡蛋碰石头的战役。


在准备官渡之战的间隙,曹操读了很多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这是郭嘉在三年前的建安二年写给他的。


这十条意见,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战略上蔑视敌人。


这十条内容说的啥呢:


1,袁绍繁文缛节很多,您不拘小节,您胜。


2,袁绍不尊敬汉献帝,反叛汉室,您把汉献帝接到身边照顾,您胜。


3,袁绍纵容手下,您依照规矩管理人才,您胜。


4,袁绍多疑,您用人不疑,您胜。


5,袁绍多谋少断,您想到就干,您胜。


6,袁绍四世三公为人虚荣,您勤俭节约不浪费,别人的媳妇您都不嫌弃的接到身边照顾,美德上您胜。


7,袁绍看到街上要饭的,心生怜悯给了100块钱,您看到街上要饭的,想到他还有家人呢,于是给了101块,您完胜


8,袁绍用人多疑导致手下大臣互相攻撼,您用人不疑,大臣们很团结,您胜。


9,袁绍赏罚不明,您赏罚分明,您胜。


10,袁绍兵多而不会用,您用兵如神,您胜。


最后郭嘉总结说: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但是官渡之战打起来哪有那么轻松呢?


仗打了近一年,许都的很多大臣都给袁绍写信:


袁绍将军我们等着您莅临忠于您的地方许都。


曹操治下的老百姓很多也投了袁绍: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更要命的是,曹操的军粮快没了,这才有了他借粮草官的人头一用,来转移军队对断粮问题的视线。


这时候的曹操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如果没有那个人来投降,大约官渡之战大就是曹操的滑铁卢。

那个人就是许攸。


《三国志》上说: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


许攸贪财这事儿被袁绍的谋臣审配抓住了把柄,拘拿了许攸的家眷,许攸知道自己再在袁绍身边大约会有性命之虑,于是跑了。


郭嘉在给曹操的《十胜十败论》中也涉及到了这点,在第八条中说: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



但是相比于郭嘉这模棱两可的说法,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彧说的更直白,他给曹操写信说许攸必反:


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


听说许攸来降时曹操正在洗脚,鞋都来不及穿就出来迎接。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


许攸给曹操指明袁绍的罩门,袁军的军粮在乌巢,如果许攸不来大约曹操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得退军。


如果不是曹操火烧乌巢,袁绍也不会想来个围魏救赵,派张颌高览带着重兵去攻打曹营,结果张高二人直接投降了曹操。


这算是黑天鹅救了曹操。


或者老天爷就想要曹操赢。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对曹操取得胜利有帮助吗?


有,但是不大。


唯一的帮助大约就是在曹操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拿出来,自我催眠一下子。


功效就想罗永浩读得那些励志书籍。

与其说郭嘉对曹操的胜利居功甚伟,不如说是荀彧的坚持让曹操等来了许攸获得胜利,当时曹军已经弹尽粮绝,曹操想要退军,荀彧给他写信,让他再等等: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但是后世荀彧的名头却不如郭嘉响亮。


大约是因为郭嘉名字好听,荀彧的名字很多人不认识,甚至会念错。




薛白袍


官渡之战曹操战袁绍的基本原因主要条是,曹操能够多谋善断,既能广泛听取自己谋士的意见,又能作出果断的决策;而袁绍出身望族,四世居三公位,在封建士大夫中威信很高,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兵强马壮有几十万军队,号称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但是他却少谋武断,既不能听取自己谋士的意见,又没有果断的决策,这是曹操胜袁绍的重要原因。也可以从中看出曹操不愧乃军事家的称号

第一,曹操善于掌握人的心理,他抓住了袁绍遇事行动迟缓的特点;白马之役,他声东击西,分散了敌人的优势,也是由于掌握了袁绍胆小怕事的特点,袁绍如果分秒必争地强渡黄河,同颜良会师,曹操未必能在白马之役中打胜仗。特别在最后的决战中,由于许攸的到来,曹操摸清了袁绍的底牌,看准了袁绍的薄弱环节,才能作出一举战胜袁军的决策。

第二,曹操善于用兵。在官渡之战中,我们看到了曹操善于充分运用自己兵力的许多好例。他的一万人马在东征中既打了刘备又防卫了袁绍。一个兵可以当三个乃至十个的巧妙利用,在最后决战中五千人马北打淳于琼的护粮部队,南打袁军大营。

而袁绍呢?在曹操东征、后路空虚的情况下,他的十万人马基本没动窝,一个兵顶不了半个用,被敌人牵住鼻子来回折腾,形同疲劳游行,后头打了一个追击战还失败了,也是一个兵没顶半个用;最后决战中,他的主力部队放弃了曹操的主力不去打,等于没起作用。荀彧说,袁绍是庸人中的雄杰,只会集聚人众,而不会运用。这个批评,真是一针见血。

第三,曹操多谋善断。官渡之战中的曹操是多谋而又是善断的。有时在决策战略上干脆而又很果敢。在官渡之战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我们甚至看到了曹操一往无前毫无犹豫的性格。他不反复也不退缩。在决战的进行中,他的左右害怕袁绍的援军到来,要求分兵抵御。这个建议受到了他严厉的斥责。

为什么?因为战斗已经到了生死的紧要关头了,曹操觉得拖延解决战斗的时间,弄不好甚至会全盘失败。这种情况下如果拖延时间,打不下淳于琼,敌人的援兵一到,两面夹击,就是分兵抵御也很困难,而且根据—一般推算,从曹操向淳于琼发起攻击到袁绍的援兵来临,有一个时辰的间隔,敌人援兵未到跟前就分兵,等于白白浪费自己的战斗力,减少自已战斗胜利的可能性。

第四,曹操有粮可依。军队的后勤供应特别是粮食问题的尖锐性官渡之战双方的困难都尖锐地表现在粮食供应问题上,这个情况再一次说明了个古老的军事原理的正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徐晃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一次轻袭是曹军由相持中的被动转入主动的开始,曹操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二轻袭则引起了袁军的混乱,直接导致了袁绍集团的全面崩溃。粮草问题作为影响全军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官渡之战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第五,曹操有后台有智囊团,在战争问题中,他在战争中的些重要决策,几乎没有一条不是与自己的智囊团反复商量的结果,从战争开始的决策东征,到许攸献计,最后决战,我们都可以看到他这种善于用人的能力。

而官渡之战的失败者袁绍呢?他阵营中足智多谋的人才很多,例如沮授、田丰都是当时谋士中第一流的人才,但是他不能用。各种好的意见也不少,但是他不能听。他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矜忌自恃,有的谋士甚至因为意见不合,还被他囚禁、赶跑,直接导致了袁绍集团的失败

大家观后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楚汉文化


了解郭嘉,或者看过郭嘉传记的人大概都认为郭嘉对官渡之战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前给曹操提出的“十胜袁绍论”,更是有预见性地判断出袁绍必败的结果。

从这个论断可以表明郭嘉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早年郭嘉就投靠袁绍,发现袁绍能力不足,优柔寡断,于是离开袁绍,后来投靠了曹操。

给曹操来了一场曹魏版的“隆中对”,建议曹操,先灭吕布,再攻袁绍,然后一统北方。郭嘉也因此深得曹操信任,曹操表示 “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在官渡之战中,郭嘉一共有两次精彩的论断,一个是曹军在面对强大的袁绍时,军心不稳,郭嘉讲了“十胜袁绍论”,稳定了军心。

而另一个是在官渡之战时,袁绍与曹操对峙期间,突然传来消息说,江东孙策想要发兵攻打许都,让曹军内部再次军心不稳,这个时候,郭嘉又分析说,孙次刚刚吞并江东,并未坐稳,不可能北上,结果孙策不久被刺客刺杀,果然如郭嘉所说无力北上。

通过这两次论断,可以表明郭嘉是一个奇才,分析事情往往能够通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推断事物发展的方向,但是,整体来说,郭嘉的论断还是属于宏观阶段,郭嘉的定位也属于“战略谋士”,在大局观上掌握的很好。

说他是“玄学”也不为过,在官渡具体作战中,郭嘉也并未谋划具体的作战方案,但是真实的战场上往往千变万化,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也很多,不能因为郭嘉几个宏观论断,就将功劳全部算在郭嘉的头上。

实际上,尽管有郭嘉的打气,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也是“合战不利”,想要放弃官渡,退守许都,这个时候是荀彧为曹操打气,坚持认为这是决胜的关键阶段,不能轻言放弃,然而当时曹操的补给已经很困难了,离失败只在一步之遥。

最后拯救了曹操的是袁绍的谋士许攸,许攸知道袁绍军营的情况,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将袁绍粮草全数烧毁,使得袁绍最终战败,可以说,许攸叛变是袁绍失败的直接原因。

当然,要说根本原因,还是要从战争规律中找原因,如果是一场战役取得胜利,其实没有什么好分析的,官渡之战的厉害之处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以少胜多战役,曹操以少数兵马创造巨大胜利,如果单纯的以郭嘉、荀彧打气,许攸叛变才能取得胜利,那就有点低估这场战役了。

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不外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如果我们把这些战役归拢到一起,就会发现这些战役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场战役都和水有关,巨鹿和官渡发生在黄河,赤壁在长江,淝水之战在淝水。

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在古代水上交通技术不发达时期,江河成为重要的屏障,只有借力打力才能创造奇迹。

官渡之战的关键就在一个“渡”,围绕这个“渡”展开的一系列消耗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并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在具体部署上,曹操让臧霸牵制袁绍,防止袁绍从东面进军;让于禁扼守白马,阻滞袁绍从此南下,以主力在官渡布防,阻挡袁绍大军的正面进攻。

这种布防,在后勤补给上其实较袁绍更为方便,比较适合打持久消耗战。


史论纵横


导语: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曹操双方经过相应的准备后,终于在官渡拉开了决战的帷幕。此战以袁绍惨败而告终。曹操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以及杰出的军事谋略,赢得了此次战役,为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战役中,面对兵力十倍于己的袁绍,曹操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集小胜为大胜,激怒对方主将

  • 诛颜良

曹操声东击西偷袭白马,将袁绍的得力干将颜良斩于乱军之中。

  • 杀文丑

颜良被杀后,袁绍大怒,准备渡黄河追击曹操。大将文丑追到延津南岸,曹操丢下盔甲、卸掉马鞍迷惑敌军。待文丑军下马拾取“战利品”时,埋伏的曹操军马突然袭击,将文丑斩杀。

颜良文丑均是袁绍手下得力干将,袁绍连损两员猛将,全军震骇,对曹操心生畏惧,也使袁绍因愤怒而变得急躁,导致后续作战时刚愎自用、完全听不进许攸、沮授等谋士的忠言。

二、抓住胜败的关键——军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后勤补给往往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官渡之战对峙的双方来讲尤其如此。曹操能抓住这一关键,先是突袭袁绍运送粮草的部将韩猛,并烧掉其押运至前线的粮草。而后又在许攸的建议下偷袭了袁绍位于乌巢的粮仓,致使袁绍军心不稳,全军无心恋战而不战自败。

三、天赐获胜良机——许攸投降

袁绍曹操两军对峙时,因实力悬殊,曹操知道不宜持久,一心想要速战速决。如果袁绍听从谋士沮授建议,坚守不战,就能陷曹军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样不需多久曹操就会不战自溃。又或许袁绍接受许攸建议偷袭曹操老窝许昌,如果胜了可以使曹操无路可退;败了则回军,可以令曹操腹背受敌。然而急躁的袁绍根本听不进去,再加上许攸的家人在邺城犯法被审配抓了,因此许攸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曹操。据演义记载,当时曹操正在洗脚,听说许攸来投,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可见曹操当时的欣喜程度。

在许攸的建议和策划下,曹操亲自带兵骗过袁绍守军,偷袭了袁绍位于乌巢的粮仓。并割下一千多个俘虏的鼻子和一群牛马的舌头,装了几大筐,扔到袁绍军面前。军粮被烧、颜良文丑两位主将被杀、许攸、高览、张合投降,再加上几大框鼻子舌头,袁绍军心大乱,以不战自溃的局面结束了持续近半年的官渡之战。

总结:虽然曹操的胜利既有天时,也有人和,原因非常多。但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曹操善于谋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双方局势,积极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谋划偷袭颜良和文丑集小胜为大胜、烧毁对方军粮使对方造成恐慌、割掉俘虏鼻子舌头使敌军胆寒等等。

以上是我对曹操取得胜利的看法,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