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海瑞为什么认为汉文帝最伟大,而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智汇者88


海瑞推崇的治国之道是“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

秦皇:秦朝暴政,实行法家思想,首先排除在外。

汉武:在位期间虽然开疆拓土,但却也穷兵黩武。

唐宗:虽然开创盛世大唐,但总归是踏着玄武门之变兄弟的血登上帝位,不符合封建礼教思想。

宋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国不正名不正,言不顺。

汉文帝实行的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位期间与民休息,不滥用民力,国家强盛,开创“文景之治”!


小眼睛啊董


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施仁政,行德治,开启“文景之治”,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他谦让俭朴,宽厚仁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品德之高尚几近贤圣,是大家公认的一位好皇帝。那么,大家又为何不称汉文帝为“千古一帝”呢?

汉文帝一生十分关心民生问题,认为农业是民生之本,所以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不仅大幅度免除农民的租税,还亲自带头到田间耕作。

即位之初,列侯大都住在京城长安,封邑离得远,要靠官吏士卒供应运输给养,既浪费又辛苦,而这些列侯也无法教导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便命令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去,以减轻民众的负担。

汉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结果召来工匠一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汉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已经有先帝留下来的宫室可以居住,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于是马上作罢。

汉文帝自己平时所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要求甚严,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榜样。

就是在临死之前,文帝依然心系民生、不忘为民着想,下诏说,自己死后,百姓哭吊三日就可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应当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脚;服丧的麻带宽度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要动员民间男女到宫殿来哭祭等。

总之,汉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长安,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但凡便民利民的事情,就事无巨细,倾力而为。

汉文帝的宽厚仁爱,也是史上少见。他不仅废除了株连无辜的连坐法和摧残肉体的肉刑,也不滥杀无辜。

汉文帝三年,文帝为了抵御匈奴,亲往代地。济北王刘兴居得知后,想趁机起兵造反,打算袭击荥阳。文帝下令灌婴率军打垮了济北叛军,俘虏了济北王,随即便宣布郝免济北国内随济北王造反的官吏和百姓。

汉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不仅废弃汉律,擅自制定法令,宫室居所、车马仪仗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还派人联络闽越王和匈奴人,调用军队,图谋造反。

刘长被擒拿后,群臣都说应该把他斩首示众。但汉文帝却不忍心法办淮南王,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废了他的王位,并把他流放去蜀郡。

不过,汉文帝的宽厚仁慈,又不是毫无原则的。赵国人新垣平凭着善于望云气而知凶吉来进见文帝,劝说文帝在渭城建五帝庙,并预言这将使周朝的传国宝鼎出现,还会有奇异的美玉出现。

文帝起先信以为真,亲自到渭阳五帝庙郊祭,而且还真得到了一个玉杯。但这个玉杯实际是新垣平为了欺骗文帝而派人献上的。当年,新垣平欺诈的事情被发觉,文帝马上下令夷灭了新垣平的三族。

以上种种,足以说明汉文帝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

他不杀戮,不暴虐。后人给于他谥号文帝。当之无愧。


快乐要永恒生命须怒放


汉朝有一个“文景之治”,说的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两父子合力开创的一个盛世。按道理来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名气大很多,海瑞为什么最认可汉文帝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因为不是海瑞肚子里的蛔虫,只能简单分析蒙一下。

秦始皇扫六合一统中华,统一文字、货币、计量单位,是千古一帝的有力竞争者,其污点是焚书坑儒。

汉武帝是汉文帝的孙子(真的是孙子),手底下出了两员鼎鼎有名的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打得草原上的匈奴嗷嗷叫。其污点是搞了一场蛊祸,死了太子和几万人。

唐太宗也开创了一个叫“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其污点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

宋太祖扫清乱世,建立北宋,其污点是这皇帝宝座是黄袍加身来的,不是白手起家。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个个英明神武,都建立了不世功勋,但都有污点。而我们找不到汉文帝的丝毫污点,因为我们对他都不熟悉,不知道他有什么污点。但就凭他和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就足够让后人景仰。须知他孙子武帝凭什么能频频出击吊打匈奴,就凭着文景之治留下来的丰厚底子。当然,这点底子后面还是让武帝嚯嚯得差不多了。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大清官,像汉文帝这样节俭、有为、勤政的君王,正合其意,被他认为最伟大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追逐孔方兄


注意,海瑞认为汉文帝是三代以后最贤,首推为贤君,而不是伟大。

一、海瑞认定贤君的标准

贤的品质,附在君王身上,主要表现为心系百姓、劳臣子之苦。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担任户部主事的海瑞给皇帝上了一道奏书:《治安疏》。

里面写到:

“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

“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粟陈,民物康阜,三代后称贤君焉。”

可见,海瑞评价一个君王是否为贤君,有其评价标准,从他的《治安疏》中主要有这么几条:

1、民贵君轻。要以百姓为重,颁布好的制度以及优惠政策,不要瞎折腾,让人们休养生息,吃的饱,和平安居。

2、要会用人。人尽其才,不要搞勾心斗角。

3、仁慈大度。要有容人的心怀,要仁爱,不要小家子气。

二、汉文帝为什么符合海瑞的标准

汉文帝刘恒上位的时候,国库已空虚,百姓还饿着肚子,农民遭受残酷压迫和剥削。于是汉文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首先与匈奴和亲,让国家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大环境。

2、政治改革。

执法守法;

对许多酷刑,多有不忍,所以废除连坐法和肉刑;

让列侯去自己的封地;

入粟拜爵,改善农民处境。

3、经济改革。

汉文帝以贾谊《过秦论》提出的“牧民之道,务在安之”作为治国的根本方针,即安民为本。

减田租税率,减少农民负担。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文帝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

减轻徭役,文帝时期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前158年,汉文帝刘恒放松对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的管制,允许私人涉入,这极大的促进了民生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流通。

经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改革,汉文帝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扩大,百姓比过去富有。

司马迁这样评价汉文帝:

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

在用人方面,汉文帝对周亚夫的任用就可看出其知人善用,宽容大度。

三、为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没有进入海瑞的标准

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汉武帝,穷兵黩武,根本就没时间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就不符合海瑞的价值观。

唐太宗虽然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杀戮太重,仁慈方面似乎有点欠缺。

宋太祖赵匡胤,似乎符合贤的标准。虽然其在位只有17年,却奠定了明朝300多年的基业。其重视农业、兴办教育等让百姓休养生息,甚至开创了负有盛名的“建隆之治”。但是其导致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政策,不得不怀疑在此情况下人尽其才是否可能?


歲在甲子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出一个历史上的皇帝作为自己心中最伟大的皇帝,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不过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自己的价值观只能疏散到有限的范围内。而海瑞是个历史名人,跟多的人知道了他认为汉文帝最伟大。但是我们不正是对这种想法产生了质疑吗?

海瑞提出这种观点,是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认知标准,也有自己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影响。海瑞是个有名的清官,他当然喜欢能够自我克制,勤俭持家的皇帝,很不幸,秦始皇、汉武帝以及海瑞所效忠的明朝嘉靖皇帝可能并不符合海瑞的这个标准。

于是,海瑞认为汉文帝最伟大,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是想借助推崇汉文帝来提醒当时的嘉靖皇帝,无为而治吧,勤俭持家吧,别折腾了!


国史通论


最近爱奇艺热播的《廉吏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呢?里面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瑞。

前面踢足球,他为什么还瑞认为汉文帝会比汉武帝跟秦始皇伟大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海瑞的性格跟生活的年代。好累,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有海青天的美誉。海瑞秉公执法,明断是非。、而且一生非常的简朴。只有在为母亲做寿时买过两斤肉,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仅当时在民间,甚至在官场上也有传,可见海瑞在大家心里是什么印象,嘉靖皇帝20年没有上朝,从将近20年到家,近40年没有理过朝政

。而海瑞在嘉靖44年的1565年提出了震惊朝堂的治安疏也被称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我依旧记得海瑞转中当皇帝看到这份奏折时的愤怒表情。

直呼气煞我也。快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千万别让他跑了。这一刻我真的为海瑞捏了一把汗。而他冒死进谏,肯定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而海瑞被嘉靖皇帝关进了大牢,日判处了死刑,但是嘉靖皇帝一直没有给他死刑令, 直到第二年嘉靖皇帝去世后,海瑞获得了释放。而且还官复原职。而且海瑞还实行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海瑞在万历十五年去世。被朝廷追封为太子太保。闻讯老百姓无一不哭泣的。可见海瑞为官正直。深得民心,谢谢大家的观看,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最强大的我们


首先来说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可谓是我华夏历代君王中的佼佼者。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北逐匈奴,封狼居胥。

唐太宗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尊为天可汗,有贞观之治。

宋太祖能完成统一,结束混乱的纷争。对华夏文明有很大贡献。

但是海瑞能推崇汉文帝,很明显不是从武略上考虑的。那就看看文治!

我认为,海瑞主要是以汉文帝与他所在的明嘉靖帝做对比。

汉文帝推崇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文帝不是在皇宫内院中长大的,他受封于代地,远离朝局纷争。深知百姓疾苦。在位期间,不忘天下黎民,生活朴素,从不铺张浪费,并一再降低赋税。人民在经过多年战乱后,终于得到修养生息。

而嘉靖帝,也是尊崇黄老之道。二十几年不上朝却能始终手握大权,不能说完全是个昏君。但是他不考虑人民疾苦,大兴土木。任由严党贪污盘剥百姓,而不阻止。一位的权衡朝臣,牢牢控制。

所以我认为,海瑞是从黎民生活的水平角度来看帝王的!

不过我认为,唐太宗的文治武功都很牛,汉文帝应该略逊一筹把吧。




陈腾龙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海瑞给嘉靖皇帝奏疏的时候他更需要的是汉文帝的事迹而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有的是开国皇帝!有的是开疆扩土!统一海内等等!他们与嘉靖皇帝没有可比性或相同的交集较少!嘉靖不是开国皇帝也不需要统一谁或者开疆扩土!

汉文帝与嘉靖帝有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是属于藩王进京继承皇位!

汉文帝和嘉靖一样!就是他们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才得到了皇位!!!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他们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

汉文帝因为吕后乱政的结束。被当时的大臣们选中迎进长安做皇帝的!

嘉靖是因为上一任皇帝死了,没有儿子!也是大臣们在各地藩王中被大臣们选中的(大礼仪之争等内容很精彩!问题不涉及,不多说)!迎进北京做皇帝的!

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一样!

汉文帝当皇帝后励精图治礼贤下士!开创西汉文景盛世!海瑞提汉文帝当然也想让嘉靖能够效仿先贤!



枫叶77138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因不受宠爱被安排到偏远的代地为王。也正是因为代国偏远荒凉,没有受到吕氏觊觎,文帝才得以保全性命。吕后死后,陈平、周勃起兵诛灭吕氏,废除少帝,迎立文帝即位。文帝即位之后,深感皇位来之不易,因此力行仁政,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怠慢。

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连续下诏督促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减轻农民负担,向天下表示发展农业的决心,在朝廷的大力鼓励下,粮食问题得到很大解决,粮价大大降低。而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增,汉文帝于公元前168年下诏减免全国田赋一半,次年更是免去全部田赋,百姓收入增加,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汉文帝一生节俭,在位23年,全国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而文帝自己的享受品,比如宫室、车马、服御等没有丝毫增加,平日里只穿黑色粗厚布衣,她所宠爱的慎夫人身穿的长裙也拖不到地上,这在以长裙为美的汉代极为不易。也正是因为文帝在位期间积累的巨大财富,才为汉武帝出击匈奴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海瑞为官清廉,生活节俭,为官之初便举起肃贪倡廉的大旗。不畏强权,还百姓公道,给人民以安居乐业。正是汉文帝的节俭和为民着想引起了海瑞深深的共鸣。这也就是为什么海瑞认为汉文帝最伟大的原因。


洋哥说历史


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在位期间,调养生息,减轻赋税徭役,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提供了强有力的铺垫。

一,减轻赋税徭役。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特别是匈奴,以和亲为主,就是不得不打也是以防守和驱赶为主,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二,带头节俭。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三,重视农业。汉文帝同时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四,加强德育。汉文帝还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了。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