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內蒙古有三寶:莜麵,土豆,大皮襖。其中莜麵,土豆以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最為有名。(啊~啊~武川,它比四川多一川~)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是莜麥磨成的麵粉。莜麥【學名:燕麥,別名:油麥】是一種成熟期短,耐寒、耐鹽鹼的低產作物。莜麥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鐵、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時期,呼和浩特一帶就有農民種植莜麥,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積耕種,享有“陰山莜麥甲天下”的美譽!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麥加工方法特殊,加工時先將莜麥淘洗乾淨,晾乾後上鍋煸炒,炒熟後再加工磨成面。莜麵的吃法很多,有搓魚魚、推窩窩、卷墩墩、攪拿糕、炒傀儡、壓莜麵餄餎等等,名式各樣的莜麵造型,蒸、煮、烙、炒的做法,都讓人垂涎欲滴,食慾大開。



莜麵魚魚

莜麵魚魚,就是將揉好的麵糰搓成細細的長條,然後切成小劑子,用手搓成兩頭尖尖中間鼓鼓的小魚魚。上鍋蒸熟後,無論是蘸上味道不同的冷熱底湯還是炒莜麵魚魚,都是一道讓人回味無窮的佳餚。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窩窩

莜麵窩窩,也稱“莜麵栲栳栳”。將莜麵加一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個,食指卷一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調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回味無窮。在夏季,莜麵窩窩搭配釀皮是消暑一絕,在冬日,莜麵窩窩與熱氣騰騰的燴菜是最佳伴侶。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墩墩

莜麵墩墩,是將土豆絲、白菜、胡蘿蔔絲混合夾心,卷在莜麵餅中製成的。莜麵與蔬菜的完美結合,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蒸熟後蘸上冷湯或熱湯就可以享用了。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拿糕

莜麵拿糕需等鍋中的水開後,手抓莜麵,均勻的撒入鍋中,不斷的用筷子攪動,直至攪熟。搭配冷湯或是熗湯。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傀儡

莜麵和土豆泥和成小團,搭配各種佐料和蔬菜炒熟,就成了炒傀儡。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餄烙

莜麵餄烙是用機器將莜麵壓成餄烙面,蒸熟後搭配熱湯,或是涼拌澆汁。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山藥丸子

莜麵山藥丸子是將莜麵、土豆、澱粉和雞蛋混合捏成小團,然後蒸熟或是炸熟。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莜麵的吃法千奇百怪,製作花樣多態,除了以上列舉的,還有糊糊、儲格、餛飩、撥面、烙餅、含財、金棍、報折、圪團、耳朵、條條、琳蝌蚪、海螺、二莜麵、玻璃餃子、插花片片、山藥餘子、螺絲卷卷、炒莜麵、燕麥片等不勝枚舉的吃法。北方地區每年正月初十有吃莜麵的習俗,據說是因為那天耗子要娶親。

俗話說“莜麵吃個半飽飽,喝碗開水正好好”,還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蕎麵餓斷腰”的諺語。所以,莜麵雖然好吃可也不能貪吃,冬季坐在農家的熱炕頭上,吃一頓地道的莜麵大全,喝一碗蒸莜麵的水,俗稱“原湯化原食”,那該是何等的愜意和滿足哪!

現在呼和浩特市有多家做莜麵的餐飲名店,有“西貝莜麵村”,“半畝地莜麵大王”,“浩翔餐飲”等,每家做的都很有特色,西貝消費價格稍高一些,半畝地、浩翔價格適中。

如果有機會來呼和浩特市,記得去品嚐一下,很不錯的喲~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內蒙瑰寶-----莜麵(yóu mià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