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焦的冰棍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毫無疑問,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一個極其勤奮的人。“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無不體現出孔子的勤奮。下面我用三個故事來具體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眾所周知,孔子一生弟子眾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七十二位。這個從側面也能體現出孔子的勤奮和賢能。
第二:韋編三絕。這說的是孔子晚年,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所以孔子需要反覆閱讀。孔子所在春秋時期並沒有書只有竹簡。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可想而知孔子該多勤奮了。
第三:孔子學琴的故事。孔子隨師襄子學琴。孔子學了多日。師襄子聽後覺得已經可以了。但是孔子卻說不行 自己還沒有知道曲子的深意。孔子繼續練習,很多日過去。師襄子覺得可以了。孔子覺得還是不行 ,不夠熟悉。於是孔子繼續練習。又過了段時間,師襄子覺得可以了。孔子覺得自己還是不行。覺得自己不能熟練理解曲子。最後孔子一直練習,直到曲子裡面的人物形象能在樂曲中表現出來才罷休。
由此可見,孔子的勤奮可見一斑。
第一能量球
從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能看出孔子非常勤奮。
春秋時期,那個時間還沒有紙,那時的書寫材料,主要是以竹片,或者木片為材料製造的,稱之為竹“簡”,或者木簡。
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
簡有一般不太長也不太寬,一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
可想而知,一部書 要用許多簡。
這些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牛皮,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 能閱讀。
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簡編連起來的,那是相當的重。 讀書不但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
孔丘費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有了初步的認識。
不久之後,孔子又開始讀第二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接著,他又讀第三 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
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 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
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可見孔子是非常勤奮的。
孔子謙虛地說過:“吾非生而之,吾學而知之”,可見孔子廣博的知識是通過勤奮學習獲得的。
知無為而有益
孔子對待學習和教育的方法,已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把學習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沒有厭言,樂此不疲。而幫助別人學習更是一大樂趣,從無推託。
人生路上,"學海無涯"。"三人行,必有我師"。分分秒秒學習新的知識,那怕十六歲毛頭小孩,也可請教當地風俗丶瞭解風土人情。
少年孔子為了豐富周禮的知識,專門拜訪來魯國指導文化工作的周朝圖書館長老子。這是後來分別開創道家丶儒家的兩大鼻祖僅有的一次相會。可見,孔子從小有大志,勤奮好學,為他晚年編撰"四書丶五經“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為他修訂"禮 丶樂"和序周易經,眾多弟子為其作的不朽《論語》,直到秦皇漢武,一致公認的大教育家丶大思想家,奠定了基礎。
"學以致用,不恥下問,吾日三省其身“等等,就是孔夫子勤奮好學丶善於提煉丶努力上進、為人師表的大儒寫照。
夏雨風
求禮即求理,孔子一生推廣禮治天下,仁愛國民,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為世人奔走,說教,是人敬人愛的勤奮儒學聖人
無為小關
感謝題主!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那麼,怎麼能說明孔子是非常勤奮的呢?
孔子自幼家庭貧寒,魯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所以稱自己雖然已經十五歲了,但志向在於做學問;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
這一時期孔子開始辦學,是中國最早建學校的先哲;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四十歲,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疑惑。
孔子的理想工作是為國家出謀劃策,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歲孔子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向當政者提出治國理念,他先後周遊到魯、齊、蔡、衛、晉、曹、宋、鄭、陳、楚等國家。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
孔子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在諸多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主要有:
1.道德學說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思想體系。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2.政治學說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為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孔子主張的較低政治目標是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與這種貧富不均、貴賤不等相適應,產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相應地還要設“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了“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鬥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其影響。
身處亂世的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
3.經濟學說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在他的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若不富足,國君就不會富足。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4.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
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4.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說:“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論語·泰伯》)他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態度中。
孔子的治史觀不僅反映到治史態度和治史主張上,而且還體現在歷史發展觀中。孔子認為歷史在不斷“損益”,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周代正是在總結夏、殷二代的基礎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歷史不是倒退,而是後來居上,是前進發展著的。儘管這種思想很朦朧,但卻是中國史學史上進化論的可貴的開端。
5.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了“美在其中”“見仁見智”等著名美學命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在易宗基礎上提出了美宗——陽剛、陰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認為“陰陽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謂是美學之宗”。
孔子一生有這麼多建樹,充分說明孔子是非常勤奮的,不然怎麼能取得這麼多成就?你說是吧?
鵬學天下
韋編三絕,不知肉味。
孔子學《易》,韋編三絕;孔子聞《韶》,三月而不知肉味。
黑衣不器
回:從他的勤學苦練。不此勞苦宣揚文化。
克己腹禮三綱五長統後人的心苦心勤。
興龍易學堂範老範興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自我評價: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感嘆歲月如流水,日子過得快。他年輕時地位低下,學了很多的技能,他發憤讀書教學,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
他曾對學生宰予睡午覺,進行嚴厲批評,說宰予是.朽木不可雕。這說明,平時孔子是不午睡的,他每天都在辛勤工作。
所以說孔`子是一個勤奮的人。
匯侃
孔子五十而讀易,其為學之精神足見其勤奮。
凡行記
從他教學孝順還有周遊列國等等可看他勤奮
關鍵字:
歷史
勤奮
學而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