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孩子三到六歲的這個階段,可塑空間是非常大的,如果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趁這個時間段裡多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會對孩子以後的道路有很好的幫助。很多父母都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聰明伶俐,乖巧懂事,自信開朗,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這些孩子的乖巧懂事,聰明伶俐,自信開朗,是少不了他們的父母辛苦付出的。孩子的這些優點,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是父母從小花時間花心思培養出來的。

所以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就要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愛3~6歲的時候,就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有的父母會說自己白天都很忙,要上班哪裡有時間常常陪伴孩子,其實父母只要利用孩子在睡覺前的時間,做到真正的有效陪伴,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在孩子睡前,父母該做哪些事情

一 睡覺之前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

父母在孩子睡覺之前,一起陪伴孩子閱讀。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而且也能提高孩子的詞彙量。很多孩子在聽媽媽閱讀的同時,自己也會跟著媽媽一起復述。很多時候,孩子在媽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都已經背下了故事的內容。父母給孩子從小就養成睡前閱讀的好習慣,讓孩子從小就可以積累豐富的詞彙量,和鍛鍊孩子的言語天賦。這樣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學習起來就會比其他小朋友來的輕鬆。所有父母們只要每天用心在孩子睡覺之前花半個小時,有效的陪伴孩子。不僅能讓父母和孩子建立信任的親子關係,更能在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二 父母可以在睡前陪孩子聊聊天,互相說一下一天的趣事

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就要懂得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那在睡前就是最好的交流談心的時機。父母通過這樣一個交流,也可以讓孩子增加記憶,比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今天在上班的時候,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情。然後問下孩子,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和爸爸媽媽分享,如果孩子和父母分享了開心的事情,父母就要和孩子說,謝謝寶貝,和媽媽分享你的喜悅,媽媽聽了也覺得很開心呢。讓孩子知道,分享快樂給別人,就會有雙倍的快樂。當孩子分享了今天不開心或者難過的事情,父母也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排解掉不好的情緒,別讓不好的情緒留在孩子的心裡,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三 可以讓孩子學會做明天的計劃

剛開始不用太細緻,只需要引導去思考“明天我想做什麼”,例如明天有什麼計劃?穿什麼衣服等等,都可以讓他自己安排好,時間長了,他自己就會養成這樣的習慣了。父母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自主能力,也是對孩子將來長大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給自己的生活做計劃。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四 父母也要學會表揚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喜歡聽到誇獎,讚美的話。特別是聽見自己的父母讚美自己,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父母對自己的肯定。也讓孩子增加了自信心。所以父母們不要令色對孩子的讚美。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比如:孩子今天自己學會 穿鞋子,父母們看見了,就可表揚孩子,寶貝今天好棒哦。都會自己穿鞋子了,如果天天都能自己穿鞋子就太棒了。孩子聽見了,就會有了動力,每天都自己穿鞋子,想聽見父母的讚美。父母的誇獎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愉悅快樂的情感體驗,還能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激發他積極向上的情緒和願望,而這種自信心和積極性,是培養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也是形成孩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動力。

五 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獨立

獨立不是指獨來獨往,不與人交際,而是自己能夠儘自己的能力不去依靠他人完成一件事情,這會讓孩子內心堅強,從容不迫。3-6歲的孩子已經擁有獨立穿衣、獨立吃飯、獨立行走的能力,所以父母在這個黃金時期,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孩子長大了,就算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也能應對自如。

3-6歲的孩子,父母睡前這麼做,讓孩子成為有計劃的人


愛,就要表達出來,每天晚上和寶寶說一句我愛你,會讓寶寶在愛的環境里長大,這會讓他們對世間一切充滿了樂觀和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