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消毒劑薰得直流淚,背20公斤噴霧器上下梯子200次丨這群平均51.8歲的“叔叔阿姨”,每天在地鐵裡這樣守護你

耿佔東 劉金玲 ZAKER 哈爾濱記者 節永志

在你不曾注意的角落裡,他們是公眾健康出行的重要守護者。哈爾濱地鐵玉禾田環境事業發展有限公司保潔隊,負責哈爾濱地鐵全線 26 座車站和地鐵列車的保潔、消毒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地鐵消毒保潔工作量比平時大上 3 倍多,321 名平均年齡 51.8 歲的 " 叔叔阿姨 " 們始終堅守崗位,1 個多月來沒有 1 人請假。每天,完成地鐵系統內消殺面積 84 萬平方米,光消毒液就用掉 2 萬公斤。他們用辛勤付出和努力,為廣大乘客的健康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消毒剂熏得直流泪,背20公斤喷雾器上下梯子200次丨这群平均51.8岁的“叔叔阿姨”,每天在地铁里这样守护你

背上 20 公斤噴霧器,每日上下梯子 200 次

戴著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著防護衣,揹著噴霧器 ……1 月 23 日以來,哈爾濱地鐵車站內多了這樣一群裝備特殊的 " 消毒員 "。他們每天揹著 20 公斤的噴霧器,出現在哈爾濱地鐵全線 26 座車站的各個場所,從電扶梯、閘機、安檢機、休息區等乘客容易接觸到的地方,到衛生間、垃圾桶、通風口等病毒容易存活的部位,任何一個角落不敢放過,一絲一毫不曾懈怠。

車站通風口是消毒消殺的重點,也是工作的難點。他們揹著沉重的消毒器,爬到 2 米多高的梯子上作業。為了徹底消殺,有時需要把半個身子伸到不到一平方米的小通風口裡,消毒液順著他們的胳膊、衣服滴滴答答的往下淌,刺鼻的氣味讓人憋得喘不上氣來。

58 歲的保潔員多運興,每天要消殺 8 個車站,每個車站平均上下梯子 30 次,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粗略算,他每天上下梯子 200 多次。由於身體負重、防護服不透氣,加之巨大的工作量,他經常熱得全身大汗,衣服常常被汗水溼透。為了不讓溼衣服黏在身上,有時他在防護服裡只穿一件背心,可到了地鐵出入口消毒時,溫度又突然降到攝氏幾度。家人說這一冷一熱溫差太大遭罪,勸他別幹了,而他總是笑笑擺擺手,繼續每天按時上班。

13 名隊員 10 小時消殺 150 節車廂

為了讓乘客安全乘坐,每天地鐵收車後,都會有保潔員為車輛進行消毒、清潔。從前一天 18 時 30 分到次日凌晨 4 時 30 分,13 名保潔員會連續 10 小時給 25 列車、150 節車廂的扶手、拉環、座椅、地面、棚頂、門窗等進行全覆蓋的防疫消殺和擦拭。疫情防控期間繁重的作業量,讓他們的手套磨破了一雙又一雙,衣服溼透了一件又一件,消毒藥劑燻得人直流眼淚,卻沒有人提出要請假。

50 歲的韓來鳳,常年腰間盤突出,擦洗車輛地板的膠牙子時彎不下腰,就乾脆跪在地上幹,一干就是兩三個小時,有時累得都站不起來,要靠別人拽著才能起身。

54 歲的楊保全,每天早來一個多小時,幫助大家把重的毛頭、水桶、活動梯等保潔工具扛到場區。所有重物幾乎都是他提,雖然很累,可他卻說 " 咱是老同志,疫情面前要起帶頭作用 "。

家住道里區民主的李彩虹,疫情期間坐車困難,她堅持每天提前 3 個小時從家裡出來,保證倒幾趟車之後準點到達單位;杜淑芬長時間蹲在潮溼的地上幹活,風溼病犯了也咬牙堅持 …… 據統計,自 1 月 22 日至 2 月 20 日,他們共計為 750 列車,4500 節車廂進行全覆蓋的消殺和擦拭。

" 地鐵之家 " 的抗 " 疫 "" 總動員 "

" 爸,你那邊怎樣?"," 我在列車上,放心!"" 媽你那邊呢?"" 我正在車站消毒,姑娘你安檢接觸人多,一定要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 "…… 這是哈爾濱地鐵工程大學站保潔班長吳秀麗一家微信聊天記錄。疫情期間,他們一家 3 口 " 逆行 " 而上,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各自陣地。

吳秀麗的愛人杜勇是哈爾濱鐵路局車輛段 5T 運用車間檢車員,女兒杜崇源是哈爾濱地鐵西大橋站安檢員。正月初三,當一家人得知疫情蔓延,他們馬上主動來到單位請戰。算起來,疫情至今 3 口人已經整整堅守崗位 24 天,其間他們沒有在一起吃過一次團圓飯。

工作中,吳秀麗總是重活、髒活、累活搶著幹,車站消毒用的地板推子抹布總壞,她便連夜縫製了 15 個 " 推子套 ",白天搞衛生弄髒了,晚上就拿回家洗,第二天再背去上工,這一洗一背就是 20 多天。丈夫杜勇疫情防控期間因及時發現處理一起應急事故,被單位通報嘉獎。為了讓妻子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每次上夜班離家前,他都要做好晚飯和第二天的早飯,默默支持妻子和女兒的工作。女兒杜崇源是哈爾濱地鐵安檢員,工作之餘經常跟父母電話視頻,叮囑他們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 在疫情特殊時期,一家 3 口都明白,只有守住大家,才能護住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