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书法中讲究“行气”与“书势”,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

临池管窥


书法中的“行气”与“书势”,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自古至今书法都非常讲究个这“气”与“势”,那么什么是“行气”什么是“书势”呢?他们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谈谈行气

启功先生曾经说过:“行气是书法作品中字与字的连接状态。行与行的行气叫横行气,字与字叫纵行气。”学书法我们知道有个词叫“行气贯通”,书法写字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因此上下字之间的气势就叫行气,这种气不能中断,而且不只一行,前后两行也不中断,就叫“行气贯通”。

具体的表现手法就是上面一个字的末笔与下面一个字的首笔,要呼应顾盼,就显得气韵贯通。在隶书和楷书作品中,这种呼应是暗的,在行书、草书作品中则是明的。

上图是怀素的《自叙帖》,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上下字是连起来写的,有的则是笔断意连,上一字的收笔与下一字的起笔有着很明确的上下呼应关系,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所以什么是“行气”呢,就是体现在行与行和字与字的连接上,明面上的连接靠游丝,暗地里的连接靠笔意,就是笔断意连。行与行之间的行气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行与行之间要有照应。如果上一行笔势比较收敛,下一行就会有所放纵;或者是轻重有别;或者是浓淡相间。彼此照应,通篇和谐。

清代梁同书说过:写字要有气,气从熟中来,有气则有势,势在字行间。

什么是“书势”

“势”依“形”而现,有“形”则有“势”。书法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修养和对书法艺术的领悟,在书法作品中借助线条笔画的力度、抑扬顿挫、攲侧中正等,表现出来的书法中的动感、节奏和韵律,个人以丰富的想象。

我个人以为,“势”是书法明面上的东西,“气”是暗地里的东西。气与势,一明一暗,阴阳相济。王羲之的《兰亭序》多去观察品味,就能更好地理解书法中的这种“势”与“气”了。

以上仅是个人拙见,希望能与大家多多交流。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书法知识,感谢关注。


翰墨今香


一、何为行气?何为书势?

行气,需要理解“行”这个概念;书势,主要是“书”这个词。

在这里,行指的是章法中行与行之间的安排组合,因此,行气就可以理解为贯穿在一幅书法中,行与行之间的气势。

书势里面这个书字,其实主要的意思是书写的意思。因此主要是代指动作,所以书势可以理解为,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书写一个字的时候所要构造或者形成的姿势。

二、两者区别

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从章法层面考虑的,因为行气明显是涉及到行与行之间的安排组合问题。

而书势主要是在书写过程中的问题,涉及到笔法方面。

三、书势和行气的重要性

书法,坦白地讲,就三个方面内容,笔法、结构、章法。而在这里面,笔法问题和章法问题尤为重要,因为不论时代怎么变,笔法和章法是变化最小的。对于一个书法作品,尤其是有明显的书法自觉之后,章法到底怎么样安排,基本上都有一套固定的规范,很少有变化。

至于笔法,那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就是研究用笔的学问。把笔法问题研究了,再怎么写书法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但是结构就不一样了。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可见结构安排,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

因此,在这三者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章法和笔法,而所谓行气、书势,就是这两者的综合运用。

把他们掌握了,书法就写好了。

四、如何研习?

对于这两者,我认为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行气的学习,虽然是章法问题,但是章法更多的是一个人修养和胸襟的体现。除了多写作品、多练习之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内涵,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有文化气质。

而书势,更多的是在笔法上技巧上的掌握,虽然需要勤加练习,但是有技术可言,只要把技术掌握好了,然后好好练习,就可以掌握好书势,写出一手好字来。


松风阁书法日讲


书法中讲究的“行气”与“书势”大都表现在行草书法作品中,这两种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只有那些楷书功夫极深或对书法艺术理解透彻的人方能做到。“行气”是霸气也是伟人的胆气。也只有伟大的人或霸气十足的人才能在书法艺术作品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行气。例如毛泽东诗词


时而几个字一行,时而两三个字一行,甚至一个字一行。行中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跑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没有丝毫懈怠。而“书势”则包含笔势和作品的整体气势两个方面。首先,笔势是指书写者在娴熟的用笔基础上,笔走龙蛇尽情发挥,字与字连带自如,笔画之间转折舒畅。例如草圣张旭狂草局部图 其次是书法作品的整体气势。书法作品的整体气势是行气和笔势的高度统一。如图所示 行气需要笔势补充,笔势需要行气来完成,二者相互依存。



更多关于书法的问题,可关注我的头条号“周辉明锦书丝语书法”切磋、交流。本号专注于书法原创视频、文章等内容的分享,可近距离观看书法现场示范。


周辉明锦书丝语书法


书之势即是字之势,字之势决定行气的生发走向,最终敲定整副书作的气息:是行云流水式、是惊涛拍岸式,等等。一字为总篇之始,若起首字书势行笔灵动,承转的整行字势最好都取灵动笔势,以协调行气的通畅,行气通畅,整件书作的气韵就显现出来。"书势"是造就"行气"的根本,是整件书作的核心。而"书势"的形成得取决书写者平时练就的笔法。笔法凝重者"书势"必然厚实,"行气"自然稳重而缓行,"章法"当也朴素沉着。而笔法活泼者"书势"必流动,"行气"自然畅快,"章法"当也有如水银泻地。





林庆逢358


所谓“行气”,是研究每一行中字与字之间贯气的方法。换言之,行气即着重研究分割成行的布局问题,是介于个别结构与整体章法的中间形式。


一件作品,行气流畅,就会给人以一种血脉贯注,笔势奔放的艺术感受。特别是行草,书写时当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随势俯仰。

对于行气的研究,无疑是提高初学者水平的重要课题,研究行气当以笔法、结构为基础。

研究行气,必须掌握三个基本原则,即行气宜直、宜自然、宜变化。

而所谓“书势”则是行气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行气的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包括:笔断意连法、丝牵萦带法、折搭取势法、顺笔取势法、以平取势法、左欹取势法、右欹取势法等等。

这些行气常见的取势方法,初学者若能将之运用得娴熟并能相互贯通,便可在这个基础上贯通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可以这样理解,行气是指描述作品一行或通篇的气息(脉)的术语;书势则是指一个字甚至一个点画或通篇作品所呈现出的势态或整体的形势规律。他们的最大区别在于气和势。

气脉无论是一个字或一幅完整作品都具有,而行气则将气脉限制在了一行之内。势态在一个字、一个点画、一行或通篇都存在。这两个指标在书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技法准则。无行气,字比散漫,严重的使得作品失去丰神。字、点画、通篇缺少势态,字比僵化,布若算子。



基于此人们把笔势定义为是指一种点画依着各自特殊的形体姿态的写法。也包括因势生形,因形得势。点画在字的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书法家用笔结体特点不同,因而变化无穷。通常说“侧锋以趋势”是指的点画线条造型取势。


气是指气韵、气势、气脉。《学书要论》里说,一字八面流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梁同书则说:气从熟的来。行气一般来说即为“一画生一字,一字生一行,一行生通篇”。也可以说是字字相生,行行相生。

实际上气和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小里说,一字之内既有气的问题,也有势的问题,包括作品的行或通篇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