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今天是周一,各省份已陆续开工,然而学校的开学还遥遥无期……疫情下的史上最长假期,究竟应该怎样陪伴孩子?让孩子度过一个有趣又有价值的假期?


其实针对疫情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哦。宝爸宝妈们对照一下,没有做到的赶紧补齐!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教孩子科学认知,理性面对疫情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Illustration by <peihsiu>

由于不能出门,孩子也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所以父母们不必含糊其辞,可以和他说说现在的情况。然而,对外面的情况说得严重了,孩子会害怕会胡思乱想,说得不清不楚又难以得到重视和配合。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最简单的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在网上,介绍新型病毒的优秀绘本也很容易搜到,省去了自己编故事的时间。比如绘本故事《小怪兽》把病毒比喻成一个小怪兽,介绍了它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来的,怎么做才能抵抗它的攻击,包括戴口罩和洗手的正确方法等等,孩子一下就能听得懂。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父母们也可以根据网上的一些教育讲解视频让孩子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有一些了解并告诉孩子们,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有从发生发展到减弱衰亡的过程。

从生物学中有其内在机理,更有人类科学进步的功劳。人需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无论是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还是非洲的蝗虫灾害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疫情这一社会层面的重大事件,是一个学习和科普的好时机,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孩子好理解的语言以及平静的态度,不夸大、不吓唬地告诉他基本事实就够了。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教孩子看到人性的美,学会感恩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Illustration by <peihsiu>

引导孩子了解各个岗位,各个职务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是做出了何种努力,了解身边的人,包括父母对家庭的关心呵护。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知到大爱与小爱,从而变得更有担当更有责任心。


面对疫情,有那些从远方赶来疫区的“逆行”人,包括医护人员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者、维护正常秩序的警察叔叔们、武汉自发组织接送医护人员的私家车主们……即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国家抵御灾难。父母们可以带领孩子一起感知人性的善与美,把善良,勇敢,博爱,担当这些美好品质植根到孩子心中


那些网上传播的事件牵动着我们的心的事迹,都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噢。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让孩子学会独处,懂得自我沉淀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Illustration by <anna>

这个假期我们远离超市,远离人群,远离商场,有了更多的独处时间。

父母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跟自己相处,比如:写写作业、阅读自己喜爱的书、弹琴、做手工……让孩子意识到,独处期可以是每个人最好的增值期。假期回来我们的知识变得丰富起来,让兴趣爱好等技术得以飞跃,也让自己更加自信……


当然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疫情期间,父母也不能懈怠,要抓住时间与孩子一起进步成长!


除了以上这些外,为了让疫情期间平稳度过,父母们必须留意下面几个功课——


别慌!育儿也要宅而有序,轻松度过疫情期

01坚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养成规律、合理的生活作息对于处在生长期的孩子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身高发育,还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特别是疫情期间,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抵御病毒袭击的重要手段。


02

安抚孩子的烦躁情绪


呆在家中不能出门,也不能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们一起玩耍,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煎熬”,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家长可以通过陪伴+游戏的方式帮助宝宝疏解。对于条件许可的家庭,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也可以带孩子到远离人群的户外、楼顶散散心。03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电视、手机都是百试不爽的哄娃神器,熊孩子一秒安静如兔,能够让家长们“偷得浮生半日闲”。特别是在这个漫长假期,与其和娃“大眼瞪小眼”,不如让娃开心一刻。


然而不加控制的使用电子设备,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视力,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甚至导致沉迷。


04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观念


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可以为将来的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可以与宝宝一起制定假期中的时间规划,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读绘本、什么时间游戏、什么时间睡觉,并且通过小红花,小贴纸等方式对宝宝进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会强化生活的充实感。




壹起互动


宅家陪娃快一个月了,你们还好吗?

您家的亲子生活是什么状态呢?

快来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