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特稿」豫北第一大村——林州市臨淇鎮臨淇社區防控阻擊戰紀實(上、中、下)

豫北第一大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林州市臨淇鎮臨淇社區抗擊新冠肺炎紀實(上)

「特稿」豫北第一大村——林州市臨淇鎮臨淇社區防控阻擊戰紀實(上、中、下)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劉俊強 趙誠瑞 徐國學

位於林州市南端的臨淇鎮,自古就是溝通豫、晉兩省五縣(市)的交通樞紐和賈商要地。晝夜不息流淌的淇水,孕育了這座淇濱古鎮的千年文明。

據史料記載,臨淇集鎮曾在北魏、東魏和隋、元初年四度設縣,且為元初淇州府所在地。建國初,臨淇村即為林縣四區政府駐地。而後,一直是臨淇鎮政府所在地。

如今,臨淇社區2600餘戶、總人口11600餘人,下轄21個居民小組,黨總支下設四個黨支部,外來商戶將近2000戶,常住外來人口近5000人,是名副其實的豫北第一大村。庚子歲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個商貿古鎮打響!

未雨綢繆,謀定速動八小時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農村的人們都起了個大五更,天亮之前就吃過早飯,開始走門串戶給老人拜年。這時,臨淇社區黨總支書記慄東生坐在家裡,心裡被一種揮之不去的莫名焦慮和擔憂困擾著:武漢封城、浙江和廣東先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親身經歷和指揮過全社區17年前抗擊非典的他,有一種大戰在即的感覺。

九點剛過,響起急促的手機鈴聲。“慄書記,我是保玉,在村裡值班呢。您看最好馬上過來一趟吧,有急事當面給您彙報一下!”慄東生很快到了居委會黨建辦公室,看見一位陌生的年輕人和副書記慄保玉對面而坐。

慄東生還沒有開口,年輕人主動自我介紹說:“我是咱臨淇人,叫徐智凱,現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讀碩士研究生。”緊接著,保玉說:“智凱剛才給我列舉了傳染病的例子,講了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和目前的嚴峻形勢,以及自己對家鄉防控現狀的深深擔憂,都急得流淚了,您看咱社區咋辦?”慄東生書記望著眼前這位年輕人,默默地點了點頭,感到年輕人專業性的建議印證了自己的憂慮和判斷!

他對保玉說:“這樣吧,你馬上通知村支兩委吃過午飯召開緊急會”,“智凱,你再準備一下,下午會上給大家再講講。”他和保玉把智凱送出居委會大門,望著這位有責任、有擔當、有家國情懷的大學生遠去的身影,他兩眼有點模糊,感到心裡愈加沉重起來。

下午,一場特殊的會議在臨淇社區居委會會議室召開。“我最擔心的是,明天就是大年初二,進入走親訪友的高峰期,倘若其中有一例感染者,造成感染擴散,後果不堪設想!”徐智凱在列舉歷史和當今大量疫情災難事例並通俗闡述疫情傳播的有關知識後,充滿擔憂地結束了自己的講座。

接著,黨總支書記慄東生談了自己的想法:“這兩天我一直在考慮咱們社區應該怎麼辦?智凱的專業講解堅定了我的想法:會後立即行動,今天幾個廣場肯定是人山人海,先關閉公共活動場所,立即著手研究社區防控方案。現在上級還沒有明確的指示,有罵名我來背,就是有處分我一人來擔!”這一個表態,道出了多數幹部的擔憂,同時也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正月初一下午,是居民年前忙碌準備年貨之後和即將走親訪友的難得的閒暇時間。廣場上人頭攢動,人們的臉上寫滿了節日的喜悅和對即將拉開帷幕的民俗文化節的期待。

居委會主任徐留學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和市場管理員分組到淇苑廣場、西環路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疏散居民,帶來的不解和疏散的難度可想而知!他們用百倍的耐心,費勁了口舌,把居民勸回家中,迅速封鎖廣場並關閉了其中的娛樂設施。留下市場管理人員值守後,兩委班子成員馬上回到居委會,研究制定社區防控網絡的構建方案。在大家基本敲定社區管控方案時,慄書記接到了鎮裡晚上召開緊急會議的通知。

鎮政府會議傳達了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通知和具體防控要求。會後,慄東生書記回到居委會會議室,給還在完善管控方案的同事傳達了會議精神。這時,大家相互凝視,會心地把拳頭放在胸前。未雨綢繆,當機立斷,需要的是勇氣、責任和擔當,依靠的是經歷、互信和同心,釋放的是勠力同心的無窮能量和自信必勝的磅礴力量!

此時,臨淇社區已提前八小時進入抗疫的戰時狀態!謀定而速動的八小時,爭取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動,抓住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間節點,警醒並增強了廣大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識。

兩委班子成員根據分工、按照預定管控方案分頭行動,連夜通過大喇叭明確要求居民杜絕走親訪友、不外出、不聚集,並分組實施道路管控、返鄉人員排查。

黨員先行,織密社區防控網

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上午八點,臨淇社區居委會會議室,在鮮豔的黨旗前,社區兩委和居民小組全體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並莊嚴宣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忠誠擔當,全力以赴,戰勝疫情!”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黨齡長,我能行!”“我剛入黨,我需要鍛鍊!”,一張張堅毅的面孔,一句句鏗鏘的請求,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堅強力量,築就起阻擊戰役的紅色防線。

按照社區管控方案,鎮區只留老街通往東環路一個出入口,其它出入口一律封堵,所以這個卡點就顯得舉足輕重。慄東生書記對副書記慄保玉和居委會主任徐留學說:“這個卡點三班倒24小時值守,所有車輛、人員憑證出入,做好測體溫、登信息和消毒,我們三人各帶一班。”

保玉和留學異口同聲說:“這怎麼行?你這幾天腦梗還在打吊針,經不起這折騰。我們負責到底,你能把握好大局我倆心裡就踏實了。”之後,保玉和留學堅持蹲在這個重要關口,東生書記每天或白天、或晚上,總要到這裡巡查兩次,察看是否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查詢進車消毒、排查、檢測、登記、勸返是否到位,囑咐在崗的同志們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並帶上茶送給同志們。

慄東生書記還督促有關人員及時在卡點安裝了攝像裝置,實現卡點24小時可視化、可控化,有助於問題的查詢反饋。出入口豎起的警示牌格外醒目:“離開臨淇再回到本村,需要您與家人一同隔離14天,請您慎重考慮後再決定是否外出。”昭示著社區嚴密防控的堅強決心。

黨總支在這個卡點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設置了黨員先鋒崗,做到了關鍵崗位在哪裡,黨組織就建到哪裡、黨員就戰鬥在哪裡。所有卡點和深入一線排查的黨員開展了“舉黨旗戰一線、亮黨徽爭先鋒”志願服務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真切的溫暖和澎湃的力量。

在卡點值班的社區兩委幹部和志願者,連續奮戰了近一個月,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不管白天黑夜,慄保玉和徐留學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上級佈置任務,群裡各種通知彙報,大事小事都要一一落實。

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徐有學帶的這班人堅守卡點,在別人吃餃子、湯圓的時候,在卡點的帳蓬裡泡了一袋方便麵。


豫北第一大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林州市臨淇鎮臨淇社區抗擊新冠肺炎紀實(中)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劉俊強 趙誠瑞 徐國學

措施到位,人人都參與抗“疫”

由於社區外出務工人員多、外來經商人口多,使人員排查管控顯得異常複雜,疫情傳播的風險給社區幹部帶來巨大的壓力。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黨總支以居民小組為單元,成立了由一名支部或村委委員牽頭任組長、居民小組組長為副組長、一名市場管理員和若干黨員組成21個排查管控小組,支部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分管四個片區,形成了主要領導包區、兩委成員包組、組長和黨員包戶的“三包”機制,重點排查武漢等湖北地區返鄉人員、豫南務工返鄉人員、外地經商戶未返鄉及已返鄉基本情況、外來租住戶情況,真正做到橫到底、縱到邊、全覆蓋、無死角的“網格化”、“地毯式”排查,切實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嚴格做到“五個到位”:排查到位、基本信息登記(每戶居家人口及未返家人口、近期返鄉人員來自何地、未返鄉人員現在何地、聯繫方式等)到位、管控隔離措施落實到位、逐戶宣傳引導到位、隔離觀察家庭生活基本物資供應保障到位。

在安排部署排查的動員會上,慄東生書記語重心長地囑咐大家:“一定要受得了委屈、經得起埋怨,一定要多費口舌、心平氣和,事情過去了,居民都會理解咱、感謝咱。”排查工作按要求完成後,沒有出現一次不愉快的場景。

排查結束了,緊盯外來人員是關鍵,黨總支對各排查管控小組提出三項要求,進一步強化小組管控力度:看好自己小組的人、管好各家各戶的門、做細自己分管的事。

為了及時掌握第一手防控信息,防疫“新手段”微信群霸屏:總支書記和支村兩委建立了“總支”微信群,21個排查管控小組建立了“社區管控小組”微信群,慄保玉、徐留學、徐有學、崔軍喜也各自建立了自己包區的微信群,各個交通管控卡點建立了“交管”微信群,每個微信群都有專人負責向正副指揮長第一時間彙報外來人員信息和緊急情況並彙總報告當天工作情況。

為營造人人參與防控的自覺性、彰顯社區防控的嚴密性,居委會每天都通過大喇叭喊話居民的“土辦法”,提醒做好疫情防控;治安巡邏電動車安裝車載音響穿梭於大街小巷,督查所有經商門面、飯店、歌廳、洗浴等場所的關停,警示居民自覺宅家不添亂;所有街道實行“網格化”管理,每隔150米一名志願者,規勸外出居民、疏散聚集人員。社區喇叭不消停、成了“閒不住”的“話簍子”,“土味標語”掛滿街巷、識字人一看就懂,喊出來的話兒可能不怎麼優雅,勸導的聲音或許有些刺耳,卻飽含深情、用心良苦,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用最家常的表達方式,詮釋著對居民的深愛,居民們默默地聽從勸導、宅家不出,也是在用無聲的行動表達對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的最大理解和敬意,“不添亂”、“不僥倖”、“不傳謠”收穫了居民的廣泛認同。

防疫隔離,人文關懷不隔離

71戶98人的隔離數字讓臨淇社區一班人壓力陡增,為嚴格隔離制度,社區實行黨員包戶責任制,負責居家隔離管制、每日巡視登記、隔離戶生活保障,切實把人文關懷體現到隔離的每一個環節和生活細節。

2月1日,居委會給所有隔離戶發了一張《告居家隔離同胞書》,把包區幹部、志願者、糧油蔬菜購買電話告知各戶,使他們居家隔離再無生活保障之憂。設在居委會老院的集中隔離點,每人單間,每間屋前用彩鋼板圍隔了室外活動區並安裝了單獨水龍頭,安裝了全覆蓋的無線網絡,裝備了監控設施減輕被隔離人員有人看管的心理壓力。

2月16日,居委會主任徐留學到集中隔離點看望被隔離人員,他們都開門大聲說,我們這兒,居委會幹部不用操心,我們會安心在這裡待兩週,你們快操心外面的事吧。這些舉措,贏得被隔離者心理上的自願和自覺,使他們感受到黨組織和社區的溫暖,真正通過疫情防控凝聚了民心。

社區還設立公佈了疫情防控舉報電話,要求全體居民自覺維護社區防控大局,舉報隱瞞外來行蹤逃避隔離、聚集打牌打麻將、扎堆聊天等違反防控規定的行為。接到舉報,第一時間予以處置。

社區隔日對大街小巷進行集中消毒,定期給每戶居民發放消毒液,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撐。

在這次抗疫阻擊戰中,社區黨員幹部是指揮員,帶領“兩委”成員和黨員群眾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他們更是一線戰鬥員,嚴守陣地不麻痺、持續作戰不鬆懈,從嚴從細落實疫情監控、排查等防控措施;他們也是宣傳員,通過微信群、喇叭廣播、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方式,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的法規措施和方法手段,引導居民理性對待疫情;他們還是幫扶員,千方百計籌集疫情防控緊缺物質,積極做好隔離家庭、留守老人和困難居民的生活幫扶工作。

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身處聯防聯控的末端,又在直面潛在病患感染的前端,肩負的壓力之大、付出的艱辛之多,是難以想象的。但大家深知自己胸前佩戴的黨徽和胳膊上佩掛的袖章的分量,大家心裡清楚:以非常之戰役應對非常之疫情,防控之網必須織得密而有密,各項措施必須施行得嚴而又嚴,唯有如此,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豫北第一大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林州市臨淇鎮臨淇社區抗擊新冠肺炎紀實(下)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劉俊強 趙誠瑞 徐國學

一呼百應,志願爭先暖人心

在臨淇社區的防控戰場上,可以看見許許多多忙碌的身影,他們身穿紅馬甲、戴著紅帽子,在防控卡點排查登記、測溫消毒,在封閉路口堅守巡邏、不離不棄,在大街小巷來回奔波、勸導行人,手提蔬菜米麵、送到隔離戶門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他們很平凡,有大學生、有退伍軍人、有普通居民、有退休職工……身份不同,目標一致,他們勇敢逆行,自覺奮戰在抗疫阻擊戰的最前沿。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打響阻擊戰伊始,社區黨總支發出了號召廣大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爭當志願者的倡議。倡議一出,一呼百應。“我大學讀的是醫學專業,請求到最關鍵的東環路卡點,負責測溫登記”,居民3組女大學畢業生栗子紜主動請纓到防控一線,並捐款2000元。在她的帶動下,社區很多大學生和青年人紛紛加入志願者隊伍:“我無牽無掛,有需要隨時聯繫我”“我精力充沛,隨時都可以頂上”……青年人挺身而出,自覺地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志願者是他們的統一代號,但在防疫工作中,他們卻分別扮演著登記員、宣傳員、監督疏導員、採購員等不同角色。他們化身登記員,協助各管控排查小組入戶開展摸排、確保登記信息準確無誤;他們化身宣傳員,奔波於社區的大街小巷,向居民發放防控知識宣傳頁;他們化身監督員,勸導外出居民自覺宅家;他們化身採購員,幫助居家隔離的家庭購買生活必需品。

貧困戶孫全根年近六旬,也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他說,黨和社區幫助我脫貧過上了好時光,現在國家有難、社區這麼不容易,說啥我也得來幫忙,黨和社區的恩情我不能忘!在他的帶動下,多名貧困戶家庭都有人加入志願者行列。

郭軍亮是一名退伍軍人,主動聯繫退伍軍人參與志願者防控工作。他說,“若有戰,召必回”是退伍軍人的職責和使命,參與這場抗疫戰爭,我們義不容辭!多名軍人志願者永葆軍人之志,彰顯軍人擔當,他們主動請纓做貢獻,服從指揮不添亂,服務社區立新功,在疫情排查、防控工作、配合宣傳等方面爭做表率,激勵著所有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臨淇社區是林州南部最大的商貿集鎮,茶店、五龍和周邊十里八鄉的人們習慣了到這裡購物。疫情防控管制後,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雖然少了,但還有很多常年患病和突發疾病的外來群眾需要來買藥。在東環路社區唯一出入卡點,志願者主動承擔起為外來群眾代購藥品的工作。他們要來了准予限時營業的藥店的聯繫電話,讓前來買藥的外村群眾和藥店溝通後,騎電動車把藥品買好,親手交給在卡點外等候的外村群眾。慄東生書記深情地對志願者說,來買藥的外地群眾是來給咱臨淇送生意,在這個非常時期,咱要讓人家感受到臨淇人的熱情,幫助了他們,也是幫助了咱自己啊。

一抹“志願紅”,閃耀在臨淇古鎮,成為豫北第一大村疫情防控阻擊戰線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

眾志成城,愛心築起新防堤

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社區每天都會收到愛心人士的捐款捐物。社區各界人士眾志成城,奉獻愛心,築就起一道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新防堤。

林州市青年商會副會長牛愛學,是第一位與社區聯繫的捐款者。他首筆捐款2000元。後來從社區微信群中看到廣大黨員群眾和志願者每天沒日沒夜戰鬥在防控一線,他在宣傳社區疫情防控的朋友圈評論說:春寒料峭時節,大家真的不易,我不能親身到一線,但我會盡我所能為大家助力!之後,他第二次又打過來一萬元捐款。

捐贈者中,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有個體經商戶,有外籍經商者,有公司企業,有在外地創業的賢達人士,有老黨員老幹部,有年輕有為的熱血青年,有在校在校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有社區黨員幹部,有普通居民……他們在最緊要的關頭,用血濃於水的家鄉情懷和臨淇人的責任擔當,用奉獻家鄉、熱愛家鄉的真情實感,為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黨志林委託弟弟黨志明把5萬元捐款送到社區;

賢達人士郭唐生、趙合芳各捐款2萬元;

年近耄耋的老黨員張三、路勤梅也把捐款送到社區;

劉付雲、閆永、牛貴生、劉長松各捐款1萬元;

林州市鴻泰服飾有限公司捐贈迷彩服、軍大衣價值2萬餘元;

七十多歲的老黨員張四重病臥床,讓兒子侯衛強把200元捐款通過微信 再轉給副書記慄保玉;

“是一親、掛一心”。就連我們社區的女婿吳國存都從萬泉湖跑來捐助1萬元支持我們抗疫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張凱怡、華中科大張凱龍、浙江理工史偉等在校大學生把捐款送到居委會;

栗子森、栗子卿、慄梓軒、慄梓然、李沂航、劉昊杭、慄昊然、徐梓宸、徐晨凱、徐藝寧、秦瑜、栗子淵、徐晨翔、張嘉鵬、王怡璇、牛德祥、徐晨輝、辛德銘、趙浩然、王梓旭、喬偉琪、喬星喻、原昊天等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生紛紛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

史氏家族、李氏家族、趙氏家族、崔氏家族等以家族為單元組織了捐款;

截至2月24日,臨淇社區已收到十四批、700餘人次捐款捐物。還有很多為社區做出貢獻、捐款捐物之人,不能一一寫入文章,但都永久寫入臨淇社區史冊。一筆筆善款,沒有多少之分;一件件物品,無論厚菲之別。每一筆善款、每一件贈品的背後,都有一顆隔不開的赤子之心,都凝聚著一份最真實、最樸素的家鄉情結,都飽含著斬不斷的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

社區黨總支書記慄東昇表示,將依法規範受贈行為,確保受贈款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和改善社區公共衛生等公益事業,全程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居民的監督,並給每一個捐贈者印發捐贈證書,讓歷史和後人永遠見證愛心人士的善舉!

慄東昇說:“我們社區廣大黨員群眾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社區居民的團結一心,有臨淇兒女的共同努力,有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