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蚕豆赤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前期如何防治?

农人答农事


蚕豆,像我们这边又喜欢叫豌豆。新鲜的蚕豆可以用来炒菜或者打汤,老的蚕豆就可以用来油炸拌上食盐就成了一道不错的下酒小菜了。同时还是我们常买的豆瓣酱的原材料呢。蚕豆在种植中出现赤斑病该怎么办?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赤斑病是蚕豆的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在我们南方地区发生十分严重。发病率可达20%~30%,重病地块病株率可达80%以上。对蚕豆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可达30%,重者绝收。

赤斑病表现症状:

主要侵害叶部,茎部也有发生,并从茎基部蔓延至根部,还能侵害花和幼豆荚。叶片上病斑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慢性型:近地面叶片上产生赤色小斑点,渐变成褐色或铁红色,边缘深色,病健界限明显。病斑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长期保护原状,不再扩大,叶片仍保持正常绿色。阴湿气候下,病斑扩大,数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的病斑,中央陷落,病叶逐渐变黑死亡和脱落,病部表面覆盖一层生长繁茂的灰色霉,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重时病叶落尽,茎杆直立如枪,叶柄、茎杆上常感病后形成长圆形或梭状病斑,周缘深褐色,中央凹陷,呈淡赤褐色或灰色。花冠和豆荚上生有赤褐色小斑点,不扩大和腐烂。后期所形成的分蘖,衰亡较早。

2:急性型:当阴雨绵绵时,病斑急速扩大,连接成不定形铁灰色枯斑,边缘模糊,上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生严重的植株,整个叶片、花器、幼豆荚及枝干都发黑、干枯,叶片大量脱落。

发病原因:

1: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病茎内外或落在土表的菌核越冬和越夏,成为初次侵染源。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

2:传播特点:越夏后的菌核在初冬即可萌发,故田间一般冬前蚕豆上即可发生赤斑病。但萌芽盛期在翌春2~3月,可陆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形成水平扩展。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借助于风雨进行再侵染。

发病规律:

1:发病时期:该病在蚕豆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在蚕豆种植当年的11月中、下旬为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为害盛期在第2年2月上旬至4月中旬。

2:气候因素:春季阴雨绵绵,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容易造成该病流行。

3:栽培因素:病害在田间往往成片发生,有发病中心,离发病中心越近,发病越早越重。种子带菌未经消毒处理,条件适宜时,易造成田间发病。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及缺钾的连作田利于发病,尤以低洼稻田种蚕豆发病重。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6℃温汤浸种5分钟或1%石灰水浸种24小时。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拌种。

农业防治:避免连作,合理配施磷、钾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增施磷、钾肥可促使蚕豆根第发达,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适时播种,防冻防虫。

化学防治:要早防早冶,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控制发病中心。每公顷用50%多菌灵15kg加细土300kg,拌成药土,撒入蚕豆种植穴中;或用50%敌克松500倍液泼浇土壤。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40%多硫悬浮剂 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500~2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总之,好的作物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种植蚕豆时勤下地检查,遇到病虫害及时按照科学方法防治。


川妹莎啦


蚕豆是属于豆科类的植物,有的农村地区也叫胡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是在冬天的时候食用。它是属于小杂粮类的作物,既可作为口粮,又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我国种植蚕豆的产量达到了世界首位,主要在四川、云南、湖北、青海等地区种植,蚕豆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赤斑病,造成减产,给种植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就通过对蚕豆赤斑病引起的原因、产生的症状进行分析,来说说具体的防治方法,希望能给种植户起到参考的作用。

蚕豆引起赤斑病的原因

1、病原菌传播

赤斑病的病原菌是蚕豆葡萄孢,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里存活,到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就可以繁殖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在进行中耕播种或灌溉的时候,都可以引起病菌的传播。有利于病害发展的情况下,细菌的潜伏期只有48小时,只要感染疾病以后,会很快发病,引起很大的危害,这种病害目前只会对蚕豆造成危害。

2、土壤环境

蚕豆的适应能力还算强,可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种植,在南方地区采用秋播的方式,而在北方地区,则是以春播为主。蚕豆适合在碱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土层要深厚疏松。像很多丘陵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土壤风化严重,逐渐转变成没有营养的土质,这样的土壤环境缺乏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种植蚕豆就会发生营养不足而降低抵抗力,引发病害。

3、光照不足

蚕豆是喜欢长时间光照的植物,若是在比较低的地块生长,被其它作物遮挡了阳光的照射,就会推迟生长,到了气低较低时,耐寒的能力也会下降。若是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种植环境过于潮湿,赤斑病的病原体细菌会滋生,从植株的伤口部位侵入,开始危害蚕豆的植株。

4、温度

蚕豆是属于温性的植物,不耐寒也不耐热,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在蚕豆发芽的时候,适宜的温度是24~28度,如果在幼苗期,温度低于5度以后就很容易发生冻害。在有的地区,种植蚕豆太晚或太早,昼夜温差大,蚕豆的叶片和杆茎会发生不同程度冻害,冻害伤口给细菌侵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缺少硼肥

种植蚕豆也是需要肥料很多的植物,特别是到了开花结荚的时候,若是补充的肥料不够全面,就会影响蚕豆的根系生长,根须吸收营养受限,蚕豆的抵抗力就会降低。其中,硼元素很重要,虽然需求量不多,但是适量的硼肥能够促进蚕豆的根系生长,可以在土壤里更好地伸展。

蚕豆赤斑病的症状

蚕豆赤斑病首先会危害叶片,之后就会向杆茎部蔓延,最后到达根部,还会对生长出来的花蕾和幼荚产生危害。

1 、叶片的症状

赤斑病一般是在早春时节容易发病,在11~12月份的时候,在离地面较近的叶片上面,就可以发现稀少的病斑,到了第二年2月份的时候,叶片上面的症状就会很明显,先是产生小黑点,之后这些小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是椭圆形的大斑块,呈现深褐色的颜色,斑块的直径达到了3毫米左右,正面要多于反面,中间部位会凹陷,边缘会翘起干枯,进一步发展叶片就会脱落。

2、杆茎的症状

当病毒蔓延到杆茎部位以后,叶柄部位会产生褐色的条形斑纹,病斑的部位经过强光晒过之后,很容易发生破裂,之后皮层慢慢开始腐烂,引起杆茎低垂无力,植株发生倒伏。

3、根的症状

感染赤斑病的蚕豆,通常根系都比较少,很容易就可以从土壤里拔起,观察病株的根部,可以发现主根的表皮已开始溃烂,变为了黑色。还有的根系,表面已经长出了灰色的霉层,这些霉层里含有大量的病毒孢子,很容易传染给其它的植株。

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赤斑病的品种

选择抗病的蚕豆品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种植环境不好,用抗病的品种采取高畦深沟的栽培方式,合理的密度种植,发生赤斑病的机率就会降低。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合适的品种。

2、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处理

在播种之前,对蚕豆种子进行挑选、消毒处理,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将寄生在种子上的病毒孢子清除,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在挑选种子的时候,可以采取风选或人工筛选,将比较饱满的种子留种,干瘪有虫眼的种子去除。种子挑选完成以后,在播种前的1~2天,还要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消毒,具体的配比浓度是0.15%的福尔马林用260份的水稀释成溶液,浸种半个小时左右。

3 、合适的时间播种栽培

在春季播种的蚕豆比秋季播种发病的机率要少很多,在秋播的时候,尽量选择生长周期短一些的早熟,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品种,经历恶劣天气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到了温度升高的时候,土壤中的细菌就开始活动。在播种的时候,蚕豆植株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密,特别是在阴暗潮湿的地块。保持足够的空间,有利于蚕豆植株的光合作用,空气流通,降低土壤的温度,有效抑制赤斑病形成孢子。

4、 加强苗期与花期的管理

蚕豆播种可以选择地膜进行点播播种,之后用细壤土盖住穴口,将地膜压住,如遇到土壤板结的现象,要及时放苗。在苗期的时候,加强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保证蚕豆的出苗率。出苗以后,还要给弱苗追施一些尿素来助长。

蚕豆到了花期,要特别注意赤斑病和蚜虫等这些病害,在花期的时候对叶面喷洒硫酸二氢钾一到两次,提高花期的抗病能力。到了结荚期的时候,应根据土壤的墒情合理安排施水,避免干旱引起病虫害。

5、减少病源菌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是病毒传染的主要来源。应尽快将病株清除出地块,进行统一烧毁。过了采收期以后,要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用适量的多菌灵撒入土壤中,可以杀灭残存在土壤里的细菌。也可以在经常种植蚕豆的地块,选择其它作物进行轮作。

6、药物防治

赤斑病严重的时候,都是采用药物直接喷洒治疗,选用波尔多液会比其它硫制剂的药效要强得多。用药物喷施以后,再结合多菌灵或托布津等药物加强巩固,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小结:蚕豆赤斑病主要对植株产生危害,进而会影响产量,发病的因素与种植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种植户要加强前期的预防措施,控制土壤中病菌的滋生和蔓延。发生病害以后,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避免赤斑病带来的危害。


农事随谈


今年蚕豆还真是丰收,立夏边蚕豆还未上市时,几乎夭天都有新鲜的蚕豆米吃。还晒了不少的干豆。但隔壁一位族弟家,他夫妇二人由于忙着挣钱,豆种的面积比我还多点,因为蚕豆发了病,确切的说,他家蚕豆是染上了赤斑病,没有功夫施药,枯死了不少,产量因而大减。蚕豆赤斑病是由蚕豆葡萄孢、灰葡萄孢、拟蚕豆葡萄孢这三种病原菌引起的,蚕豆葡萄孢是其中蚕豆赤斑病主要的病原菌。



一、蚕豆是怎染上赤斑病的

蚕豆赤斑病,它是因病菌感染而生病的。这些病菌菌核在土地的表层、在一些杂草丛中越冬,到了春天,天气暖和后,温度适宜这些菌类生长了,萌生出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就借助风雨动力,来到了蚕豆上面。

分生孢子菌到了蚕豆上面后,浓浓的露水都可以使它萌生出芽管,己形成的附着器紧紧沾贴在叶面上,产生出的侵染丝把叶面的角质房穿破后入侵到里面,只有两天的潜育期。

如果天气干旱,病斑就会停止扩展,

如果遇上春天的连绵阴雨,病斑就会迅速扩大,象有号令一样集汇,蚕豆的叶片由青色慢慢的变为铁灰色,致使落叶,整棵的各个部位变成黑色,并且满是黑霉,一个星期之内,整棵就会枯死。如果把枯死的茎管切开,可以看到黑色扁平的病菌菌核。

二、蚕豆赤斑病的发病情况

在风雨的帮助,病原菌来到了蚕豆的植株上面



如果是豆叶两面感染病菌,发病初期生育红色的斑点,后来随着病情的加重,慢慢扩大,成为圆形的或椭圆珍的大斑,直经可达3mm左右,中央部位颜色红褐色并较凹陷。周边深褐色并稍稍凸起。叶面健康部位和发病部位非常明显。



如果是茎管或者叶柄感染病菌,开始象叶面染病一样出现红色小斑点,后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为边深赤褐色条斑,表皮会破裂并形成破裂的迹痕。


如果是蚕豆花染上病菌,美丽的豆花上会生长棕褐色的小点,慢慢把美丽的豆花花冠退去原来的美丽,改变成褐色,直至枯萎。

如果是豆荚染上了病菌,这病菌会透过外壳进入到荚壳里面为害豆果,鲜嫩的豆子表皮之上就会出现小红斑点了。

三、蚕豆赤斑病的发病条件

在气温达到20度,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蚕豆最容易发生赤斑病。如果地势低洼,地里通风不良,植株过稠密、长势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蚕豆容易发生赤斑病。

孢子从发芽到侵入,气温20度时,只要8~12小时就可以,如果温度只有5度左右,则要3~4天。

气温超过30度,或者低于1度,病菌就不会危害蚕豆了。

四、蚕豆赤斑病的预防

1.选择优良的抗病良种。

2.不能年年种原地,选择轮作的方式,有利于消灭残存于地表和周围的病菌。

3.种植时用药拌和,杀灭种子上的病菌。

4.合理施肥,选择元素较齐全的肥料。

5.合理密植,加强蚕豆的通风和透光。

6.要清沟排水,控制土壤湿度


五、蚕豆赤斑病的药治

1.用50%的多菌灵3克,拌种1千克播种。

2.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者50%农利灵可适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3.用25%味鲜胺乳油兑水喷雾。


友情提示:防治菌类病的药物很多,可结合当地经销药类品种,选择防治。


一生好人大司马


大家好,我是老王。蚕豆也叫做罗汉豆、胡豆、竖豆、佛豆等,属于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草本作物。茎秆高30到180厘米,茎直立无毛不分枝。种子2到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在3-4月,果期为6-8月。

蚕豆营养丰富,含8种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47%-60%,不仅可以食用,还是饲料和绿肥的优质来源。

蚕豆生于温暖湿地,耐零下4度低温,但怕暑。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30℃-35℃。蚕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均可种植,目前以四川地区种植最多。长江以南地区以秋播为主,长江以北以早春播种为主。在蚕豆的种植过程中,有各种病害的发生,而赤斑病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眼下秋播蚕豆生长高度已有十几公分的高度,病害也陆续开始出现。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下蚕豆赤斑病的症状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各位朋友参考。

蚕豆赤斑病症状

蚕豆赤斑病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在土壤中休眠,遇到气候适宜的情况,萌发出分生孢子,随后分生孢子对蚕豆进行浸染。

分生孢子可以通过风雨传播,只要与蚕豆接触,空气湿润的情况下即可萌发长出芽管附着在叶面,通过侵染丝穿透角质层入侵。

蚕豆赤斑病主要危害蚕豆的叶片,也可以危害茎秆和豆荚。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赤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扩大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直径在2到4毫米,中心凹陷呈赤褐色,边缘浓褐色略微隆起,在叶子两面均有分布。当病斑数量很多的情况下,叶子尖端和叶缘变成灰绿色至深褐色,严重情况下叶片凋萎死亡,植株各部位黑色,遍生黑霉状物质,数天内全株枯死。切开蚕豆枯死的茎部,可见黑色扁平菌核。

当茎叶染病之后也会出现赤色小点,随后边缘出现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形成裂痕。周缘呈深赤褐色,茎上病斑最长可达10厘米。

花被侵染之后出现棕褐色小点,随后花冠枯萎呈褐色。另外病原还可以侵染种子,豆荚出现赤褐色小病斑,但是不会扩大和腐烂,种皮出现红色小斑点。

蚕豆赤斑病发病条件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较大,蚕豆赤斑病在有的地区发生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气温回升早、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在一些蚕豆主产区,赤斑病普遍发生,田间发病率几乎达到100%。蚕豆赤斑病导致蚕豆减产严重,严重的地块甚至绝收。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葡萄孢菌侵染引发。一般赤斑病在气温20度空气湿度85%以上的时候发病较重。病菌侵入适宜的温度为20度,最高30度,最低为1度。孢子从发芽到侵染植株,在20度的条件下仅需8-12个小时,5度的时候则需要3-4天时间。

酸性土及缺钾的连作田容易发病,同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不良均有利于蚕豆赤斑病的发生。

蚕豆赤斑病病原适宜的潜育期为48小时,当天气干旱的时候病斑停止扩展,呈现圆斑或条斑状。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病斑迅速扩大病情加重。

蚕豆赤斑病如何防治

蚕豆赤斑病属于蚕豆种植过程中的常发性主要病害,一旦发生不及时防治的话,病原菌在蚕豆叶片、茎杆上快速繁殖,导致病斑数目迅速增多,造成叶片和茎杆发红,远看望去呈“火烧”状,发病严重的田块蚕豆植株提前枯死减产严重。因此,在种植蚕豆过程中,一定要抓好最佳的防治时机,出现病症及时进行防治。通常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同时深翻土壤进行高畦种植,达到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的目的,促使蚕豆根系生长健壮,从而降低赤斑病的发生几率。

2、种植抗病品种,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55℃温水浸泡5分钟,同时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可以大大减少赤斑病的发生。

3、蚕豆容易重茬导致长势衰弱容易发生赤斑病。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或者草木灰,提高磷钾的用量,促进蚕豆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从而提高蚕豆的抗病能力。

4、在蚕豆赤斑病发病初期,了采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到2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雾一次,连续2到3次即可。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蚕豆赤斑病的介绍,各位朋友,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老王,谢谢大家!


乡知老王


蚕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豆类作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蚕豆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其中赤斑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易发生的重要病害,病菌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主要侵害叶、茎、花部,叶片染病初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斑,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缘浓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布于叶两面;茎或叶柄染病开始也现赤色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英染病透过荚皮进入种子内,致种皮上出现小红斑。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提倡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密植,注意通风透光。

2、种子及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种子用1%石灰水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24小时;土壤处理用50%敌磺钠湿粉(敌克松)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施土壤。

3、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偏施氮肥,增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钾腮,增强抗病力,同时在生长期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并在开花前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增强授粉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使蚕豆无空壳,无秕粒,丰产优质。

4、药剂防治,田间喷雾可用2:1:200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有较好预防效果,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发病初期喷施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药控制发病中心,以免传播功蔓延。








彝乡老六


赤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和栽培条件有很大关系。首先在叶片上发生小红点,

正面较多,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稍凹陷,边缘紫红色。大的病斑上有灰色的霉,即分生孢子。茎上的病斑扩大后,边缘呈赤褐色,病情严重时叶片全部变黑,枯萎,脱落。主要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有:①用波尔多液和25%多菌灵1∶500倍液,于病害开始发生时喷洒防治,每7~10天喷1次,一般喷2次即有较好效果,病害重发时可喷3~5次。②用0.1%代森锌,代森锌—石灰,草木灰—代森锌亦有效果,每公顷用三唑酮有效成分75~300克防治,效果可达80%。

使用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调节生长。谢谢,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