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重要,权臣和珅都没有,只有7个人获得?

忠肝义胆岳老三


三眼花翎指的是清朝礼帽后面的翎的一种。就是个孔雀毛,起装饰的作用。古代阶级界限严格,不同职位的官员,不同品级的官员所带的礼帽是不一样的。三眼花翎是最高的一种等级,花翎也是很高的一种等级。所谓的花翎指的是孔雀翎,三眼花翎不是说这根翎上有三个眼睛一样的“日”(就是有三个同心圆)。

先不说插孔雀翎有什么寓意,单单看一下三眼花翎就知道了。一般孔雀翎只有一个眼,两眼花翎是两个孔雀翎重合制成的,有一个支漏出一只眼。同理,三眼花翎就是三支孔雀翎叠加,漏出三只眼。用料多,用料足说明重视,高贵。


在清朝早期,能够得到顶戴花翎的大臣,只是八旗的内大臣,至少是王公贵族和拥有旗人爵位的贵族才能够得到,外臣无论功勋多大,地位多显赫,都是得不到的。比如施琅,在消灭明郑事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只有等到他封侯爵,被破例加入汉八旗的情况之下,才获得一个双眼花翎。而且还是向康熙皇帝求来的。

三眼花翎,是很难得到的。清朝前期,有资格获得三眼花翎的人,只能在四等爵和额驸之中产生。所谓的四等爵,就是贝子,地位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高于公侯伯等爵。而所谓的额驸,就是皇后的生父。除了贝子和额驸以外,其他人无法获得拥有三眼花翎的资格。

根据清朝规定,很多亲王、郡王也可以佩戴花翎,不过他们佩戴的也仅仅是单眼花翎,只有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贵族,才可以佩戴成双眼花翎。清朝一共276年,也只有20几个贵族,曾经获得了双眼花翎,三眼花翎就更加稀罕了。清朝入关后,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时期,都没有一个人获得三眼花翎,由此可见三眼花翎赏赐资格有多严。

清朝总共也就七人获得此荣誉,就连权倾朝野的和坤也无缘,反而其弟获得了,真是意外。清朝规定,武将五品以上,文官要做到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的两路大臣才有资格佩戴花翎,如有僭越,则会收到严厉的处罚。

通常被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照本任的品级穿朝服,但若被摘去顶戴花翎,那后果就会比较严重。但是作为清朝臣子最高荣誉的三眼花翎,一共只赏赐给了七个人,分别为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连权臣和珅都无法获得。


我们看和珅的情况,这位乾隆最信任的“红人”享戴的是双眼花翎。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他一生担任过数十个重要职务(爵位),但始终没有资格享戴花翎,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和珅领侍卫内大臣,才具备佩戴单眼花翎的资格;又到乾隆四十八年,才因功赏戴双眼花翎。

至于三眼花翎,由于和珅不是皇室,又没有特别卓著的军功,即便他在乾隆面前红得发紫,乾隆也没有“徇私”给他搞例外,所以和珅一生并未获得三眼花翎,反倒是和珅的弟弟和琳因军功获赐三眼花翎。


然而,到了清末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因国库空虚,竟然有了捐翎的制度,用钱就可以买到花翎戴,当时花翎每枝实银一万两,蓝翎五千两,而且可以参照捐管之项进行折扣,咸丰九年(1859),花翎改为每枝七千两,蓝翎四千两。花翎也由此走向了下坡路,开始掉价了,到后来,每枝花翎仅用两百元就可以捐到。


独秀文苑


和珅算什么,就连功名赫赫的年羹尧,备受雍正器重的十三爷胤祥,都没有获得过三眼花翎这个荣誉。在大清的276年历史中,赐带双眼花翎的大臣也只有寥寥20余人。

施琅因收复台湾功不可没,当康熙帝为他加官时爵之时,他却给予拒绝,独独提出三眼花翎的要求。可见,三眼花翎在大清的地位之荣耀,高贵无比的黄马褂也无法与之相比。

根据《清史稿》记载:“凡孔雀翎,翎端三眼者,贝子戴之。二眼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眼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的侍卫,前锋、护军个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得戴之。领根并缀有蓝翎。贝勒府司仪长,亲王以下二、三等护卫及前锋、亲军、护军校,均戴染蓝翎。”

也就是说,大清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是有严格佩戴制度的,特别是三眼花翎,尤其以大清初年为最。而且这个花翎是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用孔雀的尾羽制成,俗称“孔雀翎”,寓意高贵;蓝翎用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制成,俗称“染蓝翎”, 又因鹖鸟天生性好斗,所以多为有功军官佩戴,寓意英勇善战。同时,花翎又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之分。

虽然三眼花翎荣耀高贵,但并无太多实际意义,如同后世的荣誉勋章、立功奖章(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那么,在大清国276年的历史中,享此殊荣的7人又有谁呢?

据朱彭寿《旧典备征》记载:“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按二百年来膺是赏者,惟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等七人。”

在此7人中,和珅的弟弟和琳赫然在列,难道在乾隆心目中,和琳比和珅更加受宠?当然不是,原来和珅、和琳二人少年时,根据各自喜好确定了发展方向,即:前者重文,后者重武。而且二人学习都非常刻苦,备受诗人袁枚称赞:“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其言“擎天”的是和琳出将,“捧日”的是和珅入相。后来,和珅凭借学识成为了乾隆年间的一方权臣,而和琳则跟随阿桂将军屡立功绩。

  1. 1786年5月,乾隆派和琳与军机大臣阿桂处理浙江杭州织造盛住贪污案。因盛住是乾隆小舅子,而阿桂性格刚直,处理不当,被乾隆责罚,而和琳办事恰当,被乾隆升迁为湖广道御史。不久,又因弹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有功,次年被乾隆升迁为吏部给事中,之后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兼工部左侍郎等职。


  2. 1792年,和琳和大将军福康安默契配合,击退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西藏,因功授都统衔,升任工部尚书。

  3. 1795年,任四川总督时,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并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受赏双眼花翎、黄腰带,后加封太子太保衔。

  4. 1796年,乾隆下令和琳督办军务,他又生俘义军领袖石三保,因功赏三眼花翎。同年8月,和琳病死于平陇战役之中,因此乾隆晋赠一等公爵,并准许后代世袭、建专祠祭奠,谥忠壮。

虽然和琳荣获三眼花翎皆靠自己之能,但是期间和珅出谋划策的身影依旧存在。由此可知,三眼花翎的荣耀确实非常难以获得。

至于享有三眼花翎的惟傅恒、李鸿章、徐桐等6人,皆于国家稳固与发展作出大贡献。

清末时期,因鸦片战争爆发,造成国库空虚,虽然有钱就可以买到顶戴花翎(官称捐翎),当时花翎每枝实银10000两、蓝翎5000两,同时还可参照捐管之项进行折扣。

到了咸丰九年,花翎的价格更是跌到了实银7000两、蓝翎4000两。再到后来,花翎仅需实银200两。但是,至始至终三眼花翎都未列入“捐翎”之列,可见三眼花翎不但代表的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不灭的贡献精神。


祥子谈历史


三眼花翎,是个什么物件?这还得从花翎的历史说起。

作为清朝官员身上,最具装饰性的点缀之物,也就莫过于官帽后面的那一根孔雀翎了。历史上的花翎主要还是有以下三种,根据上面眼的数目分为:一眼、两眼、三眼,这里所说的眼其实就是孔雀翎上边,宛如眼睛一般的圆斑花纹!

三眼花翎可不仅仅是装饰品那么简单,而是根据战绩功勋,在朝廷中官职大小来佩戴,按照当时《清会典》中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佩戴单眼花翎,单眼花翎算是最基础的存在了,往上的双眼花翎、三眼花翎,才是真正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权力大小一看便知,

作为拿钱也买不到双眼花翎,是作为特殊战绩贡献的恩赐。

当然有些特殊场所的武官也有权利佩带,有些郡王和亲王,也会因为没有花翎佩戴眼热不已,就比如《清稗类钞》记载顺承勤郡王,泰斐英阿求花翎字一事。就拿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多尔衮,先前也才佩戴的是单眼花翎。

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能够佩戴三眼花翎的,不外乎这几种人,按照当时的爵位划分,佩戴三眼花翎的最低级别也要是亲王郡王,当时清朝时期的贝勒贝子,或者是嫡系的固伦公主的额驸,才能够享受此殊荣。

除此之外那就是皇室中,亦或者是分封的藩王,按照当时的亲属关系,也只有镇国公和辅国公之类的宗亲大臣,以及硕公主的额附,也才有资格享受两眼花翎。但是这仅仅是针对满族人所制定的要求,在当时严苛的等级制度之下,汉族人不仅有极大的升迁障碍,而且对于三眼花翎更是可遇不可求!。

至于权臣和珅为什么没有三眼花翎,还是与他当时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有关,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三眼花翎的获取难度。

话说在乾隆年间,当时乾隆觉得三眼花翎的获取难度未免太大,当时也为了让有些亲王和郡王感到舒心,就为了有别于三眼花翎,进一步设立五眼花翎,就是为了满足一下有些人的虚荣心。

但这一举动却被和珅制止了,如若不是特殊地位的象征,那三眼花翎就可以算是战功显赫的军功章,与我们现如今的军队勋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在和平年代,更不容易获得,也算是天时地利,加人和的终极产物。

尽管和珅作为当时的权臣,按他当时的地位获取三眼花翎足以,但其实他并没有显赫的功勋战绩,影响力是有可他并没有获取3眼花翎的硬性条件。由于他在当时并非武臣,自然也没有显赫的军功可言,要评起军功章来和珅压根没有参选资格。

说起历史上仅仅佩戴三眼花翎的7个人,无非就是傅恒、福康安,外加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等人了。

傅恒、福康安、和琳他们三人,都是当时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自然得到乾隆的赏识嘉奖也无可厚非,本来就有先天优势,再加上其利用后天资源发挥,饱受乾隆皇帝恩宠,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不容小觑。

傅恒和福康安都是优秀将领,平定叛乱有功,战功显赫,虽然和珅没有但他的弟弟和琳,却还是有这样资格的,毕竟他常年在外征战,也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

相信李鸿章的功绩我们也再熟悉不过,剩下的三人,不仅有着显赫的地位,而且还有着卓越的功勋,虽然这是作为当时地位的象征,但他的主要获取条件却是凭借军功来考量的。


大国布衣


首先三眼花翎在整个清朝并非只有七个人获得。清初年间,贝子和固伦额附(皇后所生的女儿的丈夫)都可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而到了乾隆年间,凡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附也都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所以说真正拥有三眼花翎的人可不在少数,远非七人。

但是清朝除显贵的皇族外,作为满清的大臣们被赏赐三眼花翎的的确只有七人。这七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

花翎是清朝官员和贵族独有的冠饰,是有孔雀翎制作而成,主要分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在清朝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护军营的各统领和参领可佩戴单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及和硕额驸这些爵位的获得者可有资格佩戴双眼花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附可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但是需要注意除了和硕额驸和固伦额附这两个身份是一旦拥有就可佩戴花翎的,其余的镇国公、辅国公、亲王和郡王等这些爵位仅仅只是有资格佩戴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不过如果想真正的佩戴花翎,他们必须在十岁的时候经过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可佩戴对应的花翎。

可以说花翎对于满清来说就是王公贵族特有的身份象征,它代表的是地位和身份。在乾隆之前五品以上的可佩戴单眼花翎的非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这上三旗的人莫属,而且必须是皇家禁卫军中人,而双眼和三眼花翎更是非辅国公以上爵位的皇族中人不可得,可以说在满清花翎的赐予是较为严格的,单眼花翎的获取条件非皇帝亲领的上三旗中人不可得,而且还得是满清皇家禁卫军的人才可以,而双眼和三眼花翎更是需要辅国公、辅国公和亲王等这些爵位的拥有者经过骑、射考试才能佩戴。

虽然自道光年间,因第一次鸦片战争需要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满清开始有了“捐翎”的制度,在当时满清官员们花费7000两白银就可获得佩戴花翎的资格,且道光一朝的花翎的赏赐范围也被逐渐扩大,只有皇帝认为他有功即可得到花翎的佩戴资格,比如在道光时期,一个向朝廷汇报张格尔叛乱被平定的报捷士兵就被开心的道光赐予佩戴花翎。不过虽然说在道光帝花翎的赏赐已经开始逐渐泛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泛滥的花翎仅仅只是单眼花翎,而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满清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滥封过,即使满清的国库如何的空虚,朝廷有多么的腐败,终清一朝被赏赐双眼花翎的只有二十余人,而三眼花翎更是只有七人,可想而知满清皇帝对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的赏赐是多么的严谨,也是多么的看重。

当然三眼花翎本身并不是什么珍贵的稀罕物。它之所以让人觉得它很重要,其实是因为终清一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里除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等显贵皇族外佩戴三眼花翎外,只有七位大臣可佩戴三眼花翎,所以就这样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三眼花翎才会会显得如此的珍贵。但是说实话,这是满清“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事物会被王朝的皇帝“故意”弄的很稀少,比如明朝是蟒服,而清朝就是三眼花翎。只有这样当一些“劳苦功高”的功臣们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下,皇帝才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赏赐的情况出现,等到那个时候皇帝就可以把这些“极其稀少”的东西赏赐给功臣,这样既能让功臣们感受到皇恩浩荡,又不会让皇帝封无可封,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作为领导者总是需要留下一点“存货”来赏赐那些功劳特别巨大的功臣们,而怎样才能让这些功臣们感恩戴德呢?当然就是用一些看似特别稀少的东西来赏赐功臣啦,毕竟99.99%的人都没有的东西,只有你才有你说你开心不?那么作为清朝只有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等这些满清金字塔尖上的人物才能佩戴的三眼花翎,如果把它送给满清的臣子们佩戴,你说那些臣子们会怎样?当然就是只剩下感激涕零啦。


澳古说历史


三眼顶戴花翎揭秘。

1、什么是花翎?

花翎,就是有眼的孔雀羽毛,在清朝时期,特指官员礼帽尾端的孔雀翎毛。在清朝的历史剧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朝的官员帽子上面,很多人的帽子后面都会装饰有一个长长的羽毛,这就是花翎。花翎通常划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其中随着羽毛上类似眼状的圆圈增加,意味着花翎的更加高贵。花翎的佩戴要严格遵循地位的高低的原则,在清朝初期只有皇族的贝子和皇后所生长女的丈夫才能佩戴三眼花翎,从这个佩戴条件来看,直接能够戴三眼花翎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双眼花翎只有是皇族中的宗室宗亲和藩部中的亲贵才能佩戴。


2、珍贵的三眼顶戴花翎。

花翎,指代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圈圈,无眼的孔雀毛叫蓝翎,一般给宫中六品以下的官员以及在皇宫、王府中的侍卫等官员佩戴。一眼花翎主要是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统领,参领才有资格带,而且这些人的出身还要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出生才行。三眼花翎最早出现的时期,还是乾隆在位的过程中,在六十年的统治里,乾隆仅封赏了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小舅子傅恒,他的私生子福康安以及和琳,和琳我们可能不大熟悉,但是他的哥哥我们都很熟悉,谁?就是马屁精和珅,没错,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从这两个人的显赫地位来看,和家的遗传基因是非常厉害的,兄弟两个,都是人中之龙,从弟弟的三眼花翎我们就可以知道和珅有多优秀。在乾隆以前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竟然没有一个人被授予三眼顶戴花翎,可见这个三眼花翎含金量到底有多高,乾隆之后,尽管人才辈出,多有为国贡献巨大的贤臣,但是后续获得三眼顶戴花翎的仅有长龄、禧恩、徐桐以及李鸿章四人,也就是说,乾隆之后,仅有7人获佩三眼顶戴花翎,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李中堂,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鸿章对晚清的巨大贡献。


智者说历史


很简单,因为只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只有他们能戴!赏戴三眼花翎可谓比登天还难!和珅虽然没有拿到三眼花翎,但他弟弟却拿到了。


解释一下顶带花翎的意思,清代官帽在帽子的最顶端镶嵌顶珠,品级不同顶珠有区别,没有顶珠说明不入流。而在帽子下面都有一个翎管,用以安插翎枝:

翎枝分蓝翎与花翎: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要低;

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眼”,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三眼花翎最尊贵,一般都是授予军功卓著之将领。

《清史稿》:"凡孔雀翎,翎端三眼者,贝子戴之。二眼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眼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的侍卫,前锋、护军个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得戴之。领根并缀有蓝翎。贝勒府司仪长,亲王以下二、三等护卫及前锋、亲军、护军校,均戴染蓝翎。"

大清历史上,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赏戴三眼花翎。

和珅之所以拿不到三眼花翎,是因为其拙劣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足以评功,和珅唯一一次领兵打仗,就因指挥失败导致总兵图钦保战死,被停职处分。所以他到死也拿不到这三眼花翎。

和珅虽然没有拿到,但是他弟弟和琳却拿到了。因其在平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生俘了石三保,而被乾隆帝特赐三眼花翎。

不过李鸿章这三眼花翎算是运气好,因为1894年正好是慈禧太后60大寿,朝廷下旨“殊恩特配”,所以,李鸿章被赏戴了三眼花翎。


从小爱历史


三眼花翎确实很重要,从乾隆到清末被赐三眼花翎只有七个人,而作为乾隆专宠的权臣和珅却没得到过,这个是为什么?

首先说说花翎这玩意就清朝才有,清朝的官帽是圆形,官帽上最顶端是圆珠,这珠子是按品级的,一品的是红宝石,二品是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的是阴纹镂花金,九品是阳纹镂花金,没有顶珠的就没官品。

在顶珠下有翎管,就是用来插花翎用的,这翎枝又分两种,一种是蓝翎,一种是花翎,蓝翎是鹖鸟的羽毛做的,没有眼,这是赏赐给六品以下、在皇宫或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还有些低级军官立有军功的话,也会得到赏赐蓝翎。

花翎则是孔雀羽所作,以孔雀翎上的圈数分为一眼、二眼、三眼,这眼越多越尊贵,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护军营的统领和参领有资格带单眼花翎,担任这些职务的必须是正黄旗、正白旗、镶黄旗这上三旗出身才行,清朝宗藩中被封为镇国公、辅国公的亲贵以及和硕额驸享配二眼花翎,有资格享配三眼花翎的则是清朝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清朝的和硕公主是妃嫔所生,固伦公主是皇后所生,就是嫡女的驸马才有资格带三眼花翎。



可以看到品官只能带单眼花翎,二眼三眼只有亲贵才有资格配戴,而外任文官就没资格带花翎,花翎就是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在康熙时期,降清的施琅在攻下台湾后,被赐以靖海侯,施琅请辞靖海侯来换取花翎,康熙特旨准许,可见花翎在大臣的心中比爵位还重要。

乾隆时期开始对三眼花翎进行了改革

乾隆时期,特别下了道旨意,二眼三眼亲贵们可以配戴,有显赫军功的大臣也可以配戴,不过从乾隆时期到清末一百多年时间,得到三眼花翎赏赐的只有七个人,得到赏赐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乾隆的宠臣和珅只得到二眼花翎。



得到三眼花翎的七个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

我们就说说为什么和珅没得到三眼花翎,这个可以和乾隆朝得到三眼花翎的人对比,傅恒是乾隆的小舅子,他的姐姐是孝贤纯皇后,傅恒是外戚,身份也很尊贵了,不过他另一个身份是清朝名将,在乾隆十三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在乾隆十九年力主攻伊梨,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四年率军入缅甸作战,可以说是军功显赫,加上外戚的身份,得到赏赐三眼花翎的殊荣。

福康安是傅恒的三子,也是外戚身份,先后率军平定了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还有保卫西藏的战役,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也是军功显赫,当然野史传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加分,反正福康安也得到了三眼花翎赏赐。

和琳是和珅的弟弟,和珅两兄弟因为父母早亡,生活过的很艰难,两兄弟相依为命,感情深厚,和珅和琳两人从小就懂得分工合作,在读书时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和珅学文,和琳学武,这样以后可以一个入相,一个出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和珅先做官来为和琳铺路,然后为和琳出主意跟了阿桂这个牛人,先跟着阿桂办了两件大案,后来又跟着福康安去打仗,也是立下了战功,加上和珅的关系,乾隆也赏赐三眼花翎给和琳。而和珅没有显赫的军功,所以只得到二眼花翎。

道光后期,赏赐花翎的范围加大,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到鸦片战争后,国库空虚,花翎、蓝翎明码标价出售,不过对于二眼、三眼花翎还是有控制,一百多年间才7个人得到三眼花翎的赏赐,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殊荣,是统治者对他们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的肯定!


历史红尘


花翎即孔雀翎,就是插在清朝官员官帽后面跟草鸡尾巴一样的那个东西。花翎上头会有眼状的圈圈,一个圈叫单眼,两个圈叫双眼,三个圈自然就是三眼,而三眼花翎的地位自然是最高的。



在清朝,花翎作为一种荣誉头衔存在,体现了皇权对宗室人员的特殊对待,所以是否有花翎跟官品多高没多大关系。事实上,如果你不是宗室人员,即使官品再高,一般也是没资格赏戴花翎的。一般来说,贝子及其以上有资格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一类有资格戴双眼花翎,品官之中,文官一般没花翎可戴,除非得到皇帝的特赏才行,武官当中一般得五品以上才有资格戴,不过也就是个单眼花翎。

由此可见,清廷对花翎的赏赐是很吝啬的,尤其是对三眼花翎掌控,可谓是非常严格。即便是宗室的亲王、郡王,皇帝也未必赏他们三眼花翎戴,更何况是广大的品官群体。清宫戏里皇帝随随便便就赏赐大臣三眼花翎,一看就是不符合史实的虚构。



当然,专制社会皇权最大,只要是皇帝开口赏赐,一切规制都不是束缚。在乾隆之前,皇帝对三眼花翎的赏赐特别严格,王公贵族也戴不了三眼花翎,比如雍正帝的左膀右臂怡亲王胤祥,他算厉害的吧,终其一生他也没戴三眼花翎。对于品官,康熙为奖励施琅平台之功,特旨赐给他单眼花翎。

而到了乾隆年间,亲王贝勒等宗室开始大量被赏戴三眼花翎,乾隆也拿三眼花翎来特旨赏赐有显赫军功的大臣,如和琳、傅恒、福康安都因军功而赏戴三眼花翎。即便如此,皇帝对三眼花翎的赏赐仍旧很慎重,像大贪官和珅这种权臣,就算他再受乾隆宠信,乾隆也不给他三眼花翎,因为他是文臣,没有军功。



乾隆之后,花翎开始逐渐被滥用。晚清国库空虚,朝廷竟然开了捐翎之例,花7000两白银可捐一个花翎戴。但对于三眼花翎,清廷仍旧十分谨慎。到清朝灭亡之前,除王公贵族外,被赏戴三眼花翎的品官只有七个,除刚才说过的傅恒、福康安和和琳,还有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


达摩说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咱大华夏那屏幕上最喜欢玩的就是满清的电视剧,一条大辫子晃来晃去。而这电视剧里头,只要是个人整那么一点还是两点功劳,蹲在龙椅上的皇帝,大板牙那么一龇裂,手指头都快戳人家脑门上了,一准整这么一句:“赏黄马褂,三眼花翎!”

要么那个大臣犯了事,皇帝一拍桌子,抖着手指头指着跪在地上的货,就来这么一句:“摘他的顶戴花翎!”再生气点,补这么一句:“流放三千里,予披甲人为奴!”

这话重复比率都快烂到家了,每到电视剧里论功行赏,论罪当罚的时候,咱大家伙都能有样学样的给他补上。搁到大家伙耳朵眼里,都快磨出老茧了。

那么三眼花翎真的有那么烂吗?是个人就能搞一支插插?

您快拉倒吧!别被那电视剧给误导了,一般人别说是三眼花翎,就是单眼花翎他都不一定能搞一个(这单眼花翎仅限满清初中期)。

三眼花翎这玩意可贵重了,您可以把他看成军功章,不是啥人都能戴。首先这东西就不是给文臣们插的是,是给那些个立了超级大功的武官们整的。

题主说的那和珅,他充其量就是个文臣,手头上那是一点军功都没有,三眼花翎对他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好了,大家伙对这三眼花翎多多少少有了那么一丢丢的理解,那么接下来俺就给大家伙细细的掰扯掰扯这事。

您要说这三眼花翎,咱就得扯这帽子的事,毕竟这三眼花翎是往帽子插的物件。

帽子

过去咱大华夏的老祖宗把这帽子叫头衣,在满清以前虽然历朝历代这官帽的款式不一样,但实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首先这材质,最初定型的时候,是东晋成帝咸和九年,这成帝先是给那些个在宫廷里值班上岗的公务员整了一顶用黑纱做的帽子。

这后来大家伙就把这种黑纱做的帽子叫做乌纱帽,结果后边的皇帝瞅着这物件不错,就一直沿用了下来,这种材质的帽子就开始扩展到了朝堂上,这就成了当官使用的帽子。

当然开头的时候,这种材质的帽子老百姓也能戴,但款式不能和官帽一样,而且不能使用黑色。

但这个规矩到了大明朱元璋的手里,就改了,乌纱帽只能官员戴,老百姓是不能染指的。所以这乌纱帽也就成了官员的代名词,到现在都没改,原因就在这里。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那乌纱帽不是还有俩翅膀,这又是咋回事?”

这物件是宋太祖发明的,这人最讨厌上朝的时候,底下的大臣交头接耳,所以在官帽子上边整了两条又细又长的帽翅,还特别的用铁丝加固。

您要在开会的时候,来个左摇右晃交头接耳,轻了对方的帽翅把您这帽子拨拉飞了,这重了一帽翅就抽大脸蛋子上了,那个时候特讲究脸面,这一家伙下去谁也受不了,得,官员们的窃窃私议这就给堵上了。

接着到了明朝,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这帽翅变短变圆了。

但到了满清的时候,就跟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意思一样,这就全盘否定了历时几千年的传统,就整出了一堆圆帽出来,还像大辫子一样在这圆帽的后边整了一条花翎出来插上。

他这圆帽分两种,一种是暖帽,形状和那林正英对着干的家伙们戴的一个样,这帽子一般是冬天戴的;另一种就是咱瞅电视剧里那些个大头兵戴的就像个倒扣的大喇叭一样的帽子,这种叫做凉帽,一般是夏天戴的。

有时候电视剧里总是把这两种帽子给整反了,夏天戴暖帽,冬天戴凉帽的,瞅着就别扭。

这是帽子,接下来咱再说这花翎。

花翎

这花翎他分单眼,双眼和三眼,还有无眼,一共四个等级。理所当然的这无眼花翎是最低级别的,这无眼花翎它也叫“染蓝翎”,是鹖鸟的羽毛制作的,因为制作完成后还要在上面涂一层蓝色,所以叫染蓝翎。一般的情况下,这物件是整给六品以下的官员,那些个为皇宫和王府提供安保服务的侍卫也戴这东西,再或者一些个低级军官捞了点啥子功劳也是有资格插上的。

而这有眼的花翎他是用孔雀翎那有着像眼睛一样的圆形图案制作而成,单眼就整一支,双眼整两支绑一起,三眼也好说就是三支绑一起。

那么这一堆有眼的花翎怎么戴呢?这事还得分成乾隆前期,和乾隆后期来说事。

这前期,也就是满清初期的时候,那叫个严格,您没有军功,别说是三眼了,捞个单眼插插都困难。

比方说多尔衮,这军功够大的吧,因为他政治关系,也仅仅捞了个单眼花翎插插,你说这事跟谁能整明白。

所以那个时候,就算是皇帝的叔叔大爷,兄弟,儿子帽子整的老高,啥亲王,贝勒的,也不一定有花翎可戴。

但到了乾隆之后,这事就有了转变,那些个窜到军机内阁的叔叔大爷们,见天的给这乾隆写折子,目的就是想捞个花翎戴戴。

这事整多了,乾隆一琢磨这也不是个啥大事,就同意了。所以从这个时候起,这花翎就多了起来,只要是级别够了,这就能领一花翎插插。比方说着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就连皇后生的公主的男人都能捞一支三眼花翎插上,这个时候这三眼花翎的价值就下降了好多。

接下来那些个宗室脑袋上扣着镇国公,辅国公以及妃子们生的公主的男人也能捞一支双眼插插,接着就是五品以上的大员捞个单眼插插,当然这些必须是上三旗出生的才成。

话说话里,这么一整,花翎这东西就开始烂大街了。

那么凭借功劳拿到这三眼花翎的从乾隆时期开始算,一共就七个,他们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以及徐桐。

这有意思的是这七个人中的前四个都是乾隆发出去的,禧恩是道光发出去的,后面的俩是满清后期发出去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乾隆对这花翎也不是很在意,属他发出去的最多。

而且据说当时乾隆手欠想要整个五眼花翎出来,结果和珅直接给跪下来了。这要是让乾隆得逞了,估计大家伙就能在电视剧里瞅见一帮子大大小小的官员脑袋后边插了五个眼睛到处晃悠。

那么大家伙瞅到这里,估计就明白了想要弄到三眼花翎,这必须得有爵位或者功劳达到了一定的级别,不然是不行的。

不过花翎这事,到了道光的手上尤其是后期,因为国库空的都能饿死耗子,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花几个大钱他也能捐一个出来。

比方说这单眼花翎讨个七千雪花银就成,那无眼的蓝翎掏个五千两雪花银他也成,这就明码标价整出来挂牌出售。

但您要想捞个双眼以上的,这就费劲了。说道这里老梁说一句,有人说这花翎出售是从慈禧手上开始,这事不对,确切是从道光后期开始的,只是到了慈禧手上,她把这制度给发扬光大了而已,二百两就能弄个单眼插插。

所以题主说和珅没捞一个三眼,其一他这爵位不够,其二他这军功没有,所以就没有捞到一支,而他的弟弟和琳因为军功就捞一支三眼,这没得比。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带你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是花翎。众所周知,清朝官员的帽子上都插着一根孔雀的羽毛,被称为花翎或者蓝翎。在清朝建立以后,各方面都借鉴了明朝的制度,例如官员们制服上的补子,就是借鉴了明朝的样式。但是在官帽上,清朝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清朝官员的官帽上都插着一根孔雀羽毛,一般的官员都只能佩戴蓝翎。只有那些高级官员才能佩戴花翎,而且花翎的颁发标准非常高。在清朝前期,单眼花翎的数量比较多,双眼花翎已经非常稀少。至于三眼花翎,则属于传说中的物品,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没见过。



按照清朝的规定,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们能够佩戴花翎,但仅仅是单眼花翎而已。那些立下巨大功劳的贵族才能佩戴双眼花翎,在清朝历史上,只有20多个贵族和官员获得了双眼花翎。清朝入关之后,历经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三眼花翎没有授予任何人。在雍正皇帝时期,十三弟胤祥和大将年羹尧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仍然没有得到三眼花翎。由此可见,三眼花翎的赏赐资格非常严格。但是从乾隆朝开始,出现了赏赐三眼花翎的记录。乾隆皇帝在位60年,总计赏赐了3个人三眼花翎。



我们看一下这三个人都是谁?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傅恒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富察皇后的弟弟,而且还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将。于公于私,傅恒能够得到三眼花翎。福康安是傅恒的儿子,但民间一直传说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鉴于这一层关系,福康安也得到了三眼花翎。至于和琳,则是权臣和珅的弟弟。和珅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并没有得到三眼花翎。至于和琳则是乾隆末期的大将,依靠镇压白莲教起义,乾隆皇帝最终赏赐了三眼花翎。在乾隆皇帝之后,还有4个官员获得了三眼花翎,分别是长龄、禧恩、徐桐和李鸿章。



这4个人中,大家应该最熟悉李鸿章。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组建北洋水师等等,在清朝末期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其他三个人的地位都与李鸿章相当,或者说比李鸿章还高。都是清朝的顶级官员,而且立下了巨大的功劳。除了这7个人之外,再也没有人获得三眼花翎。曾国藩、僧格林沁、林则徐、和珅、年羹尧等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没有三眼花翎。至于其他的官员,可能连双眼花翎都没有。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大将施琅甚至愿意用侯爵换取花翎,但康熙皇帝没有同意。




其实三眼花翎、双眼花翎等赏赐都是荣誉性的,不会因为赏赐花翎而升官或者增加俸禄。由于只有清朝使用了花翎,因此没有合适的比方。花翎类似于近代的勋章,三眼花翎等于地位最高的胜利勋章。在清朝历史上,除了三眼花翎,还有其他赏赐对官员们的诱惑力很大。例如赏赐黄马褂,据说和珅有10多件黄马褂,都是乾隆皇帝赏赐的。最后就是抬旗,抬旗直接影响了官员们的前途。例如原本是汉人,可以抬旗进入汉八旗。地位的变化意味着待遇的变化,抬旗是很多官员们梦寐以求的。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