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里有一个很消极的母亲,我会不会被影响?

李祎濛


朋友的妈妈就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听她说,她妈妈每天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寻找自己和家庭的不幸点无限放大,让你从小就要听她不断地重复各种自家家里的不幸,你从小就像是一个垃圾桶,每天被她塞满各种垃圾!就连高考前她也不放过你,每天打半小时以上的电话给跟你诉苦,你曾经无数次听完她的话都感觉天昏地暗,未来没希望。

我朋友以前还不觉得有问题,每天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哄妈开心。但是现她有家庭有子女有工作了,自己也很大压力,她妈还要各种事,真的好累,搞到现在她很怕跟她妈妈接触,每次与她接近就是要不断听各种不幸!她是不是很不孝?有一个这样的妈妈,也很难成为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很怕传染。


小爱果豆


肯定会被影响的。我婆婆就是一个非常焦虑,消极的人。刚嫁过来那会儿没在意,觉得她挺好,也可能因为不熟,所以都互相客客气气的,话也很少说。但直到我们新房建好,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那我是真的没对她笑过。

她每天都有说不完的鸡毛蒜皮,超市的东西说这个有添加剂,那个有色素,这个有农药都不能吃……人家办喜事她唉声叹气的说又要花钱了,看她自己母亲也跑来跟你讲又花了几十块,过年过节也看不出高兴的样,只要牵扯到钱,就在你面前唠叨。我给她或者小孩买衣服鞋子,不是颜色不好,就是尺码不对,很正常的鞋子她都能挑出来说鞋底厚了。看别人家盖房子她就急了,也要盖,我们都说攒点钱再盖,她非要拿出所有去盖。盖就盖吧,还没开始呢,又开始说盖完没有钱了,日子怎么过……

和婆婆住了一年半,每天都听那些消极的话,心情特别差,我脑子里想不到有哪一天是美好的,没有压力,没有担心忧虑的。最后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我是一听到她回家的车子的声音,就特别的烦,因为又要有不好的事情来了。

我老公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他在外人看来很好,但我看出他也是那种忧虑的人,嘴上不说,夜里失眠,缺乏安全感,性格软弱。他也知道自己的母亲唠叨,消极,但他为了孝顺,从来都是忍着不敢吱声。而我的原生家庭恰好和他相反,我爸妈从来都是只讲令人高兴的事情,就算有不好的事情他们也会讲出一个解决办法,让我们不用担心,所以我的那二十几年非常开心,乐观。所以和婆婆住的那一年半,是我此生最难忘也再也不想过的日子,那真的是有家也不想回。我也不想我的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不着急雨滴


我觉得会影响。首先,我要说一下我们家,我妈妈从不允许我说一些消极的话,她总是和我说,总是说一些消极的话,不是真的也被你说真了。所以,每次一说消极的话就会挨熊。另外,我说一下我对象家里,他家条件比我们家差点。但是当时,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妈就和我说,现在这个社会哪有说多穷的家庭,尤其还是独生子,就养一个儿子怎么会穷。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偶尔去他家吃饭,她妈总是会说,乔累,我不明白,她又不工作,就四个人吃饭需要她做,有什么可累的?我们家开饭店,只有我爸妈忙活每天有时十几桌,也没听他俩天天说累死了。还有,她总是说自己很穷,我听了很生气,现在他们不是没有劳动能力,觉得穷就去挣钱,整天在这怨天尤人怎么会过好呢。以至于,我对象现在因为我怀孕,他在家做饭有时也说累,有时也说他们家就是穷,我说了很多次,觉得没钱就去挣,不要在这怨天尤人,所以他现在基本也不说了。


牛奶豆豆


当然会有影响,你能看见这个问题已经非常好了!就像我们生活的人周遭总会有些负能量的人,他们时常怨天尤人,诸多抱怨却从来不懂得自省其身。后来,大家常说要远离这些“垃圾人”!他们就这样擅长把身边的人当作情绪的垃圾桶,把所有垃圾往别人身上倾泻。

然而其他人,我们可以远离!但自己的母亲,我们却无法不理不睬,无法逃离。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情绪商数。让那些坏情绪和消极的内容是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少。

心理学认为这个世界是个投射的世界,周遭的人就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他们能照射出我们积极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人会映射出消极负面的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转念”,她可能就是另一个自己,我们不愿承认和碰触到的那一个自己。她可能就是来疗愈我们这些碎片的人,是我们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人,也给了我们和那一个我们不愿正视的自己和解的机会。

当我们的情商得以提升,我们可以正面积极的去面对她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也变得美好了起来,那个消极的母亲,也开始慢慢的积极乐观了起来。

首先你要先学会对母亲消极一面的接纳,并且可以感同身受。你就会慢慢的理解她,她为什么会那么消极呢?是什么影响了她?是她和她的另一半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还是对子女有过多的期望?或是对社会有些“愤青”?等等......找到问题所在,并用你的爱和陪伴去和她一起从消极中走出来,迎接新的灿烂和积极的人生!

[比心]


一枚有故事的草莓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时,恭喜你,你已经比有些人好很多了。因为你已经认识到了母亲的消极,分得清消极与乐观积极,这个是基础。怕就怕压根就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本已消极,却浑然不知。

你在形容你母亲消息的时候,用了一个很字,那么在你看来,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

至于你自己会不会被影响,我觉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下,多少还是会被影响的。当然了,你肯定也不能对这样的事情,坐视不管。

针对你母亲的情况,我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发动你家里人,积极疏导母亲

上面也说了,母亲消极,生活在这个环境下,家人多少会被影响。那么,既然母亲可以影响你们,你们为何不能主动出击,去影响母亲呢。可以和家人沟通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母亲更多的爱、支持、照顾等,同时你们自己需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要让母亲看到你们每个人的乐观积极。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多少会被感染和影响的,看待很多事物或许就没那么消极了。

2、及时开导母亲的消极情绪

一旦发现母亲对什么事开始消极面对的话,一定要及时进行开导,找到事物的积极面,让母亲能够看到原来这个事情还可以这么想。有时候,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消极思维,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就会自动消极应对了。所以,你需要尽可能的制止消极思维的加重。

3、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毕竟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让专业的心理医生提出一些好的方法,或许更有针对性一点。


少年锦时young


女人在家里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真的,我也是当了母亲的人,所以说女人的性格和做事风格,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子女。

碰到很多身边的经历,孩子说话不着调,深浅都说,你就能知道她的母亲也是这类型的人,所以说一个孩子的修养一部分取决于母亲,积极的和消极的生活态度请作为母亲的朋友,要一定控制自己,不能把负面情绪影响孩子,不要因为你的疏忽,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加油吧朋友们,做个积极向上的人儿,像春天的花儿一样



农村宝妈进城打工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你应该也感受到了。除非你已经意识到然后明智地自我跟这种负面情绪隔离。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这也就是原生态家庭的重要性。人常说:您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您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但这并不代表百分之百,要不然也不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对吧?所以只要你自己足够明白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为之努力,那么迟早会目标实现的。


硕硕妈妈pikomonkey1


会有影响的,人的大脑具有潜意识的,当我们天天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若身边有个消极的人天天抱怨,杞人忧天的一种心态,我们也会潜移默化的被影响着。

有些人天生积极乐观,也有些人天生消极。但是积极和消极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就比如我们会发现很多读了好多书的人,热爱各种健身运动的人,在外有丰富的阅历,不仅如此人还非常阳光正能量,与他们交流或做朋友我们自身的一个心态也会因他的博学和阅历带动起来,影响我们成为一个积极的人,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反之我们积极向上也可以将消极的人带动起来。

根据你母亲的情况,建议:(1)疫情结束后,你多带你母亲出去走走,旅旅游,散散心 ,见识广有了阅历心态也会提升的。

(2)多给妈妈一些关心,多些问候对她,可能她的怨天尤人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需要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平时多些拥抱,撒撒娇,父母的眼里咱们永远是孩子。

(3)生活上应多带动他们运动锻炼,她有什么想做的,或者喜欢做的事情都让她去做;加上平时给他们多听听积极的歌曲,带动他们内心积极性,希望你一直要保持自己的积极性,多用自己积极一面去影响她。

你若积极向上,当积极大于消极,你母亲则会因你改变,加油!



ai分享小Jely


人之初,性本善。

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差别很小。只是因为家庭条件和生活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多人是有所改变的。

母亲把我们辛辛苦苦的养大,有太多的不容易。她现在岁数大了,我们做晚辈的应该包容长辈的不足。让一个七八十岁的普通人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谈理想,多数是不可行的事。

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有恒心去干你认为对的事,母亲再消极也影响不到你。除非你本不积极,在找理由。



阳春白雪HL5136


感谢平台推荐,问题是家里有一个很消极的母亲我会不会被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会受影响的为什么呢,以下是解析

1.父母是我们从小的榜样,我们从小受他们的生活习性形象会比较多,而且还会比较深刻

2.一般来说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也会问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如果老是给出的是消极的,那肯定会是我们停步不前,什么事情不敢去大胆尝试

3.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如果老是消极的思想,那我们在教育方面肯定也会欠佳别人,从起步上就落后于别人

总之如果想自己事业成功,学业有成,如果都觉得应该去做的就自己父母反对的,可以去尝试,作出出色的结果给父母看,下一次你在做什么他们觉得你能力以前成熟,他们的思想已经落伍,就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你的,所以如果你觉得是对的应该尝试的就努力放手去搏,你一定会成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喜欢望采纳,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