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隶书在当代,为何有人说写俗了?

烧音箱


隶书是入门容易提高难啊!但隶书完全可以写的生动,活泼,灵动,高古,雅致的,因为隶书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书体。如果有人说当代人把隶书写俗了,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全面的。



隶书在东汉时期已达到顶峰,至今无人超越。隶书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隶书,就不会有草书、楷书和行书。



各位网友看一看当代书坛上的几位隶书大家的书法作品,张继、刘文华两个人写的隶书就很有灵活度嘛!就不俗嘛!还有张建会写的隶书,也是很有特点的。以上三位书法家写的隶书都不俗,都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了。这就是他们倡导隶书创新的结果。隶书创作首先要脱俗!虽然张继、刘文华和张建会的隶书在书界颇有微词,但他们还是为隶书创新尽了最大的努力的。

实际上,学隶书,只要掌握好用笔和结构布局规律,再加上墨法变化,书写时把握好用笔的力度,厚度,灵活度,是完全可以脱俗的。

我的建议是:学隶书,必须从汉碑入手,勿学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隶书。如果把汉碑临摹好了,再慢慢融入自己的个性,这样创作的隶书作品,就是高古、高雅的隶书作品。多年来,习隶者都在摒弃蚕头雁尾,认为只力避蚕头雁尾,就算是创新了,就不俗气了。我认为,问题关键不在力弃蚕头雁尾,而主要在用笔!把用笔解决好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上图为张继隶书作品。大家仔细看看,俗吗?这幅隶书小品,用笔符合法度结体灵活多变,章法布局科学合理,墨法有变化,特别是落款的设计,是很特点的。

上图为言恭达先生的隶书作品,俗吗?请各位方家法眼一辨。

上图为刘文华老师的隶书作品,各位网友仔细看看,俗吗?我觉得刘文华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不俗!很高雅!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隶书在当代,为何有人说写俗了?

实际一些说法,分两种现象,一则有水准的隶书创变者,一则属于古法失却的创变或追风者。

其实每一种书体都面临着如此的现象。草书更有书写的俗气者居多,而真为高水平者少之又少。

面临的问题就是除去楷书精准者颇多。因为重视程度高,爱好者或是从书者都是对楷书下功夫。因此现在楷书的精准度要比其他书体体写的要好。

隶书是一部分属于中规中矩者,书貌古意浓厚,书写的法度精准,缺失一种形式的活泼生动性。而对于现在隶书的创变,近似南北朝时期的碑体,一样的的姿态与千变结体。似乎出现了“繁荣”景象。而所谓变化,良莠不齐,俗到底的隶书之变。无隶书之特征了,尤是冗杂其他的书体,出现了不伦不类。也有的跟风今人书,更是隶书法性缺乏。一种看像为变,实际是一种借口隶字,是为一种自我意性之挥毫,一如草书写一样,知其草字就是性情大于法性故借此而不惧乱书。写的草字公母部不分。皂白不清。

丑状书貌现象一如瘟疫,遍及各地。名曰创变,其中隶书有真创体,符合度,也有隶书就是无法无度,是为貌相别类。草书亦乃有林中猛虎,生动矣,也有牢笼虎,奄息气。

总之,有大众发声,就有其书俗现象,并非因了几个少数人写的不错,而代表隶书的不良字体的俗气现象。趋势有大。




狂喜淡墨a


脱离了古朴与稚拙,当然只剩下“俗”了。


铁血墨缘


说人家隶书写俗的人,同样也会说人家楷书草书写俗了,与书体无关,只是以此来打击异己而已。

俗雅是不同的认知,没有谁俗谁雅,没有书体区别,只是蠢人喜欢在这上面打发时间而已。


阿肯之花


临帖不精,涉猎过少,只重形似、不重神韵,必然落入俗套,大多数习隶书者属于此类,所以才造成隶书被写俗的印象。


雅鹏书画


雅和俗的分界线是什么很难说清,只是从潜意识里的认知。放到书法上,有成规戒律的东西比如楷隶书,很难从古人的规矩中摆脱出来。你写像了,那就成了字匠,你写不像就成了俗书。如要写出个性又不失法度很难,并且需要有人欣赏。其实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雅俗共赏,不是走极端。


潇潇雨1958


有几种书体没写俗?今人写字是为了名利,而古人相对来说并不刻意为了成为书法家去挣钱和名,只是成为名人之后其书才具有了更大价值。当然,这也和古人主要用毛笔书写有很大关系。写经书法就是典型,谁知道那些写经人的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