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咖文电影


人在皇宫,刚下早朝

朕特意抽个时间给大家讲讲我们皇帝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4:00:出恭

4:30:小太监喊朕起床整理仪容,更衣、洗漱。

朕年幼的时候,老是梦中画地图,前文说的四点出恭特指小时候,这是无法避免的。朕现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偶尔也会追忆年幼时的童趣,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想出恭,哪里都是卫生间。

4:50:早膳,朕并没有胃口,昨天和静妃聊的太晚,现在只想睡个回笼觉。

5:20:去给太后请安,出门才知道外面飘雪了,瑞雪兆丰年,不知雪有多厚够不够堆个雪人,安妃最喜欢。

路上出现了小波折,随行的小太监只准备了一个小暖炉,朕却想一手一个,太监总管严厉了批评了小太监。

心里记着晚上安排太监总管一声:这是朕心血来潮和小太监无关,在外面朕不能折了太监总管的面子,他毕竟跟了朕快二十年。

5:30:太后嘱咐要勤于政务,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贪图玩乐。末了又问朕昨日为何不去皇后的寝宫,今晚一定要去,朕不敢和太后顶撞——皇后是您老亲自选定的,您老这么喜欢就让她搬来陪您住。朕只好答应,心里却想着,是皇后和朕说要雨露均沾的。

5:40:侍卫统领说户部左侍郎摔伤请辞早朝,朕心里明镜似的,这个72岁的死老头昨天刚纳了一房小妾。

5:50:朕坐上了龙椅,周大学士说海南发生旱灾,旱灾之后又有蝗灾,当地民不聊生,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并减免重灾区的赋税。

周大学士说话很有画面感,他说到当地民众抓蝗虫吃的时候,朕有些后悔没用早膳,此时竟然有点饿,一顿不吃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灾区的民众了,朕让周大学士联合工部、户部携手赈灾。

6:30:早朝结束,朕单独留下了王师傅,他如今已经八十有二,朕准许他可以不参加早朝,他却坚决不肯接受。

王师傅回忆教导朕和先皇的时候一脸骄傲,他说朕和先皇都是勤奋仁厚之君,天下一定能繁荣昌盛、延续万年。

朕表面上很认真,心里却想起年幼读书时在他背后黏着的小王八贴纸。

6:50:朕令人准备轿子送王师傅回家,给他准备了御膳房新制的果品,两支从御花园采的腊梅以及一封书信,这是朕的小妹给王师傅今年刚满16岁的孙女的礼物,她俩关系极好,女孩极可爱,朕也喜欢。

7:30:刚批了几个奏折,监察左御史闯进来了,朕了解他的脾气,知道门口的人拦不住他。他是来弹劾辽东总兵的,每五天必来弹劾一次,朕恩威并施好容易把他劝了回去。

监察左御史是直臣,朕不能处罚他;辽东总兵是能臣,朕不能罢免他

8:50:皇后派人送来了一碗枸杞乌鸡汤,送汤的宫女一直没抬过头,汤很好喝,看来今晚一定要去皇后那里。

9:10:朕令人去御花园捡几支漂亮的腊梅给各处送去,太后那里是太监总管去的,先让皇后挑选,舒妃排在第二,朕知道她不喜欢挑剩下的,朕也不想让她生气,谁让她父亲是十大重臣之一呢?

10:10:太监总管一回来就满脸笑意的说恭喜朕,原来是御医刚给舒妃诊了脉,舒妃怀孕了。朕很开心,但又担忧,想着别是个男孩。

11:30:通知御膳房早点开饭,朕饿了。窗外的雪慢慢停了。

12:10:朕去御花园赏雪景,珍妃果然也在,朕怀疑身边有人被收买了,珍妃总是早一步出现在朕想去的地方。

13:00:终于可以睡午觉了。

14:00:自然醒,然后出恭。

15:00:太监总管说皇后裁了一批宫女,包括上午来送粥的那个,这事太后已经同意,朕没有心思管这个事情。

16:00:陪太后看戏,

皇后坐在朕身边,她很好看,也有母仪天下之姿,但是朕觉得就是无法亲近她。吃了半斤干果,口渴的不行。

16:30:去静妃那里看了看朕的小棉袄,小棉袄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

17:00:批了几个折子,辽宁总兵又要军费。

18:00:晚膳,吃的很饱。

19:00:准备翻牌子的时候,太监总管提醒要去皇后寝宫,路上有风,很冷,朕一手一个小暖炉,

路过安妃寝宫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小巧可爱的雪人。

雪人等了朕一整天,朕只能擦肩而过。


排水渠过驴


  问题: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这个我就比较有经验了,毕竟前世我也做过几任皇帝。

  6:00 起床。

  7:00 跟母亲唠唠家长里短。

  8:00 上朝处理政务,心情好,加官进爵;心情不好,就赐他们鸩酒白绫。

  11:00 吃午饭。

  12:00 午休。

  14:00 看后宫佳丽勾心斗角,向自己大吐苦水。

  15:00 听听戏、钓钓鱼、逗逗鸟。

  17:00 吃晚饭。

  18:00 批批奏章,我一般会交给太监批。

  21:00 开始翻牌,让妃子来侍寝。

  我保持这样早睡早起的健康习惯三年后,便做了亡国之君,你们说说我哪个环节出错了?[思考][思考]





桃桃是爱历史的女孩子


阅读此评论前提醒:我很不正经,但是我的回答是认真的

这个生活是要看人吧。我把我比较了解的给你说一下:

认真的皇帝:

早上起床后,吃饭然后上早朝

之后批奏章。下午的话看是什么皇帝了,有的可能去后宫转转,有的微服私访,有的继续工作

(个别皇帝还有午朝。这个就另当别论了。我记得好像明朝的一个皇帝就设了一个午朝。哇他好厉害)

晚上……去后宫转转啦~

很皮的皇帝:(我以明朝朱厚照为例子)

早上:在早朝溜达一圈,然后立刻走人

中午:什么午朝和我无关我要去玩

下午:可能是在豹房,或者某家妓院

晚上:不去后宫去豹房

然后他皮了的话,可能会偷偷溜出关打仗去。然后内阁大臣都追不上的那种……

大概就是这样啦!


陌曦484


很多人对于皇帝的生活非常感兴趣,很多人认为皇帝有权有势,号令天下,后宫佳丽三千,锦衣玉食,夜夜笙歌,甚是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课代表认为皇帝是很苦命的,下面以清朝皇帝的日常作息安排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从中可以反应出古代皇帝的真实生活状态。

一、 日出而作

清代皇帝每天基本上都要在清晨五点钟起床,除非皇帝身体不舒服,否则这个起床时间是不容许有改变的。而且在皇帝起床之前,侍女们早已就位,他们有的负责给皇帝更衣,有的负责皇帝的洗漱,抽空皇帝还要批阅奏折,每天朝祭是板上钉钉的规矩,这样一圈下来就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随后皇帝要去给长辈请安,如果宫中还有太上皇和太后,在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后去给长辈问安。结束问安后,皇帝就要进行早读,早读不是只有新皇帝才需要进行的,帝王的一生都要遵循这个规定安排。

二、 早膳和早朝

古代帝王都会在上午上早朝,处理重要的朝中事物,在上早朝之前,需要用早膳。皇宫中的早膳是从上午七点开始,皇帝需要在上午九点三十分之前用完早膳。也许很多人会感觉到奇怪,为什么皇帝要吃这么长时间的早膳?这主要是因为皇帝用膳的过程十分讲究,而且还要遵守很多规矩,每一次用膳都需要大费周章,而且皇帝在吃之前,太监还需要试毒,因此用早膳确实需要花费这么长时间。用完早膳后,皇帝就需要上早朝,处理政务,还要批奏折,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大事都需要在上午商讨。

三、 晚膳和就寝

下早朝之后,皇帝要单独面见大臣,继续商讨朝中事物,接下来会在十一点左右睡午觉,然后下午起床后吃晚膳,清代皇宫中的晚膳一般在下午两点半左右开始,皇帝如果在晚上肚子饿了,可以吃一些点心之类的充饥,下午的时间安排比较自由,比如可以看书、练字、下棋等等,到了晚上,皇帝一般都会先批阅奏章,思考明天早朝内容,清朝的皇帝一般只批阅重大的事情,小事由内阁处理,晚上8点以后翻牌子就寝,这样一天的生活就结束了。所以古代帝王的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自由和无拘无束,他们需要遵守的规矩和很多很繁琐,还需要担负重要的责任。

接下来课代表以太平时期的乾隆皇帝为例。

1765年1月28日,在这样平常的一天里,既没有重大节日,也没有重大事件,乾隆皇帝的的一天是怎么样度过?

半夜12点到4点,乾隆皇帝就寝;

四点起床,更衣、洗漱,接下来去坤宁宫朝祭,朝祭祖制,皇帝每日必须朝祭;五点到七点,开始吃早饭,之后读圣训;七点到十点,乾隆换上朝服,上朝与文武百官商讨政事;

十点到下午一点,乾隆在养心殿批阅奏折,然后午休;

一点到两点,乾隆在养心殿接见大臣;

下午两点到三点,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吃午膳,开始翻牌选妃,目的是给妃子准备时间;下午三点到四点,乾隆批阅早朝的奏章;下午四点到五点,召见户部尚书傅恒,也是乾隆的小舅子,为大清也是立下赫赫战功;

下午五点到七点,乾隆在养心殿练字、鉴赏古玩、下棋;

晚上七点到八点,这段时间乾隆可自由安排,乾隆帝爱写诗,基本都在创作中;八点到十二点,乾隆开始选妃侍寝睡觉。

补充:

一、乾隆每日只吃两顿饭,早饭是在早上七点,晚饭在下午两点左右。

二、朝廷奏章虽多,但大多数有内阁草拟初步意见,乾隆拍板即可,只有大事乾隆亲自审批。

其实,清朝的皇帝每天的生活都很单调,除非出去游玩,比如乾隆三下江南,其他时间都只能呆在深宫大院中,每天的工作也是很忙,没时间出去游玩,如果换做你当皇帝?你愿意么?

本文参考《乾隆一日》


历史课课代表


记得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古代有两个农民幻想畅谈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膜吃到撑。”另一个又说:“肯定不止,皇帝下地肯定用的都金锄头。”这和“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类似,在很多古代贫苦百姓眼中,皇帝的生活肯定是这样的,因为贫苦的生活限制了他们的眼光。皇帝的一天到底怎么过的?相信很多人也好奇,但每个朝代都会不同。因此我们就来单独说说明清两代的皇帝,一天是怎样过的。

明代

明朝是第一个废除丞相制度的封建王朝,因而洪武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乐大帝每天的任务都十分的繁重,从早晨七八点忙到晚上九十点都完不成任务。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内,平均每天批阅两百多件奏章,处理四百多件国事,最忙的时候达到一天批阅1600多件奏折。

永乐大帝设立内阁,后代皇帝建司礼监,减轻了些许负担。但勤勉的皇帝负担依旧很重,和衣而睡,方便第二天马上起来上班。不过明代堕政的皇帝也不少,想干啥干啥,私自出宫打仗的游玩的,夜夜笙歌的,不上朝不批阅奏折处理国事的等等。爱怎么来怎么来,没什么特别硬性的规定和条件。

清代

清朝作为唯二的少数民族——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代代皇帝都称得上勤政,这事还得归功于所谓的“祖制”。吃饭睡觉,起床房事,上朝理政,妃嫔数目等等都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不然会被上上下下的人念叨死,直到你听话为止,你可以处理一个两个三个,总不可能从上到下(太监宗室太后太妃朝臣)的人都处理了吧。

清代皇帝每天凌晨四点至五点期间(皇子读书亦是如此)起床,这时一旁等候多时的太监宫女们马上前来伺候梳洗更衣。穿着得当、梳洗完毕后就要去慈宁宫向太后请安(康熙帝设的规矩),从睡觉的养心殿到太后的慈宁宫,距离遥远,这算锻炼身体了。

请安结束后就是早课(读书学习,由专门选定的大臣讲解如何治理国家、处理朝政)和用膳,一般是六点至七点。说到这,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皇帝早餐吃什么,一般是二十几道菜,每样吃点,不吃太饱。用完早膳自然得开始工作了,召见大臣问政。一大群臣子站地下的是大朝会,一年没几次。

虽设有辅助皇帝政事机构,但还是得皇帝来拍板做最后的决定。然后批阅奏章,这可是件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的差事。午膳同早膳,都是二十几道菜。清朝皇帝一般只有早膳和午膳两顿正餐。用晚膳继续批阅奏折、接见大臣处理政事,一般六点不干了,下班休息(有些情况例外)。

之后随便吃点晚膳,顺带翻牌子让谁侍寝,有重要的政务就继续处理,没有的话就是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关于妃嫔侍寝也有着严格规定,先是得沐浴,脱光衣服,让太监抬到皇帝床上,之后侍寝时间也有着严格限制。门外的太监会提醒时间,时候一到就会有人冲进来将娘娘抬走,绝对不允许留宿。这些事皇帝更改不了,这是祖制,因此每一夜都是皇帝独眠(有例外的时候,但很少)。清朝皇帝一天生活太规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两代皇帝的一天都说完了,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若是可以选择,不知读者朋友们会选择当明朝皇帝,还是清朝皇帝。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今人说古


首先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皇帝的一天是怎么渡过的。

一般来说,清朝皇帝在早上5点钟起床。梳洗完毕,穿戴整后,便率领后宫嫔妃来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向她们请安。从慈宁宫回去,便进行早读。早读的内容是《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的编年大事记。

大约在7点钟,早读完毕。随后,皇帝就要进早膳了。早膳的地方一般就在寝宫。皇帝一声令下“传膳”,御膳房太监就会排队进来,将装在红色漆器盒的早膳迅速拜访在膳桌上。摆桌时,粥和点心分放两桌。

俗话说:“孤家寡人。”皇帝用膳,是一个人进行的。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不能跟皇帝一起用膳,连皇后都不行。在电视剧《延禧攻略》里,女主人公魏璎珞只是一名妃子,不但陪乾隆皇帝用膳,还大大咧咧地坐下来。这种荒诞的剧情在真实历史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9点半,皇帝用完早膳,稍作休息,就要上朝理政,处理公务了。清朝皇帝日常处理政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一种是在养心殿处理朝政。如前所述,康熙皇帝很重视御门听政,几乎每天都要前往乾清门听政,接受王公大臣的奏折,听取工作汇报,并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康熙皇帝之后,历代皇帝逐渐放弃了御门听政,只在养心殿处理朝政。到了晚清,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则选择在东暖阁“垂帘听政”。

到了11点钟,皇帝放下工作,进入午休时间。到下午一点钟、两点钟左右,皇帝进晚膳。你没听错,就是晚膳。我们知道,中国自宋朝以后,已经实行一日三餐制。可清朝一直保留着一日两餐制,每天只吃两顿饭,皇帝也不例外。

下午两点半,皇帝进完晚膳,继续下午的工作。如果工作完毕,便可以进行适当的娱乐休闲活动。当然,在深宫大院,皇帝们能够选择的娱乐休闲活动也不多,充其量到畅音阁看看大戏,到御花园里瞅瞅花鸟鱼虫。

到了晚上5点,皇帝如果感到饿了,可以吩咐御膳房加一顿点心。这些点心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只要皇帝一声“传膳”,御膳房太监在几分钟内便会将点心摆满膳桌。

当然,“抠门皇帝”道光皇帝是不允许将点心摆满膳桌的。为了尽可能地节约宫中开支,他平时用膳连肉食都“戒了”。到了夏天,宫中要吃西瓜解暑。道光皇帝觉得吃西瓜太浪费了,便在最热的三伏天命令太监:“明日取消西瓜,只供水。”道光皇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朕不能以口腹之故,枉费一钱!”

进完点心,皇帝要祭拜神灵。祭拜神灵的规定,是顺治皇帝制定的。为了方便皇帝在夜晚祭拜神灵,清廷在紫禁城里设立了40多座祭拜神灵的场所,分布于各处。

晚上9点钟,是皇帝就寝的时间。有比较勤奋的皇帝,还要在就寝前批阅奏折。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从来不要别人代笔批阅奏折,所以他们往往批阅奏折到深夜。

雍正皇帝最爱批阅奏折,每篇奏折都要认真批示、回复,包括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垃圾奏折”。有时候批阅的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甚至超过了奏折本身。遇到大臣在奏折里写了错别字,雍正皇帝还一本正经地修改过来。据统计,雍正皇帝在位12年,批阅奏折5万余件,每天要写1万多字,还是蛮辛苦的。





英雄联盟秋千


品读历史,以古为鉴。



其实皇帝的一天还真不想大家想象的那样,无所事事,养鱼养花,翻翻妃子的牌子。其实皇帝的一天还是非常充实的。伯清用清朝皇帝来给大家做例子,其实总结来说就5件事。


1.起床

清朝皇帝每天凌晨4:00-5:00就要起床,我相信这个点应该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早。起床之后,要在太监宫女的服饰下洗漱,洗漱完成之后就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毕竟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个观点在皇宫里更加的根深蒂固。


2.早自习

给太后请安完成后,皇帝要开始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个时间大概是6点左右。一般品读的都是儒家的书籍和《资治通鉴》等和治理国家相关的书籍。当然也会学习先帝留下的治国理论,毕竟是一国之君,治理好国家,百姓安居乐业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3.用膳

经过学习,也该到早饭的点了。毕竟是皇帝,早饭肯定要比常人要好。虽然是早饭,但确是八个主菜、四个小菜的搭配,当然还有汤粥等等。而乾隆皇帝更为夸张,乾隆皇帝的正餐多时有二十几个菜,但是菜肴基本都是固定的。而在用膳之前,也会有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银针试毒环节,不得不说,皇帝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4.上朝

等皇帝用完膳后,就该去上早朝了。不仅皇帝得早起,清朝大臣们起的更早。一般凌晨3点就要在午门等候。其实早朝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首先就是要批阅大臣们的奏折,然后召见大臣讨论政事,听大臣们汇报各个地方的灾情等等。而康熙、雍正、乾隆这爷仨儿都是亲自批阅奏折,经常会忙到凌晨。


5.退朝

一般到了下午2点左右,当天的政务基本就完成了。除了康熙、雍正、乾隆这爷仨儿,其他皇帝基本开始第二顿饭了。还是依旧丰富。吃完晚饭后,如果政事处理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归皇帝自己决定了。可以去后花园赏赏花、看看鱼,也可以回到后宫进行休息。到了晚上,你懂得,就开始翻牌子了。毕竟皇帝的后代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5件事做完之后,皇帝的一天也就过完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是你你愿意做皇帝吗?


我是伯清,关注皇家秘史,带你品读不一样的历史。

<strong>


皇家秘史


皇帝一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呢?相信大多数人都很认为,每天就是吃喝玩乐,啥事都有底下的人去办,这个都是不懂历史的人说出的话。实际上做皇帝是非常累的,比常人累出了宝贝,当然昏君除外。

就拿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来说,大清朝的皇帝除非特殊情况,早上五点便要起床,值得一提的是起来洗漱完毕,他还要早读的。一直忙到晚上九点,一天的事情才算结束。这只是正常的规划时间结束,实际九点之后,他还是要批阅一会奏章的,毕竟天下大事君王一人说了算,试想一下每天得多少事情,需要他来办。

那么大家知道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是谁吗?雍正吗?雍正的确是一个好皇帝,史书关于他的勤奋有过专门的记载,十三年之间,此皇帝每天睡最多四个小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位的这十来年间,他在奏折上写的批语字数多大一千万,而且他有个习惯,那就是从不让别人帮着写批语,从这几点来看,雍正的勤勉在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值得一提的是,雍正一年当中唯一整天不工作的日子就是他的生日。

实际上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非常勤奋的,了解历史的应该都知道朱元璋的出身,此人没有文化,想要统治诺大的王朝肯定是需要更加努力的,因此他非常勤奋,每天坚持批阅奏章,处理大小国事,数十年如一日,如果他打下江山只想着享受,估计明朝早就亡了。

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只要不是昏君,一个比一个勤勉,当皇帝是非常累的,即使你想休息,你旁边的人也会无时无刻不来提醒你该工作了,所以说,皇帝的一天是非常累的,而且是枯燥的,因为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一般人都坚持不住。


历史杂货铺


在封建时代,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中国都是皇帝的,那还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历史上有很多人争得头破血流去抢夺皇位,甚至不惜父子反目,兄弟相残。那么,做皇帝真的那么舒服吗?我们以清朝记录皇帝日常起居生活的《起居注册》为蓝本,以乾隆皇帝的一天为例,看看清朝皇帝的日常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看完再想想,你还想当皇帝吗?

▲ 乾隆皇帝画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制度集权的高峰,虽然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深宫里面,皇帝的行为也多多少少有着一些限制,刚入关时的顺治帝和康熙帝尚且没有那么多规矩,可是自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的规矩就多了起来。

为了更好地继承祖宗的基业,清朝的皇子们每天凌晨四点就必须起床,有老师傅领着做功课,还要练习骑马射箭等武功,皇帝继位之后这些规矩自然就成了习惯,所以,乾隆皇帝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了,起床之后由太监,宫女们为其梳洗打扮,然后在月色下乘與上朝,比起唐玄宗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乾隆皇帝可以说是苦逼的一匹。最遭罪的是在冬天,太和殿的大殿极为宽阔,北京的凌晨又是极其的寒冷,等待着大臣们上朝的这段时间可真是够受罪的。

上完朝之后,乾隆皇帝一般会到西苑或者东暖阁处理政务,无非也就是处理一些各地呈上来的奏折,因为有个勤政的老爹,乾隆皇帝也养成了勤政的好习惯,一般整个上午,乾隆皇帝都在处理奏折。当然,在凌晨六七点钟,乾隆皇帝也会进一次早膳,一般在哪里处理政务就在哪里吃了。皇帝吃饭的规矩我们也都知道,一道菜一般不会超过三口就会被端走,所以做皇帝还不能尽情的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即使是现在的普通人家,也能饱饱的吃上一顿好的,有时候真替乾隆皇帝感到可怜!

一上午的政务处理完之后,在正午一点左右,乾隆皇帝就开始进午饭了,一般我们普通人吃午饭都会比较丰盛,乾隆皇帝也不例外(当然他每顿都特别丰盛),乾隆皇帝的午饭一般规格是六十几道菜,大多是鸡鸭鱼肉,主食是馒头,还有各类糕点,虽然很丰盛,但是却只有皇帝一个人吃,我们普通人家吃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而乾隆皇帝只能一个人孤独的吃着满汉全席,只有在盛大节日才和皇后皇太后坐在一桌,真是有点可悲。

吃过午饭之后,乾隆皇帝会继续批阅上午没有批完的奏折,有时候奏折会少一点,乾隆皇帝便会多出一些时间去听听戏,在皇宫里到处逛上一逛,心情好的时候,会叫上个妃子陪着,但大多数都是自己一个人和前呼后拥的太监。最烦人的是,不是每天都有游玩的时间,更多的时候是接见大臣,不仅内阁大臣每天都要来皇宫做述职报告和乾隆皇帝讨论朝政,而且还时不时的有从各地回京的巡抚总督,乾隆皇帝也要一一的接见他们。

晚上七点左右,乾隆皇帝会吃些晚膳,吃饭的规矩和早饭午饭一样,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吃过晚饭之后,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翻牌子。

晚饭过后,太监会端上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各位妃子的名字,皇帝翻到哪位妃子,哪位妃子就要洗干净被裹在被子里被太监抱到皇帝的床上,然后从皇帝的脚下钻进被子里,更为扫兴的事,还有太监在实时记录皇帝的夜生活:某时某刻临幸某妃……虽然说这是为了皇帝的后代着想,但是谁愿意在羞羞的时候还有人在旁边守着呢?怪不得同治皇帝放着三千妃嫔还要跑出去寻花问柳,皇帝这活真不是人做的!

但凡历史上贤明的君主都是工作狂,只有荒淫无道的暴君才会肆无忌惮的享乐,但是却会受到后人的咒骂,遗臭万年,看到这样,你还想做皇帝吗?


海佑讲史


古代的皇帝一般就是上上朝,不过估计也是心不在焉,毕竟后宫佳丽三千等着呢,要我都不去上朝,整天呆在后宫,没事了再出去微讯私访一波,看看哪家的姑娘好看,都带回来,这样过的真是舒服。

就拿清朝皇帝来说每天早晨都要早起。梳洗完毕后,第一个任务是去长辈处去问安,接着是上早课、进早膳的时间。清代皇帝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皇帝的早课称为“日讲”,每日由选定的大臣主讲儒家经典和《资治通鉴》等被认为有关国家治乱的典籍,上完早课,皇帝才可以享用第一餐。与常人一日三餐的习惯不同,满清皇室只有清晨、午后两顿正餐。正餐的分量相当惊人:乾隆皇帝的正餐多时有二十几个菜。不过,宫廷菜谱样式固定、常年不变,皇帝总想在菜谱外点东西吃。

皇帝用完了早膳,就该着手工作了,著名的参政方式是 “早朝”:太监鸣钟击鞭,文武百官从等候的朝房鱼贯而入、三呼万岁,皇帝在金銮殿上接收百官叩拜,宣布“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然后对大臣奏上的政事逐一做出裁断。另一项重要的政务是批答奏章。康熙、雍正、乾隆都亲自批阅奏章,时常工作到深夜。雍正是著名的工作狂,每天要阅看的奏折多达五六十件。他在臣下奏折上的批语,有的竟比奏折本身的文字还多。忙完都要晚上了,再吃点夜宵基本上要睡了。

皇帝的后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侍寝,皇帝会选择一位漂亮的妃子来侍寝,这样皇帝的一天也就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