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那个夏天很热,刘小胖带着我和一位穿黑色高跟鞋的美丽瘦女子站在稻田边,说,除了水稻,田里还有稻田蟹。我记住了稻田蟹,但到今天没吃上。那位美女呢,家里居然是卖农业机械,没想到。

没想到的还有,我写过关于古人如何食用大米的轶事。居然不知道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大米的人物竟然是神农氏,尝百草的那位,他是咋吃大米的,颇为讲究,有记载:用了“石上燔谷”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石块烧热,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块上加热做熟。

这貌似烧烤吃大米的方法,中国就此进入了食用大米的历史。

说起大米,楚辞里有这么一句:“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可见那会楚国的主食就是大米了。

但那会人们做大米不像现在用电饭锅来做,是先把大米下锅煮,煮到半熟再捞出来放进蒸锅蒸熟,其实和小时候母亲做米饭差不多,不过不叫做大米饭,母亲说是做“干饭”。

据说,在秦汉时期,人们把大米做熟,再晒干,之后密封保存起来。古人出门,交通工具没现在发达,出一次门,没十天半月回不来,就把这晒干的大米带上,吃的时候用水泡下。当然,我想这个泡米饭也多少会讲究些吧,如果条件允许,弄个热热的肉汤汁这么一泡,就像泡方面面,也是很香的。不过我也很奇怪,为啥现在只有方便面,没有方便大米呢。咱老祖宗可是早在几千年前就把这方面食品发明出来了。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大米饭除了叫干饭,还被叫做菜饭的。秦汉以后,古人也变着花样吃大米,把蔬菜往米饭里混做,这就是菜饭。我想,应该还有肉饭的。那个年代,大米还做不到如今加工的如此精细,可能和现在的糙米差不多。

能加工精细的也不是没有,那只能是大户人家,官宦人家。咋加工,人工操作么:把稻米用温热水浸泡,再用手搓,直到米发白。淘洗出的米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期间产生的淘米水还成了古人们的美容水呢。

写到这儿,想起小时候母亲做大米干饭的米汤,如今做米饭全用电饭锅了,很难再喝上了。

大米的历史,说起来,和我们今天吃到的改变不大,不过是加工的精细,做米饭的工具变化,再加上做法等等,这里就不说各种炒米饭了,那是大米蒸熟之后的事了。

刘小胖是不会听我啰嗦这些大米的故事的。

他家的稻田,蓝天下波纹荡漾,云朵倒映在田里,远处的贺兰山清晰可见,山峦尽显,颇有诗情画意。

多么原生态啊。秋天,哥你就可以吃上原生态的咱家大米了。刘小胖自得的说。

刘小胖虽然是喜欢喝威士忌的,但他知道牌子,却不知道海明威和福克纳喝的是啥牌子。于是乎,他也不会知道宁夏大米早在秦汉就开种了,据说,就已经是贡米了。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人说到自家大米的时候,会吹牛讲这两个故事: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登基灵武,将“宁夏大米”作为御用贡米。清朝康熙皇帝征战葛尔丹时期,曾对“宁夏大米”赞不绝口,凯旋回京仍念念不忘,于是钦定“宁夏大米”为朝廷贡米。在西夏,《宋史·夏国传下》说,“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岁无旱涝之虞”,宁夏水稻种植已经很发达了。

“吃宁夏大米,不吃菜也能吃三碗。”刘小胖未必也知道这个。

他经常开着一辆破车,带斗的那种,往返于城市和贺兰山下的稻田间,身上晒得黑黝黝的,体重却依然没减下来,估计自家大米太多,不吃菜的话能吃六碗吧。

但是那个夏天站在稻田边,我还没想到大米的事情。刘小胖也没想到,他说想在自家的稻田边收拾一间房子,做威士忌小屋,吃着大米,炖上自家养的老母鸡,再喝上几杯威士忌,那多来劲。

而此时,我汗流浃背,坐在那排简陋的工房前,一个劲儿的喝矿泉水。

然后2020年到来了。

刘小胖扛着大米袋子来了,手里攥着两瓶威士忌,说,有大米,有威士忌,多好!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宁夏吃货史记:刘小胖的大米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